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核能新近發展的三大勢頭
日本福島核事故已過去兩年,全球核能產業已出現了復蘇的勢頭,這其中,俄羅斯的核能經濟更是風生水起,彰顯了作為傳統核能大國的底氣和實力。今年6月,第3屆“面向21世紀核能部長級國際大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這是福島核事故發生后召開的第一次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部長級會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出席會議的俄羅斯副總統羅戈津在會上表示,“俄羅斯核能產業將堅定不移地發展下去。” 政府如此的大力支持以及企業自身積極的作為,正助推著俄羅斯核能產業繼續蓬勃發展。 “水上動作”先人一步 8月下旬,俄羅斯聯邦新聞局的報告稱,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簽署了一份對建造兩艘雙沉積核動力破冰船實施預算內投資的法令,此法令依據俄羅斯聯邦總統令而起草,根據每年的資金分配為2014年至2020年間建成兩艘雙沉積核動力破冰船提供預算內投資。 核能技術被用于交通運輸領域由來已久,俄羅斯對于核動力的應用更是處在行業前列。破冰船對俄羅斯來說尤為......閱讀全文
俄羅斯:新中微子探測法可大大提高核電站安全性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近日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狀況的試驗,有望將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該項研究得到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資助。 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這有助于防止可用于制造非法核武器的核燃料
俄羅斯核能新近發展的三大勢頭
日本福島核事故已過去兩年,全球核能產業已出現了復蘇的勢頭,這其中,俄羅斯的核能經濟更是風生水起,彰顯了作為傳統核能大國的底氣和實力。今年6月,第3屆“面向21世紀核能部長級國際大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這是福島核事故發生后召開的第一次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部長級會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出席
俄羅斯建首座浮動核電站
俄羅斯原子能公司(Rosenergoatom)已經與巴爾迪斯基 扎沃德(Baltiysky Zavod)造船廠簽署了完成第一座浮動式核電站的合同,電站預定在2016年試運行。 根據12月7日在圣彼得堡簽署合同,巴爾迪斯基 扎沃德造船廠將在2016年9月9日前向俄羅斯原子能公司交付船
俄羅斯稱吸取切爾諾貝利教訓--核電出口安全是賣點
25年前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已經成為俄羅斯揮之不去的印記。1986年4月,當人們竭力阻止放射性鈾進入土壤的時候,前蘇聯物理學家里奧尼德?波爾沙夫(Leonid?A.?Bolshov)提出利用臨時堆芯收集器封閉熔融堆芯殘余,但最后卻沒有派上用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殘余物質
《科學》發表系列文章繪制世界核電站分布圖
3月11日的大地震重創日本部分研究設施,圖為日本質子加速器研究園區(J-PARC)。 今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9級大地震,并引發海嘯和福島核電站輻射泄漏事故,世界為之震驚。人們再次質疑:核能安全嗎?這次核事件對世界核能前景有何影響?處于震中的仙臺地區駐有日本重要的大學
俄羅斯與南非擬共建核電站?
據俄羅斯《公報》11月25日報道,俄羅斯核能公司與南非政府能源部草簽了核能和工業領域合作戰略伙伴協議,并待兩國履行國內程序后正式簽署。該協議的主要項目是俄羅斯在南非建設核電站,8個機組,總裝機容量為960萬千瓦。
俄羅斯研發熱發射小型核電站
俄羅斯原子能集團所屬“光線”科學生產聯合公司研發出熱發射小型核電站。該核電站具有安全可靠、可長期運行的特點,適作為獨立電源為偏遠地區重要設施供電。 該核電站具有獨特的結構和能量轉化特點,極具創新性。其工作原理基于熱電子發射效應,采用熱發射能量轉換裝置將核裂變所產生的熱能直接轉化為電能。與傳統
俄羅斯擬建全球首個浮動核電站
圖:充滿藝術色彩的“羅蒙諾索夫”號.(自ENS環境新聞服務網) 據ENS環境新聞服務網報道,俄羅斯將在3年內建成并運行世界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 俄羅斯最大的造船廠波羅的海造船廠廠長日前在圣彼得堡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海軍展上稱,海上浮動核電站將以破冰船配備的核反應堆為基礎設計,主要用于為大型
世界首臺新一代BREST核電機組在俄開建
世界第一臺新一代BREST-OD-300核電機組建設工作在俄羅斯托木斯克州謝韋爾斯克正式啟動。在俄羅斯原子能集團公司和托木斯克州領導人的見證下,第一方混凝土澆入反應堆室的基底。預計BREST反應堆將于2020年代后半期開始運行。 BREST-OD-300是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研發的新一代
福島第一核電站廢除所有核反應堆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今日決定,把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第5和第6號核反應堆也廢爐,至此即意味第一核電站所有核反應堆均會廢除,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9月時,首相安倍晉三視察了福島第一核電站,要求對未有很大損毀的第5和第6號核反應堆也廢爐。而第1至第4號核反應堆因在東日本大地震中受損,東電去年就宣布把
俄羅斯將幫助埃及建設首座核電站
據埃及國家電視臺10日報道,埃及總統塞西當天與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達成協議,兩國將在埃及北部的馬特魯省合作建設該國首座核電站。 塞西在與普京共同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他和普京已就合作建設核電站事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還同意建設埃俄自由貿易區,在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建設俄羅斯工業城,并加強
俄羅斯將助約旦建首座核電站
拉鋸了6年的約旦首座核電站項目日前終于有了眉目。約旦11月4日發布消息稱,兩家俄羅斯公司擊敗了日本三菱重工和法國阿海琺集團組成的日-法財團,將約旦首座核電站項目收入囊中。 約旦新聞部長罕默德·莫馬尼在發布會上表示,俄羅斯原子能海外子公司(Rosatom Overseas)是該電站的主要
中東首座核電站正式交付
9月23日,俄羅斯正式向伊朗交付1000兆瓦的布什爾核電站第一機組。中東首座核電站歷經37年,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天表示祝賀:“布什爾電站是伊朗和平利用核技術的典范。” 伊朗原子能機構主席薩列希稱:“37年的艱苦卓絕,期間,質疑之聲與制裁壓力未將我們打倒,很少有國
中國核電為全球清潔能源產業帶來機遇
在首屆法國世界核工業展覽會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工作人員向外商介紹中國核電發展情況。 為期3天的首屆法國世界核工業展覽會10月16日在巴黎布爾歇國際展覽中心閉幕。來自全球的495家參展商匯聚于此,通過展示加強交流,分享技術與經驗,尋找商機,建立合作。展覽會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眾多
伊朗首座核電站投入運營
2010年10月份的伊朗布什爾核電站。 在幾經西方國家質疑后,伊朗首座核電站――布什爾核電站日前準備正式開始供電運營。路透社稱,該核電站的運營將緩解伊朗多年以來核計劃的延遲;同時也向全世界表明伊朗已加入核俱樂部,盡管伊朗仍面臨限制原子能研究的制裁。 伊朗原子能機構
法國科學家在加州紅酒中發現“福島”核電站事故痕跡
據俄羅斯衛星網22日消息,法國國家主要機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報告顯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加州葡萄酒中的放射性離子水平增加。 報道稱,研究人員對一系列用2009-2012年間采摘的葡萄做成的紅葡萄酒和粉紅葡萄酒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在樣品中含有銫-137或放射性銫,這是由
俄羅斯闊步闖蕩國際核電市場
“我們希望通過核電來賺錢,更希望向全世界供電。”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總裁基里延科在日前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部長級會議上如是說。 他是這樣說的,Rosatom也是這樣做的。 日本福島核事故距今兩年有余,這期間一些國家放棄發展核電、一些國家原地觀望,然而這一
“全球最大移動電源”明年交付使用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 日前,被戲稱為“全球最大移動電源”的世界首個海上民用浮動核電站開啟新的航程。 據媒體報道,4月28日,“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浮動核電站被拖出圣彼得堡造船廠。在裝載核燃料后,“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將于2019年夏天被拖往北極港口佩韋克,并交付使用。 將核電站裝
福島核電站4號機組又起火--多國“核電熱”未受影響
人民網3月16日電?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反應堆所在機房16日清晨再度發生火災。當地消防隊員正在開展緊急滅火行動,但起火原因不詳。15日,這座反應堆內的“乏燃料池”因溫度過高發生火災,所幸被及時撲滅,但已經造成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積泄漏。 所謂的乏燃料就是從反應堆中拆卸出
核能發電,阻止全球變暖
在本月早些時候,大西洋導航者號(Atlantic Navigator)貨輪駛抵美國巴爾的摩港。導航者號上載有蘇聯在冷戰時期制造的一批核武器。在過去20年間,有19000個俄羅斯核彈頭經過拆卸處理,運往美國,在核反應堆中發電。事實上,在這20年里,為美國100座核反應堆供能的鈾燃料中,有超過一
印度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將投入運行
據《印度時報》消息,印度500兆瓦特制釷燃料棒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即將投入運行,將為印度提供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不同于傳統的核電站,它們在運轉過程中產生的核燃料要多于自身所消耗的。 報道稱,美國、日本和法國一直都在嘗試研發自己的快中子反應堆技術,但由于技術和安全等原因,一直沒能成
倫理小組敦促德國2021年告別核電
今年4月,在德國比布利斯核電廠,抗議者們打出標語,上寫“核電?不,謝謝”。 德國核能倫理小組日前建議,到2021年德國應關閉最后一座核電廠,完全依賴其他形式的能源。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德國將告別核能依賴。唯一的問題是,在其他能源可以滿足需求之前,核能作為“過渡技術”將使用多長時間。根據德國
俄羅斯將建全球首座浮動式海上核電站
日本核危機讓一些國家重新思考核電站的風險。但據香港《文匯報》網站4月19日報道,盡管安全疑慮及成本攀升,俄羅斯仍執意興建全球首座外海浮動核電站。圣彼得堡巴爾迪斯基造船廠廠長佛米契夫說:“我們并不擔心。俄羅斯核電站的安全水平比日本高出許多倍。” 據報道,該船廠正建造144米長、用于承載
伊朗核電站啟動-俄羅斯與伊朗共贏
伊朗首座核電站日前開始裝載核燃料。這是伊朗自1974年起,經過36年的努力之后,終于開始利用核能,并成為中東地區第一個擁有核設施的國家,同時伊朗也是繼巴基斯坦之后第二個擁有核能力的穆斯林國家。 據彭博社稱,該核電站位于伊朗南部城市布什爾(Bushehr)附近,是由
俄羅斯擬在哈爾濱建核電站-或加劇電力過剩
中俄在核電領域的合作僅有江蘇田灣核電站一例。 據俄24小時新聞頻道8月7日報道,俄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投資部總經理薩哈羅夫表示,該公司正在研究中方關于擬在哈爾濱建設兩臺核電機組的提議,并計劃于近期派專家組赴華進行實地考察。薩表示,俄在內陸腹地建設核電站方面經驗豐富,愿與中方分享成功經
約旦:核能是能源戰略計劃的重中之重
相比一些經濟大國,約旦醞釀核能計劃的歷史并不算太長,但隨著經濟空間的逐步拓展,約旦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核能成為了約旦最為渴望的能源形式之一。近日,約旦核能界也終于迎來了節點性的一刻。8月20日,約旦首座核反應堆(JRTR)獲準開建,這臺研究性核反應堆預計將于2016年投入運行,屆時將成為約旦重
俄羅斯積極拓展全球核電版圖
瓦列里·利馬連科 聯合公司JSC NIAEP-JSC ASE是俄羅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旗下的一家專門向國內外客戶提供核電站設計、建造以及關閉服務的公司,其市場占有率約為全球核電站設計及建造總數的30%。 中俄最大的經濟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正是由JSC NIAEP-JSC
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核能使用仍將持續增長
日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干事天野之彌(Yukiya?Amano)在維也納召開的理事會上指出,盡管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全球核能發展有所減緩,但預計未來20年核能使用仍將大幅增長。 天野之彌說,預計到2030年,全球新增核反應堆有望達90座到350座。這表明核能仍將持續
美國30多年來首次批準新建核反應堆
美國核管理委員會2月9日以4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同意向佐治亞州一核電站頒發修建兩個新核反應堆的許可。這是美國30多年來首次批準新建核反應堆。 當天持反對意見的委員會主席格雷戈里·賈茨科認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警示業界需要更加謹慎。賈茨科表示,在他看來,頒發新許可就好比對福島事故視而不見
日本女川核電站輻射超標數百倍-原因仍在調查
中新社東京3月14日電 日本核電站危機目前持續擴大,繼福島核電站爆炸后,宮城縣的女川核電站和茨城縣的東海核電站當前都面臨緊急情況;而福島核電站的險情仍未排除,面臨再次爆炸。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切。 女川核電站進入緊急狀態 東京電力公司方面13日晚稱女川核電站輻射水平超標,比正常值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