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垃圾發電已發展成為一項新興能源利用產業,但與國外成熟體系相比,我國垃圾發電仍處于起步階段,垃圾發電廠先天不足、后天失調,需要完善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的有力支撐。 據悉,國內建成和籌備中的垃圾發電廠已達近400多家,由于垃圾發電這一方式符合循環經濟的理念,所以至今仍呈發展態勢。據有關預測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國將新增發垃圾發電裝機容量達330萬千瓦左右。 所謂“循環經濟”,是以產品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和廢物高效回收為特征的生態經濟發展形態。其出現是與人類面臨的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等嚴峻問題相關聯的。循環經濟要體現“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從這點出發,焚燒發電無疑是目前國際通用、也最有效的處理方式。據檢測數據顯示,焚燒可減少垃圾量80%-90%。經過焚燒,垃圾中的細菌、病毒比其它處理方式消滅得更徹底,各種惡臭氣體被高溫分解、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機率也很小。減量......閱讀全文
國發〔2012〕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
5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建”抗議后,垃圾焚燒漸漸淡出了北京人的視野。 5年后,一個個“卷土重來”的焚燒項目讓人們猛然意識到,其實它們早已“不得不建”。 《中國新聞周刊》對北京的垃圾焚燒項目進行了調查,通過采訪政府官員、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專家、環保組織和民眾,試圖呈現這個龐大的困局里,每一方
2011年是石油戰事多發的一年。 3月,爆發了由“北約”直接軍事干預的利比亞戰爭,法、英、意等幾個歐洲國家不惜投入巨額軍費而積極參與,重要原因是保護英國BP、法國道達爾、意大利埃尼等石油巨頭在利比亞的利益和保障本國的石油供應。7月,南蘇丹獨立,美歐等在蘇丹問題上
近日廣州“兩會”期間,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廣日集團可能獨得垃圾處理項目日常運營維護經費2.7661億元,占廣州市財政專項資金總數的14.7%。與此同時,省人大代表李遠峰在廣州市人大分組審議會議上數度炮轟“廣日集團壟斷廣州垃圾處理”,導致民企“一點垃圾都搶不到”。垃圾焚燒的產業蛋糕到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隨著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為何一直長不大?從7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農業部正多方推進生物質能利用。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實施秸稈氣化、秸稈清潔能源運營、秸稈固
2015年,北京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到2.31萬噸,垃圾焚燒、生化等資源化處理比例達到70%以上,填埋比例降低至30%以下。 日前,為進一步加快推動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根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制定了《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實
水泥工業二氧化碳捕捉可以養藻萃取蝦紅素。 11月初,全國水泥價格連續第六周上漲,中南地區繼續領漲。業內人士分析,這與近期隨著我國發起成立400億美元絲路基金,助力“一帶一路”藍圖實施密不可分。這將帶動我國中西部及亞洲多國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并為我國水泥需求打開新的空間。 我
目前,國內許多大城市傾向于選擇垃圾焚燒作為垃圾終端處理的主要形式,不少新建的垃圾焚燒廠也即將密集上馬。有專家測算,如果要達到《“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的目標,全國還應再建170多座垃圾焚燒廠。 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發現,伴隨著環保理念、權益意識的增強,一些
引言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生活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2016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生物質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在人口密集、條件較好的大中城市,穩步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推進垃圾焚燒和熱電聯產工程建設。加快應用現代垃圾焚燒處理和污染防治技術,提高垃圾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編者按 “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工程院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于2009年設立聯合基金開展的重大咨詢項目,其宗旨是著眼于滿足2030年前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國家競爭力、影響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 6月8日,
垃圾圍城,困擾著中國眾多城市,尤其是以填埋為主地區,許多地區日益面臨無地可埋的尷尬境地,清遠也不例外。 垃圾焚燒,由于各種原因在中國備受關注,甚至是一個敏感詞。然而,隨著垃圾焚燒技術提高和逐漸成熟,國家已經將焚燒作為垃圾處理主要模式進行推廣,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將此法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近日走訪發現,經過近20年發展,垃圾焚燒發電的設備、技術均不斷成熟,但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仍不能匹配我國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要將海量待處理垃圾變廢為寶,亟需建立更多垃圾發電廠。但低價競標、垃圾分類難、管理分散等問題正在嚴重阻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圖片來源于網絡 2/3城市陷“垃圾圍城”困擾 目
總控室通過先進的設備監控所有環節的運行,干凈的操作室內,技術人員通過操作手柄就能將垃圾投到焚燒爐中。 30多攝氏度的車間內,戴著防風眼鏡、防毒面罩的分揀工人站在傳送帶前把垃圾中摻雜的石塊、磚頭挑揀出來,剩下的垃圾傳送到存放池內。與此同時,一個巨大的抓斗從垃圾池內緩慢地將
藍天如幕,浮云如棉,山形樹影,遠眺寶安能源生態園 (三期 ),宛如一個風光秀麗的綠色峽谷,引人入勝!這是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深能環保寶安能源生態園 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簡稱“深能環保”)成立于1997年,是深圳市屬國有企業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固體廢棄物處置專
滬府發〔2011〕90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
2018年,深圳年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5天,城市綠化覆蓋率已超過45%,河水質躍升至30年最佳水平。深圳還率先建成了全球首個公交全電動化城市,實現了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天藍、地綠、水清”成為深圳的亮麗名片。 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并維護環境的可持續性,是當下經濟發展
2018年,深圳年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5天,城市綠化覆蓋率已超過45%,河水質躍升至30年最佳水平。深圳還率先建成了全球首個公交全電動化城市,實現了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天藍、地綠、水清”成為深圳的亮麗名片。 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并維護環境的可持續性,是當下經濟發展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后期。據悉,我國2015年環保行業產值將達到GDP的7%-8%,形成4.5萬億的大蛋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目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環境治理市場巨大,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專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編者按:建設生態文明,要堅持發展和保護并舉,重在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相信三個不同地區和行業踐行綠色發展的經驗,對我們建設美麗中國會有所啟迪。 黑色油田的“綠色希望” 近年來,大慶油田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依靠科技創新,轉變發展方式,探索出一條生產和
“京城環保第一大案”讓污泥處置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中國城市污泥已造成二次污染”,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陽生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陳同斌等專家都表達了相同的憂慮。 污泥如何才能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妥善處理?中國的污泥處理有何特殊之處? 近
一、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違法、超標現象普遍,刺激放大了“鄰避效應”。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居民投訴頻繁,環境違法率高。尤其是循環流化床焚燒發電廠,超標排放問題更加突出,超標排放現場更加普遍。由此,進一步刺激放大了“鄰避效應”,造成多地多個生活垃圾焚燒
“我國人口眾多,地大物‘薄’。”中國工程院院士岑可法一語道破我國的基本國情。 情況的確不容樂觀。眾所周知,我國人均資源不足,但對能源的需求卻不斷增加。2007年,我國人均發電量只相當于美國的1/5、日本的1/3,未來缺口十分巨大。因此,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如何獲取更多的電力能源,就
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5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統計,2014年,全國244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超過1.6億噸(不包括循環利用價值較高的再生資源)。其中,廣東省產生量1860萬噸,廣州市產生量430.2萬噸(回收再生資源總量約250萬噸)。 面對“垃圾圍城”的難題,經
圖為位于瑞士首都伯爾尼的阿勒河。 新加坡烏敏島一景。 丹麥哥本哈根一家旅館中的節水洗手池。 不保護環境,不保護環境資源,就會威脅到人類社會的生存,也關系到國民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為此,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不僅建立了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而且日益注意將環境保護融入到生產和生活的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人們在城市生產生活、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也為城市留下了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垃圾……一方面,以填埋為主的處理方式所引起的占用土地、污染環境等問題不容忽視,政府承擔的處置成本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資源短缺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實現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既是“兩型
一場面向落后產能的“淘汰風暴”,正前所未有地猛烈刮起。 5月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溫家寶總理作了重要講話,強調本著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將下更大的決心,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后產能,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5月27日
1 概述 采用爐排爐焚燒垃圾、余熱利用進行發電是目前比較主流的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方式。焚燒后垃圾減容量可達90%、減重量可達80% 以上,大大減少了垃圾填埋處置用地,節約土地資源,降低環境污染,提高環保效益。隨之而來,煙氣能否達標排放、灰渣能否安全處置就成了最關鍵的問題。煙氣中含有煙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