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慢性肝衰竭的檢查介紹
1.超聲或CT 評價肝臟大小、損傷程度及血管、膽管內徑,同時除外惡性梗阻性病變。 2.胃鏡檢查或鋇劑造影 了解食管靜脈曲張、胃黏膜情況,尤其是既往有慢性肝病史及長期酗酒史者。 3.實驗室檢查 肝功能檢測,包括肝酶、血清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時間及活動度、血清白蛋白、膽堿酯酶等。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總膽紅素升高,但并不強調超出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白蛋白、膽堿酯酶水平明顯降低,凝血酶原活動度(PTA)≤40%。 4.肝組織活檢 組織病理學表現為彌漫性肝纖維化及異常結節形成,假小葉內有分布不均的肝細胞壞死灶,很少伴發炎癥反應;增生的纖維間隔寬,假小葉內有纖維增生,形成結節內再分隔。......閱讀全文
暴發性肝衰竭的檢查及診斷
檢查 1.生化檢查 (1)肝功能檢查 血清膽紅素水平常有明顯升高,有的病人可呈迅速上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明顯升高,ALT/AST
關于肝昏迷的檢查介紹
1.血氨 慢性肝性腦病、pse患者多半有血氨升高。但急性肝性腦病患者血氨可以正常。 2.腦電圖 大腦細胞活動時所發出的電活動,正常人的腦電圖呈α波,每秒8~13次。肝性腦病患者的腦電圖表現為節律變慢。Ⅱ-Ⅲ期患者表現為δ波或三相波,每秒4~7次;昏迷時表現為高波幅的δ波,每秒少于4次。腦電
慢性腎衰竭的影像學檢查
1.腎前性急性腎衰竭 由于腎前因素使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致腎血流量灌注不足引起的腎功能損害。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腎小管對尿素氮、水和鈉的重吸收相對增加,病人血尿素氮升高、尿量減少、尿比重增高。腎前性急性腎衰病人的腎小球及腎小管結構保持完整,當腎臟血流灌注恢復正常后,腎小球濾過率也隨之恢復。但嚴重
簡述慢性呼吸衰竭的檢查方式
1.血氣分析 靜息狀態吸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6.7Kpa(50mmHg)為Ⅱ型呼吸衰竭,單純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則為1型呼吸衰竭 2.電解質檢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常伴有高鉀血癥;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時,常有低鉀和低氯血癥。 3.痰液檢查 痰涂片與細菌培養的
肝衰竭的基本信息介紹
肝臟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因其具有合成、解毒、代謝、分泌、生物轉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故又被稱為“加工廠”。當受到多種因素(如病毒、酒精、藥物等)引起嚴重損害時,造成肝細胞大量壞死,導致上述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或失代償,進而出現以凝血機制障礙和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癥候群,稱之
關于慢性乙肝的檢查介紹
1.ALT及膽紅素 反復或持續升高,AST常可升高,部分患者r-谷氨酰轉肽酶、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堿性磷酸酶也升高。膽堿酯酶及膽固醇明顯減低時提示肝功嚴重損害。靛青綠留滯試驗及餐后2小時血清膽汁酸測定可較靈敏地反映肝臟病變。 2.中、重度慢性肝炎 患者清蛋白(A)降低,球蛋白(
關于慢性胃痛的檢查介紹
一、胃液分析:測定基礎胃液分泌量(BAO)及增大組織胺或五肽胃泌素后測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斷胃泌酸功能,有助于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及指導臨床治療。淺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廣泛而嚴重的萎縮胃炎胃酸降低,尤以胃體胃炎更為明顯,胃竇炎一般正常或有輕度障礙。淺表性如疣狀胃炎也可有胃
關于暴發性肝衰竭的病因分析
暴發性肝衰竭的病因多種多樣,根據病原可分為感染性、毒素性、代謝性、浸潤性、自身免疫性、缺血性、放射損傷性及原因不明性。 1.感染性 病毒感染,尤其是病毒性肝炎是我國暴發性肝衰竭最常見的原因,其他病毒也偶有發現。 (1)肝炎病毒 目前發現的肝炎病毒有7種,依次分別為甲型肝炎病毒(HAV)、乙
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介紹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炎癥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造成心肌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最后導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和體液潴留。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續存在的心力衰竭狀態,可以穩定、惡化或失代償。治療心衰的目標不僅要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慢性心力衰竭的相關介紹
是指持續存在的心力衰竭狀態,可以穩定、惡化或失代償。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病因所致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特點是呼吸困難、水腫、乏力,但上述表現并非同時出現。一般均有代償性心臟擴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償機制參與,常伴有靜脈壓增高導致的器官充血性病理改變,可有心房、心室附壁血栓和靜脈
關于暴發性肝衰竭的并發癥的治療介紹
(1)肝性腦病的治療 避免強力利尿,控制感染,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禁用鎮靜藥,降低血氨,嚴格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傳統的降血氨藥物療效不佳,谷氨酸鈉會加重腦水腫及水鈉潴留,且不能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精氨酸則因肝衰竭時肝細胞內精氨酸酶缺乏,鳥氨酸循環障礙而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乳果糖是治療肝性腦病的基礎
肝衰竭的概述
肝衰竭是肝炎嚴重化的一種表現,也稱為重癥肝炎或者暴發型肝炎,是由于內外多種原因共同導致肝臟嚴重損害,導致大量的肝細胞壞死,引起肝臟功能障礙,導致肝衰竭。病發時出現全身極度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甚至是神志不清等癥狀。肝衰竭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治療難度大,且預后差,要早發現早治療。
關于呼吸衰竭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氣分析 靜息狀態吸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6.7Kpa(50mmHg)為Ⅱ型呼吸衰竭,單純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則為1型呼吸衰竭 2.電解質檢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常伴有高鉀血癥;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時,常有低鉀和低氯血癥。 3.痰液檢查 痰涂片與細菌培養的
關于小兒呼吸衰竭的檢查介紹
1.尿常規及血清肌酐檢查 正常者,可排除腎性酸中毒。 2.血氣分析 能準確地反映小兒呼吸衰竭時體內缺氧和酸中毒的具體情況,方法簡單,自應用微量測定以來,可多次重復進行,以觀察其動態變化,同時還可了解機體對酸中毒的代償程度和循環功能,與臨床現象,簡易通氣量測定,電解質檢查等作綜合
關于急性腎衰竭的檢查介紹
1.血液檢查 有輕、中度貧血。血肌酐和尿素氮進行性上升,如合并高分解代謝及橫紋肌溶解引起者上升速度較快,可出現高鉀血癥(大于5.5mmol/l)。血pH值常低于7.35,HCO3-水平多呈輕中度降低。血鈉濃度正常或偏低,可有血鈣降低、血磷升高。 2.尿液檢查 ①尿量變化:少尿或
關于右心衰竭的檢查方式介紹
1.心電圖 常可提示原發疾病。 2.X線檢查 可顯示右心室顯著擴大。 3.超聲心動圖 可了解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心瓣膜狀況、是否存在心包病變、急性心肌梗死的機械并發癥、室壁運動失調、左室射血分數。 4.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和血生化檢查,如電解質、腎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應蛋白。
暴發性肝衰竭的血液學檢查
(1)血常規 可根據血紅蛋白下降的速度判斷出血的程度及止血治療效果,白細胞計數及分類在暴發性肝衰竭時常明顯升高,血小板檢查也有助于對病情的判斷。 (2)凝血酶原時間及活動度 是反映肝臟損害程度最有價值的指標,在嚴重肝細胞損害時血中凝血因子迅速下降,引起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及活動度下降。 (3)凝
關于肝壓痛檢查的過程介紹
觸診時,被檢查者處于仰臥位,兩膝關節屈曲,使腹壁放松,并做較深腹式呼吸以使肝臟上下移動。檢查者立于患者右側用單手或雙手觸診。單手觸診法較為常用,檢查者將右手四指并攏,掌指關節伸直,與肋緣大致平行地放在右側腹部估計肝下緣的下方或叩診肝濁音界的下方,隨患者呼氣時,手指壓向腹壁深部,吸氣時,手指緩慢抬
關于肝穿刺檢查的基本介紹
肝穿刺檢查是肝穿刺活體組織檢查術的簡稱,主要用于各種肝臟疾病的鑒別診斷。 如了解肝臟病變的程度和活動性,鑒別黃疸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學診斷依據,發現早期、靜止期或尚在代償期的肝硬化,判別臨床療效,尤其在確定肝纖維化嚴重程度上是國際公認的“金標準”。
關于肝動脈閉塞的檢查介紹
1.血象 白細胞數增多。 2.肝功能檢查 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明顯增高,膽紅素升高,白蛋白水平下降。 3.凝血酶原 時間明顯延長,應用維生素K不能恢復。 4.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 其對肝動脈狹窄診斷的靈敏度及特異性分別為81%和60%。常表現為肝動脈阻力
關于肝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尤以細菌性肝膿腫明顯可達(20~30)×109/L,阿米巴肝膿腫糞中偶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養體,酶聯免疫吸附(ELISA)測定血中抗阿米巴抗體,可幫助確定膿腫的性質,陽性率為85%~95%。 2、肝穿刺 阿米巴肝膿腫可抽出巧克力色膿液;細菌性可抽出黃綠
關于小兒肝腫瘤的檢查介紹
血清學和影像學的不斷發展為肝臟腫瘤的診斷提供了各種方法,臨床上把血清學診斷稱為“定性診斷”,影像學診斷稱為“定位診斷”,穿刺活檢或脫落細胞檢查稱為“病理診斷”這些方法的綜合應用可提高診斷的正確率。 1.甲胎蛋白(AFP)檢測 AFP對小兒肝母細胞瘤及肝細胞癌準確率達90%左右,其臨床價值有:
慢性腎衰竭的實驗室檢查
項目包括尿常規、腎功能、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電解質(K,Na,Cl,Ca,P,Mg等)、動脈血液氣體分析、腎臟影像學檢查等。 檢查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主要方法有:檢測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放射性核素法測GFR等。我國Ccr正常值為:90±10ml/mi
慢性腎衰竭的實驗室檢查
項目包括尿常規、腎功能、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電解質(K,Na,Cl,Ca,P,Mg等)、動脈血液氣體分析、腎臟影像學檢查等。 檢查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主要方法有:檢測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放射性核素法測GFR等。我國Ccr正常值為:90±10ml/mi
老年人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檢查
1.腎功能檢查:內生肌酐清除率明顯減退,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明顯升高。 2.血常規:當GFR
關于老年人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透析療法介紹
透析療法可替代腎臟的排泄功能,但不能代替內分泌和代謝功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療效相近,但各有其優缺點,在臨床應用上可互為補充。透析時機的選擇,對這個問題還無一致看法。慢性腎衰到終末期,保守療法不能使病人無癥狀時,即應考慮透析療法。有人認為GFR略低于10ml/min即開始透析能使病人獲最大益處
關于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病程進展的危險因子介紹
影響慢性腎衰病程進展的因素很多,凡可引起慢性腎衰進展加快的因素,均可看作“危險因子”,包括下述諸方面: (1)原發病:糖尿病腎病、膜增生性腎炎等常可很快發展為慢性腎衰、尿毒癥。原發性或繼發性急進性腎炎,一般可發生急性腎衰,其中有的病程較長,表現為慢性腎衰成人紫癜性腎炎患者,其病程進展常比IgA
暴發性肝衰竭的鑒別診斷介紹
1.精神病 以精神癥狀為惟一突出表現的肝性腦病易被誤診為精神病。因此,凡遇精神錯亂而原因不明的患者,應警惕肝性腦病的可能。 2.代謝性腦病 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血糖、尿毒癥、高鈉血癥、低鈉血癥等。根據相應的基礎疾病病史,結合相關實驗室檢查、血氣分析有助于鑒別。 3.顱腦病變 各種腦血
關于慢性乳突炎的檢查治療介紹
一、檢查 聽力檢查、耳鏡檢查、X線檢查等相關檢查。 二、治療 1.一般治療 慢性單純型乳突炎一般無須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纖維肉芽型乳突炎和膽脂瘤型乳突炎則須手術治療。如單純乳突鑿開術、乳突改良根治術等。
關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檢查介紹
1.抗-HCV檢測 HCV感染后,機體可產生相應的抗體,最早出現的抗體是針對病毒核心殼區的C22蛋白(抗C22),隨后是針對NS3區的C33蛋白(抗C33)的產生,該抗體的滴度低于C22,但高于最后出現的抗C100。 2.HCVRNA檢測 在感染HCV幾天內,即在ALT升高及抗-HCV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