灰黃霉素片的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 由于灰黃霉素獲自青霉菌,由此推測該藥可能與青霉素類或青霉胺存在交叉過敏,然而臨床并未證實此情況存在,但青霉素過敏患者應用本品時仍需謹慎,并嚴密觀察。 2.灰黃霉素在動物實驗中有致腫瘤作用。 3.本品偶可致肝毒性,原有肝病或肝功能損害者需權衡利弊后決定是否用藥。 4.本品可誘發卟啉病、紅斑狼瘡,紅斑狼瘡患者如有指征應用該藥時必須權衡利弊后決定。 5.治療中需定期檢測周圍血象、肝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及尿常規。 6.本品可于進餐時同服或餐后服,以進高脂肪餐為最佳,因可減少胃腸道反應及增加藥物吸收。 7.為防止復發,治療應持續到臨床癥狀消失和實驗室檢查證實病原菌已完全根除。一般療程為:頭癬8~10周;體癬2~4周;足癬4~8周;指甲癬至少4個月;趾甲癬至少6個月;但趾甲癬的復發率仍高。 8.通常需同時予以適宜的局部用藥,此對足癬尤為重要。 9.男性患者在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后至少6個月應采取避孕措施。......閱讀全文
灰黃霉素片的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片。
灰黃霉素片的檢查方法
有關物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10片,研細,取適量(約相當于灰黃霉素5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動相A適量,超聲使灰黃霉素溶解,放冷,用流動相A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對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動相A稀釋至刻度,搖勻靈敏度溶液精密
灰黃霉素片的用法用量
口服給藥: 成人 (1)甲癬和足癬,一次500mg,每12小時1次; (2)頭癬、體癬或股癬,一次250mg,每12小時1次,或一次500mg,每日1次。 小兒 (1)2歲以上體重14~23kg者,一次62.5~125mg,每12小時1次,或125~250mg,每日1次。 (2)小兒體重大于23
灰黃霉素片的藥理毒理
本品主要對毛發癬菌、小孢子菌、表皮癬菌等淺部真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對念珠菌屬、隱球菌屬、組織胞漿菌屬、孢子絲菌屬、芽生菌屬、球孢子菌屬等無抗菌作用。該藥系通過干擾真菌核酸的合成而抑制其生長。
灰黃霉素片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片。
灰黃霉素片的鑒別方法
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灰黃霉素片的含量測定方法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10片,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于灰黃霉素10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動相適量,超聲使灰黃霉素溶解,放冷,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對照品溶液、系統適用性
灰黃霉素片的適應癥
本品適用于各種癬病的治療,包括頭癬、須癬、體癬、股癬、足癬和甲癬。上述癬病由深紅色發癬菌、斷發癬菌、須發癬菌、指間發癬菌等以及奧杜安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所致。 本品不宜用于輕癥、局限的淺部真菌感染及局部用抗真菌藥已可奏效者。灰黃霉素對念珠菌屬、組織胞漿菌屬、放線菌
灰黃霉素片的不良反應
1.神經系統 頭痛較為常見,約10%患者可出現頭痛,初時較重,繼續用藥可減輕。其他尚有嗜睡、乏力等。偶有眩暈、共濟失調和周圍神經炎等發生。 2.消化系統 少數患者可出現上腹不適、惡心或腹瀉,一般系輕度,患者可耐受。 3.過敏反應 約3%患者可發生皮疹,偶可發生血管神經性水腫、持續性蕁麻疹、剝脫性
灰黃霉素片的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 由于灰黃霉素獲自青霉菌,由此推測該藥可能與青霉素類或青霉胺存在交叉過敏,然而臨床并未證實此情況存在,但青霉素過敏患者應用本品時仍需謹慎,并嚴密觀察。 2.灰黃霉素在動物實驗中有致腫瘤作用。 3.本品偶可致肝毒性,原有肝病或肝功能損害者需權衡利弊后決定是否用藥。 4.本品可誘發卟啉病
灰黃霉素片的類別及貯藏方法
類別同灰黃霉素規格(1)0.1g(2)0.125g(3)0.25g貯藏密封保存
灰黃霉素片的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乙醇同服可出現心動過速、出汗、皮膚潮紅等,故兩者不宜同用。 2.與華法林、香豆素類等抗凝藥合用時,本品可能使前兩藥肝代謝增強,而使抗凝藥的作用減弱,故需監測凝血酶原時間以調整劑量。 3.與撲米酮、苯巴比妥類藥物合用時可使本品的抗真菌作用減弱,可能與巴比妥類使該藥的吸收減少,并由于誘導肝
灰黃霉素片的性狀及鑒別方法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片。鑒別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灰黃霉素片的檢查及鑒別方法
鑒別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檢查有關物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10片,研細,取適量(約相當于灰黃霉素5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動相A適量,超聲使灰黃霉素溶解,放冷,用流動相A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
灰黃霉素片的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因制劑不同而異,該藥的微粒型可被吸收25%~70%,其超微粒型口服后幾乎全部吸收。進食脂肪可明顯增加吸收程度。本品血清蛋白結合率約為80%。本品吸收后可沉積在皮膚、毛發、甲的角質層,并與其角蛋白相結合,防止敏感皮膚癬菌等的繼續侵入,存在于淺表角質層的致病真菌則隨皮膚或毛發的脫落而離開
灰黃霉素片的性狀及適應癥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片。 適應癥 本品適用于各種癬病的治療,包括頭癬、須癬、體癬、股癬、足癬和甲癬。上述癬病由深紅色發癬菌、斷發癬菌、須發癬菌、指間發癬菌等以及奧杜安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所致。 本品不宜用于輕癥、局限的淺部真菌感染及局部用抗真菌藥已可奏效
灰黃霉素片的不良反應及禁忌
不良反應 1.神經系統 頭痛較為常見,約10%患者可出現頭痛,初時較重,繼續用藥可減輕。其他尚有嗜睡、乏力等。偶有眩暈、共濟失調和周圍神經炎等發生。 2.消化系統 少數患者可出現上腹不適、惡心或腹瀉,一般系輕度,患者可耐受。 3.過敏反應 約3%患者可發生皮疹,偶可發生血管神經性水腫、持續性蕁
灰黃霉素片的禁忌及注意事項
禁忌 卟啉癥、肝功能衰竭、孕婦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 由于灰黃霉素獲自青霉菌,由此推測該藥可能與青霉素類或青霉胺存在交叉過敏,然而臨床并未證實此情況存在,但青霉素過敏患者應用本品時仍需謹慎,并嚴密觀察。 2.灰黃霉素在動物實驗中有致腫瘤作用。 3.本品偶可致肝毒性,原
灰黃霉素片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
用法用量 口服給藥: 成人 (1)甲癬和足癬,一次500mg,每12小時1次; (2)頭癬、體癬或股癬,一次250mg,每12小時1次,或一次500mg,每日1次。 小兒 (1)2歲以上體重14~23kg者,一次62.5~125mg,每12小時1次,或125~250mg,每日1次。 (2)小兒
灰黃霉素片的藥代動力學及貯藏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因制劑不同而異,該藥的微粒型可被吸收25%~70%,其超微粒型口服后幾乎全部吸收。進食脂肪可明顯增加吸收程度。本品血清蛋白結合率約為80%。本品吸收后可沉積在皮膚、毛發、甲的角質層,并與其角蛋白相結合,防止敏感皮膚癬菌等的繼續侵入,存在于淺表角質層的致病真菌則隨皮膚或毛
灰黃霉素片的藥理毒理及藥代動力學
藥理毒理 本品主要對毛發癬菌、小孢子菌、表皮癬菌等淺部真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對念珠菌屬、隱球菌屬、組織胞漿菌屬、孢子絲菌屬、芽生菌屬、球孢子菌屬等無抗菌作用。該藥系通過干擾真菌核酸的合成而抑制其生長。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因制劑不同而異,該藥的微粒型可被吸收25%~70%,其超微粒型口服
灰黃霉素的檢查方法
酸度取本品0.25g,加乙醇20ml,振搖,立即加酚酞指示液0.1ml并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02mol/L)滴定至顯微紅色,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0.02mol/L)不得過1.0ml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取本品5份,各0.75g,分別加N,N-二甲基甲酰胺10ml溶解后,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
關于灰黃霉素的基本介紹
灰黃霉素,化學名為(2S,6'R)-7-氯-2',4,6-三甲氧基-6'-甲基-3H,4'H-螺[1-苯并呋喃-2,1'-環己三烯并[2]烯]-3,4'-二酮,化學式為C17H17ClO6,是一種抗真菌的口服藥物。臨床上主要用于頭癬、嚴重體股癬、疊
灰黃霉素的含量測定方法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約5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對照品溶液取灰黃霉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1mg的溶液。系統適用性溶液取灰黃霉
灰黃霉素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微細粉末;無臭。本品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易溶,在無水乙醇中微溶,在水中極微溶解熔點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為218~224℃。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N,N-二甲基甲酰胺使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10m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為+352°至+367
灰黃霉素的鑒別方法
(1)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2)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146
關于灰黃霉素的禁忌介紹
1、對青霉素及其衍生物過敏的患者對本品亦可過敏。 2、動物研究顯示對胚胎有毒。可致畸胎,孕婦禁用。 3、下列情況應慎用: (1)肝功能衰竭; (2)紅斑狼瘡; (3)卟啉病、間歇性卟啉癥是絕對禁忌,其他型的卟啉癥也應避免使用; (4)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5)孕婦禁用。
簡述灰黃霉素的適應癥
適用于由表皮癬菌屬、小孢子菌屬和毛癬菌屬引起的皮膚真菌感染。臨床上主要用于頭癬、嚴重體股癬、疊瓦癬、手足甲癬等,對頭癬的療效較明顯。某些病例可能復發,但再治仍可奏效。對指甲癬常需服藥數月方能見效,故以采用其他藥物治療為宜。對帶狀皰疹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簡述灰黃霉素的藥理作用
能抑制真菌有絲分裂,使有絲分裂的紡錘結構斷裂,終止中期細胞分裂。本品沉積在皮膚、毛發的角蛋白的前體細胞內,能促使角蛋白抵抗真菌的侵入;當感染角蛋白脫落后,代之以健康組織。對表皮癬菌屬、小孢子菌屬和毛癬菌屬引起的皮膚真菌感染有效,對其他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屬以及細菌無效。
使用灰黃霉素的不良反應
1、較少見的可有精神錯亂、皮疹(蕁麻疹、瘙癢癥)、口腔和舌疼痛或刺激、鵝口瘡。 2、長期或大劑量服用時可見麻木、麻刺、疼痛或手足軟弱(周圍神經炎)。 3、其他可有頭痛、腹瀉、頭暈、惡心、嘔吐、胃痛、失眠、異常疲乏等。可引起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瀉、頭痛、嗜睡、皮疹、藥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