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在南昌組織了中、瑞、美、俄多國專家,對依托東華理工大學籌建中瑞精密制造與工藝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籌建方案進行了研討。 討論現場 與會專家聽取了中、瑞雙方工作情況介紹,經實地考察并質詢和討論后認為: 1、建立精密制造與工藝研究中心具有必要性。先進制造技術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為了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著力解決精密制造與工藝技術的共性關鍵問題,促進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創新與發展,迫切需要組建精密制造與工藝研究中心。 2、依托東華理工大學籌建“中心”具有可行性。東華理工大學及其合作單位在科學儀器基礎研究、關鍵部件研制及應用開發方面具有較好基礎,特別是與瑞士、美國等具有長期的合作關系;擁有一批機械、電子、化學、化工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科研設施設備較為完善,在精密儀器研制與開發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在我國科學儀器行業具有較大影......閱讀全文
2014年2月1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2014江浙滬地區理事會(擴大)會議”在江蘇昆山召開,來自江浙滬地區的80余位學會理事和廠商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主要包括了分會2013年工作
2014年1月13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北京海光儀器公司承辦的“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2014京津冀地區理事會(擴大)會議”在京召開。來自京津冀地區的70余位學會理事和廠商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主要圍繞學會2013年工
陜西省今年將開始建設該省的第一臺大科學裝置——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未來這個系統的建成將有助于使我國各行各業的用時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記者9日從中科院西安分院獲悉的。 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三五”規劃的十大項目之一,將建立與星基授時系統相對獨立、融合公用、互補增強的地
備受矚目的季華實驗室建設迎來重要進展。5月3日,實驗室建設運營主依托單位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黨委書記馬明亞率領首批專職建設運營團隊抵達佛山,正式常駐辦公,當天還馬不停蹄地進行了走訪調研。3日當天,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與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團隊進行了座談。蔡家華表示,佛山市委、市政府將尊重知識、尊重
12月20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國內外醫療領域大咖齊聚,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聯手各附屬醫院及國內外協作院所,針對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創精準醫療,發展個性化、智能化手術及康復機器人。 據悉,本次活動以推動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與政府、學術機構、醫院、企業
編者按 “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工程院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于2009年設立聯合基金開展的重大咨詢項目,其宗旨是著眼于滿足2030年前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國家競爭力、影響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 6月8日,
“爭取部分先超越”——姚駿恩院士談儀器儀表的研制策略 中國儀器儀表問題系列報道(之四) “關于科研儀器的研制,目前我國步入了‘天時地利人和’時期。所謂‘天時’,指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國家有了一定實力;‘地利’,
不計辛勤一硯寒 幽谷飛香不一般 ——記中國儀器儀表工程教育和計量測試技術的開拓者 王守融 他出生于蘇州名門望族,自幼才華出眾,學冠諸生; 他16歲考入清華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隨校南遷,從未放棄科學研究工作; 他曾任加拿大帝國機器廠機械設計工程師,懷著赤子之心回國出任上海機器廠廠長兼總工程師
2017年6月1日,“北航青島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及“北航汽車輕量化材料技術工程中心”在嶗山揭牌成立。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虛擬現實研究院、微電子研究院、精密儀器與光電研究院之后,在青島成立的第4個研究院。 北航青島新材料技術研究院自2016年10月開始籌建,主要開展汽車輕量化材料技術、新能源材
隨著我國勞動成本的不斷上升以及國家對產品質量的不斷重視,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從事高強度及復雜作業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工業機器人越來越得到政府及社會廣泛關注。在國家《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列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而工業機器人被認定是實現該目
近日,南寧市市長黃方方一行在廣西區質監局局長鄧于仁等領導的陪同下,考察了廣西計量檢測研究院、國家量具中心等廣西精密計量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并在區質監局舉行專題會議,共商籌建廣西光電及精密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大計。 考察過程中,鄧于仁局長、黃方方市長認真聽取了廣西計量檢測研究院負責人關于籌
科技部日前發布了2016年生物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的結果。6月29日,記者從華東理工大學獲悉,該校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工國重室”)在本次評估中獲得了“優秀”的好成績。 作為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
近年來,全球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在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美國依托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夯實先進制造業創新的基礎,英國瞄準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實施高價值制造戰略,日本政府重視對制造業智能化和信息化轉型的引導和支持。這些主要發達國家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 美國: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創新提供支持 美國既
【導語】作為我國第一代出國留學學習前沿質譜理論和技術的研究人員,李剛強先生在國外從事質譜儀器研發近30年,并參與完成了多個質譜儀的研發歷程,包括德國Spectro公司早期的ICP-MS、美國Leco第一代等離子體飛行時間質譜產品、安捷倫公司高靈敏度LC-TOF產品及Ion Funnel技術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省杭州市質監局大膽改革銳意創新,把杭州的質監工作推上了一個新臺階,助力杭州質量發展邁入一片新天地。 8月31日,歷時5年起草的《電子商務法》獲得通過,從明年1月1日起,電商產品質量治理將走上規范的通道。杭州質監人更是為這部法律的出臺感到歡欣鼓舞,因為他們是國內最早關注電商質
2015年3月,美國先進制造國家項目辦公室(AMNPO)知識產權工作小組公布了《國家制造創新網絡知識產權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旨在為美國制造業創新中心可能面臨的主要知識產權問題提供指導。早在宣布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時,AMNPO就已開始研究制定制造業創新中心知識產權指導原則。英國在建
由于沒有權威的新能源汽車及汽摩配產品檢測機構,金華市新能源汽車及汽摩配企業只好將產品送往深圳、上海、廣州等地檢測,金華市企業因此每年不得不擔負額外的外送費用。 2011年末,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將“檢驗檢測服務”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8個高
一邊是減免的費用增加了,河北省計量監督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河北省計量院)2018年免征強制檢定費用8447.64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3%; 另一邊是檢測的收入增加了,河北省計量院2018年檢測各類計量儀器145.87萬臺件(含強檢74.06萬臺件)。實現檢測收入1.7億元,與2017年同
最近幾天,通過中山市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已經有3家企業向廣東高普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發出預約,希望能夠共享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如果預約通過,這些企業或可免費使用這款價值近90萬元的儀器。 將價值不菲的檢驗檢測設備對外共享,既可提高該儀器的使用率,也能大幅減低中小企業的創新成本
近日,御家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御家匯”),旗下全資子公司——湖南御家化妝品制造有限公司順利通過CNAS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 評審并獲認可證書,獲國家認可實驗室,據悉,這是中國首家美妝電商企業獲CNAS國家認可實驗室。 美妝電商首個國家認證實驗室落戶御家匯 CNAS是中國合格
——訪伍豐儀器總經理馬明遠先生與副總經理馬昱先生 【導語】不久前,上海伍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推出了國內首臺超快速液相色譜,承諾以進口常規HPLC的價格讓客戶提前享用EX 1700超快速液
2018年新春伊始,南海區在建設全球創客新都市、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棋盤上,落下了關鍵一子。佛山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參觀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展示的華數機器人。 作為全省首批四個實驗室之一,佛山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初
如果有一支原子軍隊的話,陳帥無疑能夠擔任這支隊伍的首席指揮官。這位34歲的中國科技大學量子工程中心的教授,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原子,“當玩具一樣擺弄”。 “我就像個導演,可以指揮原子做水平運動,或是原地轉個圈。如果需要的話,還能讓它像蜜蜂那樣跳一段‘8’字舞。”
20世紀50年代與中科院領導合影(左起:錢三強、惲子強、王大珩、竺可楨、吳有訓、丁瓚)1936年夏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生合影(前排左起:王大珩、戴中扆(黃葳)、許孝慰、何澤慧、郁鐘正(于光遠);后排左起:錢三強、楊鎮邦、陳亞倫、楊龍生、謝毓章)“863計劃”四位倡議者合影(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
2018年8月18日,第一屆質譜儀器研發論壇的第二天,各位報告人繼續分享了精彩報告。其中包括禾信公司周振博士對中國質譜發展道路的探索性思考,西北核技術研究所李志明博士分享了核工業必需的磁式同位素質譜儀的研制,4位報告人均分享了便攜式質譜儀的研制,包括大氣壓下進樣和真空下進樣的兩種類型的
唐九華(1929年—2001年) 唐九華,浙江紹興人,出生于上海。中國光學工程總體設計專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世紀5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地形一號經緯儀、自動記錄紅外分光光度計并推廣工業生產。6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多種大型光學跟蹤測量設備和坐標基準傳遞設備,均達到世界
唐九華(1929年—2001年) 唐九華,浙江紹興人,出生于上海。中國光學工程總體設計專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世紀5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地形一號經緯儀、自動記錄紅外分光光度計并推廣工業生產。6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多種大型光學跟蹤測量設備和坐標基準傳遞設備,均達到世界
中國儀器儀表問題系列報道(之六) 老前輩探索新課題 據教育部統計,至2005年底,我國設有儀器儀表專業的高等院校有180余所,每年本科畢業學生達15000人。王大珩院士納悶:在我國如此龐大的儀器儀表生力軍中,至今沒有出現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儀器儀表領軍人物”。而
2011年,是深圳的大運之年,也是創造“深圳質量”的開篇之年。作為中國一流的綜合型檢測機構,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在為政府綜合管理與行政執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的同時,大膽創新,傾力打造“測試、認證、培訓、咨詢”四大技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涵蓋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專業服務,推行“一個標準,一次檢測,
■創新驅動發展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在更大范圍內推廣中關村創新試點政策。此舉有望讓先行者福建泉州搶占先機、率先受益。 泉州自許“民辦特區”,創造“泉州模式”“晉江經驗”等,榮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如今在全省率先實施“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