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夸大所謂的“成功”是不負責任
我想和同學們分享的不是心靈雞湯,何況,作為一個同學們的長輩,我本人非常反對“偽勵志”,片面地灌輸所謂的成功學,用指標來衡量所謂的成功。偽勵志是青春期的毒藥,我們要拒絕服毒。青年人當然要奮斗,但作為一個老師,片面鼓動出人頭地,夸大所謂的“成功”,起碼是不負責任的。我大學畢業30年了,我的感受是絕大多數人是平常人。按照世俗的指標,我們都不是金字塔的頂尖人士。我們帶著“偽勵志”灌輸的心靈雞湯走到社會上,就會有偏差。我們在談青春奮斗時,先問問自己,我們還有沒有平常人的心境,有沒有自己的態度,而不是以別人的態度為態度。我怎樣看待成功——態度是最重要的。 去年,我去母校陜西師范大學做演講,之后接到一個學弟的來信,他自稱“可憐的農村屌絲”,問知識能改變命運嗎?我回信說:與其說“知識改變命運”,莫如說“知識改變我們對命運的態度”。比如你說“懷疑讀書上學的意義”,這種懷疑的態度,恰恰是讀書上學后獲取的。讀書與思考讓我們看到世界是多元的,......閱讀全文
讀研路上的進與退
??2020年年末,退學后的張楚,第二次走入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場。 此前,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化學研究的“逃兵”。 張楚愛化學,高中時就在學校創辦了化學實驗社。大家都以為他會是未來的化學家,張楚自己也這么堅信。 順理成章地,張楚進入某985高校,念了化學。路徑也很清晰——本科,碩士,博
王紅:夸大所謂的“成功”是不負責任
我想和同學們分享的不是心靈雞湯,何況,作為一個同學們的長輩,我本人非常反對“偽勵志”,片面地灌輸所謂的成功學,用指標來衡量所謂的成功。偽勵志是青春期的毒藥,我們要拒絕服毒。青年人當然要奮斗,但作為一個老師,片面鼓動出人頭地,夸大所謂的“成功”,起碼是不負責任的。我大學畢業30年了,我的感受是絕大
53.6%學生認為讀研是否值得關鍵取決于導師
調查顯示:72.8%的人認為中國導師合格率偏低 考研學生首重( 64.1%)導師的科研能力,其次是“導師對學生是否盡職盡責”?“讀研值不值,關鍵看導師。”一位讀者針對上周的報道《民調顯示52.9%的人認為現在讀研不值》傳來了他的意見。?持續數年20%以上的研究生報名增長率,去年突然折了腰——全國考
熊丙奇:讀研值不值是個早就應問的問題
近日,《中國青年報》與某網站聯合開展了一項調查,共有7730人參與,其中在讀或已畢業研究生4865人。調查顯示,52.9%的人認為現在讀碩士研究生不值。讀過研的受訪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54.5%的人認為,讀研還是工作,每個人應該視自己情況而定。?在保研如火如荼進行,以及2008年研究生報名
長讀長 讀序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46.shtm ? ?趙方慶(左二)與團隊成員(左一侯玲玲、右二張金陽、右一左振強)查看測序數據情況。課題組供圖 實際上,核糖核酸(RNA)不總是“一條線”,這種遺傳信息載體
報告:本科生讀研人數持續上升 醫學生占比較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5日電 (任靖)2022年度考研今日開考。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逐年攀升,“考研熱”持續升溫。日前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超過1/4本科畢業生選擇跨專業讀研,符合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是跨專業讀研的主要原因。本科生讀研比例上升3% 醫學生讀研比例最高近年來,考研熱度不減。2020年全國
2018奈望林納獎得主:本科滿分,讀研解決納什遺留難題
現年 37 歲的理論計算機科學家康斯坦丁諾斯。達斯卡拉基斯(Constantinos Daskalakis),由于對博弈論和機器學習的核心問題的研究貢獻,獲得了 2018 年奈望林納獎(Rolf Nevanlinna Prize)。這位來自希臘的計算機科學家既是一位大學期間課程幾乎全部滿
衛計委要求原研藥降價態度強硬 或由國家統一談判 統一定價
原研藥不僅在各地藥品招標規則中遭到冷遇,國家衛計委也在醞釀對其價格進行一輪“砍殺”。周四,一位近期參與全國招標座談會的知情人士對記者稱,國家衛計委在會議上對原研藥降價表現出明顯的支持態度。 該人士透露,衛計委副主任孫志剛在會上明確提出,要降低原研藥的“超國民待遇”,讓原研藥與仿制藥同臺競爭
“逆轉”細胞命運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關于再生與復活的夢想。從克隆羊到克隆猴的誕生,科學證明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有可能發生逆轉。而在這些核移植過程中,我們體內就有這種可以改變細胞命運的基因。鄧宏魁(左)研究小組在討論科學問題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細胞編程和重編程的表觀遺傳機制”重大研究計劃中,北
徐立之:科學家的DNA首先是創新
“基因是描寫生命機能的藍圖。”近日,香港大學校長、著名遺傳學家徐立之在復旦大學接受名譽博士學位授予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儀式結束后,徐立之就“科學家的基因”這一主題展開演講,與在場專家、學子共同探討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及使命。 “科學家DNA的第一串,是一種特有的工作態度,是在對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