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攔湖大閘工程上報專家稱湖中魚類將絕種
“對于我們來說也是艱難的選擇,現在放棄,前期準備投入了那么多都可能打水漂,若是通過,我們又會成為環保專家的眾矢之的。”江西省水利廳辦公室一位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他們“進退兩難”。 這名辦公室人士所說的就是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7月25日,國家發改委召開關于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論證“座談會”,組織專家和相關部門論證鄱陽湖水利樞紐方案,相關結果可能在近期發布。 根據常規,一旦通過發改委的審批,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的主動權就交到當地政府手里。 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鄱陽湖中可能會建起一道綿延約2.8公里的攔湖大閘。 據了解,目前經調整后的方案將改“建壩”為“建閘”,踐行“調枯不調洪,攔水不蓄水”的新思路,還取消了發電等項目。 為何要將建壩改為建閘,因為早在2001年,江西省水利廳就提出了鄱陽湖建高壩方案。但因該方案阻斷了江......閱讀全文
鄱陽湖攔湖大閘工程上報 專家稱湖中魚類將絕種
??????? “對于我們來說也是艱難的選擇,現在放棄,前期準備投入了那么多都可能打水漂,若是通過,我們又會成為環保專家的眾矢之的。”江西省水利廳辦公室一位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他們“進退兩難”。 這名辦公室人士所說的就是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7月25日,國家發改委召開關于鄱陽湖水利樞紐工
鄱陽湖建壩后續:江西擬改壩為閘保護湖泊
8月13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為19.65米,8月26日水位為17.71米,9月20日,降為15.59米。一個月內急降4米,鄱陽湖天然水面也急劇萎縮一千多平方公里。 這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將在10月間變成一片草原,而到了草枯之時,則蕭瑟一片。 但這僅僅是
鄱陽湖江豚面臨三大殺手:采砂、濫捕和環境污染
鄱陽湖江豚生存面臨三大殺手 采砂 濫捕 環境污染 “這幾年,鄱陽湖的采砂船少了些,都去洞庭湖了。”昨日,在鄱陽湖運營工程船的張傳岸告訴記者,與鼎盛時期相比,現在鄱陽湖的采砂船數量有所下降。 在他看來,采砂破壞環境,但與電打魚、迷魂陣等濫捕和環境污染相比,還算不上是直接殺手,后面
鄱陽湖“中國百慕大”水域發現首艘失蹤沉船(圖)
3月18日,中國首次內陸水域水下考古行動在鄱陽湖老爺廟水域展開。 鄱陽湖“百慕大”水域發現首艘失蹤沉船。 3月18日,中國首次內陸水域水下考古行動在鄱陽湖老爺廟水域展開。隨著專業考古潛水員浮出水面,揭開了一艘長28米、寬7米的鐵質沉船的神秘面紗,這
鄱陽湖夏候鳥南遷 數量銳減
圖為9月13日,江西省都昌印山附近的鄱陽湖畔棲息地 隨著秋天的來臨,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生息繁衍的夏候鳥集結南遷,在湖區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經過一個夏季的繁衍棲息,這些夏候鳥們帶著添丁加口的喜悅飛回南方,等到明年春天,它們又將會回到鄱陽湖濕地度夏。
鄱陽湖嚴重縮水,江豚會受到哪些影響?
鄱陽湖是江豚重要棲息地,近期,長江流域持續高溫干旱,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這會給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帶來哪些影響呢? 鄱陽湖提前縮水,江豚覓食繁育受影響 今年是鄱陽湖自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年份。8月6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標志著鄱陽湖進入枯水期。鄱陽湖水面的嚴重縮
江西大力發展生態文明建設 還鄱陽湖"一湖清水"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綠色資源大省江西提出:明年出臺新政,加大治理,還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一湖清水”。 12月的鄱陽湖水天一色、白鶴起舞,靜謐又不失活潑。37歲的涂繼付剛剛從湖中捕魚歸來,他是江西省新建縣樵舍鎮漁業二大隊的漁民,全家十多口人都是以捕魚為生,一年
江西潦河漏油事件:吳城鎮段水域受到輕度污染
記者從江西省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獲悉,根據最新應急監測結果,目前永修縣吳城鎮段水域受到輕度污染;星子段、湖口段尚未受到影響。 25日21:20,環保部門對距泄漏點約49公里的吳城鎮河水斷面取樣,監測結果顯示,表層石油類含量為0.531毫克每升。截至26日凌晨零時20分,
長江鄱陽湖旱情年甚一年 引發河湖治理深度思慮
進入11月的鄱陽湖,干旱依舊。在裸露的湖底上,會時不時見到羊群在低頭吃草。 受近期降水偏少影響,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相繼發生嚴重旱情。10月30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僅為8.19米,逼近8米極枯水位線。此前幾天,贛江南昌段出現12.27米的低水位極值,打破了2012年1月2日12.34米
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再創進入極枯水期最早紀錄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6日提前進入極枯水期,2022年為有記錄以來由枯水位退至極枯水位最快的年份。 記者當日從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獲悉,8月以來,受持續高溫少雨和長江來水偏少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快速下降。9月6日8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退至7.99米,為1951年有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鄱陽湖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