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創新X科學航班”啟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51.shtm 中新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7月28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在該院自主研制的“力箭一號”固體運載成功首飛及其搭載“創新X”系列科學試驗衛星順利入軌運行一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衛星創新院)與中科宇航公司27日在上海聯合舉行“創新X首發星在軌試驗總結會”,展示豐碩的科學與技術成果,并聯合發布“創新X科學航班”計劃,旨在開創低成本空間科學與新技術試驗的新范式,為更多全球科學家提供服務。 據中國科學院衛星創新院介紹,截至目前,“創新X”衛星已完成44項新技術在軌驗證,既包含邊緣計算型視覺芯片、InSb紅外探測器、宇航級半導體溫控等新器件技術,也包含微牛級冷氣微......閱讀全文
中國科學院:“創新X科學航班”啟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51.shtm 中新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7月28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在該院自主研制的“力箭一號”固體運載成功首飛及其搭載“創新X”系列科學試驗衛星順利入軌運行一周年之際
“力箭一號”創新突破亮點多
前不久,“力箭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這枚火箭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抓總、中科宇航公司參與研制,起飛推力200噸,可以把1500公斤的載荷送到5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 “‘力箭一號’的首飛成功,使得我國的固體火箭跨入了世界先進固體火箭行
“力箭一號”創新突破亮點多
前不久,“力箭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這枚火箭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抓總、中科宇航公司參與研制,起飛推力200噸,可以把1500公斤的載荷送到5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 “‘力箭一號’的首飛成功,使得我國的固體火箭跨入了世界先進固體火箭行
首飛一周年,“力箭”“創新X”又要搞件大事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89.shtm7月27日,是“力箭一號”與“創新X”衛星發射運行的一周年。記者從當天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與中科宇航公司聯合舉行的“創新X首發星在軌試驗總結會”上獲悉,“創新X”衛星已完成44
中國科學院:人才強院為科技創新凝心聚力
??????? 李四光、竺可楨、錢三強、華羅庚、錢學森、陳景潤……這些為中國科技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們,雖然各自的研究領域不同,卻都與一個機構息息相關——中國科學院。 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多大師級的頂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才能在新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歷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人才,關系全局、
“創新X”系列首發星獲首批科學成果
創新X首發星(SATech-01) 資料圖片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經過一個月的在軌測試,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制的“創新X”系列首發星——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SATech-01),搭載的多個科學載荷按計劃開展了測試,并獲得首批科學成果。 其中,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上海技術物理研究
新技術眾籌上天,開啟航班式太空驗證
最近,由上海研制的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創新X”系列首發星不斷傳來驚喜:在國際上首次獲得寬視場X射線聚焦成像天圖、打破人類探測伽馬射線暴的亮度紀錄、獲得我國首幅太陽過渡區圖像、國產量子磁力儀首次空間應用并獲得全球磁場勘測圖……??????這顆重量只有620公斤的衛星上,搭載了多達15個有效載荷。更值得
一箭六星,“力箭一號”首飛成功
7月27日12時12分,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抓總研制的“力箭一號”(ZK-1A)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將六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力箭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中小型衛星發射優先選擇,豐富了我國固體運載火箭發射能力譜
力箭一號運載火箭研制團隊:力箭出鞘,直上九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151.shtm
乘大巴跨越3000公里,他們開啟眾籌衛星新范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97.shtm2022年5月,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衛星創新院”)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研制團隊的17名隊員從大巴車上下來,經歷了連續46小時的顛簸后,每個人的腿都腫得不像自己的。但大
科學家回信-|-楊毅強:“力箭一號”牛在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891.shtm編者按:日前,"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
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揭牌
列入中泰科技部合作聯委會框架的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12月8日在泰國曼谷揭牌,這是中科院在海外設立的首個以促進國內外聯動創新和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為目的的機構。泰國總理巴育特別代表、科技部長素威,中科院副院長張杰,中國駐泰國大使呂健,泰國立法議會科技委員會主席查理等政要,以及來自中泰政府部門
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合作,加快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近日,在江蘇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上,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政府簽署了《中國科學院 江蘇省人民政府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推進會由江蘇省省長許昆林主持,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汪克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等相關領導出席
中國科學院:X射線晶體譜儀研發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人員自主研發了用于內殼多空穴離子X射線精細結構測量的寬帶高分辨晶體譜儀,相關成果于4月3日發表在光譜學期刊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上。解析內殼多空穴離子的X射線精細結構不僅是研究量子電
中國科學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成立
1月22日,中國科學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為中心揭牌,并帶領調研組就中心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座談和現場辦公。 我國在粒子物理領域研究具有堅實基礎,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將以我國現有研究設施為基礎,通過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基于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等
明年3月發射!“力箭一號”箭地合練順利完成
“35°、 65°、 83°、90°,起豎完成!”11月13日上午,在東方航天港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的現場,隨著指揮人員的一聲聲指令,“力箭一號”箭地合練試驗地面發射支持系統順利完成試驗,此次箭地合練試驗是模擬火箭從組裝廠房裝載、轉場運輸、發射場對接和起豎發射的整個過程。通過合練來驗證整個起豎轉運系統
他們“眾籌”一顆衛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62.shtm ? 衛星創新院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研制團隊。衛星創新院供圖 ■本報見習記者 江慶齡 2022年5月,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衛星創新院)空間新技術試
力箭一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7月27日12時12分,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并順利將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軌道大氣密度探測試驗衛星、低軌道量子密鑰分發試驗衛星、電磁組裝試驗雙星和南粵科學星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力箭一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科學院自主研制的一型固體運載火箭,其搭載發射的6顆衛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漫談思考與創新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工程院、科學技術部等主辦,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省直機關青年聯合會、四川省水利廳等承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在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專題報告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受邀作報告,漫談思考與創新。 “創新靠思考,而思考是自己與自己的對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9月26日,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在滬正式成立,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共同為創新研究院揭牌并講話。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上海科技大學校長江綿恒出席揭牌儀式,中科院副院長相里斌主持儀式。 白春禮指出,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中國科學院金力院士: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加強基礎研究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任務,要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科研生態,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持續不斷做好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工作。 創新是
“亦莊航天”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由藍箭航天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公司動力研發部、動力制造基地總經理劉磊作為主要完成人的“復雜多變工況離心泵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由此,藍箭航天成為國內首個在國家最高級別的科技獎勵中嶄露頭角的民營商業航天
19點十大科技進展獲獎團隊訪談直播:力箭一號
【第一期】神箭出征,誰與爭鋒——“力箭一號”速度與激情直播時間:2023年1月12日(周四)19:00-20:00直播地址: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 掃碼進入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
中國科學院磁約束聚變能研究開放創新試點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068.shtm 中新社合肥5月6日電 (記者 吳蘭)中國科學院開放創新生態建設研討會暨磁約束聚變能研究開放創新試點啟動會6日在安徽合肥舉辦。據悉,磁約束聚變能研究成為中科院首個正式啟動的開放創新
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院發布醫療健康AI大模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96.shtm
力箭一號成功首飛-背后承載了哪些使命?
今天(7月27日)中午12時12分,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并順利將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軌道大氣密度探測試驗衛星、低軌道量子密鑰分發試驗衛星、電磁組裝試驗雙星和南粵科學星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運載火箭是中國科學院自主研制的一型固體運載火箭,其搭載發射的
周日19點十大科技進展獲獎團隊直播:珠峰科考
【第三期】巔峰使命 無懼風雪——珠峰科考“極限之旅”直播時間:2023年1月15日(周日)19:00-20:00直播地址: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 掃碼進入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
19點十大科技進展獲獎團隊訪談直播:夸父一號
【第二期】神話變成現實——中國式浪漫“逐日之旅”直播時間:2023年1月13日(周五)19:00-20:00直播地址: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 掃碼進入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任復旦大學校長
教育部官網消息,11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復旦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金力任復旦大學校長(副部長級),許寧生不再擔任復旦大學校長職務。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小新,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諸葛宇杰出席大會并講話。 金力是出生于上海的復旦人。他于1981
中國科學院院士安立佳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深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在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尋求新突破,在振興老工業基地中積聚新動能,在提高社會治理能力中取得新進展,不斷朝著振興發展的目標邁進。 ——《在吉林調研時的講話》(2015年7月16日~18日),《人民日報》2015年7月19日 學習札記 東北振興要適應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