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首座垃圾電廠并網發電
為響應節能減排號召,永康市供電局積極為當地垃圾焚燒電廠建設做好配套服務。35千伏永偉電廠是永康首座垃圾焚燒電廠,占地面積60多畝,建設總投資2.7億元。電廠于日前正式并網發電,每日可處理垃圾800余噸,占永康全市垃圾量的80%左右,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1.5萬千伏安,日均發電量15萬千瓦時以上,年發電量約8000萬千瓦時以上。截至4月24日,35千伏永偉電廠并網發電3個月,向電網輸送最高負荷1.38萬千瓦,總發電量達1515萬千瓦時,為當地發展綠色經濟提供重要支撐。 ......閱讀全文
汽油發電機不發電原因
汽油發電機不發電怎么辦?有哪些原因?也許是發電機過熱、發電機中性線對地有異常電壓、發電機電流過大、發電機端電壓過高等情況。下面是關于汽油發電機不發電的原因解析。 汽油發電機不發電原因? 1、發電機過熱 1、發電機沒有按規定的技術條件運行,如定子電壓過高,鐵損增大;負荷電流過大,
解鎖電鰻發電之謎,讓斑馬魚發電
研究人員證實,他們發現的基因控制區只控制肌肉中鈉通道基因的表達,而不控制其他組織。電魚和電鰻一樣,可以根據種類、性別、甚至個體來區分其他電魚,這要歸功于它們的電器官,它還允許它們傳輸和接收類似于鳥叫聲的信息。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描述了微小的基因改變是
新型發電系統:只要甲醇有-發電不用愁
近日,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牽頭承擔的先進能源技術領域863計劃“先進燃料電池發電技術”主題項目的課題一“高性能移動式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長時發電系統”通過了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組織的項目驗收。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是一種新型的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可在遠離電網地方使用(只要有甲醇燃料,就有
蒙古國首個風力發電場聯網發電
蒙古國首個風力發電場“薩勒希特”20日正式聯網發電,標志著該國邁入了風力發電的國家行列。 “薩勒希特”風力發電場位于蒙古國中央省,距離該國首都烏蘭巴托約70公里。“薩勒希特”在蒙古語中意為有風的地方,經過6年多的數據測定分析,“薩勒希特”平均風速為每秒8.2米。 風電場由蒙古國新通信
微型納米發電機問世-心臟跳動可發電
一種微型“納米發電機”可植入體內,從心臟跳動獲得能量,向動物活體內植入的傳感器提供電能。 近日,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一種微型“納米發電機”可植入體內,從心臟跳動獲得能量,向動物活體內植入的傳感器提供電能,為體內低血糖等多種疾病狀況進行早期預警。 目前,科學家已成功地將“
中國首個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中國第一個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一期10兆瓦工程日前正式并網發電。發電站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的德令哈市西出口,占地面積3.3平方公里,規劃總裝機容量50兆瓦,概算總投資9.96億元。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目前已將青海中控德
亞洲首座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成功發電
北京西北75公里,延慶縣八達嶺長城腳下。 站在長城上向南遠眺,一個白色柱狀的“大家伙”聳立在藍天之下;一側,上百片碩大的玻璃面板,把太陽光反射到它上面。 這個不久前建成的大家伙就是我國、也是亞洲首個太陽能熱發電站的吸熱塔。其建造者之一、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王志峰不敢相
安徽誕生首個“個人發電廠”-農民發電賣給國家
??????? 25日,隨著智能雙向電表安裝完成,安徽首個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正式并入國家電網,功率為1700瓦。合肥市民孔慶斌用7塊太陽能電池板建成了自家用的小型“發電廠”,多余電量還可以賣給供電公司。
韶能生物質發電項目7月并網發電
26日,筆者從韶關市人大督辦能源項目建設現場了解到,我省首個以農林廢棄物為燃料的發電項目――韶能生物質發電項目,可望于今年7月實現并網發電。這一項目建成并發揮效益,不僅為韶關新能源建設增添亮色,也更加堅定了韶關加快綠色轉型,實現振興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除韶能生物質發電項目外,
“水能摩擦納米發電機”海洋發電或成現實
國家“頂尖千人計劃”入選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中林領導的團隊研制出水能摩擦納米發電機,組網利用后或可實現每平方公里海面產生兆瓦級電能。海洋發電產生的能源或將超越水電等“綠色能源”。 據中科院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介紹,如果將這些水能摩擦納米發電機結成網狀放置到海洋中,將會使海水無規則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
7月5日,記者從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地美特”)獲悉,該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一期4MW發電機組的第一臺1MW發電設備在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進行了首次地熱發電實驗。目前已并網成功,且機組在并網過程中設備各項參數正常,狀態控制良好,這標志著該機組具備了發電能力。 據介紹
日本發明發電地板-踩過即可隨時發電
“發電地板”亮相東京火車站,走過踩過就可隨時發電 嵌板附近樹立著一塊牌子用于顯示儲存電能的多少。 圣誕節即將來臨,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發電方式以為圣誕燈飾提供電力供應。他們在東京繁忙的涉谷火車站的人行道上鋪設了四塊地嵌板。行人從上面踩過時,嵌板就可以進行發電。據悉,平均每個
江西鼓勵屋頂發電
光伏大省江西日前正式印發的《江西省光伏發電規劃》提出,到2015年底初步建立支持鼓勵光伏發電健康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力爭每年新增裝機200兆瓦左右,2015年底建成光伏發電裝機約600兆瓦,2017年底建成1000兆瓦,2020年底建成1800兆瓦。 根據《規劃》,江西光伏發電將以工商企業
未來怎么用煤發電?
作為以煤電為主的國內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發電企業,華能集團致力于煤電清潔化科技的研發。近日,筆者走進位于北京郊區昌平的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探秘我國幾項綠色煤電前沿科技的研發進展。 IGCC 把煤氣化后發電實現近零排放 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因發電效率高、污染物近零排放,是未來
神奇的納米發電
為支持歐盟委員會“零功耗”倡議,首屆國際納米能源會議近日在意大利佩魯賈召開,納米發電技術成為會議關注的焦點之一。 納米技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納米材料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以納米傳感器、納米機器人等為代表的納米器件,則成為空間巨大的發展領域之
秸稈發電為何“難產”?
成都平原上的秸稈,如果用于發電,年產值可超100億元;然而迄今為止,川內尚無一家這樣的電廠并網發電 每到收割季,秸稈問題就是令人頭疼卻無處求解的公眾話題。 秸稈禁燒年年燒。人們想出了許多秸稈無害化利用方式,秸稈發電就是其中的一種。《四川省“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底
會“發電”的衣服
拍打衣服,它就會“發電”,可以當充電寶使用,給手表或手機充電。更厲害的是,在火災中,衣服“毫發無傷”,穿戴者通過拍打衣服,甚至可以向救援人員發送求救信號……這件有“魔力”的衣服正是安徽農業大學教授龔維團隊及其合作者的最新作品——摩擦電玄武巖紡織品。石頭可以制衣服、衣服還會“發電”,其中的科學原理是什
墨西哥私有發電量占全國發電總量的43.1%
墨西哥《經濟學家報》9月4日報道,墨西哥總統佩尼亞·涅托執政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墨西哥私有電廠發電量不斷增加,達66343千兆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3.1%,而聯邦電力委員會所屬電廠的發電量同比下降了1.3%。
中東規模最大太陽能發電站并網發電
日前,在距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西南約150公里的扎耶德城市郊沙漠地區,阿聯酋總統謝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中)將一支太陽能聚光鏡模型交給兩名兒童,宣告由阿聯酋、法國和西班牙聯合建造的“太陽一號”發電站落成并成功并網發電。“太陽一號”發電站被認為是中東地區規模最大、技術
濟南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5月9日10時30分,濟南興隆花園1.17千瓦分布式光伏電源項目和濟南國華東方美郡3.78千瓦分布式光伏電源項目通過國家電網濟南供電公司的驗收正式并入濟南電網,成為該市首個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濟南供電公司高度重視光伏并網發電工作,為確保高效服務分布式電源并網,該公司推
國家電監會主席:保障光伏發電安全并網發電
中新網10月15日電 國家電監會主席吳新雄日前在青海調研時表示,保障光伏發電安全并網發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保障性全額收購,并將深入推進電力改革,擴大用戶直購電試點范圍 10月11日-12日,國家電監會黨組書記、主席吳新雄在青海調研,主持召開了光伏發電企業座談會,并實地考察了當地
老舊電廠關閉、風力發電激增,德國燃煤發電現下降趨勢
德國一直以來都是歐洲積極實行能源轉型的國家之一。近日,有統計數據顯示,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加,德國燃煤,乃至燃氣的發電量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減少,其中,燃煤發電量甚至呈現連續下降趨勢。 據普氏能源資訊10月9日報道,匯總各方統計數據顯示,10月2日起始的一周內,德國燃煤、燃氣的周發電量均降至歷史
2019全年德國風力發電量占發電總量24.67%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顯著增長 Fraunhofer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德國發電總量為5156億千瓦時。其中,風力發電量達到1272億千瓦時,占發電總量的24.67%;生物質發電為444億千瓦時,占比8.5%;太陽能(3.400, 0.04, 1.19%)和水力發電量分別為465億和1
國內垃圾發電廠達400多家-垃圾發電還需良策扶
我國垃圾發電已發展成為一項新興能源利用產業,但與國外成熟體系相比,我國垃圾發電仍處于起步階段,垃圾發電廠先天不足、后天失調,需要完善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的有力支撐。 據悉,國內建成和籌備中的垃圾發電廠已達近400多家,由于垃圾發電這一方式符合循環經濟的理念
美科學家發明“發電葉子”-家庭可成“發電站”
據外媒報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將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同化為有機物,從而產生能量。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就利用植物的這個原理,發明了一種人造葉子,可以將每家每戶都變成一個個獨立的“發電站”。 據介紹,一片這樣的葉子只有一張撲克牌大小,用硅原料制造,內含電子
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正式公布-屋頂發電站迎來春天
9月3日,長興縣居民王曉剛在展示電腦聯網顯示的屋頂光伏發電數據。王曉剛是浙江省湖州市首個居民屋頂光伏的“試水者”,他剛剛裝配完畢進入并網試運行的屋頂光伏設施花了3萬多元,由16塊光伏板組成,面積40平方米,裝機容量4千瓦,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每天能發電15至20千瓦時。 浙江省湖州
寧波最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8月15日11時,位于北侖的20兆瓦用戶側集中連片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其裝機容量超出全市此前已經并網的光伏發電項目總和,成為寧波市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北侖區20兆瓦用戶側集中連片光伏發電項目被列為國家第二批次“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由上海寶鋼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昨天,在
首家頁巖氣發電廠投產-“貧氣井”發電模式恐難推廣
從管道外輸到轉化成LNG(液化天然氣),從工業利用到分布式發電,在解決頁巖氣商用的探索上,產氣重地四川省及重慶市地方政府都不余遺力,資本市場上的相關上市公司更是受到熱捧。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我國首個頁巖氣發電項目在宜賓市筠連縣正式投運,開發企業為藍天威力(06828,HK)旗下公
新發電方式:多家美企利用飲用水管道發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891.shtm
日本實現用氨發電
氨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無機化合物之一,大部分氨被用于生產化肥。不過,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東北大學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成功利用氨為原料,進行了燃氣渦輪發電的驗證實驗。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目前還存在難以點火以及燃燒速度慢等問題,不過通過進一步改良,氨有望作為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清潔燃料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