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錫林郭勒牧草生長茂盛的大草原。 畜牧業如何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錫林郭勒草原既是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國唯一被列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更是華北乃至全國重要生態屏障之一。 錫林郭勒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積19.7萬平方公里,有著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以及荒漠半荒漠草原,它既是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國唯一被列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更是華北乃至全國重要生態屏障之一。 曾經,由于對草原的過度利用和自然災害的嚴重肆虐,致使草原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同時,也影響著全區乃至全國的生態環境安全。當年,人們一提到沙塵暴就把矛頭指向錫林郭勒盟。 轉變生產思路 減畜惠民治沙止漠 時間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錫林郭勒盟在全國率先推行“草畜雙承包”(草原分片承包、牲......閱讀全文
錫林郭勒盟生態保護委員會作為一個“新生”部門,也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家草原生態保護職能部門,它以完善機構體制為基礎,建立健全制度為保障,依法規范生態資源管理,強化草原生態綜合執法。 2014年底,錫林郭勒盟委、行署決定成立錫林郭勒盟生態保護委員會,劃轉、整合部分環保、農牧業部門職能,定位為對生態保
理論上,中國需要生態恢復的土地超過100萬平方公里,如用來種芒草,按10噸/公頃的保守產量計算,一年干芒草產量能達10億噸,如用于燃燒發電,即能達到2007年全國總發電量的45%;而如果拿出5億噸轉化成乙醇,則能取代中國2010年全年的汽油用量。 在中國,“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提法正變
10月17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科院了解到,中科院內蒙古草業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和烏蘭察布兩個分中心正式揭牌。 中科院內蒙古草業研究中心是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為依托單位,與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共建的非法人研究單元,也是中科院在我區成立的第一個研究機構。中心于今年3月在北京成立,目前共
12日,在“2013中國?內蒙古草地畜牧業經濟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干院士對草原牧區工業化大開發與生態安全關系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草原牧區工業化戰略有待深思。 “像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這樣的大草原到底該不該工業化開發(能源,煤化工等),在國內業界已成為一個
6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鼠害研究課題組揭示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繁殖調控分子機制。該研究結果是目前關于季節性繁殖調控分子機制的第一份來自野生嚙齒動物種群的證據,首次驗證了下丘腦中關鍵基因在野生嚙齒動物季節性繁殖中的調控作用,闡明了布氏田鼠年齡依賴的
6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維護研討所鼠害研討課題組提醒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繁衍調控分子機制。該研討結果是目前關于時節性繁衍調控分子機制的第一份來自野生嚙齒動物種群的證據,初次考證了下丘腦中關鍵基因在野生嚙齒動物時節性繁衍中的調控作用,說明了布氏田鼠年齡依賴的
北京正北方向600多公里,錫林郭勒大草原。 這里有離京津冀經濟圈最近的草原牧區。18萬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場上,牛羊是最常見的牲畜。 錫林郭勒盟是牧業大盟,對牧民來說,草原一年四季的牧事活動各不相同,氣象預報與其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他們的“時間表”是怎么來的?答案得問草原上的氣象工作者。 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