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整個西方國家的男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平均每6位美國男性中就有一位會患上前列腺癌,并且一旦前列腺癌轉移到其它部位,就難以治愈。盡管過去數十年西方國家已經對PCa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對PCa的病因,發病機理等機制依然缺乏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前列腺癌中的神經元作用。 近期一組研究人員發現當某些類型的神經纖維在前列腺腫瘤附近或腫瘤內生長時,前列腺癌會變得更加致命和富有侵略性。研究人員利用前列腺癌的小鼠模型,證明在腫瘤中及腫瘤周圍的高密度的神經生長可幫助前列腺癌的生長及擴散。 之前的研究也曾表明癌細胞有時候會沿著神經遷移,這一過程可能療反應不佳有關,但是對于其中具體的作用機制,科學家們還并不十分了解,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某些類型的神經纖維能侵入到了生成的腫瘤中,如果采用化學方法破壞這些神經,可......閱讀全文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最近,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Robert Blelloch教授團隊發現,腫瘤分泌的外泌體可能進入腫瘤引流淋巴結和脾臟中,抑制免疫細胞。他們還發現,抑制腫瘤外泌體的形成和釋放,能消除多種腫瘤對PD-L1抑制劑的耐藥性,并讓免疫系統形成對該腫瘤的長期免疫記憶,使其充當了腫瘤疫苗。 此外,該研究還指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世界癌癥報告》,癌癥已成為全世界人類首位致死原因,發病率與死亡率呈持續上升趨勢。 面對嚴峻的腫瘤防治形勢,腫瘤標志物在腫瘤早期診斷、治療中的重要臨床價值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基于腫瘤標志物的癌癥篩查、防癌體檢已逐漸走入健康體檢市場。 為優化健康體檢套餐設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惡性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腫瘤細胞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存在于病人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測定,對腫瘤的輔助診斷、鑒別診斷、觀察
最近,前列腺癌研究人員對臨床局部性、多灶性前列腺癌的空間異質性進行了詳細的分子分析,以描述新的致癌基因或腫瘤抑制基因,發現了驅動前列腺癌的一小群新基因。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五月二十五日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本文共同負責人、加拿大多倫多瑪格麗特公主癌癥中心臨床科學家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
【1】Nature:開發基于DNA包裝的新型血檢可檢測多種癌癥 doi:10.1038/s41586-019-1272-6 近日,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簡單的新型血液檢測方法,通過發現癌細胞脫落的DNA碎片在血液中循環的獨特模式,可以檢測七種不同類型癌癥
案例1國際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蛋白指紋圖譜(SELDI)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來診斷卵巢癌從手指取少量血液,應用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蛋白指紋圖譜SELDI蛋白質芯片,在30分鐘之內就可以知道是否患有卵巢癌。國際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了美國FDA和國立癌癥研究所(NCI)的這一研究結果。專家指出,通過
眾所周知,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一種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診斷和篩查的生物標志物,很多人誤以為 PSA 為前列腺所特有,然而事實上非也。PSA 也見于其他組織。 PSA具有組織特異性,只存在于人前列腺腺泡及導管上皮細胞胞漿中,不表達于其它細胞。但它并無腫瘤特
【關鍵詞】 蛋白質芯片;卵巢癌;前列腺癌;腫瘤;臨床檢驗 蛋白質芯片技術在腫瘤研究領域中進展最快。隨著腫瘤細胞的發生,腫瘤患者體內某些蛋白質會發生上調或下調,或產生新的與腫瘤關聯的異常蛋白,而蛋白質芯片技術可以描繪出患者體液中所有蛋白質表達情況。根據正常與異常的蛋白質表達譜的差異,從而建
第二軍醫大學校長孫穎浩(Yinghao Sun)教授是我國首屈一指的前列腺疾病專家,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泌尿外科界都享有盛譽。其長期致力于前列腺癌、泌尿系結石和微創泌尿外科技術的研究,并取得卓越的成就。根據最新的消息,孫穎浩教授當選成為了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近期,孫穎浩院士課題組在癌癥研究
維生素A(vitaminA)又稱視黃醇(其醛衍生物視黃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個具有脂環的不飽和一元醇,包括動物性食物來源的維生素A1、A2 兩種,是一類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物質。 維生素A1多存于哺乳動物及咸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2常存于淡水魚的肝臟中。由于維生素A2的活性比較低,所以通常所
癌癥是一種細胞生長的疾病,但大多數腫瘤只有從其原發位置擴散到全身各處時,才會變得具有致命性。最近,美國托馬斯杰弗遜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分子可能是驅動前列腺癌轉移的重要調控因子。這項研究結果,發表于七月十三日的《Cancer Cell》,為開發藥物防止前列腺癌以及可能其他癌癥的轉移,提供了一個
日前,研究人員已經找了一種發現缺乏關鍵抑癌基因腫瘤治療靶標的新方法。來自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解釋道,這種方法為大多數種類的前列腺癌找到了治療靶標位置,也將適用于針對其他腫瘤如乳腺癌、腦癌和結直腸癌的精準醫療的開發。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權威期刊《Nature》上。 通過一種
美國癌癥協會(ACS)2015 年度報告對現有 ACS 癌癥篩查指南、如何指導醫療工作者、促進公眾了解早期癌癥篩查等內容作了總結,同時更新了癌癥篩查率數據,討論了文獻的選擇和早期癌癥篩查等主題。 美國癌癥協會(ACS)2015 年度報告對現有 ACS 癌癥篩查指南、如何指導醫療工作者、促進公眾
2013年,研究人員在癌癥分布、癌癥譜、癌癥發病機理、癌癥特點以及癌癥治療上都有一些獨特和新的發現,為癌癥防治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線索。 發病率和癌癥譜 ——肺癌發病率和致死率均最高 從屬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13年出版的《世界癌癥報告》顯示,全球癌癥發病
睪酮(testosterone)或許是使男人更顯男子氣概的關鍵因子,但它也煽動了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因此,注射這種激素有可能聽起來是罹患這類癌癥的男性最不適宜做的一件事情。但一項新研究表明,注射它可以減慢某些患者無法治療的前列腺腫瘤繼續發展。 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研究人員就已經知道,顯著抑制睪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患者年齡多在65歲以上。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西方國家的男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隨著我國社會的人口老齡化,前列腺癌在中國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前列腺癌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Duke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打擊復發性前列腺癌的一條新途徑。他們開發的化合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統計,在近20年間中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增長已超過10倍,躍居成為男性惡性腫瘤的第6位[1]。在美國,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過95%,中國卻只有50%左右。因此,前列腺癌逐漸成為國內當前的研究熱點。本
6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為一位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成功實施國內首例達芬奇機器人熒光顯像輔助技術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加盆腔擴大淋巴清掃術,目前病人恢復良好。熒光顯影輔助技術可幫助醫生在手術中極其敏感地發現轉移性淋巴結,在保證腫瘤清除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縮小淋巴結清掃范圍,縮短手術時間,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有些細菌能夠幫助抵御癌癥,而有些癌癥則能作為癌細胞的“幫兇”促進癌癥發展,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1】Nat Biomed Engin:在特殊益生菌的幫助下 每天吃西藍花就能有效預防癌癥doi:10.1038/s41551-017-0181-y
孫忠全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從流行病學來看,前列腺癌是世界范圍內一個非常高發的疾病。2008年,前列腺癌在男性惡性腫瘤排第二位,死亡率排在第五位。美國前列腺癌發病率有兩個增長迅速的時期,一是泌尿外科手術發展以后發現很多前列腺癌;二是PSA應用之后,發病率出現高峰,然后慢慢下降,總的來說美
前列腺癌是指發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惡性腫瘤,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晰。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老齡化的進展,前列腺癌已經成為男性健康的重大威脅。有研究指出高脂飲食(HFD)與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具有一定的關系,但具體緣由仍未有定論。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為這一推論遞上了實錘。他們指出H
最近發表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Precision Oncology》上的一項研究概述了迄今規模最大的晚期前列腺癌基因組分析的結果。利用綜合基因組圖譜(CGP)分析了數千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腫瘤樣本,研究人員發現,評估的樣本中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Precision Oncology》上的一項研究概述了晚期前列腺癌基因組分析的結果。利用綜合基因組圖譜(CGP)分析了數千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腫瘤樣本,研究人員發現,評估的樣本中57%具有表明這些腫瘤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健康的日益重視,體檢正走進大眾的生活。但值得引起重視的是,目前不少人僅囿于常規體檢,并未將腫瘤篩查列入體檢范圍。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市抗癌協會理事長葉定偉鄭重提醒,過了40歲以后,大家每年一次的腫瘤體檢至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癌癥將成為21世紀世界上每個國家增加預期壽命最重要的障礙。目前,臨床診療過程中不僅關心腫瘤疾病的短期治療效果,而且希望能夠正確預測疾病的長期預后,以幫助病人確定最佳治療方案,為治療方案的早期調整提供依據,減少無效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延長腫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
藥物阻斷了一種被稱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的聚合酶(PARP),該酶能夠幫助細胞修復某些類型的DNA損傷。腫瘤學者大多檢測出生時帶有兩個癌癥相關基因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的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的PARP抑制劑。由于他們禁用修復DNA損傷的蛋白會導致癌癥刺激突變,因此這些基因突變增加了婦女患
1】Oncology Letters:大豆卵磷脂與非甾體抗炎藥組合可預防癌癥且副作用更小! doi:10.3892/ol.2018.8098 當德克薩斯大學健康醫學中心(UTHealth)的科學家將大豆卵磷脂和一種非甾類抗炎藥(NSAID)一起應用時,他們發現其抗癌性增加且副作用減輕了。這一
3.2 1,25(OH)2D3與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是人類最常見的腫瘤包括惡性黑素瘤、基細胞癌(BCC)和鱗狀細胞癌(SCC),紫線的照射與這些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紫外線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紫外線照射過度可引起DNA受損導致癌癥;另一方面,紫外線對人體也是有益的,因為表皮利用紫外線的能量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