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會議室里,迎來了一批“重量級”的人物。十幾位與科技教育相關的部委和大學負責人,帶著各自在工作領域中多年的思考,來向中科院提建議。 這次不同尋常的會晤,就是中科院發展咨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的話說,大家都在非常重要的崗位上承擔著十分繁重的工作,能出任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這是對中科院的關心和厚愛,更是對中科院的寶貴支持”。 而白春禮所希望的,是這些中科院的老朋友能夠放下“交情”,真正直言不諱,提諍言,出良策。 “沒有圍墻”的國家科學院 今年上半年,中科院啟動了機關科研管理改革,除對機關科研管理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進行調整優化外,為更好貫徹“民主辦院、開放興院、人才強院”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中科院還在院層面成立了4個委員會,發展咨詢委員會即在此列。 其實,在許多科技發達國家,類似發展咨詢委員會這樣的機構已有先例。例如德國的馬普學會,其最高決策機構評議會的成員......閱讀全文
科技之盛,因改革而銳意進取,因創新而自強不息。 在今年召開的“科技三會”上,黨中央向科技界發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讓從來“敢為天下先”的中科院人,更加義無反顧地投入改革的潮流、擔起創新的使命,以科技改革為突破口,扛起科技創新“引領者”的大旗。 “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的新時期辦院方
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5月28日下午在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600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出席。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代表第八屆學部主席團在會上作了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的工作報告,回顧了中科院過去兩年的工作。 完善
8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與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召開院省科技合作座談會并簽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與云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豪出席會談并講話。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云南省副省長何金平分別代表院省雙方簽署《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全面科技合作協議》。云南省委副
“如果我們不積極思變、主動求變,就無法適應社會變革和科技發展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既是大勢所趨,更是形勢所迫,不改革就會被改革”。 2014年7月7日,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第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簡稱《“率先行動”計劃
中國科學院國科創新科技智庫主任董玉榮27日在江西贛州表示,新時代,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要準確把握科技成果轉化的本質、規律,找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最好方式,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 當日,以“服務創新創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主題的2018贛州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研討會暨中科院專家贛州服務行活動在此間舉行。多
11月26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在京發布了《2019研究前沿》和《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在十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最為活躍,位居全球首位。中國位居第二,英國、德國和法國分別為第三、第四和第五。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差距正
科技強國,非一日可崛起。科技創新,在接力中永續。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時提出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在力求率先的過程中,中科院正帶領中國科技界跑好科技創新的接力賽。 歷史表明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百舸爭流。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對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了新部署。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時指出: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
今天,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的具體內容(以下簡稱《“率先行動”計劃》),宣布正式啟動實施“率先行動”計劃。 在《“率先行動”計劃》中,中科院著眼于國家“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兩步走”發展戰略,并系統設
對于中國科學院人來說,2014年8月18日是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在全院領導干部和科研骨干大會上宣布,中科院正式啟動實施“率先行動”計劃。 很多人不由得想起了16年前。那一年,中科院開始實施了一項試點“工程”——知識創新工程。那是給中國科技界帶來震蕩的一次改革,是中科
11月29日,內蒙古科技廳黨組書記龔家棟與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簽署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把握國內外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趨勢,結合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戰略需求,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區域創新規劃與布局、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科技產業方向的遴選與布局、產業轉型
1月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在哈爾濱簽訂了院省科技合作協議,并舉行院省科技合作座談會,回顧總結近年來院省科技合作工作進展,研究部署“十三五”時期重點合作任務。 座談會前,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與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舉行會面。隨后,白春禮,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出席簽約儀
近日,國家行政學院發展戰略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發布2016年3月份“中國智庫影響力指數月度榜單”,中國科學院綜合影響力位列第二,僅次于新華社,在媒體影響力和學術影響力等指標方面位列第一。 該報告以首批入選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的25家智庫為研究樣本,從媒體影響力、公眾影響力、學術影響力、資政影
日前,西部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智庫、未來地球研究信息中心、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在中科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揭牌成立,意味著西部地區乃至我國在資源環境科技領域決策咨詢方面有了更“接地氣”的智庫,將為我國應對環境變化、氣候變化等提供重要的“金點子”。 記者從中科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了解到,西部資源環境與區域
兩會視點·深化科體改革 進入2014年,中科院的5個卓越創新中心相繼成立。1月15日,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揭牌;1月20日,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揭牌;1月21日,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揭牌;同日,
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發布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戰略研究報告。這部200多位學者歷時一年多時間完成的著作,試圖回答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所提出的三個問題。 “世界科技發展態勢,在哪些方面有可能產生重大突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亟須解決的重要科技問題,在哪些領域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在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方面須先行一步,2020年要初步實現“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目標,到2030年要全面實現這“四個率先”。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日在北京舉辦部長茶座
7月7日,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正式通過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這意味著,中科院“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未來一攬子改革方案已原則上獲得國家層面認可并將正式啟動實施。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獲批,距離“四個率先”要求的提出將近一年。一年來,“創新驅動”“深化改革”的詞匯頻繁出現
5月21日,江西省副省長吳曉軍一行來訪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與吳曉軍一行舉行了科技合作工作座談。 吳曉軍對中科院長期以來對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近年來,得益于中科院的大力支持,江西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良好態勢,朝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又邁
簽字儀式現場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與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寧召開院省科技合作座談會并簽署第五輪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會談期間,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建軍會見了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一行。張亞平和青海省副省長王黎明分別代表院省雙方簽署《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科技合作協議》。 座談會上,王黎明對中
3月1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能力建設專項之“領域情報院所協同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研討會在中科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召開。來自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成都文獻中心、武漢文獻情報中心、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文獻情報中心等項目承擔單位的項目組成員,以及來自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等13家院內外相關
對中科院人來說,2013年7月17日是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視察。他對中科院人說:黨中央對我國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從此,實現“四個率先”便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為全國關注焦點的當下,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等完成的中科院咨詢項目——“我國城鎮化的合理進程與城市建設布局研究”,不久前引起了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而這只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咨詢工作的一個案例,也是中科院發揮高端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的一個縮影。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獲悉,到目前為止
10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018研究前沿》報告和《2018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 中科院副院長張濤出席會議并致辭。張濤指出,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必須在全面推進科技創新過程中突出強化基礎研究,
10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018研究前沿》報告和《2018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 中科院副院長張濤出席會議并致辭。張濤指出,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必須在全面推進科技創新過程中突出強化基礎研究,在
編者按:1994年,中國科學院在國內率先推出了面向海內外的人才計劃——“百人計劃”,旨在吸引一批4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人才,培養一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團隊。20年過去了,這項計劃的實施情況和成效如何?當前中國科學院正在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在“率先建成國家創新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右)為新當選院士王貽芳頒發證書。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今天分別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和外籍院士選舉結果。此次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61名、外籍院士12名;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70名、外籍院士8名。 新當選的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平均年齡53.9歲,最小年齡
5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召開全體院士會議,會議由中科院地學部第十六屆常務委員會副主任楊元喜主持。 受地學部第十六屆常務委員會委托,學部主任傅伯杰向與會院士作學部工作報告,報告圍繞學部咨詢、學科發展戰略研究、院士增選、學術交流和科普活動、科學道德建設、院士服務等方面系統回顧了兩年來地學部
日前,中國—北歐國家科學戰略圓桌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參加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承辦。 懷進鵬對參會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感謝對中國科協開拓、深化中國—北歐科技交流工作的支持與幫助。他向與會專家介紹了中國科協在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