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肝和胃丸的性狀及規格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水丸;氣香,味辛、澀。 規格 每10粒重2g。......閱讀全文
利肝和胃丸的成分
寒水石(涼制)、石榴、益智、篳茇、土木香、芫荽果、香青蘭、藍盆花、酸梨干、沙棘、梔子、瞿麥、訶子、連翹、麥冬、木香、人工牛黃、地丁、降香、五靈脂、木鱉子(制)。
利肝和胃丸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寒水石(涼制)、石榴、益智、篳茇、土木香、芫荽果、香青蘭、藍盆花、酸梨干、沙棘、梔子、瞿麥、訶子、連翹、麥冬、木香、人工牛黃、地丁、降香、五靈脂、木鱉子(制)。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水丸;氣香,味辛、澀。
利肝和胃丸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水丸;氣香,味辛、澀。 功能主治 舒肝健胃,制酸消脹。用于脾胃氣滯,痞悶不舒,噎嗝反胃,惡心吐酸,消化不良等癥。
利肝和胃丸的功能主治及規格
功能主治 舒肝健胃,制酸消脹。用于脾胃氣滯,痞悶不舒,噎嗝反胃,惡心吐酸,消化不良等癥。 規格 每10粒重2g。
舒肝和胃丸的組成
香附(醋制),白芍,佛手,木香,郁金,白術(炒),陳皮,柴胡,廣藿香,炙甘草,萊菔子,檳榔(炒焦),烏藥。
舒肝和胃丸的簡介
舒肝和胃丸,中成藥名。為理氣劑,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兩肋脹滿,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嘔吐,大便失調。 2018年,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舒肝和胃丸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舒肝和胃丸的介紹
舒肝和胃丸,中成藥名。為理氣劑,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兩肋脹滿,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嘔吐,大便失調。 2018年,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舒肝和胃丸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舒肝和胃丸的概述
舒肝和胃丸,中成藥名。為理氣劑,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兩肋脹滿,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嘔吐,大便失調。 2018年,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舒肝和胃丸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舒肝和胃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香附、木香、陳皮、檳榔、佛手、烏藥行氣,其中烏藥兼能止痛;柴胡、郁金解郁,郁金兼能行氣活血止痛;藿香化濕止嘔;白術、炙甘草補益脾氣;萊菔子消食。諸藥合用,共奏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
服用舒肝和胃丸的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忌憤怒、憂郁、保持心情舒暢。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胃痛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6、服藥三天癥狀無緩解,應醫院就診。
解郁和肝丸的成分
柴胡、當歸、白芍、蒼術、茯苓、甘草、香附(醋炙)、木香、青皮(醋炙)、陳 皮、砂仁、厚樸(姜炙)、枳殼(麩炒)、郁金、川芎、山楂(炒)、六神曲(麩炒)、 法半夏、梔子(姜炙)、黃芩。
解郁和肝丸的性狀
本品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后顯黃褐色;味微苦、酸。
解郁和肝丸的禁忌
1、孕婦、哺乳期、經期婦女禁服。 2、年老體弱者禁服。 3、陰血不足者禁服。
解郁和肝丸的功能主治
舒肝開郁,順氣消脹。用于肝郁氣滯引起的胸脅串痛,脘腹脹滿,吞酸嘈雜, 不思飲食。
解郁和肝丸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柴胡、當歸、白芍、蒼術、茯苓、甘草、香附(醋炙)、木香、青皮(醋炙)、陳 皮、砂仁、厚樸(姜炙)、枳殼(麩炒)、郁金、川芎、山楂(炒)、六神曲(麩炒)、 法半夏、梔子(姜炙)、黃芩。 性狀 本品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后顯黃褐色;味微苦、酸。
大黃清胃丸的鑒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纖維管胞大多成束,有明顯的具緣紋孔,紋孔口斜裂縫狀或十字狀。種皮柵狀細胞淡棕色或棕色,長48~80μm。 內胚乳碎片無色,壁較厚,有較多大的類圓形紋孔。油管含棕黃色分泌物,直徑約100μm。 (
清胃黃連丸(大蜜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黃連、石膏、黃芩、梔子、黃柏清泄胃火及三焦之熱;地黃、丹皮、赤芍涼血清熱;連翹、桔梗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玄參、知母、天花粉清熱養陰生津;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胃瀉火,解毒消腫之功。
解郁和肝丸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后顯黃褐色;味微苦、酸。 功能主治 舒肝開郁,順氣消脹。用于肝郁氣滯引起的胸脅串痛,脘腹脹滿,吞酸嘈雜, 不思飲食。
香蘇正胃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 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 組織中。葉肉組織中有小草酸鈣簇晶,直徑4~8μm。葉肉組織中散有細小草 酸鈣針晶。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石細胞分枝狀, 壁厚,層紋明顯
服用清胃黃連丸(大蜜丸)的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2.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服藥后大便次數每日2到3次者,應減量;每日3次以上者,應停用并向醫師咨詢。 4.服藥三天后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者,應立即停藥并去醫院就診。 5.小兒、孕婦、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寒者慎用,若需使用
解毒利咽丸的成分介紹
硼砂(煅)、黃連、五倍子、細辛、水牛角濃縮粉、人工牛黃、朱砂(飛)、蟾酥、冰片、珍珠(豆腐制)、麝香、熊膽粉。
平肝舒絡丸的介紹
平肝舒絡丸,平肝疏絡,活血祛風。用于肝氣郁結、經絡不疏引起的胸脅脹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脈拘攣。
平肝舒絡丸的鑒別
(1) 取本品2 丸,切碎,加硅藻土12g,研勻,加乙醚50ml,回流提取0.5小時,濾過,藥渣備用,濾液濃縮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對照藥材1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藥材溶液1~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
仲景胃靈丸的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健胃止痛。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寒凝胃痛,脘腹脹滿,嘔吐酸水或清水。
清胃止痛微丸的功能主治
清胃止痛微丸,清胃瀉火,柔肝止痛。用于消化性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火郁證,癥見:胃脘灼熱疼痛,泛酸嘈雜,口苦納差,心煩易怒等。
香蘇正胃丸的功能主治
解表化濕,和中消食。用于小兒暑濕感冒,癥見頭痛發熱、 停食停乳、腹痛脹滿、嘔吐泄瀉、小便不利。
滋陰清胃固齒丸的組成介紹
山藥末1兩,牡丹皮末1兩,黃柏(酒炒,為末)2兩,升麻末2兩,當歸末(酒洗)1兩,元參末1兩,干葛末1兩,黃連(酒炒,為末)1兩。
服用清胃黃連丸的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服藥后大便次數增多且不成形者,應酌情減量。 5.孕婦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脾虛便溏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
金嗓利咽丸的成分介紹
茯苓、法半夏、枳實(炒)、青皮(炒)、膽南星、橘紅、砂仁、豆蔻、檳榔、合歡皮、六神曲(炒)、紫蘇梗、生姜、蟬蛻、木蝴蝶、厚樸(制)。
利肝片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金錢草,豬膽汁。 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灰褐色;味先甜后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