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純凈水中添加礦物質形成的新水種———礦物質水,安不安全?有沒必要?昨天,中國品牌研究院發布《礦物質水風險評估報告》認為,在飲用水中添加人工礦物質和食品添加劑,在安全上根本沒有長期監測與風險評估,長期飲用危害人體健康。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團董事長柏廣新也對礦物質水的安全性提出質疑。記者昨天從廣東飲用水行業協會獲悉,目前國家尚未出臺礦物質水國家標準,企業執行的均是企業標準。 質疑 中國品牌研究院:礦物質水未有安全監測和風險評估 據了解,礦物質水“身份”在去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的《飲料通則》,才得到確認。昨天,中國品牌研究院指出,所謂礦物質水,就是在純凈水中添加某幾種礦物質(礦化液),該水種存在安全隱患。 據中國品牌研究院介紹,根據國際食品法規定的營養素添加兩大基本原則:一是添加后不能引起新的不平衡;二是添加要有臨床和亞臨床的需要。目前市面上的礦物質水僅添加兩三種化學物......閱讀全文
飲用礦物質水真相 ●國家標準中規定,飲用礦物質水是以飲用水為水源,采用適當的方法,加入一定量的礦物質而制成的產品;礦泉水則是采用地下深處自然涌出或采集而來的,未受污染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的地下礦水。 ●一些市售礦物質水的產品說明中均標注"配料為水以及含有硫酸
食品飲品安全重于泰山。俗話說得好:水是生命之源。食品飲品安全問題不僅是關系到人身體健康的大事,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保證。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飲水更是頭等大事,我們究竟要喝什么樣的水?礦物質水安全嗎? 向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合法嗎?這些問題不斷地被有心人士提出。 為深入探討水中添加礦物質的安
關于水中添加礦物質的說話,目前市場上存在兩種觀點,一是水中加入添加劑“紅啊無意義”;另一種則是合理添加礦物質有益無害。 正方:合理使用添加劑有益無害 中新網3月13日電 日前,有人提出,在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可能損害人們健康,應該予以禁止。于是,關于飲用水安全的問題再次受到人們
中新網3月13日電 日前,有人提出,在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可能損害人們健康,應該予以禁止。于是,關于飲用水安全的問題再次受到人們關注。在飲用水中添加礦物質是否合理?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衛生部召開有關研討會 認可礦物質水添加劑安全性 據了解,關于飲用水的安全關注由來已久,早在
食品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近期,隨著食品中加入有害添加劑的事件曝光后,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國家各部委、媒體、食品行業及消費者更加關注的問題。 農業部加大綠色食品政策支持和工作推進力度 農業部表示,要采取更加
業內專家:九成瓶裝水不宜長期飲用 一些瓶裝水企業負責人不喝自家生產的瓶裝水 [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在水中測出2221種有機化合物。我國有上億人口飲用著這種被污染的水,越來越多的人被發現患有各種代謝性疾病,醫務部門和有關專家證實,這與飲用水不潔有直接關系] 冰露礦物質水、統
繼去年8月份,康師傅礦物質水遭遇“水源門”事件之后,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團董事長柏廣新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關于禁止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的建議》的議案內容于日前被國內媒體披露,從而將礦物質水是否營養安全的問題又一次推到了風口浪尖
近年來,圍繞各種“概念水”的爭論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究竟益大還是弊大,至今也沒有一個定論。部分專家認為,關于飲用水對人體健康安全可能帶來的影響,值得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并應組織專門研究。 國家飲用水質量檢測中心主任解增友認為,從長遠來看,添加一定數量礦物質的包
日前,國家衛計委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對除礦泉水外的所有包裝飲用水進行統一規范,該標準參照了國際標準制定,并且對產品命名進行了規范。同時,廣東省、浙江省等地的天然水地方標準仍然有效。該標準將于今年5月24日實施。 地方標準仍然有效 據了解,新的包裝飲用水國家標準,最大的進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 小小的一瓶再普通不過的飲用水,卻成為兩位全國人大代表掛在嘴邊的話題。 吉林森工集團董事長柏廣新代表與湖北省十堰市委書記陳天會代表,在今年兩會都提交了一份關于禁止在飲用水中加入食品添加劑的建議。 “在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完全沒有必要.”柏廣新代表說。他曾向專家
去年引發一場"腥風血雨"的《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稿)國標終于悄然露面,昨日本報記者獲悉,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日前下發了《包裝飲用水》、《保健食品》等1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本報記者留意到,此番意見稿中"飲用礦物質水"名稱被叫停,"菌落總數"指標也被刪除,康師
純凈水、礦物質水、蒸餾水、礦泉水、堿性水……各種叫法讓人稀里糊涂,其中到底有些什么奧秘?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上發布了《包裝飲用水》國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有兩大看點,首先是“飲用礦物質水”名稱被叫停,其次是曾經困擾水企多時的“菌落總數”以及pH值指標被刪除。業內人士表示,國標出臺將一統國
自5月24日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正式實施后,市面上所有的飲用水都開始悄悄“變裝”,“名不副實”的標簽開始漸漸退出市場,專家表示這是我國水標準與國際接軌的進步趨勢,消費者也終于可以看得清楚,喝得明白。 變化 礦物質水名稱被禁 新的包裝飲用水食品安全國標是強制性標準,適用
“礦物質水產品廣告中標示‘選用優質水源’,造成部分消費者認知差距、引發誤解,我們表示遺憾與抱歉!”9月2日,在天津濱海開發區,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的總部,康師傅飲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師傅)飲品事業群總經理黃國書的開場白以口頭道歉和鞠躬的形式向消費者致歉。這是自7月24日康師傅“水源門”發生以來,
對用自來水為水源生產礦物質水不必過于擔憂 106項指標監控自來水質量 各種水的生產過程 近日,有網友發帖,質疑康師傅礦物質水廣告中所聲稱的 “優質水源”從何而來?更有網友潛入康師傅杭州水廠探密,揭秘康師傅水源系自來水灌裝。 對于 “自來水”事件,康師傅接受記者采訪時證實:其大部分工廠的水
不是添加劑惹的禍2010年國際食品安全論壇上專家呼吁消費者要理性對待添加劑 “中國的食品添加劑實行名單制,在名單中的才允許使用,相對國際更為嚴格。中國從未因合理使用的添加劑出現過安全風險;最重要的是企業必須按規范使用,包括量和種類。”日前,國內著名營養學家陳君石院士在2010
新華網甘肅頻道消息 隨著環保部門對“千島湖水質事件”給出正面回應,被媒體吵得沸沸揚揚的農夫山泉“水源門”迷霧,也隨之消散。 可不少人至今不明白,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許多江河湖庫水質的一次常規月報公布,何以最終矛盾焦點落在農夫山泉身上?有關人士擔心,農夫山泉多年來是國內瓶裝飲用水行業中的“另類
礦泉水、礦物質水、純凈水、天然水、蒸餾水、蘇打水等水品種經常讓消費者感到有點“傻傻分不清楚”,不過,5月24日正式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以下簡稱包裝飲用水新國標)會讓此等混亂局面變得簡單不少。 新國標規范統一包裝飲用水分類 日前,中國經濟網記
近日多次看到有關純凈水不能喝的報道,文中指出像美國這樣的一些發達國家,已經三十年沒喝純凈水了。我甚是納悶,明明美國連續30年且目前仍在喝純凈水,為什么有人顛倒事實呢?究其原因,乃發現是對方把“純水”和“純凈水”混為一談了,在沒搞清楚“純水”和“純凈水”概念下,才上演了這么一出“鬧劇”。以下我將對“純
2008年,中國百姓餐桌“動蕩不安”,食品安全問題警鐘長鳴。“三聚氰胺”、礦泉水水源、問題雞蛋等事件的發生,讓人們吃得忐忑不安,也迫使更多的消費者主動學習消費知識,增強識別危險食品的能力。 關鍵詞:三聚氰胺 事件回顧:2008年9月,三聚氰胺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詞。三聚氰
當前,實驗室間比對的作用日益彰顯,并得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實驗室間比對的典型目的有: 1、評定實驗室從事特定檢測或測量的能力及監視實驗室的持續能力; 2、識別實驗室存在的問題并啟動改進措施,這些問題可能與諸如不適當的檢測或測量程序、人員培訓和監督的有效性、設備校準等因素有關; 3、建立
打破砂鍋 說起竹炭產品,人們對除臭味、去甲醛的竹炭包和濾菌阻塵的竹炭口罩再熟悉不過了,而近幾年市場上又出現了一類新產品——竹炭食品。請關注—— 對于竹炭食品,有許多商家都宣稱竹炭食品進入腸胃后會被人體消化吸收,可以吸附血液內的毒素,達到排毒、減肥、美容、養顏的效果。這樣的神奇功效自然
從“外賣打包”到“環保壓力”,從“懶人經濟”到社會風氣,隨著外賣市場快速飆升,各式各樣的外賣產品、外賣品牌在各地風起云涌,“外賣”已經成為餐飲服務環節的新型業態。“外賣”“網絡訂餐”以其快捷、實惠、新潮等特點得到年輕一族的喜愛,市場潛力巨大。然而,記者深入采訪時發現,網上店鋪圖片光鮮亮麗,實地探
近期,針對暑期氣溫持續走高、桶裝水需求量增大的特點,長沙市食藥監局采取“全覆蓋檢查、無遺漏排查、大面積抽查”的措施,對轄區內所有桶裝水生產企業組織專項整治,從源頭加強對桶裝水的監管,為廣大消費者守好門、把好關。 此次專項整治,重在進一步摸清全市桶裝水和使用添加劑企業名單,登記企業名稱、地址、
核心提示 喝可樂還可以減肥?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在市區某公司工作的25歲女孩曉南(化名)是可樂的忠實粉絲,可前不久一則用可樂煉成糖漿的視頻,讓她心存疑慮。經朋友推薦,她開始網購一種日本減肥可樂,可是一段時間喝下來,她發現體重計上的數字似乎并沒有減少。 癡迷可樂 女孩為減重喝“減肥可樂” 小
飲用水質量對人們的生命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6月29日,一場主題為“關愛生命健康,關注飲水質量,保護飲水資源”——健康飲水(巴馬)行系列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 該項活動由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辦,活動將于今年內在全國數個最著名的飲用水資源地區陸續開展,廣西巴馬是此次
去小餐飲店吃飯,不少市民選擇一次性餐具,圖的就是“衛生”。殊不知,不少一次性的餐具不僅不衛生,可能還“有毒”。近日,市民任女士反映,她就餐時使用的飯盒摸起來軟綿綿的,還飄著淡淡異味,遇熱就變形滲漏。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規定,一次性發泡塑料
5月8日中午,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瑞峰鎮中巖村村民吳永華正在用自來水洗菜,“一個半小時前,村支書吳明華來通知,縣里質檢部門檢測了,今天的自來水可以放心用。” 自去年9月18日青神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在全省率先投入使用以來,整個青神的農村自來水在配送之前,都會經過縣水質檢測中心抽檢、水廠自檢和縣級衛生
在我們的生活中,面粉、油條、饅頭等各種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鋁食品添加劑。 “鋁超標”最近又成為了熱門詞匯,而它中槍的原因在于在9月底的一次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研討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君石研究員稱,最新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被監測人群中有32.5%的個體膳食鋁攝
時 間:2010年11月19日下午 地 點:北京國二招賓館 主持人:王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辦主任) 王林: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近期,媒體包括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鐵強化醬油的有關信息,應大家的要求,我們今天下午舉辦這次鐵強化醬油信息共享會。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