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光學顯微鏡的物鏡的分類介紹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主要包括物鏡、目鏡、反光鏡和聚光器四個部件。廣義的說也包括照明光源、濾光器、蓋玻片和載玻片等。 光學顯微鏡的物鏡是決定顯微鏡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裝在物鏡轉換器上,接近被觀察的物體,故叫做物鏡或接物鏡。 物鏡的放大倍數與其長度成正比。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長。 物鏡的分類: 1、物鏡根據使用條件的不同可分為干燥物鏡和浸液物鏡;其中浸液物鏡又可分為水浸物鏡和油浸物鏡(常用放大倍數為90–100倍)。 2、根據放大倍數的不同可分為低倍物鏡(10倍以下)、中倍物鏡(20倍左右)高倍物鏡(40–65倍)。 3、根據像差矯正情況,分為消色差物鏡(常用,能矯正光譜中兩種色光的色差的物鏡)和復色差物鏡(能矯正光譜中三種色光的色差的物鏡,價格貴,使用少)。......閱讀全文
傳統光學顯微鏡與近場光學顯微鏡
? ? ? 近場光學顯微鏡是對于常規光學顯微鏡的革命。它不用光學透鏡成像,而用探針的針尖在樣品表面上方掃描獲得樣品表面的信息。分析了傳統光學顯微鏡與近場光學顯微鏡成像原理的物理本質和兩種顯微鏡系統結構的異同點。介紹了光纖探針的制作方法。重點討論了近場探測原理、光學隧道效應及非輻射場的性質。 傳統光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放大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放大
光學顯微鏡
通常皆由光學部分、照明部分和機械部分組成。無疑光學部分是最為關鍵的,它由目鏡和物鏡組成。早于1590年,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制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明視野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微分干涉差
光學顯微鏡
普通生物顯微鏡由3部分構成,即:①照明系統,包括光源和聚光器;②光學放大系統,由物鏡和目鏡組成,是顯微鏡的主體,為了消除球差和色差,目鏡和物鏡都由復雜的透鏡組構成;③機械裝置,用于固定材料和觀察方便。 尼康E-600顯微鏡 顯微鏡物象是否清楚不僅決定于放大倍數,還與顯微鏡的分
光學顯微鏡
1. 光學顯微鏡以可見光為介質,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束為介質,由于電子束波長遠較可見光小,故電子顯微鏡分辨率遠比光學顯微鏡高。光學顯微鏡放大倍率最高只有約1500倍,掃描式顯微鏡可放大到10000倍以上。2. 根據de Broglie波動理論,電子的波長僅與加速電壓有關:λe=h / mv= h / (
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原理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目鏡、物鏡、載物臺和反光鏡組成。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焦距不同。物鏡的凸透鏡焦距小于目鏡的凸透鏡的焦距。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普通的放大鏡,該實像又通過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經顯微鏡到人眼的物體都成倒立放大的
近場光學顯微鏡的近場光學顯微鏡原理
傳統的光學顯微鏡由光學鏡頭組成,可以將物體放大至幾千倍來觀察細節,由于光波的衍射效應,無限提高放大倍數是不可能的,因為會遇到光波衍射極限這一障礙,傳統的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不能超過光波長的一半。比如,以波長λ=400nm的綠光作為光源,僅能分辨相距為200nm的兩個物體。實際應用中λ>400nm,分辨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簡介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
簡述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
光學顯微鏡與非光學顯微鏡的定義區別?
光學顯微鏡與非光學顯微鏡的定義區別是光學顯微鏡一般由載物臺、聚光照明系統、物鏡,目鏡和調焦機構組成。載物臺用于承放被觀察的物體。利用調焦旋鈕可以驅動調焦機構,使載物臺作粗調和微調的升降運動,使被觀察物體調焦清晰成象。它的上層可以在水平面內沿作精密移動和轉動,一般都把被觀察的部位調放到視場中心。電子顯
顯微鏡光學參數
在鏡檢時,人們總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圖象,這就需要顯微鏡的各項光學技術參數達到一定的標準,并且要求在使用時,必須根據鏡檢的目的和實際情況來協調各參數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顯微鏡應有的性能,得到滿意的鏡檢效果。 顯微鏡的光學技術參數包括:數值孔徑、分辨率、放大率、焦深、視場寬度、覆蓋
光學顯微鏡介紹
它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首創。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1微米。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除一般的外,主要有暗視野顯微鏡一種具有暗視野聚光鏡,從而使照明的光束不從中央部分射入,而從四周射向標本的顯微鏡.熒光顯微鏡以紫外線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體發出熒光的顯微鏡。結構為
普通光學顯微鏡
普通光學顯微鏡是檢驗主管技師考試輔導的部分內容,以下是醫學教育網對這塊內容的整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普通光學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通常以自然光或燈光為光源,顯微鏡的最大分辨率為波長的一半,即0.25μm,而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小形象為0.2mm,故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用油鏡放大1000倍,可將0
測量光學顯微鏡
測量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目鏡、物鏡、載物臺和反光鏡組成。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焦距不同。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普通的放大鏡,該實像又通過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反光鏡用來反射,照亮被觀察的物體。反光鏡一般有兩個反射面:一個是平面,在光線較強時使用;一個是凹面,
光學顯微鏡分類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楊森父子所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小極限達0.1微米,國內顯微鏡機械筒長度一般是1
普通光學顯微鏡
普通光學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以往最簡單的顯微鏡僅由幾塊透鏡組成,而當前使用的顯微鏡由一套透鏡組成。普通光學顯微鏡通常能將物體放大1500—2000倍。 (一)顯微鏡的構造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可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機械裝置,一為光學系統,這兩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發揮顯微鏡的作用。 1、顯微鏡的
普通光學顯微鏡
普通光學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以往最簡單的顯微鏡僅由幾塊透鏡組成,而當前使用的顯微鏡由一套透鏡組成。普通光學顯微鏡通常能將物體放大1500—2000倍。(一)顯微鏡的構造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可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機械裝置,一為光學系統,這兩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發揮顯微鏡的作用。1、顯微鏡的機械裝
顯微鏡光學原理
光學原理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 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
體式光學顯微鏡
體式光學顯微鏡是一種視場廣闊的顯微鏡,同時能兼顧圖像清晰,觀察舒適,操作方便,立體感強的特性,滿足現代生物、科研,現代電子工業在線檢測和其他科技工業領域等高精度方面的要求。應用于生物解剖、電子工業、礦物研究等領域。體式光學顯微鏡又稱實體顯微鏡,在觀察物體時能產生正立的三維空間影像。雙目體視顯微鏡立體
光學顯微鏡分析
光學顯微鏡(英文Optical Microscope,簡寫OM)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信息的光學儀器。 介紹 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已有300多年的發展史。自從有了顯微鏡,人們看到了過去看不到的許多微小生物和構成生物的基本單元——細胞。
光學顯微鏡概述
光學顯微鏡是光學儀器的一個大類,由荷蘭科學家胡克發明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主要用于對微小物體的觀察與操作。經過數百年的不斷發展,目前已發展成包括生物、體視、金相、測量四大類產品,同時結合各類技術成果形成了攝影、攝像、共焦掃描、熒光、偏光、暗場、相襯等一系列變形產品。光學顯微鏡文泛應用于生物、基因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及配件
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及配件
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是什么
? ? ? ?光學顯微鏡(Optical Microscope,簡寫OM)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信息的光學儀器。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系統
光學系統 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主要包括物鏡、目鏡、反光鏡和聚光器四個部件。廣義的說也包括照明光源、濾光器、蓋玻片和載玻片等。 (一)、物鏡 物鏡是決定顯微鏡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裝在物鏡轉換器上,接近被觀察的物體,故叫做物鏡或接物鏡。 物鏡的放大倍數與其長度成正比。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長。
傳統光學顯微鏡與光學顯微鏡之大比拼
傳統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信息的光學儀器。光學顯微鏡一般由載物臺、聚光照明系統、物鏡,目鏡和調焦機構組成。載物臺用于承放被觀察的物體。利用調焦旋鈕可以驅動調焦機構,使載物臺作粗調和微調的升降運動,使被觀察物體調焦清晰成象。它的上層可以在水平
近場光學顯微鏡的近場光學顯微鏡的組成部分
由于光子的特性,近場光學顯微鏡在生物研究中具有許多優點:(1)超越光學衍射極限的分辨率,甚至可達到亞納米量級;(2)光學顯微技術,無侵入性,可在生物的自然狀態環境下進行觀測研究;(3)能夠觀測吸收、 反射、 熒光、 偏振對比度,透視生物樣品內部光學性質;(4)光譜學分析,對化學狀態具有高分辨率;(5
光學顯微鏡基礎知識;顯微鏡的光學系統
(一)、物鏡? 物鏡是決定顯微鏡性能的zui重要部件,安裝在物鏡轉換器上,接近被觀察的物體,故叫做物鏡或接物鏡。? 1.物鏡的分類? 物鏡根據使用條件的不同可分為干燥物鏡和浸液物鏡;其中浸液物鏡又可分為水浸物鏡和油浸物鏡(常用放大倍數為90—100倍)。? 根據放大倍數的不同可分為 低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