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北京連續遭遇空氣污染。居高不下的污染物指數令人生厭,引發人們關于聯防聯控、遏制空氣污染加劇的討論。眾所周知,空氣是流動的。在一定氣象條件下,一個地方空氣中的污染物會隨風飄至周邊廣大地區。這就要求各地防治空氣污染加強聯合聯動,不能各自為戰。 但聯防聯治之難,難在利益考量。對于污染輸入地區來說,相對落后的產業已經轉移,不愿也不想放下身段來為聯合治污支付成本。而對于污染輸出地區,卻多以自身需要加快發展為理由,不愿在治污上下真工夫。利益藩籬成為空氣污染聯合防治的重要阻力。 遏制空氣污染,從根本上要靠轉變發展方式。切實轉變發展觀念,改變唯GDP論的舊思維,樹立正確的綠色政績觀,要將環境污染治理的效果與政績考核掛鉤,倒逼各地主動出擊,從而為治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期待更多地方加強合作,共同與污染空氣、破壞環境行為作斗爭,讓空中多些藍天白云,讓人們身邊多些清新空氣。 ......閱讀全文
近日,環保部公布了2012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處罰情況,罕見地點了華電、神華、中石化、中鋁、中石油等多家央企和地方龍頭企業的名。上述企業因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而受到通報,被環保部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追繳二氧化硫排污費,并予以經濟處罰。 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強調,要
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質量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
27日凌晨,一股冷空氣趕走了在京津冀上空盤桓7天之久的霧霾。 但霧霾留下的陰影與疑惑并未隨風帶走。面對這樣的天氣,除了等風來,難道就束手無策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京津冀地區如此長時間的霧霾,是污染持續累積的結果。這也說明目前所采取的減排治污措施,不足
7日凌晨,一股冷空氣趕走了在京津冀上空盤桓7天之久的霧霾。 但霧霾留下的陰影與疑惑并未隨風帶走。面對這樣的天氣,除了等風來,難道就束手無策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京津冀地區如此長時間的霧霾,是污染持續累積的結果。這也說明目前所采取的減排治污措施,不足以
●到去年年底,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95%。 ●堅持有保有壓,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防火墻”,歸納起來是“四個不批、三個嚴格”。截至2月底,已有總投資約1040億元的14個項目被暫緩審批或不予審批。 ●細顆粒是造成灰霾天
北京,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五環路以內停止建筑工程施工作業,違法行為按上限處罰;天津,近500家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業,工程渣土運輸一律停止;河北,確定北京周邊200公里范圍為重點控制區域,區內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除涉及民生等用途外)停止使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召開在即,京津冀以超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16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7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7年北京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生態環境狀況良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不斷完善,治理效果
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通知,要求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 通知提出,要充分認識貫徹落實《大氣十條》的重大意義,全面把握《大氣十條》的主要內容,狠抓《大氣十條》貫徹落實,用空氣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通知要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天津:大型鋼企頂風排污 2月24日,在天津市津南區,某大型鋼鐵企業渣石存放點(右側)在排放煙霧。當日,連續多天被霧霾籠罩的天津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發布III級(黃色)重污染天氣預警。依照規定,預警發布后,重點排污工業企業應當限產,工地土石方作業停止,垃圾、秸稈等廢棄物焚燒也被禁止。然而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備受矚目。河北是用煤大省、產鋼大省,而其最為依賴的能源和產業卻給大氣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河北的霧霾治理,注定是一場艱難的攻堅戰。 我國學術權威機構中國科學院去年的評估報告認為:與2013年相比,京津冀2014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大氣平均濃度下降約2
最嚴標準最高規格 7月10日,在北京市四大燃煤電廠之一的京能熱電廠,石景山環保局局長李元員帶著安全帽,正陪同北京市環保局、監察局、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發改委等部門的同志,檢查企業減排設施的實際運行情況。用她的話說,石景山這幾個燃煤電廠,她來過無數次。一個小時前,她剛在區政府大樓里匯報了上半
起訴要求石家莊市環保局依法履行治理大氣污染職責并賠償其損失10000元到省市兩級法院起訴未受理,又訴至石市裕華區法院,是否立案將于近日揭曉。 2月20日9時,石家莊空氣質量指數337,嚴重污染,健康建議:老年人、病人應留在室內,停止體力消耗,一般人群避免戶外活動。 對于很多石家莊居民
2016年已經離去。回顧這一年,大氣治理依舊是舉國上下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3月全國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重拳治理大氣霧霾。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2016年年初就到北京市調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在與環保相關的各種媒體見面會、記者會上,媒體記者提問最多的問題
近日,環保部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在會上指出,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對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持續3天重污染天氣的領導,將依法問責。 京津冀今冬重污染天可能性增大丁向陽表示,今年冬季即將來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重污染天氣的可能性
首都空氣質量事關公眾利益,事關國家形象。過去一年來,北京市鐵腕治污打硬仗,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科技和行政手段,推進多種污染物協同減排,在艱巨的大氣污染防治征程中,邁出堅定步伐。 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北京進一步出臺《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細化指標
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指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這既是三地共同利益所在,也是三地今后主要合作的方面。 接下來,如何通過尋求發展來解決環境問題,又將如何通過環境的約束性為發展打好基礎,將成為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近年來,陜西省環保系統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緊緊圍繞服務科學發展、提升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三大任務,突破難點、抓住重點、創造亮點、應對熱點,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環境問題,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半年來的
2017年5月25日,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方力受市政府委托做了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市政府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疏功能、轉方式、治環境、補短板、促協同,以解決北京空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說,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2020年,要確保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 他是在12日至13日在京召開的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作出這一表示的。 “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他表示,去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系統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APEC會議期間,本市采取了機動車限行、施工工地停工等一系列臨時減排措施,使得北京收獲了近半個月的“APEC藍”。究竟這些措施各自發揮了多大作用呢?昨天,市環保局發布了APEC空氣質量保障措施效果評估結果,研究顯示,機動車減排的貢獻最大,達到39.5%。假設會議
督查中發現的一家“三無”煉鋁小企業,用廢舊鋁煉制,廢氣隨意排放,無任何處理設施。 3月24日,在3天晴好天氣后,京津冀地區的空氣質量從輕度污染“發展”到了重度污染。霧霾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剛過去的2月份,長達一個星期的重度霧霾污染襲擊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出現霧霾,受影響的國
昨天下午,京、津、冀、晉、內蒙古、魯六省區市領導在京共聚一堂,共商區域協作、聯防大氣污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出席會議。 “任何一個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會議傳
主持人:華 凌(本報記者) 嘉 賓:趙英民(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馬庫斯·安曼(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空氣污染與溫室氣體項目主任) 艾倫·勞埃德(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主席、原美國加州環保局局長) 王金南(環境保護部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日前,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就《意見》出臺的背景、大氣聯防聯控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等問題接受了本網記者的專訪。 問:請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nbs
當前,經濟發展與環境容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打好防治大氣污染的攻堅戰、持久戰,已成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專家們表示,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長效機制、科學研究霧霾形成原因對癥下藥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自去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以來,我國多地已采取多項措施加大大氣污
11月18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遭遇持續空氣重污染。北京市于17日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這也是今年北京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昨天,最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發布。從12月15日起,如遇空氣重污染橙色及紅色預警時,國Ⅰ和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