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技巨擘|我所知道的光召院長
文|徐進(中國工程院一局原局長)8月17日,驚聞光召 院長逝世,無比悲痛,中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技巨擘,中華民族失去了一位超級杰出的科技人才。連日來,科技界相關人士發表了大量紀念文章,讀來感同身受,我也想寫下一些親身感受。我有幸于上世紀90年代初在光召院長身邊工作,深受教育和熏陶。當時的中國 科學院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那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行了十余年,自然沖擊到了科技界。企業迫切呼喚科技產品輸入,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困難重重。當時中國科學院已經成立40多年。我們通過調研了解到,大部分研究所的人員構成中,出國的、在職的和離退休人員人數規模大體相當,且在職人員收入不高,許多人準備出國或下海經商。當時,從國家層面講,中央需要中國科學院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主渠道作用。從世界范圍看,如美國,基礎研究主要在高校,技術研發和產品迭代完善主要在企業內部的研發機構。用光召院長的話講,中國科學院的存在定理還沒有得到證......閱讀全文
饒毅博文:智識分子周光召
學者是否好,不看外行的毀譽,而在業內的口碑; 伯樂是否好,不看選馬的數量,而在他們的影響; 領導是否好,不看在位的權勢,而在退后的聲譽。 寫批評文章容易。但是,頌揚做過領導的人,容易怕受誤解而膽怯。本文是八年前寫了幾段停筆擱筆,到寫的對象已多年不任領導職位的現在方完稿。
緬懷周光召先生:我心中永遠的大先生
文|郭傳杰(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8月17日晚,伴著淅淅瀝瀝的秋雨,“光召走了!”這噩耗在熟悉光召先生的人群中迅速傳播。非常靜悄,就像怕驚擾了先生的安睡;又如驚雷,轟響在許許多多人的心頭。周光召先生是中國的理論物理學家,但他的學術影響超越了國界;他是中國科學院院長,但他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貢獻超越
九十五華誕-光芒閃耀院士專家研討周光召學術思想與科學精神
2024年5月15日,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先生從事科學事業70周年暨95華誕。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聯合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舉辦了“周光召先生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研討會”。周光召的同事、朋友學生和晚輩共聚一堂,暢談周光召嚴謹唯實、愛國奉
他是中國科學界的一面旗幟|周光召先生95華誕
2024年5月15日,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70周年暨95華誕。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聯合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舉辦了“周光召先生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研討會”。周光召的同事、朋友、學生等共聚一堂,暢談周光召嚴謹唯實、愛國奉獻的學
湖南省第四屆光召論壇在長沙舉行
4月17日,由湖南光召科學技術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湖南師范大學共同主辦的“厚德載物,求真創新”第四屆光召論壇在湖南師范大學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岳良,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劉子蘭等出席活動,論壇由湖南光召科學技術基金會秘書長黃衛東主持。劉子蘭回顧了周光召老先
周光召基金會獎、求是杰出青年獎揭曉
在今天召開的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第九屆周光召基金會科技獎、第十九屆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獎揭曉。 據悉,第九屆周光召基金會科技獎本年度決定授予中國科技大學杜江峰教授“基礎科學獎”,授予中國農業科學院黃三文研究員“基礎科學獎”,授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范國濱、張衛研究員及其團隊“技術創新獎”。
痛悼!“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逝世
2024年8月17日,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原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原主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公開資料顯示,周光召,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5月出生,湖南長沙人,中國科
周光召:我特別憂慮的是急于求成的浮躁狀態
“我現在特別憂慮的就是社會上急于求成的浮躁狀態。有的弄虛作假,有的為追求論文數量而不管質量、效果,結果就是只跟著別人走。”9月16日,在第五屆973計劃專家顧問組成立大會上,顧問組榮譽組長、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周光召發出感慨:“我們科研跟蹤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國際上出了新成果,我們半年或一
柳懷祖:我所知道周光召的一些事
【編者按】8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曾任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秘書長等職的柳懷祖與周光召共事多年,對于周光召極為敬佩。2009年,值周光召80歲生日之際,柳
包信和獲“周光召基金會基礎科學獎”
5月23日,第八屆周光召基金會科技獎頒獎儀式在廣州舉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因在催化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的成果獲得“基礎科學獎”。 包信和院士多年來一直以新型催化材料的創制和新能源清潔高效轉化過程的開發為目標,由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開展了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他所提出的“
包信和獲“周光召基金會基礎科學獎”
5月23日,第八屆周光召基金會科技獎頒獎儀式在廣州舉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因在催化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的成果獲得“基礎科學獎”。 包信和院士多年來一直以新型催化材料的創制和新能源清潔高效轉化過程的開發為目標,由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開展了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他所提出的“限域催
周光召:-連夜送上原子彈爆炸前的“定心丸”
1964年10月15日深夜,距離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預定時間已不足24小時。 此時,一封來自羅布泊試驗廠的急電對原子彈的設計提出了疑慮。上級希望負責核武器理論物理研究的周光召等人做一個認真的估算——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周光召和同事們緊張運算了整整一個夜晚,次日上午,將一
英皇家學會增選44名會士-周光召當選外籍會士
4月19日,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公布了2012年度新增選會士(Fellow)名單,共44名學者當選。此外,同時增選了8名外籍會士(Foreign Member),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當選外籍會士。 英國皇家學會在對周光召院士的評價中稱其“在基本粒子物理學方
王貽芳獲第六屆周光召基礎科學獎
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5月25日在貴陽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源潮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致開幕詞,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出席。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國際知名科學家、海外專家學者和國內外科技組織代表2500余人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上,頒發了第六屆周光召基金會科技
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盛產學霸,屢開制度先河
這是一個僅有42名研究人員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很小,可能你從來沒有聽說過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但是,這個研究所在學術界很有名。 彭桓武、周光召兩位“兩彈一星”元勛曾先后擔任這個研究所的所長,楊振寧、李政道等多位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都說自己和這個研究所淵源頗深…… 19
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盛產學霸,屢開制度先河
這是一個僅有42名研究人員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很小,可能你從來沒有聽說過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但是,這個研究所在學術界很有名。 彭桓武、周光召兩位“兩彈一星”元勛曾先后擔任這個研究所的所長,楊振寧、李政道等多位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都說自己和這個研究所淵源頗深…… 1984年,著名
周光召回顧“973”計劃10年路-重大課題需要可檢查的硬指標
“以基礎研究的手段,弄清事物內在規律,去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是‘973’計劃項目的主要目的。”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周光召在2007中國科協年會所作的主題報告中,全面回顧了已經實施10年的“973”計劃項目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提出了我國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中基礎研究的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同
973計劃新一屆專家顧問組詳細名單
日前,科技部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公布了973計劃新一屆專家顧問組的詳細名單。組長為周光召,成員姓名和所屬機構如下: 周光召?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林? 泉? 科學技術部??? 陳佳洱? 北京大學??? 朱作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許智宏? 北京大學??? 李振
吳岳良:這只是人生一個新的起點
在新一屆院士評選結果頒布之后,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吳岳良收到了一位老院士的電子郵件:“祝賀你在45歲即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理論物理所自1980年以來第一次增加粒子物理方面的院士。希望你能繼續堅持在科學前線奮斗,努力作出好的科學結果。希望你注意身體健康,盡可能長久地為黨、為人民服務!”這可以
周光召基金會第六屆科技獎頒發-中科院獲2項
5月25日,周光召基金會第六屆科技獎勵基金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協第十五屆年會開幕式上舉行,中科院青海鹽湖所研究員馬培華及其領導的青海鹽湖提鋰科技團隊獲得“技術創新獎”,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教授王俊獲得“杰出青年基礎科學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貽芳獲得“基礎科學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劉
海外智力為國服務專家論壇在武漢舉行
8月25日,2010中國(湖北)海外人才智力為國服務專家論壇在武漢開幕。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41位海外華人科技專家應邀參會。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協和湖北省政府共同舉辦,目的是為國家和湖北搭建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回國服務平臺。大會由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周光召
吳岳良:在科學史上留下屬于中國學者的理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8/444868.shtm 太空浩渺深邃,驅動其誕生、演化、膨脹的隱秘“暗”物質與能量長什么樣?萬物繁復多變,是否有一種統一而“簡潔”的理論和模型解釋所有現象?宇宙留下“時空漣漪”,如何捕捉這美妙卻微弱的信
劉延東在中國科學院調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近日在中國科學院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四個率先”的要求,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聚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
這10年,中國科學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862.shtm 10年前的今天,同樣的盛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
中國科學院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范(試行)》,看看新增哪些內容
近日,中國科學院網站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規范》包含總則、科研活動行為規范、社會活動行為規范、增選工作行為規范、禁止行為以及附則共六章,共三十三條。 《規范》指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增選工作到科研、社會活動中的行為規范。《規范》較舊版新增禁止行為章節。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成立
在10日舉辦的2018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正式揭牌成立。該學院將立足優勢學科,建立多元化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預計將在2019年開始招生。還將結合重慶產業發展需求,實現科教創產融合發展,助力重慶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悉,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將著眼重慶電子信息、新
“中國科學院科學節·2022”啟動
10月2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科學節·2022”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科院將于10月29日至11月6日舉辦“中國科學院科學節·2022”,活動以“嗨,科學!——好奇探索未知,科學連接未來”為主題,在院屬各單位舉辦百余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 在全國上下熱烈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之際,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成立
在10日舉辦的2018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正式揭牌成立。該學院將立足優勢學科,建立多元化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預計將在2019年開始招生。還將結合重慶產業發展需求,實現科教創產融合發展,助力重慶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悉,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將著眼重慶電子信息、新
中國科學院成果閃耀東湖論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727.shtm10月20日,首屆“東湖論壇”展示會正式開放。展示會共設置十五個展區,布展面積近萬平方米。其中,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展示了40項成果,聚焦“四個面向”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中國科學院院士縱論前沿科學
本報北京6月26日電(記者齊芳、張勝)26日上午,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期間,學部第九屆學術年會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在京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樊春海、邵峰、徐義剛、龔旗煌、楊孟飛,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蓋博·施德潘聚焦科技前沿和可持續發展,分別作學術報告。鄂維南以“數學與人工智能”為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