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消息,科學家試圖開發進行軌道燃料加注,可對燃料耗盡的衛星進行補給,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數個研究小組已經開展了類似研究,把危險的衛星燃料在軌加注到目標衛星上。美國宇航局目前進行的衛星在軌燃料加注,使用了陸基遠程機器人氧化劑轉移測試項目中所取得的技術成果,同時也應用了基于國際空間站的機器人加油任務示范,科學家試圖開發出能在空間進行燃料補給的衛星,以增強地面對在軌衛星的服務能力。在此之前,科學家進行了地面衛星燃料的轉移測試,轉移過程中需要與操作員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2013年1月的機器人加油任務示范,驗證了通過衛星燃料閥接口為在軌衛星進行服務的可能性。 為了滿足空間站的運行安全,科學家還試圖使用乙醇作為衛星燃料的替代產品。來自美國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科學家認為這項測試僅僅是個開始,他們已經在衛星燃料的加注上前進了一大步,但是不能證明該過程是安全的,尤其是使用國際空間站作為測試平臺時需要更加小心,因此該計劃也被推遲了測試日期......閱讀全文
(十九)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1. 汽車發動機制造及發動機研發機構建設:升功率不低于55千瓦的汽油發動機、升功率不低于45千瓦的排量3升以下柴油發動機、升功率不低于35千瓦的排量3升以上柴油發動機、燃料電池和混合燃料等新能源發動機制造 2. 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及關鍵技術研發:雙離合器變
宇航員在月球基地(藝術構想圖)。圖片來源:《自然》網站 今日視點 月球探索的前景正變得明亮起來。與此同時,人類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計劃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并被認為已在逐步推進。 盡管航天機構通常都不會預告這一時間表——部分原因在于月球駐人基地的目標很可能會超過預算周期,另一部分原因則是他們需
在過去10年里,廉價的小型衛星相繼進入地球軌道,降低了從太空研究地球的成本。現在,這些宇宙飛船已經有足夠能力進入深空,或者至少是漫游太陽系。科學家也在為借助小衛星進行廉價、高風險的星際科學研究大膽獻策。 “行星學界肯定會‘興奮起來’。”美國宇航局(NASA)行星科學部負責人Lori Glaze
發射于2010年的瑞典衛星PRISMA一直在測試一種更環保的方法,用于替代有毒推進劑——肼。 它看起來像霞多麗酒,聞起來像玻璃清洗劑,并且能聚集起來推動一顆衛星。這是瑞典制造的“綠色燃料”,而它正在迅速成為操縱軌道飛船的可行燃料。與一種美國制造的推進劑一起,它成為了肼的替代品,后者是幾十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如果不是財政狀況不好,我們也不會通過這樣的預算。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于4月10日發布了2014財年的預算案。其中,聯邦政府的科研資金將達到1430億美元,較2012年增加1%。 但即便是如此“小幅”的增長也可能只是美好的愿望。盡管可以顯示政府政治考量的優先級,但白宮的預算申請卻與
黑黃蜂隱形無人機 真空室 雷神無人戰斗機 激光武器系統 太空船二號 個人飛行包P12 Jetpack 鳳凰計劃 每年,美國《大眾科學》網站的編輯們都會搜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無一漏網,找到能刷新我們未來生活的近百項發明,以饗讀者,今年也不例外。從純電動汽車到機器人醫生;從驚險刺激令人瘋
科技是一種迷人的信仰。理論的改寫、技術的更迭,都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變世界。2015年的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有對基礎物理的求索,對宇宙深空的探測,對人腦功能的發掘,也有對爭議性技術的討論,對氣候變化的思考……而最讓我們欣喜的是,今年的國際“十大”,有了更多來自中國的消息。 1.中科大首
當地時間5月30日,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順利發射升空。宇航員羅伯特·貝肯和道格拉斯·赫利搭乘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次發射是人類第一次乘坐商業飛船飛往太空。圖片來源:NASA 4月17日,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在推特上宣布,將重啟載人航天計劃。這是將近9年之后,
又是一年將盡,到了盤點的時候,且看《科學美國人》評選出的2015年十大科技成就。 眼控機器:運動受損人士的福音 今年早些時候,當艾瑞克?索拓用思維直接指揮機器手臂將一杯啤酒送入口中,媒體瘋狂了。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壯舉,但背后的技術,是在他大腦中植入的一種電極芯片,這種芯片既昂貴又具有侵入
航天機器人Robonaut-2(R2)和歐洲空間局的意大利宇航員保羅·內斯波利在一起 “素食者”植物生長室 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裝卸操作集成中心 NASA新建的老鼠生存艙 地球之上240公里進行的探索性研究 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展示自己的精湛足球技
2012年的一天,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遭遇驚險,在飛行軌道上將與一個廢棄的衛星狹路相逢。費米研究團隊情急之下在一秒中爆破了飛船推進器,以改變其路徑。 在人類近半個世紀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活動中,在近地軌道上丟棄了大量這樣的人造碎片,大到火箭殘骸和廢舊衛星,小到涂料薄層和金屬殘片。它們有一個共同
也許人們對實驗室的印象還停留在顯微鏡、培養皿、穿著整潔白大褂的怪博士上,而有些地方卻未必如此。一起來看看那些全世界讓你亮瞎眼的超級炫酷的實驗室吧! 密蘇里科技大學:實驗煤礦在這里,學生可
3月22日,英國維珍銀河航天公司的“太空船二號”試飛成功。這個載人航天器有望成為世界第一艘商用太空船,如果后期試飛進展順利,預計在兩年后可進入商業運營,太空旅游票價為每人20萬美元。不過,對于未來的“星際旅行”來說,也許錢不是問題,而漂浮在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三、裝備制造業 (一)基礎機械 1. 機械基礎零部件抗疲勞、長壽命制造的納米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納米基礎技術研究,包括提高納米金屬陶瓷鍍層與基體結合強度試驗研究,納米金屬陶瓷鍍層技術與構件噴丸強化、熱處理技術的復合應用研究,納米金屬陶瓷電沉積對微裂紋修復技術研究,納
密蘇里科技大學:實驗煤礦在這里,學生可以學習如何爆破建筑物,設計煙花,從石場壁上平滑地炸掉片石,在搖滾音樂會上燃放煙火,并為電影施放火焰特技。該課程的篩選過程嚴格程度可以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媲美。考生必須提交一份詳盡的背景審查材料,非美國公民可能還要通過煙酒火器局審查。密蘇里科技大學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南極BICEP2 射電望遠鏡發現引力波———或者是塵埃 2014年或許會因為科學的勝利迅速演變成失望甚至是悲劇而被銘記:干細胞研究和宇宙學研究進展很快受到質疑;商業飛船遭遇重大挫折。然而,探測器登陸彗星、追蹤人類起源以及協力了解大腦依然是值得慶祝的原因。 太空競賽 千帆競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科技部發布了《“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詳情如下。 附1:申報相關要求和規定 附2:“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為
美 國 最大載人太陽能飛機橫穿美國,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攀高,低溫制造晶體硅,研制可拉伸或折疊電池,新催化劑讓制氫過程排放近零。 5月3日,世界最大載人太陽能飛機“太陽驅動”號從舊金山升空后于7月6日抵達紐約,完成橫穿美國飛行。 6月,萊斯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制出一款基于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中國探月工程在線訪談實錄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等分系統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政府門戶網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國探月網 (www.clep.org.cn),圍繞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目標
技術準備: 十個國控點均能監測PM2.5 廣州市環保部門有沒有能力監測PM2.5?帶著這個問題,筆者首先來到了監測中心站的中心實驗室,這是監測中心站的核心部門,監測人員在野外、污染源采集的樣品都將在這里進行檢測,向公眾發布和提供政府決策的監測數據大部分在這里產生。筆者看到,在寬敞明亮的實驗室
在美國政府建議的2011財年經費預算計劃中,與地球科學相關的政府機構主要有美國能源部、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本文對美國2011財年經費預算報告中上述4個部門涉及地球科學項目的經費預算增減情況進行了分析。 在美國2011財年經費預算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物理與材料學領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張余洋、丁洪及高鴻鈞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15年度十大新興技術,飛行機器人、仿人腦芯片等十大突破性的科技進展入選。 此榜單每年發布一次,由世界經濟論壇新興技術跨界理事會選出該年最有潛力解決全球長期挑戰的技術成果,旨在促使人們關注新興技術的潛力及蘊藏的風險。 今年的十大新興技術體現了創新在改善人們生活、推動行業變
人工測試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太陽盾薄織物上產生了小的裂痕。圖片來源:NASA/Chris Gunn 美國宇航局(NASA)又一次推遲了旗艦天體物理學項目——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發射時間,直至2021年3月30日,這是在不到1年時間里對時間表進行的第三次修改
人工測試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太陽盾薄織物上產生了小的裂痕。 圖片來源:NASA/Chris Gunn 美國宇航局(NASA)又一次推遲了旗艦天體物理學項目——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發射時間,直至2021年3月30日,這是在不到1年時間里對時間表進行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