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國 最大載人太陽能飛機橫穿美國,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攀高,低溫制造晶體硅,研制可拉伸或折疊電池,新催化劑讓制氫過程排放近零。 5月3日,世界最大載人太陽能飛機“太陽驅動”號從舊金山升空后于7月6日抵達紐約,完成橫穿美國飛行。 6月,萊斯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制出一款基于大塊共聚物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為 3%。科學家發現以鈣鈦礦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可達50%,是目前市場上同類電池的兩倍。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首次采用較低廉的金屬如鎳和鐵為催化劑,快速分割氫達每秒兩個分子,接近商業催化劑效率。 斯坦福大學使用自然界中“產電菌”分解污水中廢物時充當小型高效發電廠,提取水中存有約30% 能量。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以液體金屬取代水溶劑、硅取代糖溶質的一種低溫制造晶體硅新途徑。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通過對鋰硫代磷酸鹽處理,首次成功為較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開發出高性能納米結構固體電......閱讀全文
美 國 新型電池研究獲得突破;證明慣性約束核聚變反應釋放能量比燃料吸收的多。 佐治亞理工學院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即能將稻草、鋸末和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近百倍。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開發出一種主要原料是普通沙子的新
“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2013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落實《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根據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總體精神,先進能源技術領域根據本領域“十二五”部署,結合2012年度預備項目入庫情況以及201
摘要:水蒸氣透過率是表征太陽能背板(膜)對外界水蒸氣(濕氣)阻隔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標,可有效監測太陽能背板對內部電池組件的保護性能的強弱,避免太陽能電池在外界環境下被氧化。本文利用濟南蘭光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制造的W3/330水蒸氣透過率測試系統對太陽能背板(膜)進行水蒸氣透過率測試,并簡述了設
一項有關光電轉換效率的最新世界記錄已經誕生--多結太陽能光伏電池片轉換效率達到46%,該項技術成果由法國Soitec公司、法國微電子研究機構CEA-Leti與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共同開發。 多結電池片應用于聚光光伏發電系統(CPV),可提供低成本的電力。據悉,這是上述機構在一年內第
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的儲能電池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2kW全釩液流儲能電池耐久性快速評價試驗系統,自2007年7月6日開始運行以來,每天進行7次充放電循環。截至2011年6月4日已無故障運行1429天,累計運行時間超過34000小時,電池系統成功實現10,000次充/放電循環,
為推進我省光伏產業“十二五“期間超常規發展,特制定本規劃。規劃以2010年為基準年,規劃期為2011―2015年。 一、產業發展現狀 (一)產業背景及發展趨勢 1、產業背景 ――光伏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代。光伏產業代表當今世界新能源、清潔能源發展方向,是國家和我省
2014年,我國風電和太陽能并網裝機已超1.2億千瓦,預計發電量達1750億千瓦時。其中,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達3000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250億千瓦時。圖為冀北張家口壩上地區一處風電場與一處光伏電場。 (新華社發) 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在不遠的將來會代替污染嚴重且儲量
新能源技術將持續突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速度極可能大大超出預測。以智能電網、大規模儲能電池為代表的配套技術的良好預期,將進一步拉動新能源,提高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 奧巴馬發起的“能源新政”及其“綠色產業革命”,對于美國維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很可能起到與上世紀后半葉的“數字化
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大孔結晶聚酰亞胺共價有機聚合物的設計合成》中(發表于7月23日的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嚴教授的研究小組描述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制備有機分子篩材料。 美國特拉華大學的研究員嚴玉山在《自然通訊》期刊中發表了合成有機的分子篩材料的一個重要進展。 嚴玉山教授是美國特拉華
(三)先進高分子材料 特種橡膠。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并舉,走精細化、系列化路線,大力開發新產品、新牌號,改善產品質量,努力擴大規模,力爭到2015年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70%。擴大丁基橡膠(IIR)、丁腈橡膠(NBR)、乙丙橡膠(EPR)、異戊橡膠(IR)、聚氨酯橡膠、氟橡膠及相關彈性體等生產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團隊研制的100kWh鉛炭電池儲能系統在大連化物所星海二站園區成功并網運行。該系統為大連化物所食堂負荷提供穩定供電,可實現源網荷儲動態平衡等功能,將進一步推動鉛炭電池技術的發展與產業化。 系統由太陽能光伏發電模塊、鉛炭電池、離/并網逆變
吳貴輝總工程師在中國國際太陽能峰會暨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培訓開幕式上的致辭 (2012年10月26日 大同)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在山西大同隆重舉辦中國國際太陽能峰會暨SD競賽培訓。這次會議既是整個SD競賽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新形勢下共同商討太陽能產業轉
相對于傳統硅晶電池,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研發出一種可將能效提高25%以上的新型太陽能電池,但該技術仍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來進行商業可行性評估。 據路透社報道,研究人員在納米學科權威期刊《納米快報》上發表文章稱,新電池能將44%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比傳統的轉化34%太陽能的電池能效高出29
滬府發〔2011〕90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
經測試,電池模塊能量轉化效率未見任何衰減 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華民課題組自主研發的2kW全釩液流儲能電池耐久性示范評價系統,自2007年7月6日開始示范運行以來,截至2009年7月5日已無故障連續運行2年,累計運行時間超過17500小時,實現充/放電循環4500次以上。經測試,電
當前,能源緊張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為了緩解石油資源緊張問題,對替代傳統燃油車的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就目前來看,各國在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上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作為動力能源的包括太陽能、氫燃料、風能等。其中zui受人關注、應用范圍zui廣的就是鋰離子電池。1新能源汽車的鋰離子電池
能源供給側和消費側的革命將對建筑用能方式帶來變革,建筑的能源來源、用能種類以及供能系統方式都將出現巨大變化。從建筑能源來源來看,太陽能將成為其重要來源之一。 目前,太陽能光伏電池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元件價格由本世紀初的50元/W降至不足2元/W。太陽能光伏電池平均年發電小時數為1200小時,投入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得到長足發展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9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
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據《每日電訊報》報道,世界上第一個新型空氣燃料電池在英國揭開神秘面紗,這種電池的儲電能力是傳統電池的10倍。 科學家表示,如今,革命性“STAIR”(即“圣安德魯斯空氣”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燃料電池為新一代的電動汽車、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的推廣使用鋪平了道路。新型電池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12月10日,世界最先進的太陽能光熱系統室內檢測設備落戶中國企業,驅動著整個中國太陽能光熱行業技術的再次升級,也可能為中國的太陽能利用行業帶來萬億的商機。 價值的不可小覷 一提到太陽能,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太陽能熱水器”,這個名詞連續很長時間都是電視廣告和宣傳的熱
報道:雖然以甲醇或氫為發電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已經得到充分的研究,但由于聚合物材料缺乏有效的催化劑體系,現有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并不能直接利用生物質(biomass)作為燃料。 目前,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低溫燃料電池,借助于太陽能或熱能激活的催化劑,能夠直接將生物質
多結電池片應用于聚光光伏發電系統(CPV),可提供低成本的電力。據悉,這是上述機構在一年內第二次刷新世界紀錄,此前一次公布的世界紀錄是在2013年9月份。 多結光伏電池片選用的是三五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據報道,此次打破世界紀錄的電池片是一款四結電池片,其中每一個子電池都可將四分之一的入射光子精
記者日前從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獲悉,依托西北大學“光電技術與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和“國家級光電技術與功能材料及應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由西北大學王惠教授主持的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專題項目“太陽能光伏電池用高導電性銀粉材料的制備技術與工藝研究”,歷經數年潛心鉆研,通過小試、中試以及
太陽能光伏板 太陽能光伏是我國“十二五”時期新能源領域重點發展方向,也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出口商品之一。作為典型的“三頭在外”的產業,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在為國外用戶輸送清潔能源的同時,卻消耗了大量國內能源,這種現象亟須引起重視。一些專家認為,這種“國內耗能、國外節能”的出口創匯模
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中心劉壯接受國外媒體采訪 就在第一代中國光伏產業在歐美受阻之際,國內科研院所傳來捷報,可取代“晶硅”原材料的第二代“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水平。11月16日至21日在深圳舉行的第十四屆高交會上,中科院廣州分院副院長李定強發
《經濟參考報》記者10月31日獨家獲悉,多個部門將在低碳領域首次制定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鼓勵使用獲得低碳認證的家用電冰箱、家用空氣調節器、平板電視等六類產品;編制“國家優先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業內專家認為,此舉有利于提高低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A股多個低碳節能概念股有望受益。
多部門近日聯合出臺了低碳領域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鼓勵使用獲得低碳認證的家用電冰箱、家用空氣調節器、平板電視等六類產品;編制“國家優先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業內專家認為,此舉有利于提高低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A股多個低碳節能概念股有望受益。 多部門擬扶持低碳
目前的太陽能電池面板大多非黑即灰,色彩單調,安裝在建筑上將改變建筑的外觀,在對個性化設計需求比較高的場合使用受到很大的局限(如利用太陽能自行供應電能的廣告板等)。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光學及精密機械研究所新近研發出一種太陽能光伏電池板表面涂層技術,可以為太陽能光伏面板賦予各種不同的色彩,同時提高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