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示范工程項目建成
受“太陽追蹤器”向日葵的啟發,我國科研人員利用太陽能光熱輸出中高品質蒸汽,初步實現“引海止渴”低耗能、低成本以及規模化。日前,這項名為“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示范工程”項目已在海南省樂東尖峰鎮實施建成,設備裝置現已試運行并成功產出優質淡水。 據上海驕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示范工程”項目科研團隊總負責彭志剛介紹,該項目有兩大技術亮點:一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聚光集熱系統”;二是升級版海水淡化工藝“低溫多效海水蒸餾”。 “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聚光集熱系統”,是一種典型的太陽能光熱技術,與太陽能光伏技術不同,光熱技術可以很好的避開需要輸出固定能量的難題,用普通玻璃板作為集熱板塊,實時“追蹤”太陽的行走路線,通過鏡面反射,將太陽光儲存在蓄熱槽中,同時輸出中高品質的蒸汽。 據該示范項目科研人員李谞介紹,太陽能光熱技術不會對大自然造成任何其他形式的污染,此外,還具有成本低廉的......閱讀全文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示范工程項目建成
受“太陽追蹤器”向日葵的啟發,我國科研人員利用太陽能光熱輸出中高品質蒸汽,初步實現“引海止渴”低耗能、低成本以及規模化。日前,這項名為“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示范工程”項目已在海南省樂東尖峰鎮實施建成,設備裝置現已試運行并成功產出優質淡水。 據上海驕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太陽能光熱海水
低溫多效蒸餾結合太陽能光熱-創新海水淡化工藝
受“太陽追蹤器”向日葵的啟發,我國科研人員利用太陽能光熱輸出中高品質蒸汽,初步實現“引海止渴”低耗能、低成本以及規模化。日前,這項名為“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示范工程”項目已在海南省樂東尖峰鎮實施建成,設備裝置現已試運行并成功產出優質淡水。 據上海驕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項目科研團隊總負
蘭州化物所海水淡化光熱界面蒸發研究取得進展
水資源短缺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亟需尋找經濟和可持續的方法凈化海水。太陽能驅動的界面水蒸發利用太陽能界面集熱的方式實現海水淡化,是最有希望獲得高質量淡水的方法之一。為實現高效的蒸發速率和光熱轉化效率,大量研究工作側重于太陽能蒸發器的結構設計和材料的選擇上,尤其是對寬光譜吸收率光熱轉換材料的選擇。過
我國首個太陽能光熱發電與海水淡化系統集成研發取得成果
海南天能電力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和北京寰能天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擔的“太陽能光熱資源評價與槽式光熱發電關鍵技術研究”,通過與西班牙太陽能技術顧問公司(STA)合作,在充分研究海南熱帶海島環境特點以及太陽能熱發電站選址場所的年平均風速、年最高風速、空氣濕度、鹽度、紫外線強度等條件的基
高效海水淡化技術—構建光熱界面蒸發的新策略!
2023年3月8日,南澳大學徐浩蘭教授,清華大學張瑩瑩教授和深圳技術大學余利副教授在清華大學主辦的高起點新刊Nano Research Energy (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26599/NRE.2023.9120062)發表題為 “Recent
海南太陽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試產
日前,我省首個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商業示范工程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鎮建成并成功產水,目前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該項目是省工信廳重點推進的海南省20萬噸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設備制造基地項目的重要一環,由上海驕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海南惟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一期建設規模額定總熱功率為180
離子太陽能電池助力海水淡化
現代太陽能電池可利用光能產生電子和電洞,然后由半導體材料傳輸到外部電路,供人們使用。但很少有人關注另一種由光能驅動的發電形式,即通過分解水分子得到帶相反電荷的質子和氫氧化物。近日,美國研究人員在《焦耳》雜志上報道了一種新設計,它在發電和咸水淡化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高級作者、加州大學
離子太陽能電池助力海水淡化
現代太陽能電池可利用光能產生電子和電洞,然后由半導體材料傳輸到外部電路,供人們使用。但很少有人關注另一種由光能驅動的發電形式,即通過分解水分子得到帶相反電荷的質子和氫氧化物。近日,美國研究人員在《焦耳》雜志上報道了一種新設計,它在發電和咸水淡化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高級作者、加州大學
海灣國家將投巨資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
海灣國家政府準備在2011—2016年間投入1000億美元發展水資源項目,改善和提高利用太陽能來進行海水淡化的技術水平,集中治理水資源浪費,實現廢水循環再利用。信息顯示,如果不迅速采取研究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問題并采取有效對策,最快到2025年,阿拉伯世界將面臨普遍的水資源短缺危機。
觀海水旅行-解海水淡化之謎
事件??????? 全國聚焦海水淡化 全國首批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名單上共有8位成員,浙江舟山市和深圳市入選試點城市,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滄州渤海新區入選試點園區,浙江鹿西鄉 (島)入選試點海島,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入選產業基地,天津國投津能發電為海水淡化供水試點,甘肅慶陽市環縣為
上海硅酸鹽所研制出新型光熱轉換耐火紙
近年來,隨著全球范圍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水資源短缺和水危機已經成為全球性難題之一。解決嚴重淡水危機的最有前途方法之一是開發利用不可直接飲用的水,如海水。傳統的海水淡化技術需要直接或間接地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資源,會加速資源消耗,也會污染環境。太陽能是一種高效、源源不斷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利用太陽
海水淡化項目落戶中捷
筆者從中捷產業園區了解到,“海水淡化與膜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建設即將正式啟動,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科研團隊已入駐中捷產業園區,進行前期準備工作。這一項目按照國家重點實驗室或國家工程中心水準的建設目標,重點開展海水淡化及濃鹽水綜合提取與利用、相關成套裝備設計制造以及生物技術應用等方面的
南京大學研發新材料實現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
記者日前從南京大學獲悉,由該校教授、中科院院士祝世寧領導的基金委創新團隊成員、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朱嘉及其課題組,在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光子學》雜志。 據了解,隨著全球水資源日趨緊張,包括含鹽地下水在內的海水淡化作為一種獲取淡水的有效方法
南通大學自主研發設備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太陽能驅動的海水淡化技術是解決全球淡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關鍵手段,具有顯著的工程應用價值。近日,南通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袁國秋、曹敏、王孟和張雷課題組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以《一種高效的、抗鹽積聚的分體式太陽能海水淡化系統》為題,發表在太陽能領域期刊《太陽能材料與太陽能器件》上。利用太
中國海水淡化進入加速期-已建72套海水淡化裝置
天津石化工人在對海水淡化設備進行巡檢 天津石化乙烯及配套項目從立項開始就借助天津石化地處沿海,海水資源豐富這一優勢,引進國際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解決項目的工業用水問題。 國家海水淡化“十二五”發展規劃及項目審查會會議近日在湖北召開。會議指出,在沿海大規模
2018年全球海水淡化產業-反滲透法為海水淡化主流技術
全球海水淡化產能超1億噸/日市政供水占比最高 從國際看,大規模海水淡化應用已有成功實踐。目前,沙特、以色列等國家70%的淡水資源來自海水淡化,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為保護本國淡水資源也競相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已建
“大光熱”推動太陽能光熱轉型升級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第七次會議上,國內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龍頭之一日出東方四季沐歌董事長徐新建表示,國內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處在十字路口,未來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理念是“大光熱”,即綜合熱水系統、熱采暖系統以及熱發電系統于一體的系統工程。“這是太陽能光熱的大方向,足以支撐這個產業向千億元、萬億
海水淡化效益環保求雙贏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高溫、蒸餾、反滲透等工序,把普通海水變成淡水的過程。在我國,淡化水廣泛應用于沿海地區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及海島生產生活用水。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2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5個,其中最大的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扶持政策亟待落實
試想未來源源不斷的淡化海水將離百姓生活越來越近,從自來水飲用到農作物灌溉,或許有些人一時半會兒還接受不了———為何從我這代人開始就要喝海水?而主導的相關部門對此或許也難下決心。 未來我國高耗水仍難以避免,需要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為此,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作為緩解水資
石墨烯膜淡化海水成功
海水淡化是人類追求了幾百年的夢想,但是海水淡化受技術和成本制約仍未得到廣泛應用。記者日前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金萬勤教授團隊與國內相關科研單位合作,在石墨烯膜淡化海水的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提出并實現了用水合離子自身精確控制石墨烯膜的層間距,展示了其出色的離子篩分和海
“無鹽分析出的太陽能海水淡化速率”創新紀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99.shtm
“無鹽分析出的太陽能海水淡化速率”創新紀錄
完全依靠自然光,一平方米大小的蒸發器每天能從海水中收集多少淡水——答案是23升,可滿足十余名成年人一天飲用所需。記者25日從東北大學獲悉,該校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取得重大突破,創造了“無鹽分析出的太陽能海水淡化速率”世界紀錄,比原紀錄提高近1.5倍,可實現零碳淡化大量海水,擁有極高的
“無鹽分析出的太陽能海水淡化速率”創新紀錄
完全依靠自然光,一平方米大小的蒸發器每天能從海水中收集多少淡水——答案是23升,可滿足十余名成年人一天飲用所需。記者25日從東北大學獲悉,該校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取得重大突破,創造了“無鹽分析出的太陽能海水淡化速率”世界紀錄,比原紀錄提高近1.5倍,可實現零碳淡化大量海水,擁有極高的
化學所等利用3D打印技術構造高效海水淡化結構
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具有重大的應用前景。為提高海水淡化速率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人員提出了利用新型光熱轉換材料降低熱損耗、構筑有效的水/蒸汽傳輸界面,以及提高光熱轉換材料的耐用性等策略。然而,目前的海水淡化裝置能耗較高,海水淡化的效率、耐久性均有待提高,尤其是鹽度升高后的持續淡化仍然是一個巨
化學所利用3D打印制備出仿生高效排鹽太陽能蒸發器
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被認為是獲取淡水資源可持續的方法之一。近年來,科研人員在太陽能蒸發器材料設計、水/蒸氣/鹽通道及光熱調控方面展開研究,提高了蒸發器的蒸發速率和光熱轉換效率。然而,太陽能蒸發器在面向實際應用過程中面臨著蒸發器制備繁瑣、材料耐候性差以及長期抗鹽耐用性低的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化
研究利用非晶中空多殼層納米材料實現高效光熱水凈化
僅利用太陽能即可實現高效水凈化,光熱蒸水被視為一種獲得飲用水的綠色新途徑,其核心為光熱界面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具有中空多殼層結構(Hollow Multishelled Structures,HoMSs)的非晶納米復合物,表現出優異的光熱蒸水性能。研究表明,該材料可以有
利用非晶中空多殼層納米材料實現高效光熱水凈化
僅利用太陽能即可實現高效水凈化,光熱蒸水被視為一種獲得飲用水的綠色新途徑,其核心為光熱界面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具有中空多殼層結構(Hollow Multishelled Structures,HoMSs)的非晶納米復合物,表現出優異的光熱蒸水性能。研究表明,該材料可以有
非對稱仿生界面高分子復合材料用于太陽能海水淡化
水資源短缺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全球性問題,對地球上豐富的海水進行淡化則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傳統的海水淡化往往需要高能量消耗,在一些能源短缺的地區難以實現,因此,亟需一種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海水淡化方法來緩解上述危機。太陽光驅動的界面光熱水蒸發,由于其可以通過在遠遠低于水沸騰的溫度下
海水淡化“十二五”規劃發布
發改委昨日發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該規劃是國內首個海水淡化產業規劃。規劃提出,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對解決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15%以上。 發改委稱,截至2010年底,我國已
海水淡化成果匯編發布
記者從科技部在京舉行的科技成果目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科技部聯合國家海洋局共同編制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匯編》(以下簡稱《匯編》)日前正式對外發布。該項科技成果目錄可為供需雙方搭建有效對接的橋梁,加快海水淡化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應用。 據悉,《匯編》包括海水淡化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