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可能還會發生小到中等地磁暴磁暴現象對人身體有影響嗎?
北京時間12月1日17時至12月2日8時,受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爆發影響,地球出現3小時Kp為7的大地磁暴,3小時Kp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時小地磁暴,目前地磁活動還在持續中。(Kp指數即全球磁場指數,其反映的是每三小時地球磁場活動的情況,數值越大對應的地磁活動越強)這與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11月30日發布的大地磁暴預警相符,地磁暴引發多地出現極光。 12月1日晚,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塔河等地出現極光,不少當地居民以及游客拍攝到這一美景。據了解,本次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出現極光是因為地磁暴活動。 這幾天發生的地磁暴,是今年繼2月27日、3月23、24日、4月23、24日、9月19日,第7次發生大地磁暴級別的地磁活動。 根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的最新監測和預報,受太陽冕洞高速太陽風和12月1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共同影響,12月4日可能發生小到中等地磁暴。磁暴現象對人身體有影響嗎? 清......閱讀全文
從天而來的地磁暴被中國“夸父”盡收“眼”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58.shtm 中新社南京3月27日電 (徐珊珊) 中新社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夸父一號”衛星已完整觀測到近日爆發的地磁暴全過程。目前,相關研究正在深入開展。 雖
都是太陽“惹的禍”?如何理性看待地磁暴
?在慕田峪長城拍攝的極光。高建明/攝■劉勇5月10日晚和5月11日凌晨,受地磁暴影響,全球多地出現罕見極光,這也是我國境內看到極光范圍較廣的一次,很多網友在朋友圈直播新疆阿勒泰地區拍攝到的極光。5月11日9時,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發布地磁暴紅色預警。極光讓人大飽眼福的同時,也引起人們的擔憂——有
空間中心揭示復合太陽風暴和雙步地磁暴的產生機制
日冕物質拋射(CME)是空間天氣效應包括地磁暴的主要驅動者,其日地空間傳播特征如何影響地磁暴的產生和強度是空間天氣研究和預報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精確預報空間天氣的主要障礙之一。 2012 年9月30日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
9天11個強耀斑,“夸父一號”如何盡收眼底
極光非常罕見,但近日,黑龍江漠河和新疆阿勒泰的居民相繼欣賞到這一美景。5月10日晚至11日凌晨,在地球磁場和大氣的共同作用下,一場極光盛宴降臨這兩個城市。極光,是地磁暴引發的一種特殊天文現象,其誘因之一——日冕物質拋射,往往伴隨著太陽耀斑。5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以下簡稱“
把9天11個強耀斑盡收眼底,“夸父一號”告訴您
極光非常罕見,但近日,黑龍江漠河和新疆阿勒泰的居民相繼欣賞到這一美景。5月10日晚至11日凌晨,在地球磁場和大氣的共同作用下,一場極光盛宴降臨這兩個城市。 極光,是地磁暴引發的一種特殊天文現象,其誘因之一——日冕物質拋射,往往伴隨著太陽耀斑。 5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今明兩天磁暴預警!未來幾天要時刻注意空間天氣信息
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現地磁活動其中3月25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持續到26日此次日冕物質拋射(CME)過程發生的位置幾乎正對地球,因此從地球看去,噴發物形成一個圓面,也就是以往我們提到的“全暈”。此類爆發活動噴出的太陽物質相對地球速度快、覆蓋度高,可能引起
科學家警告:強磁暴或將再度來襲
2010年8月1日,SDO衛星觀測到有兩個CME(日冕物質拋射)向地球方向襲來。 2012年9月22日午夜,美國紐約曼哈頓區上空將布滿五彩斑斕的光幕。幾秒鐘后,該地區所有電燈泡開始變暗并閃爍不定,接著光線在瞬間突然增強,燈泡變得異常明亮。隨后,所有電燈全部熄滅。90
什么是地磁暴?為何我國看到的極光大多是紅色?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491.shtm 我們看到的這段絕美的極光美景,拍攝于北京懷柔郊區,是一名叫“浦石”的網友拍攝的,昨天不僅刷屏了天文愛好者的朋友圈,更是讓“北京極光”這個話題登上了熱搜榜。昨天,中國國家地理頻道
12月4日可能還會發生小到中等地磁暴-磁暴現象對人身體有影響嗎?
北京時間12月1日17時至12月2日8時,受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爆發影響,地球出現3小時Kp為7的大地磁暴,3小時Kp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時小地磁暴,目前地磁活動還在持續中。(Kp指數即全球磁場指數,其反映的是每三小時地球磁場活動的情況,數值越大對應的地磁活動越強)這與國家空間天氣監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12月4日可能發生小到中等地磁暴
北京時間12月1日17時到12月2日8時,受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爆發影響,地球出現3小時Kp為7的大地磁暴,3小時Kp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時小地磁暴,目前地磁活動還在持續中。(Kp指數即全球磁場指數,其反映的是每三小時地球磁場活動的情況,數值越大對應的地磁活動越強) 這與我們11月
地磁暴會帶來哪些影響?
據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預報,24日至26日可能出現地磁活動,其中25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 為什么會發生地磁暴?會產生哪些影響?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空間天氣技術研發室主任宗位國表示,空間天氣和地球天氣一樣,也在平靜和活躍間輪轉,但周期更長,通常11年為一個輪轉
地磁暴導致嗜睡?對生活有何影響?科普來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764.shtm據中國氣象局消息,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現地磁活動。其中3月25日會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持續到26日。相關消息一經發布,關于“地磁暴”的話題多次
白光日冕儀首次觀測并獲得白光日冕像
2月27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和山東大學(威海)聯合團隊,利用我國自主研制的50mm白光日冕儀,觀測到內日冕,并獲得其白光像。這是我國首次在國內觀測址點獲得內日冕白光像(如圖)。此次觀測是云南天文臺林雋團隊承擔的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鴻鵠專項”子課題“日冕儀臨近空間搭載實驗”的任務
地磁暴導致嗜睡?對生活有何影響?科普來了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現地磁活動。其中3月25日會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持續到26日。 相關消息一經發布,關于“地磁暴”的話題多次登上各種社交平臺熱搜。 ? 一些網友還表示,大地磁暴給自己身體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地磁暴凸顯空間天氣預報重要性
世界氣象組織13日發布公報說,地球近日出現幾十年來最強地磁暴之一,全球多地可見極光,凸顯了預測具有潛在破壞性的空間天氣事件的重要性。 極光通常見于極地地區。5月10日至13日,其他一些地區也出現極光,如美國佛羅里達州、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可見北極光,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可見南極光。 世界氣象組織說
日冕準周期波波列物理激發機制揭示
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科研人員首次觀測到傳播的大尺度日冕準周期快磁聲波波列現象,并揭示了其物理激發機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天文與天體物理學》上。 太陽大氣中存在著不同模式的磁流體力學波。日冕準周期快磁聲波是與耀斑緊密相關的一類特殊波動現象。開展日冕準周期快磁聲波相關研究
中國氣象局發布大地磁暴預警-未來幾天請注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443.shtm根據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中心監測,12月1日、2日,我國將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其中12月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延續到12月2日。在此影響之下,空間站可能
太陽再次爆發X級耀斑-打破2017年紀錄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太陽再次爆發X級耀斑 打破2017年紀錄 記者從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了解到,北京時間2024年2月23日06時34分,位于太陽表面北緯17度東經26度的活動區13590爆發X6.3級大耀斑,其強度為當前第25太陽活動周最大,同時還打破了自2017年9月10日以來的耀斑爆發紀錄。太
我國科研人員提出日冕物質拋射識別新方法
記者16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基于機器學習,該中心科研人員提出了一種日冕物質拋射識別與參數獲取的新方法。該方法對預報災害性空間天氣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天體物理學雜志增刊》。日冕物質拋射(CME)是從太陽拋入行星際空間的大尺度等離子體團,是太陽系內最大尺度的能量釋放活動
太陽再次爆發X級耀斑-打破2017年紀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919.shtm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太陽再次爆發X級耀斑 打破2017年紀錄 記者從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了解到,北京時間2024年2月23日06時34分,位于太陽表面北緯17度東經26度的活動區1
太陽風昨未與地球正面碰撞-較2003年弱許多
規模僅為小磁暴 太陽物理學專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太陽物理學研究員季海生告訴記者,全球共享的監測網顯示,太陽風暴4日已經抵達地球。風暴粒子強度較弱,沒有與地球進行正面碰撞,只是一個小的磁暴,不會對人們生活產生影響。2003年太陽風暴對無線通信造成影響。季海生
49顆“星鏈”衛星遭地磁暴,都是太陽惹的禍?
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由于遭遇地磁暴,該公司2月3日發射的49顆星鏈衛星中,多達40顆衛星于次日已經或將要墜入大氣層損毀。該公司強調,這些脫軌衛星與其他衛星相撞的風險為“零”。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羅冰顯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截至2月12日,公
微型爆炸是日冕溫度成因
近日,《自然—天文學》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闡述了太陽大氣最外層比太陽表面溫度高幾千倍的一種可能原因。該研究在沒有表現出噴發活動的太陽活動區上方探測到了非常熱的太陽等離子體,表明存在纖耀斑。 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日冕比可見的太陽表面(光球層)溫度高幾百萬開氏度。確定這種溫度差異的產生機制,以及日冕
大地磁暴刷屏!多地出現極光
據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中心監測,12月1日、2日,我國將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當日晚間,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塔河等地出現極光,正是因為地磁暴活動。此外,1日晚間,有網友在北京懷柔也拍攝到極光。大地磁暴預警 12月1日晚間,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塔河
子午工程“千眼天珠”精準預測日冕激波到達時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404.shtm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稻城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團隊聯合國內多家單位合作者,成功預測日冕物質拋射事件相應行星際激波到達時間。這是基于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數據
中外科學家聯手解密“完美”超級太陽風暴成因
2013年7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日地關系天文臺捕捉到一次創歷史紀錄的大尺度日冕物質拋射事件。近日,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潁同美國、歐洲的科學家合作,對此次超級太陽風暴事件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認為由于多種空間物理條件匯聚一起,為超級太陽風暴創造了“完美”條
宇航員太空拍攝南極光如蛇般蜿蜒絕美瞬間
這是宇航員從國際空間站上看到的南極光,地球的曲線和大氣的藍光同樣清晰可見。在這張攝于2002年的照片中,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科考站上空的南極光類型更為常見。 北京時間6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拍到了南極光的絕美畫面,照片中,在地平線的映襯下,南極光就像綠色緞
太陽動力學探測衛星回傳影像首次公布
太陽動力學探測衛星拍攝到的太陽彩色合成圖。圖片來源:NASA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在線版4月22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發布了太陽動力學探測衛星發回的太陽活動影像。3月底剛剛開始運行的太陽動力學探測衛星給科學家帶來驚喜,展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太陽,其中有許多人們從
日冕物質拋射及其對地有效性研究獲系列成果
磁場重聯對日冕物質拋射動力學影響的數值解 日冕物質拋射(CME)是太陽大氣中最猛烈的爆發現象之一,同時也是空間災害性天氣事件的最重要驅動源之一。 在人類大力發展航天活動的趨勢下,研究CME的觸發、形成以及傳播演化過程,對于深入理解日冕、行星際空間天氣過程,預報CME的空間天氣效應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太陽強烈爆發仍將持續
?北京時間3月7日8時24分,編號為11429的太陽黑子群爆發了一個X5.4級的強耀斑,并噴發出速度達到2200公里/秒的日冕物質,日地空間中高能質子通量快速上升,3月8日15時35分達到1960pfu(通量單位),強度依舊很高。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預測,此次太陽風暴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