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水龍頭”通過蓄水驗收
近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龍頭”――陶岔渠首樞紐通過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蓄水驗收,標志著大壩達到蓄水標準,具備了擋水條件。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位于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的引水渠首。其主要任務是供水、灌溉,并兼顧發電。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上游引渠護坡、擋水建筑物、閘下消力池及電站尾水渠、兩岸岸坡防護工程、下游交通橋及管理設施等。該工程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志性建筑。 陶岔渠首樞紐主體工程自2010年3月開工以來,工程施工單位中國水電十一局克服了陶岔電灌站復建工程交叉施工、南陽引丹灌區引水灌溉、 2011年漢江流域特大秋汛丹江口水庫持續高水位運行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于2010年10月20日提前40天完成首倉混凝土開盤澆筑;2012年9月24 日,提前半年實現大壩達到設計目標。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順利通過蓄水驗收是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建設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2014年南水......閱讀全文
南水北調中線“水龍頭”通過蓄水驗收
近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龍頭”――陶岔渠首樞紐通過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蓄水驗收,標志著大壩達到蓄水標準,具備了擋水條件。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位于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的引水渠首。其主要任務是供水、灌溉,并兼顧發電。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上游引渠護坡、擋水建筑物、閘下消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進入蓄水前最后倒計時
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驗收委員會29日在壩區宣布,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通過蓄水驗收,正式具備蓄水條件。至此,作為中線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庫已進入今年秋天蓄水前的最后倒計時階段。 此次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組織的最終驗收是在本月26日至28日驗收專家組技術性初步驗收的基礎上進行的。驗收委員會2
北京十三陵水庫將成“南水北調”調蓄池
從今年開始,昌平區十三陵水庫除了具備旅游觀光、水力發電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一個新功能——南水北調調蓄功能。市人大代表、昌平區委書記侯君舒今天表示,京密引水渠向密云水庫反向輸水工程中,京密引水渠正在建設一條支管線,與十三陵水庫聯通,通過調度讓部分來水留在昌平,讓昌平居民盡快喝上“南水”。 侯君舒
黃河小浪底水庫將首迎270米高水位蓄水
位于河南省洛陽北黃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庫是黃河治理開發的關鍵控制性工程。11月12日,該工程將首迎270米高水位蓄水,進入最后一個分級蓄水階段的檢驗。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以防洪(包括防凌)、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灌溉、發電等。當黃河發生4萬立方米每秒的千年一遇大洪水時,小浪底水
南水北調中線蓄水在即 丹江口污水直排依然嚴重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今年蓄水在即,并將于明年汛后實現通水。在各方面努力下,水源區生態保護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影響水質的問題仍然存在,亟須解決。 庫區水質安全隱患猶存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涉及湖北、陜西、河南三省。湖北環保部門今年4月的監測結果顯示,十堰市流入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運行
記者從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運行。截至目前,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各項目進展順利,關鍵性項目已進入施工高峰階段,預計通水前后均能具備接水條件。 據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孫國升介紹,目前大寧調蓄水庫已蓄水1910萬立方米,形成約200萬平方米的生態水面
南水北調北京段配套工程建設進入施工高峰期
記者從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運行。截至目前,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各項目進展順利,關鍵性項目已進入施工高峰階段,預計通水前后均能具備接水條件。 據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孫國升介紹,目前大寧調蓄水庫已蓄水1910萬立方米,形成約200萬平方米的生態水面
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首次向北方實施生態補水
?? 根據當前漢江水情和丹江口水庫蓄水水位偏高的實際情況,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4月到6月期間向北方啟動生態調度,累計向天津、河北、河南三受水區生態補水5.07億立方米,這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運行三年多以來,首次正式向北方進行生態補水。 記者16日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的防汛會商會獲得上
南水北調東線力爭三季度正式通水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主任鄂竟平昨天說,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力爭今年三季度正式通水,中線年底前主體基本完工。 鄂竟平在濟南召開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工作會議上說,2013年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計劃全年完成投資420億元,東線二季度試通水,三季度努力實現正式通水;中線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渠道襯砌、大型建筑物、自
全國政協委員趙曉勇:利用南水北調水源建設華北濕地
全國政協委員趙曉勇建議,充分利用南水北調水源建設北方濕地,促進北方綠化,醫治北方少水和土地沙化的疾病。建議從“十三五”規劃開始,利用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建設華北濕地。 趙曉勇認為,應該在總結分析前期工程實績和后期工程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南水北調總體方案。建議進一步擴大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