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帶回月球樣品,交接至中國科學院
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 (馬帥莎 楊璐) 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主持交接儀式。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飚移交了嫦娥六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經初步測算,嫦娥六號任務采集月球樣品1935.3克。在樣品安全運輸至月球樣品實驗室后,地面應用系統的科研人員將按計劃開展月球樣品的存儲和處理,啟動科研工作。這標志著嫦娥六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人類首份月背樣品,在科學上具有獨特意義,將進一步增進人類對月球演化的認知,加快人類和平探索利用月球資源的腳步,是全人類的重要財富。國家航天局將進一步發揚“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做好月背樣品的管理工作,組織開展月球樣品科學研究,與國際社會共享中國探月科學成果。此前,通過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深入研究,在月球形成與演化、太空風化作用及資源利用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重大科......閱讀全文
嫦娥六號帶回月球樣品,交接至中國科學院
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 (馬帥莎 楊璐) 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主持交接儀式。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飚移交了嫦娥六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經初步測算,嫦娥六號任務采集月球樣品1935.3克。在樣品安全運輸
中國科學院舉行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接收活動
6月28日,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丁赤飚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并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劉繼峰頒發了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朱俊強主持接收活動。?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舉行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接收活動
6月28日,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丁赤飚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并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劉繼峰頒發了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朱俊強主持接收活動。?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中國科學院
嫦娥六號帶回1935.3克月球樣品
接至中國科學院?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主持交接儀式。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飚移交了嫦娥六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經初步測量,嫦娥六號任務采集月球樣品?1935.3克。在樣品安全運輸至月球樣品實驗室后,地面應
嫦娥六號帶回1935.3克月球樣品
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主持交接儀式。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飚移交了嫦娥六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經初步測量,嫦娥六號任務采集月球樣品?1935.3克。在樣品安全運輸至月球樣品實驗室后,地面應用系統的科研人員
1935.3克!世界首份月背樣品預計半年后向國內開放申請
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向中國科學院移交了嫦娥六號樣品容器,交接樣品證書。這些月球樣品是在6月4日由嫦娥六號上升器自月球背面攜帶返回的,6月25日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經初步測量,嫦娥六號帶回的世界首份月背樣品重量為1935.3克。 記者在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現場看到,嫦娥六號任
嫦娥六號開啟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后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采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飛行約37分鐘后,器箭分離,將
開啟首次月背“挖寶”,嫦娥六號“含科量”有多高
6月2日清晨,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的樣品采集任務,即將在月背“挖寶”。同日,國家航天局發布嫦娥六號著陸器降落相機拍攝的嫦娥六號著陸月背過程的影像。“目前,人類已有的月球樣品采集任務都集中在
《自然》:科學家盼望能研究首批月背樣品
救援小組很快找到了嫦娥六號返回器。圖片來源:新華社/《自然》網站6月25日14時7分,中國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球背面的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自然》網站對這一歷史性事件予以高度關注。文章報道,有史以來首批來自月球背面的巖石安全降落在地球上,科學家們迫不及待地想對這些月球樣品開展研
嫦娥五號返回樣品揭示20億年前月球仍存在巖漿活動
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科研成果。科學家們通過對月球樣品的研究,精確測定了月球的年齡是20.3億年。 嫦娥五號的首批樣品于2021年7月12日向國內科學家發放,目前已完成五次樣品分發,共計198份65.1克。 2021年,科學家團隊通過對嫦娥五號采集月球樣品中玄武巖的研究,證實
嫦娥六號任務采樣裝置:得到香港理工大學特別支持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人類首份月球背面樣品,成功返回地球。嫦娥六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27日在北京表示,嫦娥六號任務的采樣裝置得到香港理工大學的特別支持,該校榮啟亮教授團隊在研制過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難,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使月球采樣器沒有帶任何問題“上天”。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就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
嫦娥六號任務采樣裝置:得到香港理工大學特別支持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 馬帥莎)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人類首份月球背面樣品,成功返回地球。嫦娥六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27日在北京表示,嫦娥六號任務的采樣裝置得到香港理工大學的特別支持,該校榮啟亮教授團隊在研制過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難,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使月球采樣器沒有帶任何問題“上天”。中國國
嫦娥六號氡氣測量儀完成任務,已成月背“永久居民”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7月1日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地球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與法國同行共同組成的嫦娥六號任務中法氡氣(Radon,Rn)測量儀合作團隊,已順利完成中法氡氣測量儀的探測任務,完成使命的氡氣測量儀也已成為月球背面的“永久居民”。圓滿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
嫦娥六號如何在月球背面“挖土”?
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協聯合出品的《神奇的嫦娥五號》科普紀錄片12日在北京發布,再現嫦娥五號探月之路。嫦娥五號實現月面“挖土”“起飛”背后有哪些“花絮”?嫦娥六號如何實現月球背面采樣?目前研制進展如何?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當天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作出專業解讀。 向地質學家“取經”“挖土
嫦娥六號中法氡氣測量儀完成探測任務
7月1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地質地球所)獲悉,作為嫦娥六號攜帶的4個國際載荷之一,該所科研人員與法國科學家合作的中法氡氣測量儀(DORN)探測任務成功完成。目前,氡氣探測儀已停止任務,成為月球背面的“永久”居民。地質地球所相關科研團隊介紹,氡氣測量儀其采用硅基檢
嫦娥六號將搭載歐方、法方載荷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消息,6月8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巴黎會見歐洲空間局局長阿蘇巴赫、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主席巴蒂斯特,簽署了《中國國家航天局與歐洲空間局關于在嫦娥六號月球探測任務上搭載月表負離子分析儀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航天局與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關于在嫦娥六號月球采樣任
嫦娥五號樣品揭示20億年前月球仍存在巖漿活動
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科研成果。科學家們通過對月球樣品的研究,精確測定了月球的年齡是20.3億年。 嫦娥五號的首批樣品于2021年7月12日向國內科學家發放,目前已完成五次樣品分發,共計198份65.1克。 2021年,科學家團隊通過對嫦娥五號采集月球樣品中玄武巖的研究,證實
嫦娥六號將搭載歐方、法方載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61.shtm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消息,6月8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巴黎會見歐洲空間局局長阿蘇巴赫、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主席巴蒂斯特,簽署了《中國國家航天局
我國計劃2024年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根據探月工程總體安排,2024年我國將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為后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提供中繼通訊服務。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王瓊介紹,嫦娥六號探測器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備份,計劃在2024到2025年執行月球背面的月球樣品采集任務。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 王瓊
我國計劃2024年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根據探月工程總體安排,2024年我國將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為后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提供中繼通訊服務。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王瓊介紹,嫦娥六號探測器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備份,計劃在2024到2025年執行月球背面的月球樣品采集任務。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 王瓊
嫦娥六號任務巴基斯坦立方星數據交接完成
科技日報北京5月10日電?(李儀?楊璐?記者付毅飛)10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辦嫦娥六號任務巴基斯坦立方星數據交接儀式。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卡里爾·哈什米交接數據,并共同為嫦娥六號任務巴基斯坦立方星拍攝的首幅影像揭幕。5月8日16時14分,嫦娥六號任務搭載的國際載荷之一巴基斯
國家航天局:鵲橋二號2024年上半年發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601.shtm 嫦娥五號采集回來的月壤,是從月球正面采集的,而我國下一次的探月任務嫦娥六號,是要去月球的背面采樣帶回地球。國家航天局29日表示,目前嫦娥六號任務正按計劃開展研制工作,計劃于20
嫦娥六號完成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在軌樣品轉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6日14時4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完成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并于15時24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航天器繼嫦娥五號之后,第二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六號上升器自6月4日上午從月球背面起飛進入環月飛行軌道后,先后進行了 4次軌道調
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師:嫦娥六號如何月面挖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18.shtm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題:專訪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師:嫦娥六號如何在月球背面“挖土”? 作者 馬帥莎 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協聯合出品的《神奇的嫦娥五號》科普紀錄片12
嫦娥六號完成采樣!
上升器從月背起飛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樣,并按預定形式將珍貴的月球背面樣品封裝存放在上升
嫦娥“發朋友圈”背后的“硬核”科技
嫦娥六號的月球“挖土”之旅,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從起飛到降落拍照“打卡”,再到順利采集樣本返航的一舉一動背后,都有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硬核”科技溫柔呵護。在這次嫦娥六號的月球探險之旅中,它拍照“發朋友圈”的行為引發了全球圍觀。但是月球的工作狀況與地球完全不同,普通的相機根本無法適應。如何保障嫦娥六號拍
2030年以前-探月四期能夠取得預期成果
今天(1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介紹,探月工程,從2004年實施以來,到2020年“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圓滿完成了探月工程一、二、三期“繞、落、回”目標任務。經過規劃,探月四期包括了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已經發射的“嫦娥四號”,落在了月球背面
嫦娥六號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5月8日10時12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嫦娥六號近月制動(國家航天局供圖)近月制動是嫦娥六號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的一次關鍵軌道控制。嫦娥六號探測器飛臨月球附近時,實施“剎車”制動,使其相對速度低于月球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發現月球“水庫”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地球科學》發表的研究論文介紹,中英科研人員從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中發現,撞擊玻璃珠是月表水的重要儲存庫。這些玻璃珠具備維持月表水循環的能力和潛質。 過去20年的月球探索已經發現月球表面存在大量水的證據。在最新研究中,中英科研人員發現了月表水的天然存儲庫——撞擊玻璃珠。
探月四期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下一步探索小行星
2021年,中國航天的成就舉世矚目:中國空間站拉開建造大幕,祝融號火星車完成火星巡視探測、嫦娥五號月壤樣品取得一系列成果、航天發射次數超過50次,再創歷史新高。近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接受總臺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國家已批復探月工程4期任務,中國航天正在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探月四期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