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I型內含子的基本信息介紹
一類具有酶催化功能的內含子,轉錄成RNA后,可以自我剪接。此類內含子轉錄后可以形成9個由堿基配對形成的特定二級結構,分別命名為P1至P9,P1和P7是保守的。 I型內含子具有自我剪接的功能,在剪接反應中,要有一種鳥嘌呤核苷(含有游離的3'-OH)G-OH。G首先結合到內含子的5'端,當線性的內含子成為環狀時,其3'端可以距離5'端15個核苷酸以外,從而將原來的5'端和15個堿基(或以上)的節段(包括G)切除出去。這種自我剪接,是由RNA的特定序列的核酸內切酶的活性所催化。 Ⅰ型內含子比Ⅱ型內含子更普遍,這兩類內含子之間沒有什么關系,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在體外能夠自我剪接,而不需要任何蛋白質酶的催化。但是在體內它們卻都需要蛋白質幫助折疊成二級結構。 I型內含子存在于某些生物的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編碼rRNA、mRNA和tRNA的基因中。......閱讀全文
關于內含子歸巢的第I組類內含子介紹
第I組內含子具有編碼核酸內切酶的開放續框;有時成熟酶的活性和此蛋白有關。第II類內含子具有編碼核酸內切酶和反轉錄酶式的序列,另外成熟酶的活性也與此蛋白有關。在有些情況下還具有與其它酶活性相關聯的成熟酶功能的遺傳信息,成熟酶主要功能是使內含子的構象穩定,這于剪接來說是很必要的。 現已知道有些
大鼠I型膠原蛋白(Collagen-I)ELISA檢測法
大鼠I型膠原蛋白(Collagen I)ELISA試劑盒?(用于血清、血漿、細胞培養上清液和其它生物體液內)原理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用抗大鼠?Collagen I?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Collagen I與單抗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大鼠Collagen I,
小鼠I型膠原蛋白(Collagen-I)ELISA試劑盒
小鼠I型膠原蛋白(Collagen?I)ELISA試劑盒?(用于血清、血漿、細胞培養上清液和其它生物體液內)?原理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用抗小鼠?Collagen?I?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Collagen?I與單抗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小鼠Collagen?I
人I型膠原蛋白(Collagen-I)ELISA試劑盒
人I型膠原蛋白(Collagen?I)ELISA試劑盒?(用于血清、血漿、細胞培養上清液和其它生物體液內)?原理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用抗人?Collagen?I?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Collagen?I與單抗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人Collagen?I,形成
人I型膠原(COLI)酶聯免疫分析(ELISA)
人I型膠原(COL-I)酶聯免疫分析(ELISA)試劑盒使用說明書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于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I型膠原(COL-1)的含量。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人I型膠原(COL-1)水平。用純化的人I型膠原抗體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
I型糖尿病的癥狀
第一特點:此病好發于兒童或青少年期,除了兒童之外,實際上I型糖尿病也可能發生在一生中各個年齡段,特別是更年期。 第二個特點:I型糖尿病的是發病一般比較急驟,口渴、多飲、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體重急劇下降等癥狀十分明顯,有的患者首發即有酮癥酸中毒。 第三個特點:I型糖尿病的是最終將無一例外地
I型糖尿病的病因
自身免疫系統缺陷 在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遺傳因素 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I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6對
I型超敏反應的特點
I型超敏反應是指機體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時,引起的由特異性IgE抗體介導產生的一種發生快消退亦快的免疫應答,表現為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功能紊亂。具有明顯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
I型糖尿病的檢查
1.尿液檢查 (1)尿糖:正常人從腎小管濾出的葡萄糖幾乎被腎小管完全吸收,每天僅從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試驗不能檢出。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正常人血糖超過8.9~10mmol/L(160~180mg/dl)時即可查出尿糖,這一血糖水平稱為腎糖閾
I型超敏反應的概念
I型超敏反應是指機體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時,引起的由特異性IgE抗體介導產生的一種發生快消退亦快的免疫應答,表現為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功能紊亂。具有明顯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
人I型膠原蛋白(Collagen-I)ELISA試劑盒使用說明
原理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夾心 ABC-ELISA法。用抗人 Collagen I 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 Collagen I與單抗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人Collagen I,形成免疫復合物連接在板上,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Streptavidin與生物素結合,加入底物工作液顯藍色
大鼠I型膠原蛋白(Collagen-I)ELISA試劑盒使用說明
原理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夾心 ABC-ELISA法。用抗大鼠 Collagen I 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 Collagen I與單抗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大鼠Collagen I,形成免疫復合物連接在板上,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Streptavidin與生物素結合,加入底物工作液顯
I型超敏反應的主變應原
1.某些藥物及化學物質:如青霉素、磺胺類、普魯卡因、有機碘。2.吸入性物質:粉塵顆粒、塵螨、真菌菌絲、真菌孢子、昆蟲毒液、動物皮毛等。3.某些酶類:細菌酶類物質、塵螨中的半胱氨酸蛋白等。4.食物蛋白:奶、蛋、魚蝦、蟹貝類等。
I型超敏反應的主變應原
1.某些藥物及化學物質:如青霉素、磺胺類、普魯卡因、有機碘。2.吸入性物質:粉塵顆粒、塵螨、真菌菌絲、真菌孢子、昆蟲毒液、動物皮毛等。3.某些酶類:細菌酶類物質、塵螨中的半胱氨酸蛋白等。4.食物蛋白:奶、蛋、魚蝦、蟹貝類等。
心電圖分析:II度I型傳導阻滯
患者74歲女性,膝關節置換術后2天出現胸痛,伴呼吸急促及惡心。T:37.2℃,BP:100/60mmHg,P:55次/分,R:20次/分。胸片示:肺水腫。心電圖如下:?根據Killip分級,她的死亡風險是多少?A、6%B、17%C、38%D、67%正確答案:CKillip分級發布與1967年,通常用
I型超敏反應的抗體受體
1.針對某種變應原的特異性IgE抗體是引起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因素。2.IgE主要由鼻咽、扁桃體、氣管和胃腸道粘膜下固有層淋巴細胞中的B細胞產生,這些部位也是變應原易于侵入引發超敏反應的部位。3.IgE受體:有高親和性受體和低親和性受體兩種。
I型超敏反應的治療原則
1.脫敏治療:⑴異種免疫血清脫敏療法:可采用小劑量、短間隔(20~30分鐘)多次注射的方法進行脫敏;⑵特異性變應原脫敏療法:對已查明而難以避免接觸的變應原如花粉、塵螨等,可采用小劑量、間隔較長時間、反復多次注射(皮下注射)相應變應原的方法進行脫敏治療。2.藥物治療⑴抑制生物活性介質合成和釋放的藥物①
I型超敏反應的抗體受體
1.針對某種變應原的特異性IgE抗體是引起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因素。2.IgE主要由鼻咽、扁桃體、氣管和胃腸道粘膜下固有層淋巴細胞中的B細胞產生,這些部位也是變應原易于侵入引發超敏反應的部位。3.IgE受體:有高親和性受體和低親和性受體兩種。
I型超敏反應的發病機制
1.機體致敏;2.IgE交叉連接引發細胞活化;3.釋放生物活性物質⑴預先形成儲備的介質;包括①組胺(histamine),引起速發相癥狀的主要介質,可使小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黏膜腺體分泌增強,其作用短暫,很快被組胺酶滅活,②激肽原酶(kininogenase),可將血漿中激肽原
I型糖尿病的診斷鑒別
Ⅰ型糖尿病自身絕對不能產生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外來胰島素治療I型糖尿病一直被描述成一種自身免疫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胰腺中的胰島細胞,并最終破壞它們制造胰島素的能力。沒有胰島素,身體就不能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因此I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才能存活。 Ⅱ型糖尿病體內胰島素是相對不足,因
I型超敏反應的基本介紹
Ⅰ型超敏反應,亦稱過敏反應(anaphylaxis)或變態反應(allergy)? 。主要由特異性IgE抗體介導產生,可發生于局部,也可發生于全身。主要特征是:1.超敏反應發生快,消退也快;2.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幾乎不發生嚴重組織細胞損傷;3.具有明顯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4.肥大細胞和嗜堿粒細胞參
I型超敏反應的治療原則
1.脫敏治療:⑴異種免疫血清脫敏療法:可采用小劑量、短間隔(20~30分鐘)多次注射的方法進行脫敏;⑵特異性變應原脫敏療法:對已查明而難以避免接觸的變應原如花粉、塵螨等,可采用小劑量、間隔較長時間、反復多次注射(皮下注射)?[1]??相應變應原的方法進行脫敏治療。2.藥物治療⑴抑制生物活性介質合成和
I型超敏反應的發病機制
1.機體致敏;2.IgE交叉連接引發細胞活化;3.釋放生物活性物質⑴預先形成儲備的介質;包括①組胺(histamine),引起速發相癥狀的主要介質,可使小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黏膜腺體分泌增強,其作用短暫,很快被組胺酶滅活,②激肽原酶(kininogenase),可將血漿中激肽原
I型超敏反應的基本介紹
Ⅰ型超敏反應,亦稱過敏反應(anaphylaxis)或變態反應(allergy)。主要由特異性IgE抗體介導產生,可發生于局部,也可發生于全身。主要特征是:1.超敏反應發生快,消退也快;2.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幾乎不發生嚴重組織細胞損傷;3.具有明顯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4.肥大細胞和嗜堿粒細胞參與5
關于內含子歸巢的第Ⅱ類內含子介紹
在第Ⅱ類內含子中大部分開放讀框都具有一個與反轉錄轉座子相關的區域(除核酸內切酶編碼區之外)。這種類型的內含子在低等真核生物和某些細菌中都有發現。反轉錄酶對于內含子來說是特異的,而且和歸巢有關。反轉錄酶以初始mRNA為模板合成內含子的DNA拷貝,通過采用與反轉錄病毒相似的機制使內含子插入到靶位點中
內含子的定義
內含子(Intron)又稱間隔順序,指一個基因或mRNA分子中無編碼作用的片段? 。是真核生物細胞DNA中的間插序列。這些序列被轉錄在前體RNA中,經過剪接被去除,最終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內含子和外顯子的交替排列構成了割裂基因。在前體RNA中的內含子常被稱作“間插序列”。在轉錄后的加工中,它比
內含子的特點
特點內含子(introns)在轉錄后的加工中, 從最初的轉錄產物除去的內部的核苷酸序列。術語內含子也指編碼相應RNA內含子的DNA中的區域。大多數真核結構基因中的間插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或不編碼序列。它們可以轉錄,但在基因轉錄后,由這些間插序列轉錄的部分(也可用內含子這個
I型凝集素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I型凝集素英文名稱I-type lectin定 義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含有免疫球蛋白結構域的一類凝集素。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糖類(二級學科)
I型糖尿病的并發癥
糖尿病并發癥眾多,可分為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急性并發癥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滲非酮癥昏迷(多見于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累積全身各個組織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如心血管、腦血管、腎血管和四肢大血管)、微血管(如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神經病變(如自主神經和軀體神經等)等。
I型超敏反應的常見疾病
1.全身過敏性疾病⑴藥物過敏性休克 青霉素常見,其次頭孢菌素、鏈霉素、普魯卡因等;⑵血清過敏性休克 破傷風抗血清、白喉抗毒素等。2.局部過敏反應⑴呼吸道過敏反應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⑵消化道過敏反應 過敏性胃腸炎等;⑶皮膚過敏 主要包括蕁麻疹、特應性皮炎(濕疹)和血管性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