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煤炭裝進科技的筐子:山西煤炭行業清潔利用紀實
山西把“清潔燒煤”作為破解生態環境問題的現實路徑,以科技手段支撐以煤變電、煤炭高端循環、工業固廢利用,讓“污染的煤”變成“科技煤、清潔煤”,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煤炭搬家”到“電力高速” 幾十年來,我國“三西(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地區的煤炭以“螞蟻搬家”的方式運到東部地區,僅山西就有30多萬輛卡車長年奔走于西煤東運的路上。這種運輸方式不僅消耗大量石油,而且造成嚴重的粉塵污染和公路損耗。 “依托特高壓技術,實現‘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是轉變煤炭利用方式的有效途徑。”山西省電力公司建設部副主任胡曉岑介紹。1000千伏山西至湖北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是世界上首條投入商業運行的交流特高壓工程,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工程投運5年,累計外送電量相當于減少標煤運輸近12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10萬多噸。 變輸煤為輸電成是山西新的戰略取向。去年全省外送電790多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煤運輸2400萬噸。山西所......閱讀全文
山西多家大煤企減員分流-工人無奈告別金飯碗
從2012年開始,煤炭行業苦苦掙扎,卻仍舊沒有脫離“苦海”。不管是煤企還是煤礦工人,嘗過了“煤炭黃金十年”所帶來的甜,如今也意識到,不經歷改革的陣痛,煤炭行業恐怕難以走出困境。 今年以來,隨著煤炭行業開啟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煤企從自身“開刀”,開始實施減員分流等措施來降本增效。對煤礦工人來說,這
王儒林:山西煤炭“革命興煤”走“六型”轉變之路
山西之長在于煤,山西之短在安全。 曾經,煤礦安全事故讓山西形象蒙羞,令山西經濟受挫。以煤炭為支柱產業的山西一度走不出這樣的怪圈:安全不發展,發展不安全。如今,全力降伏安全生產事故這只“老虎”,讓安全生產為經濟轉型發展保駕護航,成為山西乃至全國經濟建設中繞不過的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
山西煤化所兩項成果獲2009年度山西省科學技術獎
日前,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杜明仙等人完成的“裂解汽油加氫脫除易聚合物的鎳催化劑的制備和工業應用”成果、以及李文懷等人與賽鼎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固定床絕熱反應器一步法甲醇轉化制汽油新工藝”成果分別獲2009年度山西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類和科技進步類二等獎。 “裂解汽油加
煤省山西探索“互聯網+拍賣”-突破傳統拍賣地域局限
隨著拍賣師吳立英的落錘,網絡5號買家以410萬元人民幣拍得山西方山縣食品廠等14戶債權轉讓。27日,一場虛擬拍賣會在太原市公共資源拍賣中心舉行,“互聯網+拍賣”首次在中國內陸省份山西試行。 和傳統拍賣行業不同,此次拍賣會由線上線下同時競拍,現場買家在拍賣廳內舉牌示意,若干位網絡買家通過山
聯合下調山西煤銷集團評級-由AAA調整為AA+
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近日通過跟蹤評級,確定將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A調整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并將“10晉煤運MTN1”、“10晉煤運MTN2”、“11晉煤運MTN1”、“12晉煤銷債”、“12晉煤運MTN1”及“13晉煤銷債”的信用等級由AAA調整
山西煤化所分子篩形貌調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分子篩材料因具有獨特的孔道結構已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精細化工等領域。在吸附分離和催化反應過程中表現出突出的擇形效應,對產物分布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因此,合理設計分子篩顆粒的形貌是提高分子篩吸附和催化性能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將剛性的分子篩晶粒組裝成理想的分子篩顆粒形貌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目前
貴陽全市動員抗“霾伏”-山西黑煤變綠破“霾害”
1月7日,貴陽市市區籠罩在灰色的霧霾中。1月6日,貴陽市氣象臺發布該臺有史以來首個霾黃色預警信號。 新華社貴陽1月7日電 (記者王橙澄 李黔渝)6日17時,貴陽市氣象臺發布該氣象臺有史以來首個霾黃色預警信號。一度以空氣質量優良聞名的西部高原城市貴陽,也遭遇“十面霾伏”的困擾。目前,貴陽
中國煤省山西境內煤炭全部實現電子化交易
“煤炭電子交易模式的創新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賣煤了,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山西陽煤集團相關人士1日對中新社記者說。 從2013年1月1日起,中國煤省山西境內煤炭全部實現電子化交易,告別了中國煤炭行業傳統的一對一的實物交易模式。
山西煤化所在柔性多孔納米炭纖維無紡布制備取進展
將煤液化過程中的主要副產物煤液化殘渣進行高質高值化利用對煤液化過程的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性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是完善煤炭直接液化技術的一個重要課題。煤液化殘渣典型的組成為:重質油、瀝青烯、前瀝青烯和四氫呋喃不溶物(包括未反應的煤和礦物質)。其中瀝青烯和前瀝青烯分子均主要由 C元素組成,基本結構單元中
山西煤化所在光催化費托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費托合成將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碳氫化合物,產物主要為直鏈的烷烴和烯烴。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合成氣來源的多樣化,由費托合成過程制備液體燃料和化學品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這也是將非石油資源(如煤、天然氣和生物質等)轉化為清潔燃料和化學品的關鍵過程。目前,費托
山西煤化所百噸級甲醇制芳烴技術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甲醇轉化團隊在太原市小店中試基地,完成百噸級甲醇制芳烴(MTA)中試試驗。本次試驗在自主開發的百噸級甲醇制芳烴中試裝置上進行,經裝置的安裝調試和設備優化,試驗一次開車成功。試驗期間,不僅打通全部生產流程,還進行了自主研發的催化劑及工藝條件的驗
山西礦用塑料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在晉煤集團揭牌
11月10日,山西省礦用塑料產品技術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晉煤集團鳳凰山礦鳳泰工業園舉行。 據悉,省級礦用塑料產品研發中心之所以能夠落戶晉煤集團,這與晉煤集團鳳泰工業園礦用塑料產品近幾年的發展壯大密不可分。多年來,晉煤集團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特別是支持鳳凰山礦構建經濟共同體,一方面培育新興
山西煤化所在CO2加氫轉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CO2加氫制備高附加值化學品或液體燃料對節能減排和碳資源的循環利用具有重要意義,CO2催化加氫是其轉化的有效途徑之一,因而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902課題組針對CO2加氫的研究現狀,重點開展了CO2加氫制甲醇、芳烴、異構烷烴及高品質汽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進
山西煤化所在甘油制丙烯醛研究中獲進展
隨著生物柴油產量的增加,甘油作為其生產過程中主要的副產物,出現了市場飽和。合理開發利用甘油,將其轉化為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不僅能解決甘油的市場飽和問題,而且能提升生物柴油行業的經濟效益。丙烯醛作為甘油的脫水產物,是重要的平臺化合物,廣泛用于醫藥、化妝品、食品等行業,例如丙烯醛合成的蛋氨酸用于飼料
山西煤化所用ALD技術制備出新型納米催化劑
從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獲悉,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覃勇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ALD技術設計制備出一種多重限域的Ni基加氫催化劑。與未限域的催化劑相比,多重限域的Ni基催化劑對于肉桂醛以及硝基苯的加氫催化反應的活性、穩定性得到顯著的提高。相關工作近日發表在Angew. Chem. Int.
山西省升級智能煤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354.shtm4月23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智能煤機)工作推進會在太原召開,9位“新成員”成功加入山西省智能煤機裝備產業技術聯盟。山西省智能煤機裝備產業技術聯盟與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
山西煤企與中國火箭院“聯姻”-布局氣體全球化供應
?? 6月17日,記者從山西省陽煤集團獲悉,近日,該集團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太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在煤氣化領域的創新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發揮火箭院在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方面的新技術新產品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和陽煤集團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優勢,深入推進在煤氣化領域的創新合作,提升科
山西煤化所燃料電池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因其能量密度高,運輸、儲存方便,污染小等優點受到廣泛關注。但是DMFC大量使用Pt基催化劑使其價格高昂,同時Pt易受到甲醇氧化反應中間體(尤其是CO)的中毒而失活,從而嚴重限制了DMFC的商業化進展。在已有的提高Pt基催化劑活性和抗中毒能力,制取低成本和高穩定性的Pt
山西:從“煤博會”到“能博會”的綠色低碳轉型
9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商務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主辦的2010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隆重開幕,讓我們得以近距離感受中國能源未來發展的脈搏。 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的前身是已舉辦兩屆的中國(太原)煤博會。煤博會曾是山西省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但近兩年,低碳、環保、綠色成
山西能源轉型關鍵:重點行業減碳與非煤經濟發展
5月14日,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山西科城能源環境創新研究院與山西省宏觀經濟學會舉行發布會,聯合發布煤控研究項目最新成果:《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焦化行業轉型發展研究》、《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煤電行業轉型發展研究》、《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焦化行業轉型發展研究》和《“十四五”山西省非煤經濟
山西煤化所等單位開展高爐煤氣精脫硫技術合作
1月19日,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湖北稀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武漢華德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簽署高爐煤氣精脫硫技術開發、工藝開發協議。山西煤化所所長房倚天表示,《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源頭控制、高爐煤氣、焦爐煤氣應實施精脫硫,主管部門對末端煙氣二氧化硫的排放也提
山西煤化所與地方共建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
記者2月27日從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獲悉,該所與山西長治市潞城區人民政府日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共建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共同打造中國能源化工新材料技術研發硅谷。 據悉,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位于山西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占地面積預計為400畝,總投資預計為5億元。基地建成后,將承接
山西首批干熱巖供暖項目-可代替590噸標準煤
中新網太原1月16日電 (楊靜)“作為山西首個干熱巖供暖項目,我們已在近4萬平方米的建筑范圍內,使用干熱巖進行供暖,節能環保,供暖效果好。”1月16日,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干熱巖供暖項目技術人員石星告訴中新網記者,干熱巖供暖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效果十分突出。 石星介紹,按照首批供熱范圍的面積計算,
山西煤化所與韓國炭素融合技術研究院簽約合作
圖為簽約儀式現場。 應韓國炭素融合技術研究院Kang Shin Jae院長邀請,日前山西煤化所所長王建國,所長助理、中國科學院炭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全貴一行訪問了位于韓國全州市的炭素融合技術研究院。 全州市市長 Song Ha Jin介紹了全州市的炭素產業發展概況以及在新型炭材料
山西省研究通過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準實施方案
7 月31日上午,省長李小鵬主持召開省政府第22次常務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政治局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議精神,進一步安排我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等工作,研究通過我省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準實施方案和高速公路網規劃調整方案,聽取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匯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高建民,省委常委、副省長杜
山西煤化所應邀撰寫金屬氧化物界面調控綜述論文
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覃勇團隊應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Catalysis 邀請,撰寫的綜述性論文“Interface Tailoring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已在線發表(Bin Zhang, Yo
全球環境基金贈款省級能效項目啟動會在山西煤化所召開
5月28日,由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戰略研究與工程咨詢中心承擔的全球環境基金(GEF)贈款省級能效項目“山西節能服務產業調研及落實節能服務政策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會議由項目負責人、戰略研究與工程咨詢中心副主任鄧蜀平主持。 啟動會上,所長王建國代表山西煤化所對與會領導和專家表示歡迎。隨后
山西煤化所均相催化劑多相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覃勇研究團隊提出了利用擴散限制的原子層沉積(Diffusion-limit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實現均相催化劑多相化的普適性方法。該方法通過在介孔分子篩孔口選擇性沉積金屬氧化物構筑中空鉚釘結構,孔口孔徑
山西煤化所ICC高爐煤氣脫硫工業側線試驗取得成功
高爐煤氣脫硫是實現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重點攻關課題,目前缺乏成熟的工業應用技術。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粉煤氣化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團隊開發的ICC高爐煤氣脫硫技術,于2022年6月至8月,在河鋼集團唐鋼公司1#煉鐵高爐完成2000Nm3/h工業側線試驗。裝置累計運行1250小時,煤氣最大處理量2
山西煤化所均相催化劑多相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覃勇研究團隊提出了利用擴散限制的原子層沉積(Diffusion-limit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實現均相催化劑多相化的普適性方法。該方法通過在介孔分子篩孔口選擇性沉積金屬氧化物構筑中空鉚釘結構,孔口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