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地質學家常印佛院士逝世
【礦床地質學家#常印佛院士逝世#】#光明追思#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礦床地質學家,安徽省原地礦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常印佛,于2024年4月2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合肥逝世,享年93歲。常印佛,1931年7月6日生于江蘇泰興。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地質系。1952-1965年在長江中下游從事礦產勘查工作;1965-1974年由原地質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爾巴尼亞從事援外地質技術工作;1977年起,先后任安徽省地質局(后改稱地質礦產局)副總工程師、副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曾任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安徽省國土資源廳教授級高工、合肥工業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常印佛長期從事礦產地質勘查和研究,先后參加和主持過多項大型勘查和科研項目,在地質科技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作出貢獻。他一直關心著國家的地質工作,只要身體允許,他都親自趕......閱讀全文
礦床地質學家常印佛院士逝世
【礦床地質學家#常印佛院士逝世#】#光明追思#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礦床地質學家,安徽省原地礦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常印佛,于2024年4月2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合肥逝世,享年93歲。常印佛,1931年7月6日生于江蘇泰興。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地質系。195
熱能工程專家徐旭常院士逝世-享年78歲
據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網站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因患癌癥醫治無效,于2011年3月18日16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徐旭常(1932.11.29-2011.3.18)熱能工程專家。江蘇省常州市人。1953年畢業于東北工學院,1956年畢業于清華大
“尋礦人”肖序常院士逝世,享年94歲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構造地質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肖序常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2月6日10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肖序常院士 微信公眾號@地科院地質所 資料圖 肖序常1929年2月11日出生于貴州省貴陽
緬懷-|-這位兩院院士一生僅兩本專著,但分量極重
文 | 王申 呂凌峰常印佛(1931—2024)2024年4月2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礦床地質學家常印佛,在合肥逝世,享年93歲。常印佛長期從事礦產地質勘查和研究,先后參加和主持過多項大型勘查和科研項目,在地質科技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作出貢獻。他一直關心著國家的地質工作,只要身體
梁敬魁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梁敬魁同志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7月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1960年2月在蘇聯科學院獲技術科
李連達院士逝世
我國著名中藥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10月18日11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李連達,1934年7月24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56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后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工作。1956-1974年在西苑醫院
李俊賢院士逝世
?李俊賢院士據“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于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在洛陽市去世,享年96歲。資料顯示,李俊賢院士1928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1950年畢業于國立中央技藝高等專科學校。化
李俊賢院士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12.shtm 李俊賢院士據“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于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
沈自尹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沈自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3月7日7時22分在華山醫院逝世,享年91歲。 沈自尹,1928年3月出生,浙江鎮海人。1949年3月參加革命,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7月從原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后分配至廣州嶺南醫學院
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
? 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22日去世,享年99歲。 吳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治病救人78載,九旬高齡依然堅守在門診、手術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吳孟超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肝膽外科開拓者和創始人。?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
送別|潘君驊院士逝世
據蘇州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應用光學專家,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潘君驊,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2月18日15時48分在蘇州逝世,享年94歲。 潘君驊,1930年10月生于上海市。1952年清華大學機械制造專業畢業后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前身
印遇龍院士:“養豬”自有大學問
在長沙市馬坡嶺,從一條小路進去,拐彎處有一個院子——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當院子里只有3棟員工宿舍時,第一批來所里的湖南桃源小伙子印遇龍在宿舍后面建起了一棟豬舍。 “要研究豬,必須自己養一頭豬。”幾乎沒有人料到,這一“養”就是30多年,“養”出了一個國際知名的畜禽健康養殖中心,“
“養豬院士”印遇龍的四十年
一雙球鞋,一身運動服,一輛自行車,這是印遇龍每個上班日的標配;走起路來健步如飛,說話大嗓門;喜歡游泳、打乒乓球、跑步,智能手機玩得嫻熟。已過花甲之年的印遇龍,生活中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與生活中的隨意不同,科研中的印遇龍又是個十分嚴謹的人。他的科研哲學很簡單:深入第一線,在生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
我國著名高分子化學家王佛松逝世
據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原所長王佛松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31日14時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王佛松先生1933年5月23日出生于廣東省興寧縣。1955年畢業于武漢大學
常進院士:希望建設更多“天眼”
13年前,“光譜之王”郭守鏡望遠鏡(以下簡稱LAMOST)橫空出世;6年前,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劃破蒼穹;2021年,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以下簡稱FAST)面向全球開放;未來,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空間站巡天望遠鏡將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當
常進院士:希望建設更多“天眼”
13年前,“光譜之王”郭守鏡望遠鏡(以下簡稱LAMOST)橫空出世;6年前,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劃破蒼穹;2021年,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以下簡稱FAST)面向全球開放;未來,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空間站巡天望遠鏡將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 當前,中國天文學迎來了歷史上
舒印彪院士:藍色風電-綠色生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672.shtm ???舒印彪肖像畫。張武昌繪 ???海風輕拂,“風車”轉動,一座座矗立在蔚藍大海上的風電機組源源不斷送來電能,“電從海上來”的場景正在我國沿海不斷出現。自2007年建
兩院院士朱光亞在京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科學家,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原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黨組書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朱光亞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時3
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院士逝世
記者從上海大學獲悉,著名科學家、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 錢偉長生平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江蘇無錫人,中國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耀華中學名譽校長。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
著名橋梁專家陳新院士逝世
6月26日,我國著名橋梁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新,因病醫治無效,在無錫逝世,享年80歲。 陳新1953年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畢業后就投身到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中。1953-1957年,參加武漢長江大橋設計,主要從事水中基礎設計工作,為實現蘇聯專家提出的管柱鉆孔基
歐陽自遠院士點評中日印探月工程
“嫦娥一號”拍攝的全球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圖將公布 ?在漆黑一片的太空深處,“嫦娥一號”正在圍繞月球按預定軌道繞月運行,與她做伴的是100公里外的日本發射的月球衛星“KAGUYA”(月亮女神)號,而一個好消息是,一艘“月船一號”將從他們的娘家——地球出發,來與她們做伴。 ?歐陽自遠:預祝印度探月衛
微波電子學家黃宏嘉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的微波電子學家、光纖專家,上海大學教授黃宏嘉,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9月2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 黃宏嘉,1924年8月5日出生,祖籍湖南臨澧。1944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1948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碩士學位,1991年被授予名譽科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
孫曼霽院士逝世,享年91歲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385.shtm 孫曼霽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圖澎湃新聞記者從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化藥理學家,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原研究員、博士生
著名材料學家胡壯麒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胡壯麒院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7月10日17時整在沈陽不幸逝世,享年87歲。 胡壯麒院士1929年8月31日出生于上海。歷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高溫合金與特種鑄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
著名材料學家陳創天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創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10月31日9時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定于2018年11月2日—11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1號樓407會議室設立陳創天先生追思堂,供
微波理論專家林為干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微波理論專家林為干因病醫治無效,于1月23日9時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6歲。 林為干院士從事科研教學工作50余年,其主要科技成就為閉合場理論、開放場理論和鏡像理論,因其在國內微波理論方面作出的開拓性貢獻而冠有“中國微波之父”的尊稱。(彭麗) 附:林為干簡介
飛機設計專家屠基達院士逝世
著名飛機設計專家、我國航空工業杰出科技專家和優秀領導干部,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因病搶救無效,于2011年2月16日在深圳市第六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4歲。 屠基達,出生于1927年12月11日。浙江省紹興市人。1951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工業公司
建筑學家鐘訓正院士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58.shtm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筑學家、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鐘訓正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6月2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4歲。 鐘訓正,1929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武岡縣。195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曾
李星學院士逝世-享年94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古植物學和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星學先生,因病搶救無效,于2010年10月31日18時57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4歲。 李星學先生系湖南郴縣(今郴州市)人。1942年7月畢業于重慶大學理學院地質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著名材料學家胡壯麒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院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7月10日17時整在沈陽不幸逝世,享年87歲。 胡壯麒院士1929年8月31日出生于上海。歷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高溫合金與特種鑄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