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臺的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
1993年:《九十年代中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綱要》 當時,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水平剛剛跨越溫飽線,食物消費基本上屬于“高谷物膳食”類型,總體營養水平還較低,同時由于膳食不平衡或營養過剩所造成的“富裕疾病”也已開始出現。 《綱要》提出,堅持食物生產與消費協調發展,根據營養和消費的要求,進一步大力發展食物生產,全面開發利用各種國土資源和食物資源,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的食物生產和食品加工業,重視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的統籌安排。改革、調整我國的食物結構和人民消費習慣,經過不斷努力,使我國人民食物消費與營養整體水平有較大的提高和改善,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食物發展道路。 2001年:《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 這個階段,我國居民食物消費正處于由小康向更加富裕轉型的時期,人們對食物多樣化、優質化需求明顯增加,對食物安全衛生要求也不斷提高。但同時,食物生產、消費、營養不協調,生產結構不能滿足營養結構......閱讀全文
“臭”味食物營養不差
路過小吃街時,很多人經常會被飄散在空氣中的“臭”味吸引,控制不住買上一碗臭豆腐。生活中有不少聞著臭吃著香的“臭”味食品,它們營養咋樣?為此,記者采訪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 高鍵告訴記者,食物的“臭”分為兩種,一種是經發酵后蛋白質分解產生氨或含硫化合物,產生“臭”味;一種
谷歌推出食物營養數據
谷歌搜索上線了一個新功能——谷歌將食物營養數據整合到自家搜索服務中。當用戶搜索食物信息時,結果中將包括卡路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糖分及其他相關信息。這一功能已經同時部署到了移動版搜索中。 如何均衡地搭配人們喜愛的食物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又繁瑣的過程。一開始,整合到其搜索服務中的數據覆蓋100
氣候變暖讓食物營養“縮水”?
100年前的蘋果和今天的比,哪個更有營養?近日,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將使農作物的營養價值降低。預計本世紀中葉,全球將有1.75億人因此缺鋅,1.22億人缺蛋白質。 氣候因素 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統計分析了151個國家大氣中
動物性食物的營養特點
我們常說的動物性食物(表21),包括肉、禽、魚、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動物性食物不含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極低。
國家食物與營養健康技術聯盟成立
近日,國家食物與營養健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京成立。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賈敬敦說,不同時代有不同營養健康的命題,營養健康作為基本、持續、重大的民生問題,這個命題的內涵正發生深刻的變化,該聯盟是順應時代需求而誕生。 聯盟第一屆理事長由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和戴小楓擔任,秘書
我國出臺的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
1993年:《九十年代中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綱要》 當時,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水平剛剛跨越溫飽線,食物消費基本上屬于“高谷物膳食”類型,總體營養水平還較低,同時由于膳食不平衡或營養過剩所造成的“富裕疾病”也已開始出現。 《綱要》提出,堅持食物生產與消費協調發展,根據營養和消費的要求,進一
危險食物清單來了!營養學家眼中的最危險食物竟是它
最近俄羅斯營養學家列出一份“危險食物”清單,以提高人們對飲食問題的警惕。 營養學家們稱,臘腸和以肉制品為基礎的香腸對健康的危害最大。其價格越低,肉含量就越少,同時致癌物質含量也越高。 與此同時,營養學家們解釋說,由于存在高含量的磷酸鹽和反式脂肪酸,廉價的熟食在“危險食物”清單中位列第二,最好
中國營養學會舉行食物營養素度量法研討會
圖為目前我國食品包裝上常見的營養配料表 “現在兒童食品包裝標注的對兒童健康有益的描述,實際傳播的是一種錯誤信息。”在11月8日中國營養學會舉行的食物營養素度量法研討會上,第一個發言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食物營養評價室主任楊月欣提出的觀點,引發了與會者整整一天的討論。
忽視食物營養標簽增加發胖可能性
最近召開的歐洲心臟病學會上發表了一項研究,95%的女性會稍微留心自己吃下的食物成分,相比之下,只有65%的男性會在買食物時多留點心,而剩下這些從來不看食品上營養標簽的男性,并不是存心不看,而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就看不懂。研究人員表示,營養標簽雖然應該再簡化一點貼近大眾,不過值得警惕的是,
罐頭食物的營養反而比新鮮水果中更多?
據俄羅斯“醫學論壇”新聞網12月5日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學者研究表示,與新鮮水果蔬菜相比,正確食用罐裝食品能夠幫助人體攝入更多有益物質。 有關專家對市場上買到的罐裝食品的成分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一些罐裝食品中含有的有益微量元素比新鮮水果蔬菜中的含量更多。研究人員稱,新鮮的水果蔬菜大多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