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被知網重新上架,92歲教授直言還有問題待解決
4月11日,《中國科學報》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的100多篇論文已在知網重新上架。此前,他因為不滿“文章在不知情情況下被知網使用,并且自己下載自己的文章還需要付費”而狀告知網維權。隨后,他的100多篇論文被知網下架。據悉,趙德馨今年92歲,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史學家。退休后,趙德馨仍筆耕不輟。90歲時,他主編的140萬字的《中國經濟史大辭典》出版。91歲時,他出版了專著《經濟史學:歷史與理論》,共計37萬余字。趙德馨訴知網案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4月13日,趙德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表示,已得知自己的論文被知網重新上架;知網正在努力改進,這是他“希望看到的”。但他也直言:還有一個問題待解決——給作者支付報酬的模式。他希望知網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它與每個論文作者都利益相關。以下是《中國科學報》記者與趙德馨的對話。《中國科學報》:最近您的論文又在知網上架了,請問您知情嗎?聽說您把100多篇文章免費授權給知網......閱讀全文
九旬教授趙德馨回應“知網被罰8760萬元”:關鍵不在罰多少
12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定知網構成《反壟斷法》兩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知網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21年中國境內銷售額17.52億元5%的罰款,計8760萬元。 對于這一處罰金額,許多網友直接表示“罰得太少了”“太讓人失望了”,還有網友覺得“知網對全
賠償數額過高?知網不服一審判決上訴后被駁回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知網維權后,其妻子周秀鸞也選擇了維權,法院判決知網單篇文章賠償周秀鸞2100元到2400元不等。 知網后就賠償金額過高等問題提出了上訴。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二審時駁回了知網的上訴,并作出了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判決書顯示,法院認為,學
論文被知網重新上架,92歲教授直言還有一個問題待解決
4月11日,《中國科學報》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的100多篇論文已在知網重新上架。此前,他因為不滿“文章在不知情情況下被知網使用,并且自己下載自己的文章還需要付費”而狀告知網維權。隨后,他的100多篇論文被知網下架。據悉,趙德馨今年92歲,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史學家。退休后,趙德
論文被知網重新上架,92歲教授直言還有問題待解決
4月11日,《中國科學報》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的100多篇論文已在知網重新上架。此前,他因為不滿“文章在不知情情況下被知網使用,并且自己下載自己的文章還需要付費”而狀告知網維權。隨后,他的100多篇論文被知網下架。據悉,趙德馨今年92歲,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史學家。退休后,趙德
論文被中國知網擅自收錄?這位九旬教授維權獲賠70多萬
12月6日上午8時剛過,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又開始忙著修訂《楚國的貨幣》一書了。滿頭銀發的他,一邊看書,一邊用顫抖的手指緩慢地敲擊著電腦鍵盤。 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研究的趙德馨,1998年退休后筆耕不輟,2018年獲評第二屆“荊楚社科名家”榮譽稱號。鮮為人知的是,老人對中國知網
知網道歉,能平息眾怒嗎?
“為什么我創造的知識成果得不到尊重?” 因100多篇論文被知網擅自收錄,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近日,趙德馨訴知網獲賠70多萬一事被媒體曝光,隨即引發網友關注與討論。 12月10日晚,知網方面發布說明,“向趙德馨教授表示誠摯的歉意”,并稱將全面檢查在互聯網
知網道歉,能平息眾怒嗎?
“為什么我創造的知識成果得不到尊重?” 因100多篇論文被知網擅自收錄,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近日,趙德馨訴知網獲賠70多萬一事被媒體曝光,隨即引發網友關注與討論。 12月10日晚,知網方面發布說明,“向趙德馨教授表示誠摯的歉意”,并稱將全面檢查在互聯網
“借雞生蛋”偷偷摸摸搞壟斷,央視網都看不下去了
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把論文領域的平臺巨頭——中國知網給告了。原因是后者擅自收錄他的100多篇論文,老先生沒拿到一分錢稿費,自己下載還要付費。 趙教授最終全部勝訴,累計獲賠70余萬元。中國知網不再收錄他的文章,已收錄的也全部下架。 “不問自取即為盜”,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知網調整論文價格,吃相依舊難看?
中國知網已大幅下調碩博士學位論文下載價格,知網工作人員確認了這一消息。查看“中國知網會員?流量計費標準表”發現:碩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為7.5 元/本,之前是15元/本,下調了50%;博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為9.5元/本,之前是25元/本,下調了62%。中國知網工作人員表示,價格是“這兩天調整的”。此前
政協委員張云勇:要讓公眾用得起知網論文檢索和查重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九旬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主辦單位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維權一事引發代表委員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云南聯通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張云勇提出了《關于知識成果共享的建議(2022年社情民意)》,“知網的論文檢索和查重服務應該更為普惠,讓知識分子
市場監管總局回應“知網涉嫌壟斷”:正在核實研究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4月25日在回復長江日報記者網上留言時表示:已關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網涉嫌壟斷問題,正在依法開展相關工作。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九旬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運營方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維權一事,去年12月經長江日報持續報道之后,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知網碩博學位論文下載費降超50%--此前擅錄學者論文被訴
有熱心網友12月22日向記者反映,中國知網已大幅下調碩博士學位論文下載價格,記者當天通過中國知網官方網站及工作人員確認了這一信息。此前,中國知網上的碩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是15元/本,博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是25元/本,這讓不少網友直呼“用不起知網”。記者當天通過中國知網官方網站及工作人員確認了這一
知網是否涉嫌壟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回應來了
中國知網是否涉嫌行業壟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12月23日在回復網友留言時表示,將予以核實研究。 長江日報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9歲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維權的持續報道,連日來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出疑問:中國知網是否涉嫌行業壟斷? “知網每年的價格都在漲,但不用又不
公共知識資源何時回歸公益屬性
日前,維權8年后,年近九旬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終于等來了中國知網的道歉和70余萬元賠款。從2013年起,趙德馨以侵害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起訴中國知網,并全部勝訴。 知網低價甚至免費收錄科研人員學術論文,對科研機構和高校師生有償使用并不斷提高價格的做法一直存在爭議。
知網被罰5000萬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59.shtm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沃爾瑪近期事端不斷。繼“狐貍肉事件”和“特批潛規則”一事后,近日有媒體再度曝光,有廣州消費者投訴,從番禺沃爾瑪山姆會員店買的萬威客牌牛肉漢堡扒中牛肉含量僅為四成,其余主要是雞肉。 網民指出,沃爾瑪丑聞纏身暴露中國市場監管不健全頑疾,管理部門應正視“低標準、輕處罰”的監管現狀。 劣跡斑
他是中國天文史學上的傳奇,人生波折卻鮮有人知
席澤宗 ▲2007年8月17日在“席澤宗星”命名儀式上,中科院時任副秘書長曹效業(右)頒發“席澤宗星”運行軌道圖。 ▲2007年8月席澤宗(左三)與江曉原(左二)、鈕衛星(左一)、李輝在南寧合影。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中,席澤宗是為數極少的科學技術史院士。在82年的人生歷程中,他留
學術好伴侶,怎么成了“問題知網”?
近期,翟天臨事件仍在發酵,不知“知網”為何物的他不僅牽出國內藝人論文造假的問題,也讓此前涉嫌學術資源壟斷的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再次陷入爭議。知網,這個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因強勢提高服務價格,已多次遭到來自各方尤其是學界的質疑。 鑒于學術數據庫的特殊性,其對權威學術資源的版權壟斷具
知網回應被罰: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62.shtm ???今天,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了對知網(CNKI)做出網絡安全審查相關行政處罰的決定。對此,我們誠懇接受,堅決服從。自2022年6月2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知網開展
中國知網論文檢測的一些建議
在論文查重的時候大多的學校都會規定學生需要使用知網系統進行查重,因為相對來說知網查重的結果還是最嚴格最值得信賴的,那么很多同學在交定稿之前也會自己先檢測一下論文,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使用知網檢測系統的幾點建議,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小編曾經分享過一篇《免費論文檢測》知網檢測系統——使用知網檢測系統的
剛剛!知網涉嫌壟斷行為被立案調查
據市場監管總局官方微信“市說新語”13日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前期核查,依法對知網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自去年以來,知網的諸多問題暴露,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話題。如知網存在的論文版權問題、“訂購費漲價過高”等問題屢屢引發關注。 據公開資料,同方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
知網:有不法分子冒用知網名義行騙,將保留追責權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852.shtm ???4月19日,知網發布關于警惕假冒知網工作人員、偽造知網公告行騙的聲明:近期,知網接到舉報,有不法分子以知網工作人員名義通過微信、電話、QQ等方式聯系教學科研機構或其人員
知網被指壟斷,學術界怎么看
翟天臨在直播中的一句“知網是什么東西啊”,推倒了“學術打假”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也讓知網被裹進了這場“開年大戲”。圍繞知網壟斷所展開的持續多年的質疑,也再次成為公眾話題。 知網全稱為“中國知網”,是我國最大的文獻數據庫,其收錄的文獻總量超過2億篇。可以說,只要用中文做學術,你就繞不開知網。
用公共論文筑壟斷高墻-知網不能這樣做“生意”
“一個愿買,一個愿賣,看似是市場行為,但用戶在與知網的價格談判中幾乎沒有議價能力。更何況,知網壟斷地位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市場造就的。比如,按規定,本科生以及碩博生,其論文都必須通過知網查重,才能夠順利獲得答辯資格并從高校畢業。” 最近,知網掉進了輿論漩渦,其壟斷學術資源的話題備受公眾關注。
關注-|-論文查重,除了知網你還有這些工具
現在很多同學都要交畢業論文了,論文查重這門生意又火了起來。各大高校對畢業論文的查重通過率要求各不一樣,對本科生、碩士、博士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在5%到30%之間。 據說,淘寶網上提供“論文查重”服務的部分商家,就算沒有傳說中的幾十萬,月營業額數以萬元計那也是家常便飯。他們大多數是以低價散
知網連年漲價涉嫌壟斷,學術與商業該如何平衡
對于中國的大學生來說“中國知網”絕不是個陌生的名字。它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從本科階段開始,知網就幾乎是學生檢索、下載學術資源的唯一正規渠道。近日,演員翟天臨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動中表示不知“什么是知網”,在網上還掀起了一番熱議。 不過最近知網自
秋后算賬近9000萬,屬于知網的“正義”來了
12月26日,“市說新語”公眾號消息,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知網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并責令其全面整改: 2022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知網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調查期間,市場監管總局成立專案組,依法扎實高效、穩妥有序推進案件查辦,對知網進行現場檢查,獲取大量證據材料
關注兩會提案:知網免費、提高博士津貼!
最近是一年一度的兩會時刻,往年不乏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學者提案,代表學術圈發聲。施一公、曹雪濤院士等有關雙一流,研究生培養的建議當然重要,但顯然我們這些科研民工最關注的是一些具體的關切,比如以下這2個提案,就讓人心潮澎湃,有種“終于有人替朕說話”的趕腳,必須頂! 提高博士津貼! 近年來,隨著科
馬國馨院士圖書展開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46.shtm
知網首篇被引量破2萬的論文產生
知網第一篇被引量破2萬的論文產生。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微信公眾號在8月14日晚間發布消息:至2024年8月14日為止,溫忠麟和葉寶娟發表在《心理科學進展》(2014年)的《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一文,被20028篇論文引用,成為中國知網首篇被引過2萬的中文期刊論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