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生物防治年會在漢閉幕 13日,為期兩天的首屆中國生物防治年會在漢閉幕,處于生產環節的生物防治產業該如何突圍、如何為“舌尖上的安全”把關成為與會企業和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一百多家生物農藥企業組建了“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探討出了主攻有機食品領域,通過網絡渠道打通生物農藥產銷環節等破解之路。 吐槽:兩大門檻致推廣難 哈爾濱德強生物湖北地區推銷經理廖華“吐槽”推廣難,“之前的三個湖北區域經理都辭職了”。他認為,推廣難主要因為兩大門檻:第一個門檻是代理商態度不積極,化學農藥市場目前還比較穩固,換成生物農藥,很多代理商不愿意。 第二個門檻是,農民的接受程度不高。目前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種地的多是老人,對生態農藥這個新興產品認識度低,無形中增加了推廣難度。 建議:BT與IT“捆綁”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杜昱光建議,將BT(生物農藥)與IT聯......閱讀全文
近年來,因農藥生產和使用不當造成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刺激著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經。另一方面,我國是農藥生產、使用和出口大國,但生物農藥的生產量和使用量卻處于較低水平。目前我國已登記生物農藥有效成分僅占農藥登記總數的12%左右;制劑產品數量占整個農藥登記產品數還不到10%。從
從3月22日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會成立儀式上了解到,聯盟各方將協力合作,加強創新,提高生物農藥的產業化水平,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福建三明市果農利用生物防治技術種植出的草莓,果形、口感俱佳。 隨著綠色發展、生態保護、健康生活等理念深入人心,人類與害蟲斗爭的“武器”早已由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藥轉向綠色無污染的生物防治手段——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悄然打響 生物防治究竟有怎樣的好處?它是否代表了未來農業發展的需求?5月14日
10月12~13日,“中國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共聚湖北武漢,參加由生物農藥聯盟和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生物防治產業年會”,探討了中國生物防治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以及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科技部農村司的參會者表示,生物防治是保證綠色農業生產的一個
記者日前從北京市農業局了解到,近年來北京市以蔬菜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為本,加強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的融合,宣傳推廣新型農藥與藥械,大力推廣天敵及理化誘控產品,化學農藥減量使用成效明顯。 病蟲害專業化服務組織數量逐年增多,服務能力不斷增強。2013年以來,北京市加快了蔬菜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進度,
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創新之路會越走越寬,這是生物防治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莊稼發生病蟲害怎么辦?傳統的辦法是噴灑化學農藥。但是近年來,一種新的防控辦法——生物防治逐漸興起。所謂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的生物控制有害生物,例如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這種防治病蟲害的方式大大減輕了化學農藥對環境及農產品
目前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等問題,生物技術有望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國內外提出了各種農業發展模式,如石油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都市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和現代農業等等,但都沒有將生物技術和現代農業進行統籌考慮,也沒有形成真正的
近日,國家發改委就《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征詢意見,質譜儀、能譜儀、拉曼光譜儀、環境監測儀器等多種儀器入選該目錄,相關產業將來或許成為國家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詳細公告請參見如下: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國務院《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
2015年,國務院批準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同時廢止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并于2015年4月10日起施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鼓勵外商對12個行業349項細分領域進行投資;限制外商對14個行業
9月13日,河南省商城縣疾病防控中心工作人員展示蜱蟲標本。 最近,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出現蜱蟲叮咬致人發病甚至死亡的情況,衛生部派出專家組赴當地調查。 專家組有關人士介紹,蜱傳疾病病患多為農民,年齡相對較大,致病元兇或將鎖定為一種新型的布尼亞病毒。 9月13日下午
為切實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深入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和土壤資源永續利用。日前,我市出臺并下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綿陽市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土壤污染防治要按照“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的原則,突出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實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農膜等農資物品,導致農村環境不斷惡化,耕地、生物資源衰減,土地日趨貧瘠,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 農村生活環境“臟亂差”現象比較突出,“柴草亂堆、污水亂流、糞土亂丟、垃圾亂倒、雜物亂放、畜禽散養”等問題普遍存
2012年11月16日,衛生部與農業部聯合發布了最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2763-2012《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對比2005版,2012版的新標準增加了100頁的內容,所涉及的農藥品種由原來的136種增加為322種。明年3月1日新標準實施時,此前涉及食品中農藥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ellulase from Trichoderma harzianuminteracts with roots and triggers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to foliar disease in maize
農產品生產是食品的源頭,化肥施得多不多,農藥用得對不對,是全社會關心的熱點。為促進綠色農業發展,引導農民真正實現農藥減量,本市探索開展了農藥減量行動。菜農可申領蔬菜“醫保卡”,持卡“就醫”、購買綠控產品可享補貼。??農藥減量更綠色??為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促進農業綠
農藥殘留的測量工作已經在各種食品檢測中運用純熟,在食品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農殘檢測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農殘儀的應用也逐漸普及,然而在茶葉生產中,我們對于農藥殘留檢測的了解有多少呢? 隨著我國加入 WTO 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茶葉食品的安全問題日益受人們所關注。尤其是歐盟提高
“新的蝗群將在下一個播種季節開始時,也就是3月~4月形成。這是一種威脅。”近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負責蝗災的高級官員Keith Cressman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蝗群不會直接進入中國。就現階段情況看,蝗災暫時不會對國際糧食價格造成影響。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樊勝根也向《中
近日,農業農村部援外培訓班的學員參觀了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天敵實驗室。學員們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埃及、朝鮮、安提瓜、津巴布韋、蘇里南等國家。 市植保站生物防治科技術人員向大家介紹了生物天敵實驗室的基本情況和研究方向,之后介紹了北京市目前已經推廣應用的五種捕食性天敵產品,并展示了目前北京市應用
農藥作為特殊的生產資料,既對保障生產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帶來新的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部堅決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引領,質量安全優先,依法依規嚴管,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取得了明顯成效。重點是抓好“三嚴格、三
安徽省蔬菜種植面積近1000萬畝,科學用藥關系產業健康發展和食品安全。日前,安徽省植保總站出臺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和農藥科學使用技術方案,要求做好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指導農戶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到2022年,蔬菜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0%以上,全生育期化學農藥使用次數平均下降2至3次,蔬菜產品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21日表示,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穩步提高,已提前三年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 曾衍德介紹,經科學測算,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7.8%,比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農藥利用
1.7.4 圓盤式反應器圓盤式反應器底部通常由兩層金屬網制成,無菌空氣由底部均勻進入1 m左右厚的發酵基質。幾個并排的螺旋式攪拌器在以一定的速度水平運動的同時,還以適當的轉速自轉。在攪拌器上還有2~3個噴頭,用于補水,結構示意見圖。本反應器易于放大進行工業生產,但不能進行無菌操作,只
中化新網訊 從農業部獲悉,農業部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管理促進農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質增效為目標,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產業布局,健全監管體系,強化責任落實,推進科學用藥,加強市場監管,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藥產業健康發展 意見指出具體目標任務包括:
吳孔明 陳萬權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突出強調農業科技創新,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其中對農業植保科技提出許多明確要求,在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植保科技面臨重大挑戰 科學合理地控制糧食作物的生物災害是我國植物保護研究任務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時期我國農作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農業生產對資源、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涉農相關生態環境事件時有發生。傳統的“石油農業”依靠大量能源、資源維持其高速運轉,嚴重影響了世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農業科技領域發展路線圖研究組組長趙其國提出,發展“生態高值農業”是應對未來農業巨大挑
久不施工的城區工地內往往雜草叢生,小區綠地內總有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甚至家中的花臺如不及時打理也會“一派繁茂”……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不經意間,其實也帶來一個全球性的大話題——外來生物入侵。據不完全統計,作為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每年由此造成的農、林、牧、漁業
分別出自衛生部和綠色和平組織的兩項針對超市蔬果農藥殘留情況的調查,結果卻大相徑庭,在這一事關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上,我們該相信誰? “看到衛生部的回應,我們蠻驚訝的,也很高興。至少說明衛生部在關注這個事情。”坐在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北京聯絡處陽光充足的會客廳里,羅媛楠講述的聲音也蘊含著感染力
有機食品技術規范 為了推動我國農村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和農業清潔生產,減少和防止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和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促進農村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持續發展,保證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的質量,規范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制定本標準。繁殖本標準根據聯合國關于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識和貿易的指南(
10月29日,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河南省舉行了2010年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對在我國植物保護研究領域和科技創新工作中取得優秀成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小麥條銹病菌源基地生態治理技術研究與應用”等3個項目獲2010年度“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