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節日喜慶的硝煙散盡,全國多地卻仍籠罩在陰沉的霧霾之中。 重重霧霾加重了人們的疑慮——從“灑水抑塵”到“停工停課”,從“霧霾罰單”到“免職開除”,各地治理霧霾的措施多樣、語態堅決,為何效果并不明顯?政策在落實中又遭遇了哪些尷尬與問題?突破“十面霾伏”的癥結何在? “尷尬”的應急措施 當霧霾襲來時,為什么孩子還在上課?當PM2.5爆表時,為什么企業卻置之度外?面對民間的質疑,官方解釋是,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預案。 近日,環保部出臺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北京、上海、江蘇等地也出臺或制訂空氣污染應急預案。《福建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已上報福建省政府。遼寧的省級及各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也已編制完成。 然而,各地的應急措施在操作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尷尬”。記者在霧霾天采訪時了解到,對于“提醒性、建議性”的“藍色預警”應急措施,很多人既不了解其具體內容,也無法真正按照建......閱讀全文
12月30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聯合曝光“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并一一對謠言做出真相解讀。 以下為環保部門曝光的“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 謠言一:微距鏡頭中的北京霧霾? 網傳視頻用4000流明燈光微距鏡頭下顯示出的北京霧霾。視頻中,一些細小顆粒四處飄散
環保部負責人日前表示,在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個城市為嚴重污染。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霧霾污染情況進一步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前后將近一周時間,環保部督察組啟動了12個地方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結果卻令人憂慮
環保部負責人日前表示,在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個城市為嚴重污染。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霧霾污染情況進一步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前后將近一周時間,環保部督察組啟動了12個地方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結果卻令人憂慮,
昨日,四惠橋東,車輛開著燈在霧霾中前行。北京在內的全國多個城市空氣污染指數達到重污染。昨日,一位市民戴著口罩在國貿等公交車。 昨日,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空氣質量仍然維持在污染水平。中東部很多地區空氣質量仍然是六級嚴重污染,石家莊、邯鄲、保定、北京等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為重污染級別,北京還
10月15日,東五環遠通橋,霧霾下的晚高峰。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訊 (記者王碩)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即將印發,再遇重污染,北京有望執行新預案。昨天下午,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副市長張工召集北京16區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區長,及各委辦局相關負責人,召開空氣重污染應急工作部署
學院南路一科研樓項目有3臺挖掘機違規進行土方作業,被城管隊員當場責令停工。 昨天上午,北京中心城區PM2.5濃度超過300微克/立方米,達六級嚴重污染。13點,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將全市重污染預警級別由黃色(三級)升至橙色(二級)。自2013年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
霧霾不時圍城,空氣污染加劇。近日,東北、華北等城市出臺有關霧霾的應急預案,區域聯防協作機制已經啟動。請關注―― 霧霾不時圍城,空氣污染加劇,引發市民擔心。近日,東北、華北等城市出臺有關霧霾的應急預案,區域聯防協作機制
昨天,華北地區又遭遇霧霾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藍色預警,北京氣象臺發布霾和大霧的黃色預警。 在車公莊大街一棟灰色樓頂,十幾臺暴露在外的空氣采樣設備,將室外的空氣樣本輸往樓下的自動分析儀器中;在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一串串數字相繼躍上屏幕,市民登錄網站或
東北乃至北方嚴重的空氣污染再次引起輿論關注。環保部11月10日向媒體通報,環保部于11月9日啟動重污染天氣督查工作,由東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查。分析認為,持續的空氣重污染將令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強,“十三五”環保規劃將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
“部分企業排放嚴重超標;重污染時段廢氣排放狀況嚴重。”今天發布的《藍天路線圖II啟動實時公開》(以下簡稱報告)直指霧霾天氣橫掃中國背后的深刻原因。 盡管國家層面也啟動相關檢查,但是,霧霾天氣下特別是重污染情況下,企業的達標情況似乎并沒有清楚的信息發布。 由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
“2018年全省大氣污染防治的目標是PM2.5年均濃度比考核基準年下降12%,讓人民群眾看到更多藍天。”在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視頻會議上,四川省環保廳總工程師趙樂晨說,面對當前四川霧霾問題的嚴重性、復雜性、長期性、反復性,必須對新時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再認識,針對問題,瞄準目標,精準施策,打好攻堅
環境保護部部長、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執行副主席周生賢今日在國合會2013年年會上發表特別演講時指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全力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藍天白云。 周生賢說,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中國共產黨十八
昨日,一對母子戴著口罩出行。當日,北京市空氣嚴重霧霾污染。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 全國 京津冀地區出現重污染天氣,除了各城市發布預警之外,環保部也會對區域發布預報信息。 今年9月,國務院正式頒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后,京津冀地區
華北地區面臨產業結構偏重、產能過剩、能源結構單一等難題,燃煤產生的污染物對大氣環境造成巨大壓力。鋼鐵行業是排污大戶,華北地區鋼鐵企業污染防控是打好治霾戰的重要領域,必須突出重點,優化配置,大力推進鋼鐵行業治霾。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
12月8日7時至12月10日12時,北京市首次啟動了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有效減緩了污染物累積進程,削減了污染物濃度峰值,得到了社會公眾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對于霧霾形成內在機理和應急措施實際效果等,公眾尚有不少疑惑。環境保護部特組織相關專家學者答疑解惑。 疑惑一:北京市源解析結果已經發布,本次采
由于近些年,我國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尤其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頻繁,大氣污染問題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大氣污染的監測和治理是我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我國大氣污染的特點,及構建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控制體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重污染天氣的應對策略。 空氣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環
空氣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環境質量。生態環境部公布的《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有23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占70.7%。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作為空氣質量監測的有效且重要手段,自20世紀70年代起,發達國家便相繼建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1]
今年北京共出現4次霧霾天氣過程,在一月份中僅僅5天不是霧霾天。霧霾涉及我國中東部、東北及西南部分地區,其中污染最為嚴重的京津冀區域。 嚴重霧霾的成因何在?彌漫在空氣中的污染物又有哪些來源?京津冀何以成為重污染區?霧霾消散后,治理的腳步仍不會停止。霧霾污染重災區的京津冀區域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有報道說,河北保定市政府應急指揮辦公室在2月13號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黃色預警之后,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卻表示,沒收到預警通知。類似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出現,污染天氣預警發布,為什么會頻頻出現烏龍事件又怎么去規范呢? 根據保定市交警支隊的《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
秋冬季節是我國霧霾污染高發季節,10月以來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接連發生大面積的霧霾污染,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持續處于重度污染以上級別。 針對這一情況,10月25日,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專家解讀座談會。 會上,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霧霾天氣再次侵襲京津冀。中央氣象臺4日8時發布的“每日天氣提示”稱,華北中南部、黃淮以及陜西關中等地空氣重污染擴散條件轉差,冀豫鄂等多省大霧彌漫,局地能見度不足200米。 此番霧霾恰逢春節過后,人們難免會將霧霾與煙花爆竹的燃放聯系起來。而專家和數據都顯示,這次重污染天氣的出現
黑龍江省11月11日召開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霧霾等重污染天氣預測預警和聯動應急響應工作。會議提出,今后將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懲環境違法。建立“哈大綏”聯防聯控機制,同防同控同治重污染天。此外,哈爾濱市還將與環保部共同建設大氣超級實驗室,監測污染物來源走勢及立體分布,治理大氣污染。
11月25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現場解讀《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涉及陜西省的政策措施,陜西領到哪些任務?西安PM2.5考核指標同比再下降2%,任務難度有多大?八個問題聚焦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20日開始,霧霾籠罩我國多個地區,氣象部門連續發出霧霾橙色預警信號,截止到今天已經是第七天。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7個出現了重度級以上污染,其中有15個城市嚴重污染。京津冀18個城市重度污染。 關于霧霾,很多人都已經不再陌生。"霧霾"
昨日上午,亦莊企業文化園出現霧凇景象,一位老人騎著自行車觀賞霧凇。 針對當前空氣重污染情況,北京市環保局昨日通報稱此次重污染源自三個方面:污染物排放量大;極端氣象條件不利擴散;PM2.5區域污染傳輸。 三大原因造成重度污染 對此次重污染,北京市環保局解釋,直接誘因,是極端不利的
昨天上午,杭州拱宸橋畔仍被濃厚的霧霾所籠罩。 昨天,杭州的AQI依然持續停留在200+的重度污染狀態,大氣重污染Ⅲ級預警也仍在持續中。 為什么明明1月4日AQI就已超201,而且AQI預報也顯示1月5日AQI將超201,但首次預警卻在5日上午才遲遲發布? 既然已經發布了預警,為什么
PM2.5監測設備 元宵節后,新一輪霧霾天氣又來襲,前日廣佛肇地區出現PM2.5大面積超標,部分站點達中重度污染級別。昨日空氣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廣州,白云嘉禾繼續出現中度污染。 在昨日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議上,空氣污染治理再度成為環保部門關注的重點。省環保廳表示,2013年環保部
2015年11月30日,北京市發布今年首個霧霾橙色預警,全市PM2.5濃度12個小時內增長近10倍。 不僅是北京,整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從11月26日夜間開始大范圍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污染范圍不斷擴大。此次霧霾的成因是什么?與之前有何不同?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采取的應急措施是否有效得力?記者針對這
經過歷時8個月的3次審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大氣污染防治法》)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從修訂前的七章66條,擴展到現在的八章129條,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內容增加了近一倍,與之前相比,幾乎所有的法律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