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著陸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將開展月背采樣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 (記者 郭超凱 馬帥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2日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6月2日6時9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主發動機開機。期間,組合體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后通過視覺自主避障系統進行障礙自動檢測,利用可見光相機根據月面明暗選擇大致安全點,在安全點上方100米處懸停,利用激光三維掃描進行精確拍照以檢測月面障礙,最終選定著陸點,開始緩速垂直下降,即將到達月面時發動機關閉,利用緩沖系統保障組合體以自由落體方式到達月面,最終平穩著陸于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嫦娥六號任務實施人類首次月背采樣返回,工程創新多,風險高,難度大,相比2020年實現月球正面采樣返回的嫦娥五號任務,嫦娥六號任務突破了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并將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完成月背智能快速采樣、......閱讀全文
國家航天局發布嫦娥六號拍攝月背系列影像圖
6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嫦娥六號著陸器著陸月球背面拍攝的系列影像圖,包括落月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的著陸區域附近影像、全景相機拍攝的著陸點影像。相關影像數據經鵲橋二號中繼衛星傳回,影像圖由地面應用系統處理獲得。嫦娥六號著陸器降落相機拍攝影像圖1?圖1由降落相機剛開機時拍攝,圖像顯示拍攝月背區域中下部和右
嫦娥六號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5月8日10時12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嫦娥六號近月制動(國家航天局供圖)近月制動是嫦娥六號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的一次關鍵軌道控制。嫦娥六號探測器飛臨月球附近時,實施“剎車”制動,使其相對速度低于月球
嫦娥六號開啟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后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采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飛行約37分鐘后,器箭分離,將
上海硅酸鹽所多項材料成功應用于“嫦娥六號”
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之后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此次航天任務中,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硅酸鹽所)承擔了多項關鍵材料的研制。上海硅酸鹽所研制的大尺寸二氧化碲晶體,具有優異的聲光特性,是實現大視場、高
嫦娥六號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2024年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探測器產品分別搭乘安-124和運-20飛機,抵達海南美蘭國際機場,隨后通過公路運輸方式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后續按計劃進行發射前各項測試準備工作。 嫦娥六號任務將突破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月背智能采樣和月背起飛上升等關鍵技術,實施月球背面
嫦娥六號完成采樣!
上升器從月背起飛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樣,并按預定形式將珍貴的月球背面樣品封裝存放在上升
嫦娥六號著陸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將開展月背采樣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 (記者 郭超凱 馬帥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2日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6月2日6時9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主發動機開機。期間,組合體進行快速
中國嫦娥六號將搭載10公斤國際載荷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1日在第69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宣布,中國愿意與各國開展航天合作,將在嫦娥六號的軌道器和著陸器上為國際合作伙伴提供10公斤的載荷。 張克儉在當天舉行的各國航天局長論壇上介紹說,嫦娥六號將完成中國第二次月球采樣返回的任務,目前項目正按計劃實施。今年12月
“嫦娥奔月”——突破月背采樣與起飛上升新技術
據國內媒體報道,2024年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探測器產品分別搭乘安-124和運-20飛機,抵達海南美蘭國際機場,隨后通過公路運輸方式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后續按計劃進行發射前各項測試準備工作。 目前,發射場設施狀態良好,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有序進行,嫦娥六號計劃于今年上
世界首次!嫦娥六號完成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樣,并按預定形式將珍貴的月球背面樣品封裝存放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采樣和封裝過程
國家航天局:鵲橋二號2024年上半年發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601.shtm 嫦娥五號采集回來的月壤,是從月球正面采集的,而我國下一次的探月任務嫦娥六號,是要去月球的背面采樣帶回地球。國家航天局29日表示,目前嫦娥六號任務正按計劃開展研制工作,計劃于20
嫦娥六號探測器運抵發射場-計劃上半年發射
國家航天局10日消息,2024年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探測器產品分別搭乘安-124和運-20飛機,抵達海南美蘭國際機場,隨后通過公路運輸方式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后續按計劃進行發射前各項測試準備工作。??嫦娥六號任務將突破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月背智能采樣和月背起飛上升等關鍵
嫦娥六號搭載法國科學載荷
(圖源:云上天鏡 鄭太倫)記者5月3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低溫推進劑,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計劃5月3日17時至18時實施發射任務,首選發射窗口瞄準17時27分。嫦娥六號任務提供了開放的國際合作機會,在火箭整流罩上,除了有中國航天局的標識,還有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歐
我國計劃2024年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根據探月工程總體安排,2024年我國將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為后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提供中繼通訊服務。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王瓊介紹,嫦娥六號探測器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備份,計劃在2024到2025年執行月球背面的月球樣品采集任務。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 王瓊
探月四期大幕再啟-將建地月新“鵲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40.shtm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3月20日8時31分,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中繼星(鵲橋二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鵲橋二號中繼星作為探月四期后續工程的“關鍵一環
我國計劃2024年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根據探月工程總體安排,2024年我國將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為后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提供中繼通訊服務。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王瓊介紹,嫦娥六號探測器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備份,計劃在2024到2025年執行月球背面的月球樣品采集任務。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 王瓊
開啟首次月背“挖寶”,嫦娥六號“含科量”有多高
6月2日清晨,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的樣品采集任務,即將在月背“挖寶”。同日,國家航天局發布嫦娥六號著陸器降落相機拍攝的嫦娥六號著陸月背過程的影像。“目前,人類已有的月球樣品采集任務都集中在
510所“產品”大家族為嫦娥六號保駕護航
在5月3日成功發射的嫦娥六號探測器任務中,510所的一系列高科技產品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人類的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之旅保駕護航。嫦娥六號探測器肩負著采集月球背面樣本并返回地球的重要使命。在此過程中,510所研發的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臺發揮了核心作用。該操作臺能在真空環境下對月球采樣封裝裝置進行解封,
嫦娥六號如何在月球背面“挖土”?
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協聯合出品的《神奇的嫦娥五號》科普紀錄片12日在北京發布,再現嫦娥五號探月之路。嫦娥五號實現月面“挖土”“起飛”背后有哪些“花絮”?嫦娥六號如何實現月球背面采樣?目前研制進展如何?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當天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作出專業解讀。 向地質學家“取經”“挖土
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師:嫦娥六號如何月面挖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18.shtm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題:專訪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師:嫦娥六號如何在月球背面“挖土”? 作者 馬帥莎 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協聯合出品的《神奇的嫦娥五號》科普紀錄片12
探月工程四期開啟新征程-地月之間架起新“鵲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25.shtm ???鵲橋二號中繼星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 ???鵲橋二號中繼星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 ???鵲橋二號中繼星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3月20日8時31分,鵲橋二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大幕再啟-太空將搭新“鵲橋”
3月20日,鵲橋二號中繼星搭乘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順利進入太空,開啟奔月之旅。“到崗”后,它將為正在運行的嫦娥四號和即將開展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等探月工程四期任務,架起一座跨越40多萬公里的地月通信橋梁。“表現完美!”對于此次發射,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葛平在現場難掩興奮地說
首次月背拍攝五星紅旗-兩型光學相機完成嫦娥六號任務
2024年6月2日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著陸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隨即正式開始為期約2天的月背探測及采樣工作。搭載于嫦娥六號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的有效載荷——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月球與深空探測技術研究室研制的全景相機、空間光學技術研究室研制的遠攝相機分別于6月2日13
未來15年如何探索月球和更遠深空?
嫦娥七號將在月球背面找水,國際月球科研站將在2035年前建成,月球互聯網正在論證中……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體集體采訪,介紹未來10到15年中國的月球與深空探測計劃。 據知,目前中國正在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它由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組成。此前嫦娥五號從月球正
白皮書: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行星探測工程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記者 胡喆、宋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布的《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說,未來五年,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行星探測工程,論證太陽系邊際探測等實施方案。? 談及月球探測工程,白皮書說,“嫦娥四號”探測器通過“鵲橋”衛星中繼通信,首次實現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嫦娥六號的“月背49小時”
中新社北京6月4日電 題:嫦娥六號的“月背49小時”中新社記者 郭超凱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自6月2日6時23分成功落月以來,嫦娥六號用約49小時迅速完成了“挖土”“做科研”“升旗”“起飛”等一系列
探月四期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下一步探索小行星
2021年,中國航天的成就舉世矚目:中國空間站拉開建造大幕,祝融號火星車完成火星巡視探測、嫦娥五號月壤樣品取得一系列成果、航天發射次數超過50次,再創歷史新高。近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接受總臺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國家已批復探月工程4期任務,中國航天正在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探月四期開
人類為何對月球南極如此著迷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8月20日發布消息稱,其發射的“月球-25”號探測器偏離預定軌道,與月球表面相撞后失聯,任務以失敗告終。按照原定計劃,“月球-25”號將在月球南極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隕石坑附近軟著陸。 正當人們認為登陸月球南極無望時,事情很快出現“反轉”。8月23日,印度發射的“月船3號”探測器
嫦娥五號將于今年年底發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就嫦娥四號任務情況及我國后續深空探測計劃進行了介紹。他表示,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突破探測器地外天體自動采樣返回技術,2019年年底前后將發射嫦娥五號,實現區域軟著陸及采樣返回,探月工程將實現“繞、落、
《神奇的嫦娥五號》科普紀錄片在京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82.shtm 國家航天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供圖 7月12日,由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協聯合出品的《神奇的嫦娥五號》科普紀錄片在京發布。紀錄片以嫦娥五號任務從發射到回家全過程的關鍵環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