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布空間望遠鏡,探究生命繁衍
一組國際科學家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在太空中探測到重要的碳化合物(CH3+),該分子也被稱為“甲基陽離子”,其有助形成更復雜的碳基分子。碳化合物構成了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礎,因此,最新研究對于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生命在地球上如何繁衍生息至關重要,也有望為系外生命搜索提供線索。相關研究刊發于26日出版的《自然》雜志。 研究團隊在一個年輕的恒星系統d203-506內的一個原行星盤中,探測到了該甲基陽離子,d203-506位于距離地球約1350光年的獵戶座星云中。 研究團隊成員、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的馬丁·杜拉梅爾表示,探測到這種碳化合物不僅驗證了韋布令人難以置信的靈敏度,還證實了CH3+在星際化學中的重要性。雖然d203-506中的恒星是一顆小紅矮星,但該系統受到附近年輕大質量恒星發出的強紫外線的轟擊。科學家們認為,大多數原行星盤都會經歷一段如此強烈的紫外線輻射期,因為恒星往往會成群結隊形成,其中通常包括......閱讀全文
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新生恒星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稱,新誕生的恒星高速噴出氣體,這些氣體會與恒星周圍的氣體云和灰塵云激烈碰撞、產生光芒。赫比格-哈羅天體普遍存在于恒星生成區,在單一新生恒星的極軸附近常可見到排成一列的多個赫比格-哈羅天體。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
開普勒望遠鏡啟用最新恒星探測技術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27日消息稱,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上裝配了一種可對恒星進行深入觀測的新技術,使原本無法被觀測的高亮度恒星細節,能通過高性能太空望遠鏡“展露真容”。該研究發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 昴星團在天文學界人氣極高,含有超過3000顆恒星,其中的六七顆星由于亮度
郭守敬望遠鏡發現已知鋰含量最高恒星
北京時間8月7日凌晨,《自然·天文》在線發表了一項重大發現,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為首的科研團隊依托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奇特天體,其鋰元素含量約是同類天體的3000倍,這是目前人類已知鋰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鋰是元素周期表中的3號元素,很輕,它引領了一場能源革命,并且廣泛用于國防、軍工等
世界最大空間望遠鏡建造完成
在經歷20年的規劃和建設后,James Webb空間望遠鏡(JWST)已經完成,并將開展一系列的測試。美國宇航局的官員表示,這臺有史以來最大的空間望遠鏡將在2年內發射升空。美國航天局管理人員Charles Bolden在今晨主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開了JWST的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JWST那臺球場大
太空望遠鏡拍到銀河系孕育新生恒星照片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近日,歐洲赫歇爾太空望遠鏡首次拍攝下銀河系內孕育新星的照片。天文學家指出,銀河系處于“一個非常騷亂的狀態”,持續不斷地形成新一代的恒星。 “赫歇爾”太空望遠鏡(Hershel)于今年5月發射升空,通過捕捉遠紅外波信號來觀測宇宙。它也是人類有
韋布空間望遠鏡的觀星之道
日前,一批特殊的照片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美輪美奐的船底座星云、“南天指環”星云、“斯蒂芬五重奏”星系、SMACS 0723星系團深場……這些璀璨奪目照片背后的功臣,是人類迄今為止最為先進的空間天文設備——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韋布是什么?一臺巨大的“宇宙相機” 第一次看到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
韋布空間望遠鏡,探究生命繁衍
一組國際科學家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在太空中探測到重要的碳化合物(CH3+),該分子也被稱為“甲基陽離子”,其有助形成更復雜的碳基分子。碳化合物構成了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礎,因此,最新研究對于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生命在地球上如何繁衍生息至關重要,也有望為系外生命搜索提供線索
赫歇爾望遠鏡首次捕捉銀河最年輕恒星照片
新恒星:左圖是利用赫歇爾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合成的。它拍攝相同太空區域的詳細程度比美國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右)更高 新細節:赫歇爾太空望遠鏡能夠發現非常年輕的恒星(左)發出的紅外光信號,而以前的掃描則無法發現(右) 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已經在獵戶座分子云團里發現7顆新形成的原恒星。而赫歇
詹姆斯·韋布望遠鏡捕捉到迄今最遠恒星細節
埃倫德爾(箭頭指向)。圖片來源: NASA/ESA/STSci/Coe, Welch et al 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遙遠恒星埃倫德爾,這顆恒星距離地球近280億光年。據《科學》消息,7月30日,研究人員用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再次拍攝
韋伯望遠鏡發現系外恒星有3道塵埃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60.shtm
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拍到了什么
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了好奇:宇宙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有沒有地外生命存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正是帶著這種使命,開啟了它的太空旅程。如今,它拍到了迄今最遙遠、最清晰的宇宙紅外圖像。 “如果你把一粒沙放在一臂遠的指尖上,這就是你正看到的宇宙的一部分——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小點。”美國航天
韋布和它的太空“戰友”們
科學家給了它一雙“大眼睛”,它決心去往遙遠的地方,探知浩渺宇宙的微妙波動。 2021年12月25日,迄今為止體積最大的空間望遠鏡——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以下簡稱韋布望遠鏡)升空,將于不久后到達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點。 苛刻工藝致使發射推遲14年 “韋布望遠鏡之大,不僅是體
觀天利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21.shtm 2022年7月12日,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批科學數據,并由專業研究人員解讀這些數據的科學潛力和價值。這些圖片震撼了世界,宇宙從未如此清晰,本
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探測到關鍵碳分子
一組國際科學家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在太空中探測到重要的碳化合物(CH_3^+),該分子也被稱為“甲基陽離子”,其有助形成更復雜的碳基分子。碳化合物構成了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礎,因此,最新研究對于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生命在地球上如何繁衍生息至關重要,也有望為系外生命搜索提供
韋布首次探測到關鍵碳分子
一組國際科學家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在太空中探測到重要的碳化合物(CH_3^+),該分子也被稱為“甲基陽離子”,其有助形成更復雜的碳基分子。碳化合物構成了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礎,因此,最新研究對于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生命在地球上如何繁衍生息至關重要,也有望為系外生命搜索提供
美公布17萬光年外星爆照片紀念哈勃升空22年
這個星云距地球17萬光年。用銀河術語來說,它是“隔壁鄰居”。所以哈勃能辨認出恒星形成的多產地區的個體恒星。 在數百萬年里,劍魚座30以非常快的速度大量生產著恒星。哈勃展示了不同年齡的星團,從200萬到2500萬年不等。 星團霍奇301已有2000萬到2500年歷史,擁有許多年邁的紅
哈勃拍到4600萬光年外孕育新恒星螺旋星系
北京時間2月21日消息,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幅令人吃驚的太空照片,展現了螺旋星系NGC 2841。照片揭示了一個巨大的塵埃帶盤,上面散布著大量恒星。照片中一個明亮的星光尖角便是這個星系的中心。在外部做螺旋運動的是塵埃帶,在發白的“中年”恒星的映襯下顯現出輪廓。 大
物質落入黑洞前產生高能射線耀斑
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潛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一些圍繞它旋轉的熱氣體可能會落入其中。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最近,歐洲空間局(ESA)赫歇爾空間天文臺對這些熱分子氣體進行了詳細觀察,發現它們能有這么高溫度,可能是黑洞正在給自己“烹煮”美餐。 該黑洞位于銀河系中心一個無線電光源人馬座A*(
探索宇宙歷史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張瑩)美國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12月25日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踏上奔赴日地系統第二拉格朗日點的遙遠旅程。韋布空間望遠鏡由美國航天局與歐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聯合研究開發,被認為是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繼任者”。美國航天局說,韋布空間望遠鏡將幫助科學家探索宇宙
科普: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拍到了什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57.shtm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了好奇:宇宙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有沒有地外生命存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正是帶著這種使命,開啟了它的太空旅程。如今,它拍到
韋布望遠鏡或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0日報道,美國和丹麥研究人員利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提供的數據,發現了可能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星系GLASS-z13。現有數據表明,該星系距離地球約135億光年,誕生于宇宙大爆炸后3億年。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果仍需進一步觀測予以證實。 此前已知最古老的星系紀錄由
破壞性極強的耀斑,卻可能給生命留下“余地”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我們時刻需要關注這個“鄰居”的脾氣是好是壞,是否會出現耀斑爆發等現象,對日地空間以及地球上的儀器造成干擾。耀斑是恒星的一種劇烈爆發現象,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劇烈的恒星的耀斑在幾年內就可能會破壞其宜居帶內類地行星的臭氧層,從而影響行星上生命的誕生。這時的耀斑是個“
中國SONG項目1米望遠鏡成功實現獲取首批時序恒星光譜
8月30日凌晨零點剛過,SONG項目1米望遠鏡通過連接在庫德焦點的高分辨光譜儀,成功地獲取了紫微左垣七(gamma Cephei,V=3.21)的短時序光譜,這標志著SONG項目團組為期4年的努力終于達成了初步的目標。這顆恒星是作為科學目標恒星進行試運行的候選源(圖1)。gamma Cephei
NASA公布韋伯望遠鏡所攝首顆恒星圖及自拍照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攝第一顆恒星的圖像以及一張望遠鏡“自拍照”。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第一個觀測目標是258光年外的大熊座一顆名為HD 84406的明亮恒星。NASA在其官網稱,2月2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開使用近紅外相機(NIRCam)校
尋找生命 聚焦恒星
主序星的大小比較。主序星是指那些在位置上處于核心的將氫融合成氦的恒星。圖中顯示的摩根-基南系統根據恒星的光譜特征對其進行分類。太陽是一顆G型恒星。西斯廷2號的探測目標是一顆F型主序星南河三A星。圖片來源:美國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美國航天局(NASA)的探空火箭將觀察附近的一顆恒星,以了解其
“開普勒”發現首個傾斜恒星系統
圍繞開普勒-56運轉的兩顆傾斜的行星。 天文學家在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根據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觀測結果找到了一個“傾斜的”太陽系,這一發現為研究一些行星如何以偏離恒星赤道的路徑圍繞后者運轉提供了重要線索。 太陽系中的行星都形成于一個圍繞太陽赤道
哈勃太空望遠鏡揭秘矩形星云奇特X狀結構
??????? 30多年以來,天文學家對于一個神秘矩形星云的形成迷惑不解,目前基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該星云照片,更深入地分析了它的X狀結構。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30多年以來,天文學家對環繞遙遠恒星的一個神秘矩形星云迷惑不解,目前,專家最新研究發現某些類型的“分子作用力”導致該星
離地球最近恒星育嬰室神秘面紗揭開
圖為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發回的迄今最詳細的船底座星云(the Carina Nebula)恒星育嬰室的紅外圖像。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8日報道,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發回了迄今最詳細的船底座星云(the Carina Nebula)恒星
巡天空間望遠鏡將這樣揭示宇宙演化奧秘
伴隨著中國空間站的建造,與其共軌飛行的巡天空間望遠鏡的研制也正在緊張有序推進,預計在中國空間站建成后發射升空,將成為探索星辰大海的旗艦級空間天文設施。 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韋伯空間望遠鏡拍攝的首批全彩色照片,涵蓋深空星系團等天文學前沿領域。哈勃望遠鏡在軌運行30多年,也發回了大量宇宙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之“天極”望遠鏡(二)
與引力波共舞? 沒錯,就是年初刷屏的引力波!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百年前的預言,人們嘗試探測它已有半個世紀之久了。 2016年2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aLIGO)宣布歷史性地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編號GW 150914),使人類正式進入了引力波天文學時代…也讓我們見識了全球科普大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