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虛假宣傳陷阱多老年人須警惕
保健品“搖身一變”成藥品,免費開講座、免費體檢、安排“使用者”現身說法、甚至安排免費旅游……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保健品的虛假宣傳陷阱多多,特別是老年消費者,身體如有不適應該立即服藥或上醫院就醫,不要輕信保健品能治病,從而延誤了病情。 今年3月,成都市的郭老先生在廣播上聽到某商家出售的“九九勁草華德蟲草菌絲體片”宣傳可以治療腎病,抗疲勞等,便購買了價值650元的該保健品,但在食用之后,發現并不能治療商家宣傳的疾病,于是向12315投訴,工商局經調查確認郭先生所述屬實,經協調由商家對郭先生進行賠償。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工商局12315共受理消費者有關保健品的投訴和舉報105件,咨詢67件。投訴與咨詢保健品問題的主要人群是老年消費者,他們對于保健品、食品、藥品的概念較為模糊,特別是對保健品與藥品容易混淆。 成都市工商局提示廣大消費者,保健品不具備治療作用,保健品的標簽、說明書和廣告不得宣傳或暗示療效。對于推銷時夸大其詞、宣傳......閱讀全文
歐盟怎么管保健品宣傳
保健品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對保健品宣傳的監管。全球范圍看,歐盟對保健品監管較為嚴格。讓我們看看,歐盟是如何管理保健品宣傳的。 在歐盟,保健品的正式名字是膳食補充劑。歐盟食品安全局明確表示:“膳食補充劑作為食品接受監管。”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藥,所以絕不能稱有“治病”效果。這是中
寧波海曙查處特大保健品虛假宣傳案
會銷是指經營者針對特定顧客群體,通過會議集中宣傳,推介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一種營銷方式。會銷本身并不違法,但是一些不法經營者借此從事非法活動,通過會銷進行虛假宣傳,銷售問題商品,實施消費欺詐,甚至開展非法集資和傳銷。 今天,記者從寧波海曙區市場監管局獲悉,海曙區近日查處一起保健品會銷虛假宣傳案
保健品虛假宣傳陷阱多老年人須警惕
保健品“搖身一變”成藥品,免費開講座、免費體檢、安排“使用者”現身說法、甚至安排免費旅游……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保健品的虛假宣傳陷阱多多,特別是老年消費者,身體如有不適應該立即服藥或上醫院就醫,不要輕信保健品能治病,從而延誤了病情。 今年3月,成都市的郭老先生在廣播上聽到某商家出售的“九九勁草
胡卓偉:大專家為何替保健品宣傳療效
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4月1日報道,多名消費者投訴賜富牌化維纖膠囊夸大宣傳,稱能治療老肺病等疾病,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焦點訪談》記者經調查發現,該保健品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特聘教授胡卓偉為其做講座促銷。胡卓偉承認自己是該藥品生產商浙江賜富醫藥有限公司的股東。 “療效只能問病人,沒有臨床
食藥監總局:科學理性看待食品保健品廣告宣傳
保健食品包裝眼花繚亂讓人選擇困難?廠家聲稱產品降糖降脂靠譜嗎?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醒消費者:要科學、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和宣傳,凡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一律不要購買。 食藥監總局提醒,消費者應到證照齊全的正規場所購買產品,特別要注意有沒有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通過網絡、
濰坊一保健品稱驗尿能測癌癥-或涉嫌虛假宣傳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熱線村村通》報道,濰坊市民陳先生向記者報料,一公司聲稱驗尿就能測癌癥,檢測顯示癌細胞超標,再賣價值萬元的“糖果”保健品抗癌,這招讓老年人深信不疑。 陳先生說,這個公司賣的是一種叫鱷寶珍元的東西,號稱專殺癌細胞的“保健品”,自己的父母從今年11月份就開始購買這款保健品
保健品虛假宣傳:“西伯利亞白樺茸”能治癌?
近日,有網友在本市高活躍度貼吧19樓的臨安消息內發布了一篇名為“老有所樂?還是老有所憂?”的帖子,反映轄區內的某公司每天召集上千名老年人銷售高電位治療儀,宣稱用他們的高電位治療儀不用去醫院。該貼的瀏覽量達1.1萬人次,回帖39人次。浙江杭州市臨安區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轄區所執法人員立即對反映情況
乳酸菌飲料市場亂象-宣傳被指誤導消費者
“喝一罐味全乳酸菌等于吃了15塊方糖!” 一條關于乳酸菌飲料含糖量過高的微博近日引發公眾的廣泛關注。該微博指出,雖然味全乳酸菌飲品在宣傳上打出0脂肪概念,但0脂肪不等于0熱量,喝下一罐400多毫升的乳酸菌飲料相當于吃下去了15塊方糖。 對此,法治周末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大型超市,在對比
人民日報談保健品功效:大多夸大宣傳-僅有輔助作用
降脂降壓 別依賴保健品(求證·探尋喧嘩背后的真相) 專家表示,保健品僅起輔助作用,不能替代藥物,應注重轉變生活方式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方式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如今越來越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已超過2億,每年因心腦血管病死亡約占總死亡原因的41%,居各類死因之首。在
江中藥業疑違規宣傳:猴姑餅普通食品非保健品
長于以廣告拉動新品銷量、推動業績增長的江中藥業(600750.SH),將這套模式復制到了食品領域。 “猴姑餅干,猴頭菇制成,養胃;上午吃一點,下午吃一點。”去年9月,這則由明星徐靜蕾代言的食品廣告開始登陸各大電視臺,并引發爭議:猴姑餅干到底是食品還是保健品? 天貓網站上的產品說明顯示
每伴、優朵奶粉伴侶違規添加-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不少媽媽對奶粉伴侶并不陌生,因為這種產品常常被作為奶粉的補充而被大力推薦。不過,這種所謂的奶粉伴侶真是必需品嗎? 近日,央視曝光了亨氏、貝因美、每伴、優朵、味奇等眾品牌奶粉伴侶。報道指出,一些專門針對嬰幼兒銷售的奶粉伴侶存在大量虛假宣傳、違規添加等問題,嚴重誤導消費者。專家表示,奶粉伴侶其
三九藥業天母降壓片等違法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73個藥品廣告批文撤銷 嚴重篡改審批內容違法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9個違法藥品和保健食品廣告被曝光 晨報訊 國家藥監局昨天發布了去年第2期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的公告,共有9種違法廣告被曝光,73個藥品廣告批準文號被撤銷。 國家藥監局通報,去年6月至12月,各地通
中國保健品市場準入壁壘降低,消費者是喜是憂?
近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公開征求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第一批)意見的公告,這意味著中國保健品市場準入壁壘極有可能降低。在目錄中的保健品原料我們可以看到鈣、鎂、鉀、錳、銅等人體必要元素以及維生素A,B1、B2、B6,D,葉酸,酰胺等 我國現在的保健品外包裝上都有一個藍帽子,代表該產品已經由國家食品
食品當保健食品賣東阿阿膠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廣州市藥監局:一旦監測到口頭誤導消費者、夸大宣傳,將聯合工商等有關部門查處 針對東阿阿膠存在的把“桃花姬阿膠糕”食品包裝成保健品進行銷售一事(詳情請見10月24日新快報報道的“東阿阿膠3年9次提價桃花姬食品當保健品賣”)昨日記者也咨詢相關部門,廣州市藥監局
浙江杭州臨安區多措并舉-治理保健品市場亂象
目前老年消費群體已成為保健品市場最為關注的重點對象,通過將保健品銷售與會銷宣傳的牢牢結合,在銷售人員營造的諸如概念恐慌、饑餓營銷的氛圍里,在各種生病不打針、不吃藥即可治愈的美好承諾中,廣大老年消費者往往難以招架,被騙取高額資金。這種畸形的保健品市場對老年消費者及其家庭,乃至對整個保健品市場健康發
“保健品”傍中國農業科學院牌子虛假宣傳被查處
執法人員對涉嫌違法商家進行查處 北京中康源科技開發中心(以下簡稱中康源)僅在農科院內租房,卻在自己的一些產品上突出使用農科院字樣,并稱這些產品是農科院生產的。昨天,海淀工商分局北下關工商所以涉嫌虛假宣傳對中康源進行調查。 工商執法人員表示,中康源涉嫌冒用“中國農業科學院”名義虛假宣傳,將對此
膠原蛋白遭遇信任危機-亂象叢生為主因
對保健品企業的生產、流通以及廣告宣傳等環節建立完善的監測制度,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多了“隨時監管”、“嚴厲處罰”兩道約束,企業的僥幸心理就會減少 近日,有新浪認證的知名醫生發表微博稱:“所有口服膠原蛋白保健品‘全是騙人的’……”微博發表之后,引發廣泛議論。不少營養學家、皮膚專家加入炮
夸大宣傳苦丁茶保健功效超市被判賠償消費者兩萬元
認為超市銷售苦丁茶存在欺詐,劉先生訴北京某超市要求雙倍賠償。記者昨天獲悉,經市二中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超市同意賠償劉先生貨款及損失共計2.1萬元,同時劉先生需返還所購茶葉。 去年1月4日,劉先生在被告超市購買了8盒金碧春小葉苦丁茶極品,價款共計12528元。劉先生訴至一審法院稱,超
“六個核桃”沒有六個核桃?消費者告廠家虛假宣傳
消費者張小姐認為,飲品“六個核桃”實際上不含有六個核桃,屬于虛假宣傳,她把銷售超市和生產商告到法院,索賠70元購物款。昨天,該案在門頭溝法院開庭。 4月,張小姐從美廉美超市購買了名稱為“(香純型)六個核桃(植物蛋白飲料)”的飲品一箱。購買后,她發現該飲品的說明與其本身的成分實際含量不符。張
廈門集美區嚴懲保健品市場營銷亂象
近期,為回應社會關切,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保健品市場經營秩序,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市場監管局全力開展整肅保健品市場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該局一方面,拉網式檢查食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派發專項檢查任務,篩查生產經營企業145家次;另一方面,錯時滾動排查具備開辦保健品聚集營銷條件的酒
去年消費者打了哪些維權官司?食品保健品飲料酒水占前三
今年是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一周年。這一年來,消費者到底在哪些方面較了真?昨天,江北區法院、沙坪壩區法院兩家主城區基層法院的法官給我們進行了一次大數據分析。 和消協、工商部門受理的投訴不同,消費者在法院維權的類型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食品、保健品、飲料酒水等“進口”官司。消費者多以“產品質
“吃鹽藻身體好每天2片百病消”?-省消協:虛假宣傳切莫信
近期,有關“吃鹽藻身體好每天2片百病消”、“原裝進口鹽藻每天1片百病消”的宣傳廣告在報紙和電視中頻繁出現。省消協稱,此類廣告完全是虛假宣傳,夸大療效,欺騙消費者。 廣告上宣稱,每天1-2片,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男性障礙、婦科疾病、失眠、脫發等多達500種疾病,不用吃藥能自愈,健健康康活到老
城市保健品消費年增速達30%逾3成消費者花了冤枉錢
雖然經濟增速明顯下滑,但國人對營養保健品的消費熱情不減,不少公司相關業務是紅紅火火。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保健類消費支出以15%~30%的速度增長。不過,業內專家表示,有超過三成的消費者是花冤枉錢,營養保健并非越貴越好。 去年保健品產值15
食藥監總局抽檢瞄準行業龍頭-將重點整治保健品市場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布了《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的通告》,這份通告涵蓋40家保健食品企業,繼去年頒布“史上最嚴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令”之后,對保健品行業進行整治,涵蓋的企業多為行業龍頭。 打開此次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包括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貓膩多-5萬多買來的保健品只算是食品
春節即將到來,保健品等各種節日禮品市場也迎來了消費旺季。購買保健食品時,有哪些貓膩要格外注意?近日,寧波市消保委發布了節日消費警示,羅列了保健品消費最常見的五種貓膩,并為如何進行保健品消費支招。 花五萬多買保健品 買到的卻是進口食品 北侖的董女士,吃過保健品消費的虧。 去年4月,
商家非轉基因宣傳被指誤導消費者-是不正當競爭
非轉基因食品 真健康還是假宣傳? 超市的貨架上,各種標注“非轉基因”、“無添加”、“零添加”的食品不在少數。很多消費者認為這樣的食品一定更加健康,雖然價格偏高也無所謂。對此,專家認為,商家炒作“非轉基因”、“零添加”,主要是利用消費者對轉基因和食品添加劑的非理性認識,暗示自己的產品更優越,從而
美國一些大品牌保健品成分造假-官方已發起調查
美國紐約州近期對四大零售商最暢銷的78個保健品樣本進行測試,結果發現,近五分之四的產品不含標簽上所說的植物成分或者含有其他成分;另外,還發現所謂的草藥片劑里不過是米粉、蘆筍和庭院常見植物成分,某些成分對于有過敏反應的病人還具有潛在危險性。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就此發起調查。 此事
高價保健品為何成送禮“神器”-靠廣告“忽悠”?
記者調查了解到,春節期間消費者購買價格不菲的保健品主要用來饋贈親友,因此保健品名氣是否大、包裝是否考究成為消費者購買的標準,而很少有人關注到保健品真正的成分是否“名副其實”、“物有所值”。 多位購買高價保健品的消費者表示,給老人、病人送禮,煙酒等禮品不合適,而其他如水果之類的禮物顯得分量太輕
電商“酸堿體質”營銷被指虛假宣傳
近日,美國法院對“酸堿體質理論”創始人處以巨額罰款,該理論也隨即被推翻。 記者昨日發現,電商平臺上很多保健品、食品仍以“酸堿體質”做宣傳。 就此有專家認為,商家以“酸堿體質”為賣點,則有義務證明產品能達到宣傳中的效果,對于沒有科學依據的虛假宣傳,消費者可以依法維權。 醫生稱“酸堿體質理論”
保健品不能當藥吃-專家建議對違法廣告加強懲治
1 約75%的60歲以上被調查者經常服用保健品。一些老年人因過度服用保健品,身體機能嚴重受損,不僅沒有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還加速了衰老。 樂樂是天津一名六年級小學生,父母從一年前開始給他服用“富含DHA、增強記憶力、改善記憶功效”的益腦保健品,3個月后,樂樂吃了幾千元的保健品,學習不見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