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5年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調查發現效果甚微―― 今年6月1日將是“限塑令”實施整五年。五年之后,“限塑令”被執行的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限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無論是限塑規定的有償使用制度,還是不得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在生產、流通環節存在部分政策被架空,難以貫徹執行的現狀。 今年6月1日將是“限塑令”實施整五年。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對北京超市、農貿市場走訪調查的結果顯示,無論是限塑規定的有償使用制度,還是不得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在生產、流通環節存在部分政策被架空,難以貫徹執行的現狀。 北京部分超市塑料購物袋厚度不合格,農貿市場成超薄塑料袋重災區。其中,最薄的塑料袋只有0.011毫米厚,不足標準厚度的一半。 調查一: 部分超市塑料購物袋厚度不達標 依據2008年頒布的《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規定,零售企業不得無償提供塑料袋,并對塑料袋的厚度等做出了相關的要......閱讀全文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質量明顯提高,但食品包裝產品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記者日前從廣東省包裝技術協會年會上獲悉,我國將加強對食品包裝產品的認證認可工作,今年下半年,我國將對食品包裝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制度,即對食品包裝產品進行QS市場準入制度。業內人士認為,該認證將是我國對食品包裝制品企業實行的第
20世紀合成樹脂材料的開發和工業化,使得塑料包裝材料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同時,塑料材料也成為食品包裝最主要的包裝材料。 塑料食品包裝具有以下特點: 1.應用極其廣泛,從生鮮食品到即開熟食,從谷物到肉類,從單體包裝到運輸包裝,從固體食品到液態食品,覆蓋了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整個產業鏈,已成為食品工業本
“聚苯乙烯發泡塑料具有耐油、抗水、保溫隔熱的性能,而且環保優勢明顯。我國自2013年5月1日恢復其生產和銷售以來,至今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生產許可制度及相關使用標準,使該行業在國內發展受到極大阻礙。建議國家盡快制定發泡塑料國家標準,明確其使用范圍,鼓勵其在食品包裝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日前全國人大代表
溶劑殘留分析(包括食品包裝、藥品包) 溶劑殘留量的測定現在食品、藥品包裝內用的塑料制品, 因含有多種有機殘留, 而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尤以甲苯的含量為衛生和食品監督部門所嚴格控制[ 1]。 塑料食品包裝袋中的乙酸乙酯、 丁酮和異丙醇雖毒性不大, 但它們的用量很大以及在環境中的行為不甚明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首度有環保團體公布調查報告稱,全臺海域都有塑料微粒。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1月3日公布“島航計劃”調查結果,發現開船繞行臺灣一周,共51個檢測點后,塑料微粒遍布全臺。黑潮呼吁臺灣當局長期調查塑料微粒問題。 據報道,黑潮在2018年5月耗資500萬新臺幣,執行島航計劃,
塑料加工協會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交鋒”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被“口水”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不但無毒無害,還是綠色產品。在報道了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為一次性餐盒“正名”之后,昨天,另一家協會――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又對此提出質疑。
佛山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洋垃圾制造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事被曝光后,緊接著,這一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已有數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突然就被“正名”,8月24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召開說明會公開稱,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是綠色的無害產品。此語一出,立即遭到了環保
消費者要留意杯蓋上的數字 專家提醒,熱飲最好不要帶蓋喝 近日網上有消息稱,很多熱飲的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符號,中間寫著數字6。這說明,杯蓋的材料是6號塑料聚苯乙烯(PS)。這種塑料在高溫下會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專家表示,這種塑料遇熱確實會“放毒”,而且耐熱性能不夠好,喝熱飲的
簡述頂空進樣器的原理與應用 頂空氣相色譜分析是對液體或固體試樣中的揮發性成分進行分析的最有效方法,如塑料食品包裝袋中揮發性成分的分析,人在有毒環境中工作后,體液中有毒組分含量的分析等。1.過程與理論依據  
在早餐攤兒,常能看到熱氣騰騰的油條、豆腐腦、包子,被裝進塑料袋,遞到顧客手里;在一些小飯店,湯菜常被一股腦兒倒進塑料袋里打包帶走……“這些塑料袋的加工原料很可能是"毒"塑料顆粒。 ”對此,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表示。 專家說 “目前廢舊塑料回收行業很多環節都處于
食品包裝、容器等食品接觸材料與食品安全息息相關,它一方面可以保護食品,但另一方面,若使用的包裝材料不合格,則可能導致有害物質會滲入食品,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近年來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各國的有關食品的安全衛生要求不斷嚴格,針對食品包裝等商品的監管持續升級。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市場及印尼等新興市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多數人關注的焦點都放在塑料包裝的安全問題上,有數據統計,在我國食品包裝占據了塑料軟包裝銷售總額的60%以上。隨著材料和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塑料軟包裝在許多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當前,塑料軟包裝薄膜的了彩色化也成了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 &
劣質指甲油成分標示不清,很可疑。 張筠 攝業內人士指出,劣質香水大多含有“塑化劑”。 張筠 攝南京一家超市里的保鮮膜明確標出“不含增塑劑”。一次性塑料杯的標示卻不是很清楚。 臺灣“毒飲料事件”愈演愈烈,其中含有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也叫“塑化劑”)成了“眾矢之的”。昨天,記者對南京市面上的臺灣
一、實驗目的:1.學習和掌握用儀器分析對有機物的定性分析方法; 2.學習紅外光譜定性分析方法的制樣技術及對塑料包裝材料中苯及同系物的檢測; &nb
近日,全國首例食品包裝質量安全案,北京市海淀區法院一審判決:飯店賠償原告購買餐盒費用和10倍罰金。據北京“老邊餃子”和“東來順涮羊肉”兩家老店消費、打包所用餐盒的檢測結果顯示,雖然生產廠家不同,但餐盒中,正己烷蒸發殘渣均超過國家標準20倍,乙酸蒸發殘渣則超標了近150倍。如此
眾所周知,塑料材料和制品具有綜合性能優異、價格較低、易成型加工等特點,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己廣泛深入國民經濟各部門以及人民生活各個領域,它己和鋼鐵、木材、水泥并列成為四大支持材料,不僅彌補了部分傳統材料質和量方面的不足,而目己成為某些部門技術進步不可缺少的材料。 但是塑料給人們帶來文明的同時,也帶
1.生物樣本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生物樣本中的揮發性物質分析的典型代表是血醇濃度的測定,一般采用靜態頂空或頂空固相微萃取進行測定.Russo運用質譜作為頂空氣相色譜的檢測器,采用選擇性離子監測的方法,分析了人體組織中苯的濃度.該方法具有高的分析靈敏度和好的重現性.zui低檢測限可以達
有機聚合材料中揮發性有機物的分析 對于樹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和塑料等有機聚合材料中聚合單體和殘留的有機溶劑的分析,目前主要采取頂空分析法.有機聚合材料對有機溶劑的吸附力強,用固體直接加熱來進行分析很難達到頂空和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1月16日-18日,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譜育科技攜重磅質譜新品QQQ ICP-MS參展,這可是國產無機質譜中最先進的品種!譜育科技還展示了一系列熱賣的光譜、質譜、前處理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實驗室分析儀器領域,譜育科技的迅猛發展引人矚目,并
5月28日,臺北市衛生局免費為民眾檢測食品中的塑化劑。 為讓消費者安心,臺灣超市都要求廠商提供其產品的安全證明。圖為5月30日,7-11超市在店內貼出安心聲明。 臺灣食品業的塑化劑地震波還在島內持續擴大,遭難的食品行業已從最初的飲料業流向面包、餅干、蛋糕等烘焙業。另有
2013年5月1日,在國家發改委第21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正式解禁,距今已達一年之久。請關注—— 近日筆者在北京周邊餐館的走訪中發現:現在大家的健康意識很高,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已不再用。環保類餐盒即使加收打包費,大家也愿意選擇。而街邊燒烤攤所
八成一次性餐盒不合格 2010年是一次性餐飲具行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國首例一次性快餐盒質量維權案以原告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勝訴而告終,此案引起了全社會對食品包裝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北京市飲食行業協會等單位于2010年6月1日啟動了“
日媒稱,日本各地現在充斥著塑料垃圾。原因在于曾經的廢舊塑料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國實施了進口限令,導致日本的循環利用根本趕不上趟。另一方面,世界范圍內也在廣泛開展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強監管措施等運動。 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2日報道,“已經到了極限了。”一位關東地區從事廢舊垃圾處理行業的社長發
根據喬治亞大學家庭和消費者科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利用蛋白質(如蛋白和乳清)制備的生物塑料具有顯著的抗菌性能,這種生物塑料可用于醫療方面,例如愈合敷料、縫線、導管和藥物輸送等,也可用于食品包裝。 研究人員測試了3種非傳統的生物塑料材料—蛋白、乳清及大豆蛋白—用于替代常規塑料,可降低污染造成的風
5月1日開始,曾被稱為“白色污染”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14年后再次迎來合法身份。根據國家發改委2013年修正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相關規定,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泡沫餐具)已經從淘汰類目錄中刪除。發泡塑料餐具重上百姓的餐桌會不會影響健康,很多人仍心存疑慮。 “有毒說”和“無毒說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公布一次性塑料餐盒回收情況調查報告――― 一次性發泡餐盒“解禁”后,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它的回收利用機制是否建立起來了?可怕的“白色污染”是否會死灰復燃? 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對北京、上海、杭州和廣州地區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回收情況調查發現,因無
特別是帶顏色的塑料袋,如街邊水果攤用來包裹水果的黃色超薄塑料袋,很可能是生產企業違法使用回收廢塑料,為掩蓋廢塑料所帶的雜質,在生產中添加了黃色的母料給塑料袋染色。然而,廢塑料中含有大量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會隨著菠蘿等水果的汁液析出,人體食用后將有損健康。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最近,"用膠帶綁的蔬菜可能有害健康"的說法,在網上流傳甚廣。國內有的城市甚至因此對蔬菜下發了"膠帶禁用令". 在超市里我們看到為減少蔬菜的損耗,商家大多用膠帶來捆綁蔬菜。綁蔬菜的膠帶真的有毒嗎?大家看法各有不同。其中也有商家坦率承認:長期食用膠帶捆綁蔬菜確
食品的包裝材料,無論在其生產過程,加工過程,運輸還是在銷售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說他直接影響了我國食品工業的整個發展。和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一、食品包裝的意義 我國食品衛生法對于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進行的定義是:包裝、盛放食品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
嬰兒用的塑料奶瓶遭到歐盟封殺,昨天京城已有商家對PC奶瓶采取下架處理,但很多消費者由此關心兒童用的水壺、成人用的水杯、碗具是否會有隱患?記者昨日走訪北京市場發現,“樂扣樂扣”的幾款水杯,各種品牌的太空杯也多是源自PC材料,而大多數國產商品都未標明是否含雙酚A的提示。 部分產品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