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九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九次締約方會議11月23日晚達成協議后在華沙落下帷幕。 盡管發展中國家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沒有得到全部滿足,但中國代表團表示,無論談判進展如何,中國都將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據中國代表團介紹,本次大會對各方都關注的三大問題--德班平臺進程、損失損害補償機制、資金問題最后作出了決定,取得了大家都不滿意但都能接受的成果。 本次會議11日召開,原定22日閉幕,但由于在應對氣候變化基本原則、損失損害補償機制、資金等關鍵問題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存有巨大爭論,大會不得不連續磋商,延期至23日晚閉幕。 ......閱讀全文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反映了全人類對于強化減排、控制氣溫上升、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然而,由于這項會議遵循“協商一致”的議事原則,許多重要議題一直久拖未決。 12月2日-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第25次締約方大會(COP25),暨《京都議定書》第15次締約方大會(CMP15)及《巴黎協
中國政府18日在華沙氣候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 華沙氣候談判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這是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戰略規劃,對提高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能力意義重大。 中國人口眾多、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整體脆弱。氣候變化已對中國的糧食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戰略處處長田成川18日在華沙指出,全國低碳日已成為中國全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傳播氣候變化知識的新的平臺。作為全球第一個設立全國低碳日的國家,中國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負責任的態度。 由中國新聞社和國家發改委氣候司聯手舉辦的“氣候傳播與公眾意識”主題邊會18日在聯
在華沙氣候大會期間,“低碳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主題展覽”也在會場內“中國角”同步開展。圖為與會代表在感受中國的毛筆。 聯合國氣候大會接近尾聲,“低碳中國”主題展也即將落下帷幕。在本次氣候大會期間,這個展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的展覽吸引到眾多到訪者,受到各方關注。 此次展
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當地時間11日凌晨在坎昆氣候大會閉幕后表示,本次氣候大會取得了成功,《京都議定書》得到了堅持。 解振華對新華社記者說,本次大會獲得成功在于各締約方共同努力,大家按照“巴厘路線圖”所指引的道路前進,這證明多邊機制能夠推
聯合國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天津會議9日閉幕,會議基本達到預期效果,中國談判代表團表現出的開放、自信和有底氣,給與會媒體和談判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9日下午,在會議閉幕前中國代表團舉行的最后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說:“中國一直主張談判的進程公開透
誰應該為氣候變化買單?就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聯合國華沙氣候變化大會上就此激烈爭辯時,一個名為“全球碳計劃”的國際組織發布的報告將中國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報告稱,全球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正不斷創造歷史紀錄,世界頭號排放大國中國“貢獻”了新增排放的 70%。在
5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九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于11月11日至20日在波蘭華沙舉行。 關 于 即 將 召 開 的 華 沙 氣 候 會議,解振華介紹說,大會將落實和開啟兩個議題:一是落實從2007年開始巴厘路線圖所確立的各項談判任務、各國已經
當地時間11日凌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在墨西哥坎昆閉幕。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會議閉幕全會上發言,稱中方將繼續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積極努力。 解振華表示,中國代表團對墨西哥政府和人民為舉辦氣候變化談判坎昆會議作出
中國代表團11日凌晨就剛剛閉幕的坎昆氣候大會發表看法,積極評價會議取得的成果,但認為明年的南非會議將面臨艱巨的談判任務。 中國代表團向記者提供的書面材料說,各方在會議伊始均表示推動會議取得成功的良好政治意愿,期待在坎昆會議上能取得平衡的結果,為今后的談判奠定堅實基
中新網哥本哈根十二月十九日電 (記者 李洋) 長達十二天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十八日午夜前后形成協議文本,大會即將于十九日前后閉幕。 本網記者已獲得相關文件,篇幅很短,文件內容非常簡明扼要,符合之前預期。文件中對各國的具體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都沒有提及,只在附件中有一份表格,涵蓋一些較為重
波恩談判以及本年度其他3次國際氣候談判,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11月聯合國墨西哥坎昆氣候變化大會準備談判文本。然而,波恩談判在爭議中落幕后,各個談判代表團只剩下10月為期6天的天津談判作最后溝通。 近日,聯合國今年第三次氣候變化談判于德國波恩閉幕,近190個國家的4500多名代表參加了談
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9月23日晚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閉幕。聯合國氣候峰會是應對氣候變化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會議,也是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之前最重要的一次會議。與此前的氣候變化談判不同,此次峰會不涉及實質性談判,更像是一次動員和倡議。盡管會議規模創歷史之最,但是,由于只表達政治意愿不確定法律義務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華沙會議高級別對話已經開始,這意味著本屆多邊會談已進入最后“沖刺”收官階段。當地時間11月21日,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華沙會議德班平臺高級別對話上的引導發言中呼吁各方“加強行動”,通過所有各方進一步的行動,來加強公約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 解振華
6月1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在京閉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路甬祥在閉幕式上作了題為《迎接人類知識文明新時代》的報告。 路甬祥在報告中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著深刻的
中國政府19日表示,中國將確保實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和13億立方米的目標。 中國國務院19日印發《關于國家應對
12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將在坎昆閉幕。此次會議能否在解決全球氣候問題上有所突破?為此,本報特邀蔡拓、陳鳳英、鄒驥、曾少軍4位專家進行解析。 中國政法大學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所長 蔡 拓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
9月16日,距離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召開只剩一周時間,記者在聯合國總部注意到,峰會已進入最后倒計時階段。整個聯合國系統都在為峰會的順利召開而緊張忙碌。 聯合國當天特別舉辦了多場峰會預熱活動,其中包括最新版氣候經濟委員會報告發布會以及聯合國助理秘書長歐爾對峰會籌備工作的通報會。聯合國秘書長潘
當地時間12月15日深夜,聯合國氣候變化卡托維茲大會順利閉幕。大會如期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通過了一攬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成果,全面落實了《巴黎協定》各項條款要求,體現了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自能力原則,考慮到不同國情,符合“國家自主決定”安排,體現了行動和支持相匹配,為《
坎昆博弈13天:關鍵問題未能突破 “有總比沒有強。”菲律賓談判代表與《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起走出月宮談判大廳時說。時值墨西哥當地時間12月11日凌晨5點,談判在拖延了一夜之后接近尾聲。 就在這個凌晨,坎昆氣候變化大會落下了帷幕。大會分別在《聯合國氣候變
2010年是多災的一年。這一年,無數的新聞背后是嘆息還是反思? 氣候談判天津會議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聯合國今年第四次氣候變化談判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AWG-LCA)第12次會議和《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繼續減排承諾特設工作組(AWG-KP)第
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幕。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致開幕辭。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里(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中)與丹麥首相拉
國內十大環境新聞 一、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作十七大報告時,提出了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二、中國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出現“拐點” 中國經濟保持著快速發展勢頭的同時,二氧化硫、化學
備受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在延期一天之后,于2009年12月19日在哥本哈根終于落下了帷幕。作為世界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一次氣候談判,來自世界192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學術團體和企業界的近4萬名代表,包括119位國家
節能減排不遺余力 多種手段力推綠色經濟 碳交易、標準化以及發展新能源將成為未來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或方式 近期,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18次締約方大會已經結束。雖然《京都議定書》這一法律框架得以保全,但是第二承諾期的減排雄心不足、環境漏洞突出,導致減排
英國《自然》雜志最近評出了2009年度科學新聞,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世界位于首位,大型強子對撞機打破世界紀錄和“氣候門”事件等均在其列。 1. 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世界 40年一遇的全球性流感使世界有如坐過山車一般時而恐慌,時而安心。3月份,一種名為H1N1的雜交流感病
氣候組織氣候政策倡議項目(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10月22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投資出現萎縮,遠遠低于防止最危險后果發生所需的水平。 據路透社報道,由于經濟不景氣導致國家和私人投資預算吃緊,2012年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適應氣候變
經過近兩周緊張的磋商,聯合國坎昆氣候大會于當地時間11日凌晨閉幕,會議通過了兩項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推動氣候談判進程繼續向前,國際社會對此予以積極評價。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1日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坎昆氣候大會取得了“世界急需的巨大成功”,“各國政府為了共同的
坎昆聯合國氣候大會7日進入高級別會議階段,不少國際組織借此機會著力描繪人類的恐怖未來,試圖利用自身的特殊角色來游說談判代表。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7日在會場發布了一份名為《冰川與氣候變化》報告,指出南美國家和美國阿拉斯加的冰川因氣候變化正在加速消融,一些脆弱物種很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消失,并給人類生活
經過近兩周的緊張磋商,原定10日閉幕的坎昆氣候變化大會11日凌晨終于畫上句號。會議通過了兩項應對氣候變化決議,推動氣候談判進程繼續向前,向國際社會發出了積極信號。 決議對棘手問題“《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采用了較為模糊的措辭:《議定書》特設工作組應“及時確保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