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徐立之:科學家的DNA首先是創新

    “基因是描寫生命機能的藍圖。”近日,香港大學校長、著名遺傳學家徐立之在復旦大學接受名譽博士學位授予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儀式結束后,徐立之就“科學家的基因”這一主題展開演講,與在場專家、學子共同探討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及使命。 “科學家DNA的第一串,是一種特有的工作態度,是在對待事情時獨特的看法。”徐立之說。在他看來,每個科學家所擅長的領域不同。而這些不同之中的共同之處則在于,所有的科學家首先都應該有敢于嘗試、敢于創新的基因,“如果沒有創新的心態就不要做科學家。” 在創新的基因之外,科學研究的態度和方法也很重要。徐立之認為,科學家既要意志堅強,又要能靈活變通;既要敢于認錯,又不能自欺欺人。科學的工作一定是客觀的,因此科學家對自己的要求也必須是客觀的,既要對他人要求嚴謹,也不能放松對自己的批判,不能有“嚴于律人,寬以待己”的雙重標準。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科學研究在方法和內容上都在迅速更......閱讀全文

    徐彥輝等《自然》揭示TET蛋白底物偏好性機制

      今天,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徐彥輝教授課題組的論文。該項研究成果揭示了TET蛋白底物偏好性機制,對研究多種疾病的發病機制,尤其對血液腫瘤(如髓系白血病)治療性藥物開發有重大意義。  這 篇題為“晶體結構揭示TET蛋白介導的氧化反應底物偏好性機制”

    復旦徐彥輝發現白血病發生關鍵蛋白工作新機制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雙聘教授徐彥輝博士帶領其課題組成員博士研究生郭雪、王玲(共同第一作者)等應用X射線晶體學等研究方法,經4年多潛心研究,終于首次發現人體內一種名叫“DNMT3A”蛋白酶在抑制狀態和激活狀態下的三維晶體結構,并成功揭示了“DNMT3A”蛋白

    一文盡覽2017-2018國內臨床質譜大事件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療的不斷發展,作為精準診斷的兩大技術平臺基因測序和生物質譜之一,質譜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深入和廣泛。雖然同國外尤其是北美相比,中國在臨床質譜應用方面起步較晚,但得益于國內對高端醫療技術需求的不斷增強,質譜作為檢驗界的新貴近兩年得到了行業的極大關注。從上游的儀器硬件廠商到中

    2019第十一屆國際體外診斷順利閉幕!

    2019第十一屆國際體外診斷&第三屆中國醫學檢驗實驗室高峰論壇順利閉幕!6月27-29日,2019(第十一屆)國際體外診斷產業高峰論壇&2019(第三屆)中國醫學檢驗實驗室高峰論壇在中國杭州順利召開。本次大會協同新興技術和臨床需求,合作推進精準醫療發展。檢驗、臨床專家,IVD生產企業

    Neuron:饒毅等提出腦研究的“化學連接組”新概念

      “化學連接組是一個新概念,化學連接組學是一個新途徑,應用于果蠅的相關工具是強有力的資源”。  2019年2月21日,重要國際學術期刊《神經元》發表北京大學饒毅教授實驗室的論文:“化學連接組學:繪制果蠅的化學傳遞圖譜”。 其摘要中明確提出“化學連接組是一個新概念,化學連接組學是一個新途徑,應用于果

    第十一屆生物產業大會強勢來襲,全球大咖再聚武漢光谷

      在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要“將生物經濟加速打造成為繼信息經濟后的重要新經濟形態”的政策背景下,中國生物醫藥產業乘上飛速發展的列車。好“車”需要好 “車手”,如何整合醫研企之間的資源,推動列車穩穩地飛速前進,是生物醫藥業內人士十分關注的問題。  2018

    復旦大學發表Nature表觀遺傳學新文章

      來自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從頭甲基化轉移酶DNMT3A自抑制以及組蛋白H3誘導DNMT3A激活的機制。研究結果發表在11月10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生科院的徐彥輝(Yanhui Xu)教授,其早年畢業于清華大

    吳瑞:中國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家的貢獻

    D. 1980 至1990年 李文華(Lee,Wen-Hwa)(加州大學圣迭哥分校,得州大學) 貢獻:發現和克隆第一個人的腫瘤抑制基因,發現這個基因的突變是一些癌癥的主要原因。 影響:他的工作給人類癌癥遺傳研究帶來進化。這個知識的應用有益于一些癌癥的診斷、預防和治療

    Nature Communications:環形RNAs在腦衰老過程中的生物學作用

      大腦衰老的生物學機理十分復雜,受到遺傳、年齡和環境等多個因素的調控和影響,其中隨年齡和環境等因素而變化的表觀遺傳調控被認為是重要的調控環節之一。基因組中大約90%的DNA都具有轉錄活性,但其中僅有1.5%的基因能夠編碼蛋白質,環狀非編碼RNAs(circRNAs)屬于不具有編碼功能的非編碼RNA

    2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哪些干細胞項目資助金額最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全方位揭秘——2019EBC易貿生物產業大會嘉賓及主體大公開

      2019易貿生物產業大會(EBC),作為每年中國生物產業不可錯過的盛會和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本次會議聚合第九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第七屆分子診斷產業高峰會、第五屆細胞免疫產業高峰論壇、第二屆易企說投融資領袖論壇。  在與各個產業12家頂尖企業以及產業策劃人的共同努力下,精彩內容

    中加NSFC-CIHR健康研究合作計劃項目初審結果公布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4月20日消息:在集中征集“2010年度中加(NSFC-CIHR)健康研究合作計劃項目”期間共接收申請項目7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按照相關項目管理辦法和征集項目通知的要求對申請項目進行了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布。  受理申請項目6

    大躍進 | 中國學者CNS發表超過100篇生命科學領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王明偉,浙江大學張巖及匹茲堡大學醫學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訊在Science發表題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2019年中國學者發表CNS統計,誰是CNS發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華大學柴繼杰課題組、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周儉民課題組和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聯合同期背靠背發表兩篇重量級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復合物的組裝、結構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關鍵分子機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兩篇文章分別是: "Li

    2019中國生命科學領域CNS盤點:曹雪濤 顏寧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中國醫學科學院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勝利召開

       2011年11月17日,第一屆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是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主辦,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Fisher Scientific)合辦和贊助,分析測試百科網(www.antpedia.com)協辦,主題是:蛋白質組學在生物

    2010中科院院長獎、優博論文公布

    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獲獎名單(20人) 姓 名 所在單位

    揭示DNA去甲基化與阿爾茨海默病病變之間的關聯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種與衰老密切相關而復雜的多因素疾病,其發病機理較復雜。AD主要的神經病理特征為β-淀粉樣蛋白沉積形成斑塊和微管蛋白tau過度磷酸化形成神經纖維纏結。學界研究之前的AD病人腦組織樣本和模型小鼠,發現在AD神經元退行性病變過程中存在明顯的表

    671項2020年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公示

    401密集環境弱小動態目標自動跟蹤技術及識別系統開發科學技術進步獎吳青娥,孫冬,陳虎,錢曉亮,劉磊,楊祥強,毛李亞鄭州輕工業大學,河南省通信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百勝信息網絡系統服務有限公司河南省教育廳402基于DNA計算與非線性變換的圖像加密關鍵技術科學技術進步獎張勛才,張煥龍,牛瑩,任航麗,

    2013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公示

    關于2013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 獎)”評審結果公示的通知   為了獎勵在我國分析測試領域科學技術工作中取得優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調動廣大分析測試科技人員開展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積極性,經國家科學技

    2019年中國學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匯總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2015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

      2015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序號獲獎項目名稱獲獎單位主要完成人獲獎等級1.          基于單自旋量子探針的單分子磁共振探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

    2015年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公布

    序號獲獎項目名稱獲獎單位主要完成人獲獎等級1.          基于單自旋量子探針的單分子磁共振探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杜江峰、石發展、王鵬飛、榮星、孔熙、居琛勇、蘇吉虎、張琪特等

    2015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公示

       為了調動我國廣大分析測試科技人員開展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積極性,獎勵在分析測試領域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研究中取得優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設立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

    14家廠商榮膺BCEIA 2013金獎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 丁輝先生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丁輝先生頒發并宣讀了2013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   2013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名單如下:   2013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

    流式細胞儀在生物學中的應用

    流式細胞儀在生物學中的應用 耿慧霞 ,王 來 ,王 強 (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摘 要 :簡要論述了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ry ,FCM) 的工作原理 ,并對其在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包括 對細胞凋亡、細胞周期、免疫細胞、細胞受體的研

    08年中科院院長獎、導師獎、優博論文及各類獎學金揭曉

    08年中科院院長獎、導師獎、優博論文及各類獎學金揭曉 根據中科院人教局科發人教字〔2008〕192號、194號和26號文件通知,2008年中科院各類獎學金、獎教金和優博論文經各單位評審推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初評,最后中科院人教局組織終審,現結果已全部揭曉。獲獎名單如下: 一、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2018年度領軍人才和科技新星入選名單公布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入選人員名單  領軍人才工程  領軍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十二項重點人才工程之一,是針對50周歲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帶頭人,突出對領軍人才自身發展

    2012年度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公布

      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教育部組織開展了2012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工作。   經評審,決定授予“軟界面電分析化學的若干問題研究”等36項成果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稀土生物效應的細胞無機化學研究”等6

    2015年度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公布

      教育部關于2015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教技[2016]1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高等學校科技創新,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