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汪品先:別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年輕想做事情的時候做不成,老了該謝幕的時候反而要登場。”汪品先開玩笑說,“別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那是1959年的夏天,一輛從高加索山上下來的卡車底朝天翻倒在黑海岸邊,被壓在底下的莫斯科大學地質隊員里,有個叫汪品先的中國學生。當他蘇醒過來的時候絕沒有想到,前面等待著他的,是要比翻車更糟糕的“折騰”。 1960年回國前后的“重點批判”,“困難時期”的政治運動,汪品先遭遇的是精神上的巨大沖擊。“文革”期間,他和很多知識分子一樣,幾乎絕望地以為將來的生存環境“就那樣了”。 但是這位推動中國深海研究的先行者、國際大洋鉆探首位中國首席科學家,更沒想到會在該退休的年齡迎來學術上的黃金期。對于汪品先來說,“年輕想做事情的時候做不成,老了該謝幕的時候反而要登場”。他開玩笑說:“別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因為他自認為“有點分量”的工作,都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做的。“到了晚年,才挖到了深海研究的學術富礦。” 《......閱讀全文

    汪品先:從海底看地球能看到什么

      “人類歷來是在海洋之外看海洋,看到的只是一個單向運動的世界;而當人類潛入深海,立足海底向上看,才會看到更多的精彩,獲得更多的發現。”  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的發展,國人“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情亦是節節高漲。近年來,如火如荼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將人們的視線引向廣袤的

    記汪品先院士:求解深海之謎

      “你看,大西洋是這樣裂開的……”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指著辦公室墻上的一幅海底地形圖,引導記者理解深海的概念。他有一個觀點,就是海洋強國一定要體現在深海大洋上。  這位年逾古稀的科學家是推動中國深海研究的先行者,是首次由中國人設計和主持的大洋鉆探航次的首

    我國在熱帶西太平洋前沿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考察時強調。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我國成立的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要求為指引,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瞄準聚焦建設“海洋強國”的國家戰略需求,解決自主創新核心關鍵問題,引領

    08年中科院院長獎、導師獎、優博論文及各類獎學金揭曉

    08年中科院院長獎、導師獎、優博論文及各類獎學金揭曉 根據中科院人教局科發人教字〔2008〕192號、194號和26號文件通知,2008年中科院各類獎學金、獎教金和優博論文經各單位評審推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初評,最后中科院人教局組織終審,現結果已全部揭曉。獲獎名單如下: 一、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2016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公示

       2016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公示  2016年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16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19項成果擬獲獎,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4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17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1

    2018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公示

      2018年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18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23項成果擬獲獎,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17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17項成果擬獲獎,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3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17部圖書擬獲優。現將擬獲獎項目予以

    第三次南海大洋鉆探進入“下半場”

      這一次,要講述的,是南海如何從陸地變成海洋的故事。故事的挖掘者,是正停在香港招商局碼頭的“決心”號大洋鉆探船;故事的解讀者,則是來自全世界各個領域的科學家。  這是第三次南海大洋鉆探,由我國科學家主導,它包括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367和368兩個航次,共有來自13個國家的66名科學家參加

    以強大裝備支撐深海科研(科技雜談)

      只有加快發展深海裝備,實現自主創新、集成發展,以強大的裝備來支撐深海科研,才能早日取得突破性、引領性的海洋科考成果  前不久,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82歲的汪品先院士搭乘“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南海完成3次下潛。這位耄耋老人對于海洋事業和科學探索的熱愛,令人動容。  將汪院士順利送抵海底的“

    汪品先:深海研究將從南海破冰

      近日,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院士在參加由中國地質大學舉辦的“地球生物學國際研討會”時向《科學時報》記者透露,我國科學家正在積極推進一項關于南海深部的基礎科學研究計劃,“如果獲得成功,這將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深海研究計劃,我們希望有更多單位共同參與”。   據介紹,南海是我國最大的外海,平

    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公示

      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日前組織召開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  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20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4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15項成果擬獲獎,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16項成果擬獲優。現予以公示

    我國科學家主導的南海大洋鉆探即將實施

      1月23日,同濟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由我國科學家建議、設計并主持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鉆探,國際大洋發現計劃349航次(英文簡稱IODP349航次),將于1月28日從我國香港啟航。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李春峰教授、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林間教授聯合擔任此航次首席科學家,上船參與科學考察的中

    2015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公示

       2015年,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15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16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9項成果擬獲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15項成果擬獲優。現將擬獲獎項目予

    973一三年立項項目后三年預算初步方案公示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專項經費預算擬安排情況匯總表      金額單位:萬元1012013CB837000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相關科學研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范一中后三年300.00300.001022013CB837100寒武紀葉足動物及其相關蛻皮動物起源與演化研究西北大學劉

    186個973計劃項目結題 56個項目驗收獲優秀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7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  此次,一共有186個項目通過驗收,5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包括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藥性形成、傳播與控制的基礎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曹雪濤“免疫識別

    第三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舉行 17位院士出席

      7月2日,“第三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海舉行,千余名海內外華人學者參加研討。  這次大會強調“回歸學術本位”,沒有開幕式,不設主席臺。與會者不論頭銜一律平等,出席大會的17位院士和學生一起參加討論,一樣在分組會上作報告。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敲重點!151個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將結題驗收

    2019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結題驗收項目清單#aabb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border:1px solid #666666}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第一承擔單位項目依托部門2015CB150100光合作用分子機制與作物高光

    科技部公布973計劃2019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

      近日,科技部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4年立項的1個項目、2015年立項的151個項目的結題驗收。結果顯示光合作用分子機制與作物高光效品種選育”等152個項目自立項實施以來,總體執行情況較好,達到了預期目標,科技部予以通過驗收。其中,“作物-固氮根瘤菌特異與廣譜共生的分子

    2015年152個"973計劃"項目后三年預算安排 擬16.4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16日,科技部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以下簡稱“973計劃”)2015年立項的152個項目后三年預算方案進行公示,項目預算總經費164094萬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專項經費預算擬安排情況匯總表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承擔單位負責人研究周期

    “海洋地質學”創新群體研究團隊側記

      蔚藍的海洋,廣闊而又美麗,同時還孕育著地球的生命。  “不僅如此,海底沉積著地球的各種記憶。它們都是‘地質歷史書’的頁碼和頁碼上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研究,配合其他的研究手段,我們就能夠還原古代某個時段的全球氣候條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西太平洋暖池與東亞古環境:沉積記錄的

    教育部2017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發布 共319項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高等學校科技創新,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我部組織開展了2017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工作。經評審委員會評審、獎勵委員會審定和教育部批準,決定授予“拓撲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含外籍)候選人名單公示

      共180名候選人,其中5名為外籍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實施管理辦法》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異議期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各科學部專業評審組確定的2009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含外籍)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內(8月5日—9月4日)為異議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