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健康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據我國2013年發布的腫瘤發病率統計年報表明,肺癌是我國目前首位惡性腫瘤,是癌癥死亡的頭號殺手,目前城市中每4名死亡的癌癥患者中,約有1名是肺癌。如何開發儀器進行肺部疾病的早期診斷成為當前國際醫學界和科學界研究的熱點。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周欣研究員領銜的團隊正在開展的超級化氣體肺部MRI成像技術研究,有望對人體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實現可視化,從而能夠盡早發現肺癌。 “癌癥的發生和發展通常是先發生功能病變,然后演化成結構病變,即功能性變化是發生在結構變化之前,這也是為什么當發現肺部結構病變時,通常都已經到了癌癥中晚期的原因。然而,目前還沒有一種能對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可視化的成像設備,這極大地阻礙了對肺部重大疾病早期的深入研究。”周欣說。 周欣進一步解釋說,目前的胸透、CT和PET儀器均可用于肺部成像,但由于它們所放射出的射線都屬于高能射線,會殺死人體內......閱讀全文
人口健康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近年來,由于吸煙、空氣污染、人口老齡化等多種因素,我國肺部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研發出更有效的儀器進行肺部疾病的早期診斷成為當前國際醫學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2010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圖為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周欣在操作“點亮”肺部的核心設備:一臺能放大氙氣信號的自主研發設備。中圖為中科院武漢物數所的研究團隊發布我國首幅超極化氙-129肺部磁共振影像。經濟日報記者 杜 芳 攝 下圖為受試者被推進核磁共振譜儀進行檢測。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氣體產率高
2012年12月31日,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悉,由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周欣研究員主持申報并擔任負責人的“用于人體肺部重大疾病研究的磁共振成像儀器系統研制”項目經中科院推薦、學部審核、立項論證、申請書函評、現場考察、答辯申請和預算評估等8輪的嚴格評審和答辯遴選,成功獲得批準立項,獲得基金委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16日透露,該所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欣研究團隊基于自主研發的科學儀器,提出人體肺部的快速成像新技術,實現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MRI)高分辨動態采樣速率,為肺部重大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新利器。 肺部重大疾病(如肺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速推進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為規劃原文: “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布《“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加速醫療器械產業整體向創新驅動發展的轉型,完善醫療器械研發創新鏈條;突破一批前沿、共性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開發一批進口依賴度高、臨床需求迫切的高端、主流醫療器械和適宜基層的智能化、移動化、網絡化產品,推出一批基于國產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
本次我們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藥學院胡澤平研究員,為大家帶來代謝組學領域的相關知識。聆聽大咖觀點! 代謝組能讓我們全面理解一個生物系統,它能為研究者提供許多功能性信息。請您介紹一下,目前代謝組學主要研究手段有哪些?該領域目前的研究及臨床應用情況如何? 胡教授:代謝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礎,代謝紊
癌癥免疫療法是一種針對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的療法,其已有30多年歷史,它治療的是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醞釀了數十年的癌癥免疫療法終于確定了它的潛力,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1】默沙東免疫療法Keytruda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擊敗百時美Yervoy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去醫院看病,醫生一般都會開些影像檢查,比如X光、CT、B超、核磁共振(MRI)……同樣是拍片子,為什么要分不同的種類?這些檢查又都擅長什么疾病呢? 由于工作原理的不同,X光、CT、B超、核磁等影像設備能夠探查的層次也不同。 它們是這樣看人體的 X光:把東西壓扁看 X光會穿過人體,遇到被遮
肺癌,是我國癌癥中的“頭號殺手”。由于缺少一種無放射性的醫學影像儀器來獲得肺部的結構和功能信息,極大阻礙了肺部重大疾病的深入研究。但是,今年2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副所長周欣(見圖,資料照片)牽頭研發的人體肺部磁共振成像系統儀器,通過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專家組驗收,并且性能遠遠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29日,2019年北京質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質譜與生命科學”,邀請了活躍在我國的青年專家知名專家作質譜前沿技術與應用新進展報告。本次年會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質譜學會主辦,北京質譜中心承辦。會議共有400余人出席,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納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納米療法與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納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圖片
腹腔神經叢是人體最大的內臟神經叢,是腹腔神經的中樞結構,支配腹腔各臟器的功能活動,又與腹部臟器的痛覺有關。上腹腔臟器病變可沿著所支配的神經侵犯腹腔神經叢,從而引起腹部及腰背部的頑固性疼痛。一旦出現腹腔神經叢的侵犯,提示惡性腫瘤病人預后不良。因此,熟悉和判別正常腹腔神經叢及相關病變侵犯腹腔神經叢情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4月17日,中國化學會第十八屆全國有機分析及生物分析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復旦大學召開。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鞠熀先教授和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活體分析化學科學院重點實驗室的陳義研究員等眾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月13日,北京地區“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在北京朝陽醫院隆重舉行。本次年會主旨是深入交流臨床質譜技術,廣泛拓展應用創新,促進合作和開發,使質譜技術深入應用于醫藥科研和臨檢。本次年會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辦,SCIEX中國、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本次會議共有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的70例患者,男42例,女28例,年齡16-70歲。其中胸壁疾病15例,胸膜疾病30例,肺部疾病15例,縱膈疾病10例。對這組患者進行各種影像學綜合分析,經過超聲引導下穿刺取活檢及手術病理證實,超聲診斷符合
液體活檢臨床意義大,市場空間廣闊 檢測血液中的CTC和ctDNA對患者腫瘤進行診斷與監測的方法稱為液體活檢。該技術能夠解決臨床取樣的難點,滿足對患者高頻監測的需求,并具有相比于穿刺活檢成本低的優點。因此研發進展迅速。未來有望應用在腫瘤早期篩查、腫瘤患者動態監測、以及個性化用藥指導等領域,市場前
501超聲新技術在靶向介導FGF防治心肌病及心功能評估中的應用科學技術進步獎田新橋,朱好輝,袁建軍,張喜君,鄭磊,谷春紅,黑晶晶,馬玉磊,劉會芳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502一種內源性生物活性肽抗惡性實體腫瘤的基礎研發與應用推廣科學技術進步獎王家祥,趙偉,宋東建,張大,李娟,郭飛,秦攀,張
2004年6月,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姑娘分到我這里做檢查。她那年22歲,剛剛訂婚。在畢業前的幾個月里,雪莉(化名)一直被咳嗽搞得不得安寧。CT(computed tomographic,即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她的雙肺有多處陰影,而進一步的活組織檢查顯示,這是一種來自皮膚的惡性腫瘤——轉移到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136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近日,我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102組)李海洋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了一種高通量呼出氣體檢測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Analytical Chemistry上(DOI: 10.1021/acs.analchem.6b01707)。 人體新陳代謝的部分產物由血液運送至肺部,在肺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李海洋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了一種高通量呼出氣體檢測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 DOI: 10.1021/acs.analchem.6b01707)上。 人體新陳代謝的部
腫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轉移率和高復發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診斷腫瘤的傳統方法有病理組織活檢、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線胸片、內鏡檢查等。這些檢查對于腫瘤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