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70個縣市已取消GDP考核改為考核環境民生
告別“唯GDP論”動真格了。截至目前,中國超過70個縣市告別“唯GDP論”的時代,取消GDP考核,以環境和民生的考核導向取而代之。應景的是,第一季度全國31個省GDP總和僅比全國第一季度GDP總量高出3.64%,較2013年高出11%大幅下降。 但這注定是一場艱難的告別。 1985年,改革開放的第七個年頭,中國開始核算GDP,如今已過29年,可以說,GDP記錄了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經濟騰飛。在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看來,“傳統的GDP核算已經是一二百年的產品,肯定有它自己的科學性,全部否定不合適。”余下的一千多個縣市何時放棄GDP政績考核? 另一個問題是,用什么考核標準替代GDP?取消GDP考核,只是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并非一勞永逸,需要進一步完善考核體系。如果一些地方缺乏科學的新考核體系,就很難防止“GDP考核”換個馬甲卷土重來。 70個縣市不考核GDP 近日,福建取消34個縣市的GDP考核。據......閱讀全文
杭州開化、淳安不再考核GDP 護青山綠水是最好政績
歲末年初,一年一度的針對地方各級政府的綜合考評工作正在展開。有一個新變化是,對于杭州淳安、衢州開化的考核,不再涉及工業經濟總量和人均生產總值(GDP)等相關指標。 對于開化的考核,增加了“水質”、“空氣質量”等和生態環境相關的內容;而淳安,甚至取消了以往十分看重的招商引資等指標。 黨
中組部: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加大生態指標權重
破除“唯GDP論”的政績考核指標,引入生態文明建設等多元化考核權重將成為現實。 中組部日前下發了《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今后對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各類考核考察,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不能
地理信息大數據:生態政績考核的利器
“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一項全新的審計工作,不是傳統的審計工作,之前的審計主要是財務審計,傳統的審計方法很難滿足新工作的審計要求,要破解這一難題,就需要用到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廣西壯族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周飛說。5月3日至5日,記者跟隨中國測繪宣傳中心組織的
青海調整政績考核重心
記者近日從青海省委組織部了解到,青海省委專題研究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將進一步調整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標準,強化對生態保護指標的考核,引導和促進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 據悉,新的考核指標體系突出科學發展導向,對原有政績考核標準在全面綜合評估的基礎上,
寧夏地市級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加大生態指標
記者10月9日從寧夏環保廳了解到,為進一步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生態環保意識,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不斷提升寧夏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寧夏日前出臺了《地市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任期考核評價辦法(試行)》,明確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考核地市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任期的重要內容。
專家:野生動物資源下降 生態質量應納入政績考核
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后,野生動物資源總量仍呈下降趨勢,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孫江建議,建立相關政府領導環保責任制度,把當地包括野生動物保護在內的生態質量評價納入對各級政府領導政績考核的內容之中。 據孫江介紹,我國野生動物保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喪失和人為開發活動的干擾
將食品安全納入政績考核
“食品安全法實施過程中,‘分環節按部門’監管機制和部分條款不夠明確,出現一些監管盲區。”浙江省副省長鄭繼偉代表建議,全國人大應盡快明確部分領域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此外各級政府必須落實“總負責”食品安全。 鄭繼偉表示,地方政府必須明確各領域監管職責,保證群眾吃上安全食品。 他建議,將食品
保護生態才是長遠政績
生態旅游,不管是在炒作概念還是以一種形態存在,它都承載著對自然崇敬的美好愿望,對生態文明的美好憧憬,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現實期待。生態旅游,更昭示著在我們構建社會和諧的進程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是實現我們地球這個大家庭和平共處的前提,是基礎。 所謂生態,就是指
評論:政績考核能管住學術不端嗎
教育部3月19日發出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明確高校對本校有關機構或者個人的學術不端行為的查處負有直接責任,應建立健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工作機構。 這是我國教育部門首次就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發出通知。通知明確要求,“把學風建設績效作為高校各級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學術道德
將建立綠色GDP考核制度
????? 今年海南生態省建設將有新舉措。海南生態省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的《2013年度海南生態省建設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提出,推進生態省建設機制創新,建立綠色GDP考核制度。 《要點》提出,建立更加注重資源消耗和環境效益、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進一步推進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