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哮的病因及癥狀
病因 熱哮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嚴重者可由喘致脫出現喘脫之危重證候.喘病古代文獻也稱鼻息,肩息,上氣,逆氣,喘促等。. 癥狀 由痰火內郁,風寒外束所致。《醫宗必讀》卷九:別有哮證,似喘而非,呼吸有聲,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內,風寒束于外,或因坐臥寒濕,或因酸咸過食,或因積火熏蒸,病根深久,難以卒除。《癥因脈治》卷二:哮喘之癥,短息倚肩,不能仰臥,傴僂伏坐,每發六七日,輕則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則舊病復發。其證喘急而喉中有痰如拉鋸聲,重證可見張口抬肩,目脹睛突,面色蒼白,唇甲青紫,汗出似脫。反復發作,可致臟氣虛衰,真元耗損。治宜培補脾腎。發作時宜祛邪,宣降肺氣,滌痰平喘。虛實挾雜,扶正與祛邪并用。......閱讀全文
熱哮的檢查
胸部平片,肺部檢查,肺和胸膜視診,肺和胸膜聽診,肺和胸膜叩診,肺功能檢查,肺通氣顯像。
熱哮的癥狀介紹
由痰火內郁,風寒外束所致。《醫宗必讀》卷九:別有哮證,似喘而非,呼吸有聲,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內,風寒束于外,或因坐臥寒濕,或因酸咸過食,或因積火熏蒸,病根深久,難以卒除。《癥因脈治》卷二:哮喘之癥,短息倚肩,不能仰臥,傴僂伏坐,每發六七日,輕則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則舊病復發。其
熱哮如何治療
治宜清肺泄熱,順氣化痰,用桑白皮湯、白虎湯加黃芩、枳殼、栝蔞。《雞鳴錄哮喘》:熱哮,俗名痰火。口渴苔黃,小溲短赤者是也。萊菔子二兩,風化硝一兩,共研,蜜丸芡子大,每一丸,噙化。
熱哮的鑒別診斷
1)肺虛證:補肺固衛-玉屏風散。 2)睥虛證:健脾化痰-六君子湯。 3)腎虛證:補腎攝鈉-金匱腎氣丸或七味都氣丸,喘寒麻黃里熱石,熱桑濁陳氣閉五,肺虛生脈腎虛匱,氣陰兩竭生脈散。 1.實喘 1)風寒襲肺:宣肺散寒-麻黃湯。 2)表寒里熱:宣肺泄熱-麻杏石甘湯。 3)痰熱郁肺:清泄痰熱
熱哮的病因介紹
熱哮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嚴重者可由喘致脫出現喘脫之危重證候.喘病古代文獻也稱鼻息,肩息,上氣,逆氣,喘促等
熱哮的病因及癥狀
病因 熱哮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嚴重者可由喘致脫出現喘脫之危重證候.喘病古代文獻也稱鼻息,肩息,上氣,逆氣,喘促等。. 癥狀 由痰火內郁,風寒外束所致。《醫宗必讀》卷九:別
哮鳴音的病因
哮鳴音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肺內廣泛的細支氣管痙攣,在呼氣時,氣流通過狹窄的細支氣管管腔而產生的一種病理性呼吸音,在呼氣時最明顯。
哮鳴音的診斷
支氣管哮喘發作時,都必然出現哮鳴音,這時除細支氣管痙攣的范圍廣泛外,如果還伴有細支氣管粘膜腫脹和管腔內的分泌物潴留,哮鳴音的強度也就更大。臨床上,廣泛而明顯的哮鳴音是診斷支氣管哮喘和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體征之一。 這種病理性的呼吸音,在其他疾病引起的通氣阻塞時也可以出現。如支氣管異物、支氣
哮鳴音的檢查
檢查患者的鼻腔和口腔有無充血、分泌物或感染的征象。若有咳痰,則收集樣本進行檢查。檢查是否有發紺、蒼白、濕冷、腫塊、疼痛、隆起、腫脹、頸靜脈及腫大淋巴結。檢查胸部異常外形及不對稱運動,判斷氣管是否在中線處。叩診濁音或過清音、聽診干啰音、濕啰音及胸膜摩擦音。酌情選擇胸部X線片、動脈血氣分析、肺功能檢
哮鳴音的鑒別
干啰音與哮鳴音在概念上有相同之處,但也有區別: 啰音一般分干啰音與濕羅音兩大類,干啰音根據音調高低,又可分為鼾音,飛箭音、笛音或哮鳴音。 發生于較大支氣管者,稱為鼾音,多由粘稠分泌物在氣管內震動形成,特點是音調低、響度大;發生于較小支氣管者,稱“笛音”或“飛箭音”,特點是聲音尖銳、音調高;當
簡述哮鳴音的治療原則
對癥處理;幫助患者放松,通過面罩給予濕化的氧氣,并鼓勵其深而慢地呼吸。備好氣管內切開插管和緊急復蘇設備。提供間歇正壓通氣和霧化吸入支氣管擴張藥。建立靜脈通道給藥,如利尿藥、類固醇、支氣管擴張藥及鎮靜藥。如氣道阻塞行腹式呼吸擠壓練習。病因治療。
小兒治哮靈片的鑒別
(1)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細,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 0.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甙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約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 G薄層板上,以氯仿—
哮鳴音的檢查及診斷
檢查 檢查患者的鼻腔和口腔有無充血、分泌物或感染的征象。若有咳痰,則收集樣本進行檢查。檢查是否有發紺、蒼白、濕冷、腫塊、疼痛、隆起、腫脹、頸靜脈及腫大淋巴結。檢查胸部異常外形及不對稱運動,判斷氣管是否在中線處。叩診濁音或過清音、聽診干啰音、濕啰音及胸膜摩擦音。酌情選擇胸部X線片、動脈血氣分析、
哮鳴音的診斷及鑒別
診斷 支氣管哮喘發作時,都必然出現哮鳴音,這時除細支氣管痙攣的范圍廣泛外,如果還伴有細支氣管粘膜腫脹和管腔內的分泌物潴留,哮鳴音的強度也就更大。臨床上,廣泛而明顯的哮鳴音是診斷支氣管哮喘和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體征之一。 這種病理性的呼吸音,在其他疾病引起的通氣阻塞時也可以出現。如支氣管異
關于哮鳴音的檢查方式介紹
檢查患者的鼻腔和口腔有無充血、分泌物或感染的征象。若有咳痰,則收集樣本進行檢查。檢查是否有發紺、蒼白、濕冷、腫塊、疼痛、隆起、腫脹、頸靜脈及腫大淋巴結。檢查胸部異常外形及不對稱運動,判斷氣管是否在中線處。叩診濁音或過清音、聽診干啰音、濕啰音及胸膜摩擦音。酌情選擇胸部X線片、動脈血氣分析、肺功能檢
經方序貫治療哮的體會
? 題記:經方治療哮喘急性發作期的報道較多,對哮喘緩解之后如何控制或減少哮喘再次發作的報道卻很少。筆者用經方序貫療法治療哮病,以期更好地幫助患者減少哮喘復發,有較好的長期療效。以下為小青龍湯-附片生姜羊肉湯案。本文為筆者論文《經方序貫治療哮病臨證體會》的部分內容,發表在《中國中醫急癥》2011年第3
關于哮鳴音的鑒別診斷介紹
1.支氣管病變 如支氣管異物、支氣管內膜結核時,聽診時也常發現哮鳴音。但這種哮鳴音一般多局限于肺的一側或僅在有阻塞存在的某一部位,很少呈兩側廣泛性存在。 2.心源性哮喘 發作期也可以出現哮鳴音,但這種哮鳴音無論在吸氣或呼氣的過程中都存在,并且呼氣時間的延長遠不如支氣管哮喘時那樣明顯。
小兒治哮靈片的成分介紹
地龍、麻黃、側柏葉、射干、紫蘇子、黃芩、百劉寄奴、白鮮皮、苦參、甘草、細辛、川貝母、橘紅、僵蠶、冰片。輔料為:蔗糖、淀粉、硬脂酸鎂、明膠、滑石粉。
小兒治哮靈片的用法用量
口服,三歲以內,一次2~4片;三至六歲,一次4~6片;六至十二歲,一次6~8片,一日3次。
小兒治哮靈片的貯藏及包裝
貯藏 密封。 包裝 鋁塑包裝:24片×2板/盒。
小兒治哮靈片的功能主治
兒治哮靈片,止哮、平喘、鎮咳、化痰、強肺、脫敏。用于小兒哮、咳、喘等癥,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
關于哮鳴音的基本信息介紹
哮鳴音(wheezing sound)是呼吸附加音,為高調的、帶音樂性、碾軋聲或呈呻吟聲的性質。哮鳴音是干啰音的一種。由于氣流通過狹窄氣道產生。哮鳴音的特點是音調高,具有象金屬絲震顫樣音樂性音響、持續時間久和呼氣時明顯而吸氣時基本消失等特征。支氣管哮喘發作時,必然出現哮鳴音。這時除細支氣管痙攣的
小兒治哮靈片的用法用量及鑒別
用法用量 口服,三歲以內,一次2~4片;三至六歲,一次4~6片;六至十二歲,一次6~8片,一日3次。 鑒別 (1)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細,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 0.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甙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約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
概述哮鳴音的病因及常見疾病
1.過敏反應 由于過敏性反應而引起氣管水腫及支氣管痙攣而致嚴重喘息及喘鳴。最初的癥狀包括噴嚏、呼吸困難、鼻癢、蕁麻疹,紅斑,血管性水腫。呼吸窘迫發生時伴隨有鼻翼扇動、呼吸輔助肌參與呼吸、肋間隙凹陷。其他體征包括鼻水腫、充血、大量水樣鼻涕、胸部緊迫感、咽喉發緊、吞咽困難。 2.誤吸異物 異物
小兒治哮靈片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止哮、平喘、鎮咳、化痰、強肺、脫敏。用于小兒哮、咳、喘等癥,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1] 用法用量 口服,三歲以內,一次2~4片;三至六歲,一次4~6片;六至十二歲,一次6~8片,一日3次。
支氣管哮喘中醫藥治療經驗
支氣管哮喘是因過敏源或其他非過敏因素引起的一種支氣管反應性過度增高的疾病,通過神經體液而導致氣道可逆性的痙攣、狹窄。臨床上表現為發作性帶有哮鳴音的吸氣性呼吸困難,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可自行或經治療后緩解;嚴重時延續數日至數周或呈反復發作病程,長期反復發作常并發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本病病因和發病機理
哮證分期治療
? 發作期分冷哮、熱哮??? 冷哮:癥見呼吸困難,喉中哮聲陣陣,痰白黏或稀薄多沫,不能躺臥,胸膈窒息,面色青白或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熱飲;或伴發熱畏寒,無汗頭痛,咳嗽喉癢,鼻流清涕等;舌淡苔白,脈浮緊。??? 治宜溫肺散寒、祛痰平喘,方用射干麻黃湯加減:射干12克,麻黃6克,款冬花12克,紫菀12克,
支氣管哮喘辨證辨病心得
? 支氣管哮喘屬祖國醫學的“哮證”或“吼病”范疇。此病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勞倦內傷,屢感外邪等損傷肺,脾,腎,使臟腑功能失調,結痰并深伏于肺。每因感邪,勞累或情志不遂等誘因引觸伏痰而發。??? 發作時肺氣郁閉,氣道痙攣,使氣道受阻,見呼吸困難。此時最易見效的治療方法是祛風解痙通氣道,以及抗過敏
中醫分型治療支氣管哮喘
? 1.發作期??? (1)寒哮: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鳴音,痰白不粘或清稀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脈滑緊。???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 處方:射干10克,蜜炙麻黃15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干姜9~15克,制半夏30克,白芍30克,細辛6~9克,甘草9~15克。??
淺談肺系病發病與痰的關系
肺系病的發生發展與痰邪密切相關。比如咳嗽一病,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引起內傷咳嗽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痰與火,而痰又有寒熱之分。哮病是肺系病的常見病,其發生的重要機制是痰邪,朱丹溪曾言:“哮喘專主于痰”,從而有“無痰不成哮”一說。苗祥東用健脾除濕的名方參苓白術散治療哮病取得良好療效,肯定了積痰是哮喘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