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國芳研究員成為我國首位榮獲AOAC獎科學家
國家質檢總局首席研究員、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主任龐國芳,近日榮獲2007年度國際AOAC資深專家獎,成為AOAC設立該獎項26年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學者。 龐國芳研究員 國際AOAC(國際公職分析化學家聯合會的簡稱)于1884年在美國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農產品食品行業性國際標準化組織,至今已研究建立了2700多個分析方法國際AOAC標準。由龐國芳科研組組織12個國家、33個實驗室協同研究開發的分析方法,目前已被許多國家采用,對世界農產品食品安全控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AOAC年會上共5名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受到表彰,除龐國芳外其余4名均來自美國。本次年會還對龐國芳科研組近年來開發農獸藥多殘留同時檢測技術給予了很高評價,其中關于蜂蜜、果汁、果酒中450種農藥多殘留氣相色譜-質譜和液相色譜-質譜檢測技術,已被AOAC立項,將作為國際......閱讀全文
我市農產品食品安全-民生工程有序推進
今年,農產品食品安全工程納入省33項民生工程。我市高度重視農產品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出臺了《宣城市農產品安全工程實施方案》,精心部署、精準施策。截至目前,我市農產品食品安全民生工程有序推進,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根據《實施方案》,全市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鄉鎮種植業農殘快檢系統全覆蓋、畜產品和水產品
農產品“私人定制”能否“定”來食品安全?
“吃雞蛋,也要認識下蛋的雞”。當“舌尖上的安全”備受矚目,標榜有機、安全的農產品“私人定制”模式近年來漸成消費新潮流。 然而,生產周期長、缺認證、難辨別等問題,讓“私人定制”農產品生產者面臨多重考驗。業內人士表示,農產品“私人定制”異軍突起更需加快農產品綠色、有機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為吃
農產品與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分析技術
在世界人口急劇膨脹的今天,合理的使用農藥可以提高糧食產量,但過量使用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并導致許多遺傳疾病。近年來,由于農藥在食品中殘留超標而造成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在食品安全這個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如何快速、準確地檢測農副產品中殘留的農藥問題就成為了重中之重的問題。 食品中農藥殘留分析存
三條檢測線把關農產品食品安全
“過去我們農藥殘留檢測都要送到市里檢測,現在我們鄉里這個農產品檢測站建成了,大大方便了檢測,快捷又方便,能夠保證本鄉及周邊農產品的質量安全。”8月15日上午,金社鄉農產品檢測站負責人吳彭齡對前來督查農產品安全民生工程的市縣農委部門相關負責人匯報。 食品安全大于天,今年省政府首次將農產品安全工程
食品安全有“據”可查-超市推出可追溯農產品
超市推出可追溯農產品。 “民以食為天”,然而,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讓眾多消費者在選擇食品時難免心生疑慮:我吃的瓜果、蔬菜來自哪里,是誰生產的,生產過程中用了哪些農藥化肥……盡管它們外觀上看個個那么光鮮可人,但是仍然讓人不禁要對其安全性打上幾個問號。不過,這種狀況有望得以改觀。
咸陽農產品8月起將“持證上市”-保障食品安全
7月11日,記者從咸陽市農業局了解到,為了進一步加快建立以質量安全合格為核心內容的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監管銜接機制,從8月1日起,該市食藥部門將對上市銷售的食用農產品查驗合格證,為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據了解,該市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以產品的相關信息、生產者的主要信息以及產品的安全
聚焦食品安全丨國抽視角之食用農產品篇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礎,是現代社會的“底線安全”。每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均出臺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督抽查,排查和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從而保障食品的安全。 從近三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結果看,食品安全整體狀況良好,202
聚焦食品安全丨國抽視角之食用農產品篇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礎,是現代社會的“底線安全”。每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均出臺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督抽查,排查和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從而保障食品的安全。從近三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結果看,食品安全整體狀況良好,2020- 2
鄭州食品農產品市場將實現食品安全信息化
5月15日,全市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市場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現場會在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召開,省食藥監局副局長余興臺,副市長萬正峰參加會議。 參會人員現場參觀了惠濟區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在水果區、蔬菜區、肉品區實地體驗了毛莊農產品市場的“溯本通”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統。在隨后召開的現場會上,市食
黔江: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近日,筆者從重慶市黔江區農委獲悉,黔江區借助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契機,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 為扎實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黔江區繼續堅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標準化生產“兩手抓”“兩手硬”思路,有力推進監管能力和制度機制建設。 據悉,黔江區著
全球新鮮農產品供應鏈中食品安全管理評估系統
據sciencedirect數據庫消息,2013年4月《國際食品研究》雜志刊登一項評估全球新鮮農產品供應鏈中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研究。 研究人員認為,新鮮農產品及其加工食品造成的食源性疫情逐漸增多,顯示出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新鮮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方面的不足。 本次研究旨在開發一項工具用于評
農產品轉基因迎政策“松綁”-食品安全仍是首要問題
?????? 近期關于轉基因農產品的爭論可謂一波三折。8月8日,國務院在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表態,要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引發業界諸多關于轉基因農產品商業化的思考。而就在此前的8月1日,國家農業部網站公布今年第7號農業部令,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進行了十
京冀探索進京農產品食品安全風險聯動管控新模式
京冀兩地食藥監管協同又添新模式。北京市豐臺區和河北省保定市15日簽署合作協議,兩地建立食用農產品產銷銜接機制,明確進京準入范圍,互認檢測結果,壓縮供應中間環節,實現全鏈條監管,共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豐臺區食藥安辦和保定市食安辦在京共同簽署了《河北省保定市與北京市豐臺區食用農產品進京防控
甘肅打響食品安全攻堅戰-農產品要有“出入證”
今年,甘肅省將打響食品安全攻堅戰,在堅決防控餐飲單位"帶病"營業的基礎上,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產銷對接及餐飲業"明廚亮灶"工程,不斷加大執法力度,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是記者在3月6日召開的全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今年,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會同農業部門建立食用農產
食品安全:勿迷信土特農產品-或含黃曲霉毒素
近日,央視曝光了油作坊利用大豆油、棕櫚油等低價油勾兌花生油的“潛規則”,同時曝光了這些“土作坊”生產的花生油中一種強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含量嚴重超標。看到此新聞,我為央視點贊,又一次幫助民眾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識。但對此次曝光我并不感到驚訝,源于自身早已知道這一“內幕”。 黃曲霉毒素是劇毒物質
保障食品安全-貴池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為持續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著力整治食用農產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問題,安徽池州市貴池區市場監管局多舉措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一是強化問題整治,落實督導檢查。以農貿市場、批發經營戶等為重點整治對象,對轄區的杏花村農貿批發市場等進行了督導檢查。督促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
安徽啟動食用農產品交易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化創建
近日,安徽省食藥監局印發《安徽省食品安全規范化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創建活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將對全省依法設立的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開展創建活動。 通過創建,全省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建立健全;與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
淮北完善鄉鎮農產品快速檢測手段-建食品安全檢驗室
據淮北新聞網報道 在去年實施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的基礎上,淮北市今年繼續完善鄉鎮農產品快速檢測手段,選擇基礎條件較好、地方積極性較高且布局合理的12家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所和2個食品食用農產品市場,建設食品安全檢驗室、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以打通農產品質量監管“最后一公里”。 根據實際需要,我市按照一個
食品安全法修改草案:農產品、乳粉、保健食品新規定
食品安全法修改草案三審稿提交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昨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了關于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修訂草案三審稿就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實行注冊管理等作了規定。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提交三審,修訂后
加快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食品安全從田間到舌尖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經濟長遠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農墾作為國有農業經濟的骨干和代表,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始終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任務常抓不懈。 2002年,農墾在綠色食品行動計劃中率先提出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最新農產品檢測結果來了-快看看你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嗎
記者獲悉,日前,四川省農業廳對2017年12月份農產品安全監測結果進行通報。2017年12月,全省共檢查農資市場及企業8703個(次),查處違法案件11起。 據悉,本次檢測中共抽檢生產基地的蔬菜、水果等樣品49940個,合格率為99.82%。抽檢無公害農產品3179個,合格率為100%。 另
嚴把農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線確保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新華網濟南10月20日電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19日至20日在山東省威海市召開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工作現場會,受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委托,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
關注食品安全-河北省唐山市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河北省唐山市正式成為全國15個、河北省唯一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唐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安全食品唐山造”品牌響徹大江南北。 唐山市農業資源稟賦獨特,特色農產品富集,素有“冀東糧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京津優質安全農副產品供應基地。自2015年以來
2014年4大類農產品檢測合格率下降-食品安全事件反彈
央廣網財經11月27日消息 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與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研究中心在京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5)》、《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5)》,研究指出,近年來我國仍然發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但“總體穩定,正在向好”是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的基本面。 201
安徽啟動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
全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12日召開,會議要求,要大力推進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以創建活動為抓手推動我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升我省食品安全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副省長、省食安委副主任孫東生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要扎實
2015一號文件鎖定三農新定位-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2015一號文件鎖定三農新定位 明確“強富美”三大方向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現在已經成為中共中央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昨日,今年的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如約而至,為我國今后的農業工作指定了“強”、“富”、“美”三大方向
隨州市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管-確保農產品安全入市
據隨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隨州市局認真貫徹落實《湖北省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結合實際積極作為,大力加強食用農產品日常監管,收到了良好成效。 建立最嚴格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嚴格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推進從原輔料到售后服務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工作制度化、規
六安:三年建148個食品快速檢測室
據六安新聞網報道 5月31日,記者從全市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啟動暨食用農產品市場監管工作會上獲悉,食品安全工程納入全市今年36項民生工程實施,2016年—2018年,全市將在基層監管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建成148個食品快速檢測室,構建食品安全初級“過濾網”。 基層監管所承擔著
世行1億美元資助在華首個食品安全項目
新浪財經訊 5月14日上午消息,世行執董會于批準向中國提供1億美元貸款,支持中國政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滿足人民對更高質量和更安全食品日益增加的需求。 近年來,中國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列為重中之重,目前正采取明確措施加強食品安全體系。中國政府分別于2006年和2009年通過了《農產品質量
天津在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展快速檢測試點工作
近期,為落實《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管理辦法(試行)》,積極探索流通環節食用農產品農藥、獸藥殘留檢驗工作模式,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日前,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在市四大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展駐場食用農產品進行快速檢測試點工作,嚴把食品安全關,并對四個試點市場監管所從事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