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長出現鈔無異是緣木求魚,但植物長出黃金可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由新西蘭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環境地球化學家(environmental geochemist)安德森(Chris Anderson)主導的研究團隊,已找到讓植物長出黃金的方法。 植物生長礦業(phytomining)已是眾所周知的技術,而且已有專家將之運用在解決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 這項技術是利用植物根部吸收并在葉片及葉梢中累積及濃縮的作用,將土壤中的污染物移除。科學家將此種具有去除污染物功能的植物稱為超量聚積植物(hyperaccumulator)。 不過,這項技術尚未應用于吸收土壤中的黃金,這是因為黃金不容易在水中溶解,因而使植物沒有辦法透過根部吸收及累積黃金。 安德森的研究團隊已找到強迫黃金溶于水中的化學配方。安德森是植物生長黃金(gold phytomining)專家,15年前即曾發表有......閱讀全文
愈演愈烈的鎘大米危機,牽出了土地遭重金屬污染的現實。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發布的《我國稻米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稱,我國1/5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屬污染,其中鎘污染的耕地涉及11個省25個地區。 土壤重金屬污染如看不見的幽靈一般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
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看不見也摸不著。此外,由于土壤環境復雜,重金屬一旦進入很難出來,治理難度大、成本高。“國外的淋洗、焚燒等土壤污染治理技術,不但成本高,且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時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營養物質隨之流失,土壤喪失生產農產品的功能。”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環境修復研究中心主任陳同斌在接
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誕生 聽到“開個微博或微信公號來講講轉基因”這樣的提議,一些科學家臉色一黯。 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對于普通的科學問題或許有效,但要是談轉基因,恐怕處境難堪。 這種疑慮也許會在2016年有所改變。1月出臺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對農業轉基因技術“在確保
總的來說,水體重金屬污染修復治理采用以下兩條基本途徑,一是降低重金屬在水體中的遷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將重金屬從被污染水體中徹底清除。 2.1物理化學方法 2.1.1稀釋法 稀釋法就是把被重金屬污染的水混入未污染的水體中,從而降低重金屬污染物濃度,減輕重金屬污染的程度。此法適于
這種修復方法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的共存關系,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植物修復效率,最終達到徹底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目的。 很多國家曾飽受重金屬污染之苦,如1955年日本富山縣發生的痛痛病聞名于世。我國的鎘污染也十分嚴重,曾涉及11個省市的25個地區,如2012年的廣西河池市龍江河鎘污染事件。 日
未來生物工廠模型——外殼由一層自養、產氫、固氮、固定二氧化碳的藻類生物構成。中層進一步將藻類生物生產的原料處理為人類生產生活需要的原材料及生物燃料并加以儲存。內層是藻產生的氫氣,使得生物工廠漂浮在空中,可根據日照條
重金屬廢水常見于電鍍、電子工業和冶金工業,尤其是電鍍、電子工業廢水,它的成分非常復雜,除含氰(CN-)廢水和酸堿廢水外,根據重金屬廢水中所含重金屬元素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分為含鉻(Cr)廢水、含鎳(Ni)廢水、含鎘(Cd)廢水、含銅(Cu)廢水、含鋅(Zn)廢水、含金(Au)廢水、含銀(Ag)廢水等。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資源之一,也是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業、城市污染的加劇和農用化學物質種類、數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約1.5萬噸,Cu 340萬噸,Pb 500萬噸,Mn 1500萬噸,Ni 100萬噸。據我國農業部進行的全國污灌區調查,
1、廢水的主要物理特性指標有哪些?(1) 溫度:廢水的溫度對廢水處理過程的影響很大,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微生物活性。一般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水溫為10~25攝氏度之間,工業廢水溫度的高低與排放廢水的生產工藝過程有關。(2) 顏色:廢水的顏色取決于水中溶解性物質、懸浮物或膠體物質的含量。新鮮的城市
水資源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隨著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工業廢水大量排放,使得水體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400億t左右的工業廢水。其中重金屬廢水約占60%。這些廢水嚴重污染地表水與地下水,造成可利用水資源總量急劇下降。重金屬廢
水資源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隨著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工業廢水大量排放,使得水體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400億t左右的工業廢水。其中重金屬廢水約占60%。這些廢水嚴重污染地表水與地下水,造成可利用水資源總量急劇下降。重金屬廢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介紹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主要方法,分析各種修復技術的原理、優缺點和實用性。物理法主要包括客土與換土法、分離修復法、隔離法和熱力修復法。化學法主要包括化學固化法、土壤淋洗法和動電修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植物穩定法、植物揮發法、植物提取法、微生物修復法和土壤動物修復法。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以下為土壤監測基礎知識,也歡迎加入土壤檢測答疑群。 面對土十條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15日,在PerkinElmer全“析”未來 珀金埃爾默新品發布會的會前,珀金埃爾默管理團隊邀請分析測試百科網等數家媒體進行訪談,管理團隊包括:珀金埃爾默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DAS)事業部市場副總裁 Steven Hardy先生,珀金埃爾默公司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
常見的食品化學危害有哪些呢?食品中化學危害的來源,可將其分為: (1)天然存在的化學危害,如真菌毒素、細菌毒素、藻類毒、植物毒素和動物毒素; (2)環境污染導致的化學危害,如重金屬、環境中的有機物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自從1928年C.V.拉曼發現拉曼散射現象以來,拉曼光譜儀器的發展可謂經歷了一波三折,直至60年代激光光源的問世,以及光電訊號轉換器件的發展才給拉曼光譜帶來新的轉機。直至今日,拉曼光譜技術發展依舊迅速。2017年,2家國際大型儀器廠商進軍拉曼市場,國產廠家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拉曼產
長期以來,重金屬污染一直是影響中國食品質量和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重金屬可以在人體內蓄積,達到一定閾值后,就開始破壞人體的各類生化反應,引發疾病。 重金屬一般是指比重在5.0 以上的金屬,如鉛、鎘、汞、鉻和鎳等45 種。一般重金屬不能溶解在水中,但是可以與其他化合物結合生成毒性更大的物質,并且將
【湖南石門:河水砷超標1000多倍 157名村民致癌死亡】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鶴山村,1956年國家建礦開始用土法人工燒制雄磺煉制砒霜,直到2011年企業關閉,砒灰漫天飛揚,礦渣直接流入河里,以致土壤砷超標19倍,水含砷量標準上千倍。鶴山村全村700多人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砷中毒患者,因砷中
空氣污染、水污染都能看得見,土地污染卻難以發現端倪,但是近幾年,政策和市場的轉向都開始“偏愛”土壤修復。受污染的地要治,受污染的地要修,這是實實在在關乎人們身體健康,環保大計的事情。在這個風向標的指示下,不少環保企業聞風而動,甚至于很多非環保企業也盯上了這個200億的新興市場。那么,土壤修復到底
近3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高強度的人類活動,我國因污染退化的土壤數量日益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土壤污染正進入集中多發期。 “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污染較為嚴重。”近日,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講座時談到。 “土壤污染除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累積性和不可逆
光是生命起源和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之一。對光的研究派生了人類科學史上量子力學等許多重大科學領域。這其中,光化學是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化學效應的化學分支學科,始于20 世紀初。 光化學早期主要是研究處于激發態的分子的結構及其理化性質的科學。經過上百年的發展,現代光化學的研究對象已經不再
談到重金屬污染,公眾首先想起的就是鎘大米及其危害,而這只是科學家們研究的起點。他們想搞清楚,受到重金屬污染時,植物內部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植物的哪些響應機制與重金屬污染有關。更現實一點,有沒可能讓重金屬污染集中在蔬菜或水稻的非食用部位,從而減少其對人體的影響? 這些正是廣東省首批領軍人才、華
小麥赤霉病,是世界范圍內極具毀滅性且防治困難的真菌病害,有小麥“癌癥”之稱。令人振奮地是,我國科學家在攻克小麥赤霉病上已邁出了關鍵一步。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孔令讓及其團隊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并成功將其轉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積極策應和組織實施研究所改革,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亞熱帶所”)建設和培育自己的特色,近幾年來,將喀斯特生態、農業面源污染、畜禽健康養殖等作為著力培育和推進的方向,科技創新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亞熱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吳金水說:“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朝建設中科院特色研究所努力,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