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口服補液鹽的禁忌
1、少尿或無尿; 2、嚴重失水、有休克征象時應靜脈補液; 3、嚴重腹瀉,糞便量超過每小時30ml/kg,此時病人往往不能口服足夠量的口服補液鹽; 4、葡萄糖吸收障礙; 5、由于嚴重嘔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 6、腸梗阻、腸麻痹和腸穿孔。......閱讀全文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禁忌
1、少尿或無尿; 2、嚴重失水、有休克征象時應靜脈補液; 3、嚴重腹瀉,糞便量超過每小時30ml/kg,此時病人往往不能口服足夠量的口服補液鹽; 4、葡萄糖吸收障礙; 5、由于嚴重嘔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 6、腸梗阻、腸麻痹和腸穿孔。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用法用量
臨用前,將一包量溶解于250ml溫開水中,隨時口服。 1、成人 開始時50ml/kg,4~6小時內服完,以后根據患者脫水程度調整劑量直至腹瀉停止。 2、兒童 開始時50ml/kg,4 小時內服用,以后根據患者脫水程度調整劑量直至腹瀉停止。嬰幼兒應用本品時需少量多次給予。 重度脫水或嚴重腹瀉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適應癥
治療腹瀉引起的輕、中度脫水,并可補充鈉、鉀、氯。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不良反應
1、高鈉血癥,這種情況應立即停藥。 2、嘔吐,多為輕度。常發生于開始服用時,此時可分次少量服用。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注意事項
1、一般不用于早產兒。 2、隨訪檢查:① 血壓;② 體重;③ 血電解質(主要為Na+和K+ );④ 失水體征;⑤ 糞便量。 3、嚴重失水或應用本品后失水無明顯糾正者需改為靜脈補液。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藥理作用
除補充水、鈉和鉀外,尚對急性腹瀉有治療作用。本品含有葡萄糖,腸粘膜吸收葡萄糖的同時可吸收一定量的鈉離子,從而使腸粘膜對腸液的吸收增加。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規格及貯藏
規格 5.125 g 貯藏 密封,在干燥處保存。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藥代動力學
作用達峰時間為8~12小時。
低滲口服補液鹽的藥物相互作用及規格
藥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確。 規格 5.125 g
口服補液鹽散(Ⅰ)的檢查方法
除干燥失重外,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0115),裝量差異項下每袋裝量應與平均裝量相比較。
口服補液鹽散(Ⅲ)的檢查方法
堿度取本品1.4g,加水50m1溶解后,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7.0~8.8。干燥失重取本品,置60℃千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2.0%(通則0831)裝量差異取本品10包,分別精密稱定內容物重量,每包內容物重量與標示量相比較,限度不得過±5%。超過裝量差異限度的應不多于2包,并不得有
口服補液鹽散(Ⅱ)的檢查方法
堿度取本品1.4g,加水50m1溶解后,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7.0~8.8。干燥失重取本品,在60℃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2.0%(通則0831)。裝量差異取本品10包,分別精密稱定內容物重量,每包內容物重量與標示量相比較,包重5.58g者不得過士5%,其余兩種規格不得超過士3%
口服補液鹽散(Ⅰ)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
口服補液鹽散(Ⅰ)的含量測定方法
氯化鈉取本品(大袋)約0.7g,精密稱定加水50ml溶解后,加2%糊精溶液5ml、碳酸鈣約0.1g與熒光黃指示液5滴,用硝酸銀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于5.844mg的NaCl氯化鉀取本品(小袋)約0.4g,精密稱定,加水50m1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
口服補液鹽散(Ⅱ)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
口服補液鹽散(Ⅲ)的 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
口服補液鹽散(Ⅲ)的鑒別方法
(1)取本品約1g,加水3ml溶解后,取10ml,緩緩滴入溫熱的堿性酒石酸銅試液中,即生成氧化亞銅的紅色沉淀(2)取本品1g,加水1ml溶解后,加稀醋酸1ml,搖勻,加亞硝酸鈷鈉試液0.5ml,即生成黃色沉淀(3)本品顯鈉鹽(1)、氯化物與枸櫞酸鹽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
口服補液鹽散(Ⅲ)的含量測定方法
總鈉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約2.7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溶液(1);精密量取溶液(1)2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溶液(2);精密量取溶液(2)2ml,置200ml量瓶中,加2%氯化鍶溶液10.0ml,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對照品溶液取
口服補液鹽散(Ⅱ)的鑒別方法
(1)取本品,照葡萄糖項下的鑒別(1)項試驗,顯相同的反應。(2)取本品1g加水1ml溶解后,加稀醋酸1ml,搖勻,加亞硝酸鈷鈉試液0.5ml,即生成黃色沉淀(3)本品顯鈉鹽(1)、氯化物與枸櫞酸鹽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
口服補液鹽散(Ⅰ)的含量測定方法
氯化鈉取本品(大袋)約0.7g,精密稱定加水50ml溶解后,加2%糊精溶液5ml、碳酸鈣約0.1g與熒光黃指示液5滴,用硝酸銀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于5.844mg的NaCl氯化鉀取本品(小袋)約0.4g,精密稱定,加水50m1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
口服補液鹽散(Ⅰ)的鑒別方法
大袋(1)取本品,照葡萄糖項下的鑒別(1)項試驗,顯相同反應。(2)本品顯鈉鹽(1)與氯化物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小袋本品顯鉀鹽、氯化物與鈉鹽的鑒別反應,本品的水溶液顯碳酸氫鹽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
口服補液鹽散(Ⅱ)的含量測定方法
總鈉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約3.7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10o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溶液(1);精密量取溶液(1)2m1l,置250ml量瓶中,加2%氯化鍶溶液12.5ml,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對照品溶液取經105℃干燥至恒重的氯化
口服補液鹽散(Ⅱ)的含量測定方法
總鈉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約3.7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10o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溶液(1);精密量取溶液(1)2m1l,置250ml量瓶中,加2%氯化鍶溶液12.5ml,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對照品溶液取經105℃干燥至恒重的氯化
口服補液鹽散(Ⅰ)的含量測定方法
氯化鈉取本品(大袋)約0.7g,精密稱定加水50ml溶解后,加2%糊精溶液5ml、碳酸鈣約0.1g與熒光黃指示液5滴,用硝酸銀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于5.844mg的NaCl氯化鉀取本品(小袋)約0.4g,精密稱定,加水50m1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
口服補液鹽散(Ⅰ)的類別及貯藏方法
類別電解質補充藥規格每包重14.75g(大袋葡萄糖11g,氯化鈉1.75g小袋氯化鉀0.75g,碳酸氫鈉1.25g)貯藏密封,在干燥處保存。
口服補液鹽散(Ⅱ)的類別和貯藏方法
類別電解質補充藥。規格(1)每包5.58g(氯化鈉0.7g,氯化鉀0.3g,枸櫞酸鈉0.58g,無水葡萄糖4g)(2)每包13.95g(氯化鈉1.75g,氯化鉀0.75g,枸櫞酸鈉1.45g,無水葡萄糖10g)(3)每包27.9g(氯化鈉3.5g,氯化鉀1.5g,枸櫞酸鈉2.9g,無水葡萄糖20g)
口服補液鹽散(Ⅱ)的鑒別和檢查方法
鑒別(1)取本品,照葡萄糖項下的鑒別(1)項試驗,顯相同的反應。(2)取本品1g加水1ml溶解后,加稀醋酸1ml,搖勻,加亞硝酸鈷鈉試液0.5ml,即生成黃色沉淀(3)本品顯鈉鹽(1)、氯化物與枸櫞酸鹽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檢查堿度取本品1.4g,加水50m1溶解后,依法測定(通則0631),
口服補液鹽散(Ⅲ)的鑒別和檢查方法
鑒別(1)取本品約1g,加水3ml溶解后,取10ml,緩緩滴入溫熱的堿性酒石酸銅試液中,即生成氧化亞銅的紅色沉淀(2)取本品1g,加水1ml溶解后,加稀醋酸1ml,搖勻,加亞硝酸鈷鈉試液0.5ml,即生成黃色沉淀(3)本品顯鈉鹽(1)、氯化物與枸櫞酸鹽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檢查堿度取本品1.4g
口服補液鹽散(Ⅲ)的鑒別和檢查方法
鑒別(1)取本品約1g,加水3ml溶解后,取10ml,緩緩滴入溫熱的堿性酒石酸銅試液中,即生成氧化亞銅的紅色沉淀(2)取本品1g,加水1ml溶解后,加稀醋酸1ml,搖勻,加亞硝酸鈷鈉試液0.5ml,即生成黃色沉淀(3)本品顯鈉鹽(1)、氯化物與枸櫞酸鹽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檢查堿度取本品1.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