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大麻可以減輕疼痛和惡心,但它也可以導致注意力下降和記憶力喪失。一項對小鼠的最新研究發現: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可能有助于抑制這些副作用。 幾百年來,人們利用大麻治療慢性疼痛、多發性硬化癥和癲癇等多種疾病。在老鼠身上的研究表明:它可以減少一些表現在阿爾茨海默氏癥上的神經損害。其中對神經起特殊作用的主要成分為四氫大麻酚(THC),這是一種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批準的用于治療艾滋病患者神經性厭食癥以及因化療引起的惡心的藥物成分。雖然娛樂性毒品使用者經常吸食大麻,而給病人開具的處方THC一般限定為膠囊的形式。事實上,許多人難以忍受其所帶來的副作用。 引起這些副作用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在大腦中,THC會與被稱為CB1和CB2的受體相結合,這兩種受體參與神經發育以及疼痛知覺和食欲的形成。這些受體通常由類似的化合物所激活,而化合物則是由人體自身合成的稱為內源性大麻素的物質。當這些化合物之一與CB1結合時,它會抑制一......閱讀全文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本期為大家的帶來的是有關癲癇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重大進展!首次解析出人突觸GABAA受體的三維結構,有望開發出治療癲癇等神經疾病的新型藥物 doi:10.1038/s41586-018-0255-3 許多藥物---不論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都作用
【1】Nat Med:阻斷蛋白VCAM1可阻止年老小鼠的記憶喪失 doi:10.1038/s41591-019-0440-4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阻斷一種將循環免疫細胞附著到血管壁上的蛋白---VCAM1---能夠讓年老的小鼠在記憶和學習測試中的表現與年輕小鼠一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AD患者的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而且患病人數將會持續上升。同時,預計到2030年,我國AD的經濟負擔將超過32000多億元,2050年將超12萬多億元。但時至今日,依舊沒有一套切實可行可治愈AD療法,其對大腦的傷害始終積重難返。近日,紐約州立大學的華裔科學家Zhen Yan
來自清華大學,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揭示出一種α/β核心神經元能作為一道“門”維持長時程記憶形成,而任何能開啟這一門控的經歷都能有助于形成長時程記憶,這為解析如何形成長期記憶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公布在Current Biology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免疫網絡學說最早由Jene提出,在免疫網絡學說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一、Jerne的免疫網絡學說 Jerne強調免疫系統中各個細胞克隆不是處于一種獨立狀態,而是通過自我識別、相互刺激和相互特約構成一個動態平衡的網絡結構。構成相互刺激和相互特約的物質基礎是獨特型和抗獨特型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鑒別出了一種新型機制及阿爾茲海默病的潛在新型治療靶點。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Tao Ma教授說道,阿爾茲海默病是一種毀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的研究人員,確定了海馬的一個小區域CA2對于社會記憶至關重要。社會記憶就是指動物識別同物種其他動物的能力。更好地理解CA2的功能可能有助于了解以及治療以社會行為改變為特征的疾病,如自閉癥、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障礙等。這些小鼠身上獲得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2月23日的
今年對于癌癥免疫治療領域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多個CAR-T療法的相繼獲批上市,為許多之前無藥可治的晚期血液腫瘤患者,帶來了治療甚至治愈的希望。 然而,相比于在血液腫瘤治療鄰域研究過程中的順風順水,CAR-T在實體瘤治療鄰域的研究可謂是舉步維艱,收效甚微(1)。而其中,CAR-T治療實體
人們認為,“印記”細胞之間的突觸是用于記憶存儲的底物,并且這些突觸的減弱或喪失導致相關記憶的遺忘。2020年2月6日,浙江大學王朗及谷巖共同通訊在Science 發表題為“Microglia mediate forgetting via complement-dependent synaptic
有抗雌激素作用的制劑 使用抗雌激素制劑的副作用包括: -熱潮紅; -體重增加; -體液潴留; - 心血管疾病,例如血栓癥(血凝塊),高血脂(血脂過多); -骨質疏松癥; -眼病; -肝中毒。 酒精 酒
維生素A(vitaminA)又稱視黃醇(其醛衍生物視黃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個具有脂環的不飽和一元醇,包括動物性食物來源的維生素A1、A2 兩種,是一類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物質。 維生素A1多存于哺乳動物及咸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2常存于淡水魚的肝臟中。由于維生素A2的活性比較低,所以通常所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有關阿爾茲海默癥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Life:靶向代謝功能障礙的療法或有望治療阿爾茲海默病 DOI:10.7554/eLife.50069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Yale-NUS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Picower學習與記憶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們報告稱,限制小鼠大腦中的某一蛋白質可以逆轉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癥狀。 研究人員發現,過度生成p25蛋白有可能是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大腦中累積粘蛋白片段團塊背后的元兇。論文的資深作者、麻省理工學院Picower學習與記憶研究所所長蔡理慧(
在受到感染或其他免疫反應過程中,天然的CD8 T細胞會進行快速的克隆增殖與分化,從而產生大量針對病原相關抗原的效應細胞。在抗感染免疫結束之后,大部分效應細胞會被清除,從而確保體內的免疫系統的穩態。然而,一部分細胞能夠脫離被清除的命運,成為記憶細胞。記憶細胞的數量越多,在后續感染過程中的免疫反應就
天然的CD8 T細胞會進行快速的克隆增殖與分化,從而產生大量針對病原相關抗原的效應細胞。在抗感染免疫結束之后,大部分效應細胞會被清除,從而確保體內的免疫系統的穩態。然而,一部分細胞能夠脫離被清除的命運,成為記憶細胞。記憶細胞的數量越多,在后續感染過程中的免疫反應就會越有效。因此,T細胞的分化,增
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經歷著失憶的痛苦。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量退伍軍人和足球運動員的創傷性腦損傷,比如老年人的腦中風和老年癡呆癥;甚至我們所有人都會經歷的大腦正常老化。記憶的喪失似乎不可避免,但是一位特立獨行的神經科學家正致力于電子療法。由DARPA資助的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Theodore
來自MIT的研究人員發現用光激活腦細胞可以讓人找回喪失的記憶。通過一種稱為光遺傳學的技術,科學家們重新激活了那些被埋藏的記憶。相關結果發表在5月28日的Science雜志上。 這項研究由MIT生物系教授,理化研究中心主任Susumu Tonegawa領頭。他認為,研究結果回答了一個神經系統科學
生物通報道:出生于臺灣的蔡理慧(Li-Huei Tsai)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神經學科學家,她從事阿茲海默癥研究已經25年了,曾發現人類大腦重要記憶中心,并確定了影響阿茲海默癥恢復長時程基因和學習能力的基因。 在最新一期(11月9日)Nature雜志上,蔡理慧教授發表綜述:“The road to
摘要 目的:探討推拉動作后再進行高 G值暴露對大鼠記憶功能的影響。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 10Gz組和推拉組3組 ,每組8只。記錄處理后不同時間大鼠記憶功能的變化。結果:推拉組避暗實驗的錯誤數及錯誤時間在暴露后較對照組顯著增加〔 6 h 分別為(3. 3± 1. 0)
摘要 目的:探討推拉動作后再進行高G值暴露對大鼠記憶功能的影響。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 10 Gz組和推拉組3組,每組8只。記錄處理后不同時間大鼠記憶功能的變化。結果:推拉組避暗實驗的錯誤數及錯誤時間在暴露后較對照組顯著增加〔6 h分別為
在過去的十年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麻疹疫苗通過兩種方式提供保護:它不僅可以預防這種眾所周知的以起斑點和發燒為癥狀的經常將兒童患者送往醫院的急性疾病,而且似乎還可以在長期內預防其他感染。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些研究人員提出這種疫苗可以全面增強免疫系統。其他人則認為這種疫苗的廣泛保護作用源于預防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的最新一期上,刊登了一項有關“淀粉樣蛋白”的研究。美國Stowers研究所(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科學家與合作者首次以原子分辨率描述了大腦神經細胞中一種淀粉樣蛋白的結構,讓我們對這類常與神經疾病聯系在一起的蛋白有了新的
當我們劇烈運動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出大量促進情緒并使人“感覺良好”的激素——內啡肽。也因此,有很多人酷愛運動。近日,一項研究顯示,除了會釋放讓人產生幸福感的激素外,運動還會產生一種可以增強記憶和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的激素。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Vag
報道: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老年癡呆癥)是最常見的癡呆癥類型,是美國十大死因中唯一沒有開發出預防措施的一種疾病。盡管老年癡呆癥歷來被認為與淀粉樣β蛋白和tau蛋白沉積有關,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涉及到多個細胞系統的中斷。因此,僅通過一個單一的靶標很難給
在與病毒或癌癥的長期對抗中,精疲力竭的T細胞會逐漸喪失功能,這種狀態被稱為T細胞耗竭。在當今大熱的免疫治療中,檢查點阻斷會促進腫瘤浸潤CD8+ T淋巴細胞的增殖。不過,這種現象背后的機理仍不清楚。瑞士洛桑大學Werner Held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鑒定出腫瘤內Tcf1+PD-1+CD8+&
前言 病毒選擇宿主的初衷是為了寄生,復制自己,所以它會進化以逃逸人體免疫系統,達到長久寄生以及在人際間傳播的目的。 COVID-19病人臨床資料,ICU重癥病人,淋巴細胞計數遠低于Non-ICU病人,提示病毒可能通過某些機制引起了淋巴細胞的減少。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1月1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1.我國科學家在Science期刊上解析出非洲豬瘟病毒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并揭示它的組裝機制 doi:10.1126/science.aaz1439 非洲豬瘟(A
在與病毒或癌癥的長期對抗中,精疲力竭的T細胞會逐漸喪失功能,這種狀態被稱為T細胞耗竭。在當今大熱的免疫治療中,檢查點阻斷會促進腫瘤浸潤CD8+ T淋巴細胞的增殖。不過,這種現象背后的機理仍不清楚。 瑞士洛桑大學Werner Held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鑒定出腫瘤內Tcf1+PD-1+C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