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可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
日本長崎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日前宣布,該所研究人員開發出了高效檢測埃博拉病毒的方法。新方法無須特殊儀器,得出結果的時間從以前的2小時縮短到30分鐘,在缺乏醫療設備的發展中國家也能簡便使用,并非常適合人員流動頻繁的機場等場所防疫。 長崎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教授安田二朗采用的是通過增加病毒固有基因來進行檢測的逆轉錄—環介導等溫擴增法。這種方法首先從疑似埃博拉患者體內采集血液,然后加入含有能分解蛋白質的酶的液體。即使血液樣本中含有埃博拉病毒,在這一階段也會被消毒。 然后,向液體中加入只與埃博拉病毒特定基因反應的引物以及基因復制所需的原料,將液體維持在63攝氏度。如果血液樣本中含有埃博拉病毒,那么引物與病毒的基因反應后,這些基因會在20分鐘左右時間內增加,從而可以判斷是否感染。 引物又名引子,是一小段單鏈DNA或RNA,也是DNA復制的起始點。安田二朗對埃博拉病毒已經進行了10年以上的研究,研發出了適用于目前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病毒......閱讀全文
埃博拉病毒關鍵蛋白合成機制揭示
記者1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基礎免疫團隊鄭永輝研究員和王斌博士在國際上首次闡明了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合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近日美國出版的《生物化學雜志》上。 據介紹,埃博拉病毒粒子表面的囊膜糖蛋白是介導病毒感染靶細胞的唯一蛋白,因此被認為是疫苗研發的首選抗原以
WHO欲建埃博拉病毒生物樣本庫
隨著西非埃博拉疫情的逐漸好轉,為了更好地利用公共衛生部門收集的數十萬患者樣本,一項計劃正在醞釀。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召開會議,討論建造生物樣本庫,儲存取自確診和疑似埃博拉患者的血液、精子、尿液和母乳樣本以及取自死亡患者的標本等,共計約10萬份樣本。 WHO理事會顧
《科學》:首次在豬身上發現埃博拉病毒
科學家擔心這種病毒在豬身上發生變異,從而對人造成威脅 關于豬是否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傳播源頭的爭論尚未停息,研究人員現在又在豬身上首次發現了另一種可怕病毒——埃博拉。他們擔心,這種病毒在豬身上發生變異,從而對人造成威脅。 美國研究人員7月9日在新一期《科學》雜志上說,他們在菲律賓一
新方法可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
日本長崎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日前宣布,該所研究人員開發出了高效檢測埃博拉病毒的方法。新方法無須特殊儀器,得出結果的時間從以前的2小時縮短到30分鐘,在缺乏醫療設備的發展中國家也能簡便使用,并非常適合人員流動頻繁的機場等場所防疫。 長崎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教授安田二朗采用的是通過增加病毒固有基因來進
中國抗埃博拉病毒藥物獲批
記者今天從軍事醫學科學院了解到,該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針對埃博拉,歷時5年研制的藥物“jk-05”近日通過總后衛生部專家評審,獲得軍隊特需藥品批件。該藥連同此前獲批生產的埃博拉病毒檢測試劑等科研成果一起,為我國防控埃博拉疫情提供了關鍵技術手段。 針對該疫情再次爆發流行的潛在危險,近年來,軍事醫
Science:埃博拉病毒并未發生顯著變異
埃博拉席卷西非,研究者擔心該病毒可能會因變異而更加棘手。但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與2014年3月疫情爆發初期的感染者相比,10月至11月間來自非洲馬里(Mali)的感染者體內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組序列并未出現顯著改變。 臨床實驗診斷、抗體治療與疫苗研發都是以埃博拉基因組的特定序列為基礎而進行的
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簡介
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是用于預防埃博拉病毒的注射用疫苗。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5型腺病毒載體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該疫苗通過利用重組復制缺陷人5型腺病毒載體引發免疫應答以預防埃博拉病毒。康希諾生物完成了該疫苗在塞拉利昂的II期臨床研究,開創了我國自主研發創新疫苗走進國際的新篇章。
埃博拉病毒如何讓免疫系統“癱瘓”
人體針對病毒感染的第一反應之一,就是制造并釋放一種被稱為干擾素的信號蛋白,產生增大免疫反應的效果。但隨著時間推移,很多病毒已經進化出了破壞干擾素的免疫增強信號的能力。8月13日發表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埃博拉病毒的一種獨特機制,這一機制可以使干擾素無法阻止病毒在被感染細胞內
便攜式基因組測序裝置可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
[導讀] 本周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傳染病學研究論文,描述了一個可以被裝入行李箱并運輸到現場使用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組測序監測系統,這個系統在收集樣本后24小時內就可以得出結果。 該便攜式基因組測序裝置可插入筆記本電腦USB接口 科技日報北京2月4日電 (記者張夢然)本周出版的英
破解埃博拉病毒基因組從頭起始復制的分子機制
9月12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施一、齊建勛、高福院士團隊,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mechanism of de novo replication by the Ebola virus polymerase的研究文章,首次報道了nsNSV聚合酶識別3’-l
埃博拉病毒是什么?這一病毒有多難治?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能夠引起病毒性出血熱的烈性病毒。埃博拉病毒非常可怕,致死率高達50%到90%,很多患者從發病到死亡不超過48小時,也就是說一旦感染埃博拉病毒,甚至沒有治療的機會,就會喪失生命。埃博拉被世衛組織列為“第四級病毒”,所謂的第四級病毒是指的是在實驗室環境下都需要特別謹慎對待的病毒。一般的病
抗擊埃博拉疫情取得進展-埃博拉疫情正在緩解
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干事布魯斯·艾爾沃德近日在此間表示,總體來看,在埃博拉疫情重災區——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3個西非國家,埃博拉疫情正在緩解,疫情控制目標有望在未來數周內實現。但埃博拉疫情的地域傳播仍存在不少“現實關切”,需要來自國際社會的持續援助。 此次疫情是1976年首次發現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登革熱病毒的藥物靶標
目前沒有藥物可用于治療埃博拉病毒、登革熱病毒或寨卡病毒,這些病毒每年感染數百萬人并導致嚴重疾病、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如今,來自美國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兩項新研究最終可能改變這一點。他們鑒定出這三種病毒劫持人類細胞的關鍵途徑,并且發現至少有一種潛在的藥物能夠破壞人類細胞中的這個
世衛組織批準埃博拉病毒快速檢測法
世界衛生組織20日批準一種新的埃博拉病毒快速檢測工具投入使用。 據介紹,這種由美國考格尼克斯醫療用品公司研制的檢測方法,15分鐘內即可以確定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操作時不需要電力,也不需要進行高水平的培訓,因此可以在偏遠地區進行推廣。 世衛組織建議將這種方法與通常使用的“聚合酶鏈反應”測試方法結
手掌大小的設備能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
鑒定血樣中埃博拉病毒的金標準方法要求把血樣封在冷藏容器內送到遠離患者居所的專科化驗室,化驗室通過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的方法來檢查是否有病毒。然而,盡管血液中檢測不到病毒,體液中確仍可能藏有病毒,冗長的化驗過程則會延誤對病毒載量的檢測、治療和實時監控。 最近,韓國科學技術院
建立埃博拉病毒生物樣本庫有助非洲科學
隨著西非埃博拉疫情的逐漸好轉,為了更好地利用公共衛生部門收集的數十萬患者樣本,一項計劃正在醞釀。8月6日~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召開會議,討論建造生物樣本庫,儲存取自確診和疑似埃博拉患者的血液、精子、尿液和母乳樣本以及取自死亡患者的標本等,共計約10萬份樣本。 西非和
世衛組織:埃博拉病毒嚴重程度或“低估”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8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透露稱,有證據表明,西非埃博拉病毒造成的死亡和染病人數,可能讓世界“大大低估了疫情的嚴重程度”。聯合國衛生機構之前表示,疫情的危機還要持續數月時間。 到目前為止,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已經造成了超過1060人死亡,1975人染病。 利比里亞官員14日面臨
美本土一護士埃博拉病毒初檢呈陽性
美國得克薩斯州衛生部門12日宣布,與美國本土發現的首名埃博拉患者有過接觸的一名護士,其埃博拉病毒初步檢測結果為陽性。 據當地電視臺報道,得克薩斯州衛生部門官員當天在北部城市達拉斯的圣公會醫院說,美本土發現的埃博拉患者鄧肯于本月8日死亡,該院一名與他有過接觸的護士10日出現低燒,后被隔離檢查,其
人體細胞中發現抗埃博拉病毒蛋白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細胞》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人體細胞中的一種蛋白可以幫助對抗埃博拉病毒,模仿該蛋白功能的藥物有朝一日或能有效治療這種致命疾病。 與其他病毒一樣,埃博拉病毒會入侵宿主細胞并利用這些細胞進行復制,但對于感染期間病毒侵入的具體途徑和細節,目前科學家還知之甚少。 在新研究中,
埃博拉病毒-可存活在康復者眼中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最新發現,埃博拉病毒不僅可在康復者精液里長時間存活,還能在康復者的眼睛里存活。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凸顯了對康復者進行眼部檢查的必要性。 由美國埃默里大學醫院領銜的小組在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報告說,43歲的美國醫生伊恩·克羅澤去年9月在塞拉利昂工作期間感染病毒,然后被送
建立埃博拉病毒生物樣本庫有助非洲科學
隨著西非埃博拉疫情的逐漸好轉,為了更好地利用公共衛生部門收集的數十萬患者樣本,一項計劃正在醞釀。8月6日~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召開會議,討論建造生物樣本庫,儲存取自確診和疑似埃博拉患者的血液、精子、尿液和母乳樣本以及取自死亡患者的標本等,共計約10萬份樣本。 西非
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優勢介紹
1.在冷鏈條件受限的地區仍擁有良好的穩定性 Ad5-EBOV疫苗為凍干粉劑型,可長期儲存于 2-8℃,37℃下可穩定儲存3周,更適合冷鏈條件困難的地區使用,而rVSV-ZEBOV疫苗需要儲存于-60℃以下。 2.復制缺陷型病毒載體更安全 對于免疫低下者、兒童、孕婦等,復制缺陷型疫苗較復制型
埃博拉病毒持續影響母嬰健康引發各界關注
在每個感染埃博拉的女性分娩的案例中,嬰兒要么生下來就是死胎,要么出生不久就會死亡。在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位于塞拉利昂的檢測中心,孕產婦正排成隊接受產前檢查。 當Emma Akerlund打開車門后,發現一名女性安靜地躺在救護車地板上。她的兩腿中間是一個布團,里面包裹著一些物體—— 一名帶著胎盤和
《自然》詳解迄今最大規模埃博拉病毒暴發
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治療中心的衛生工作者。 7月20日,致命埃博拉病毒可能已登陸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非洲最大城市。疑似感染者為男性,日前從利比里亞來到該市。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埃博拉病毒暴發正洶洶而來。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無有效療法。該病毒通常由血液和其他體液傳播,傳
泰國宣布成功研制出埃博拉病毒抗體
2014年10月2日,泰國瑪希隆大學(Mahidol University)詩里拉醫學院(Faculty of Medicine Siriraj Hospital)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研制出埃博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病毒抗體并完成了ZL注冊。該抗體
埃博拉病毒為什么會引起大量出血
艾博拉的糖性蛋白質把neutrophil包住,使它無法作用,病毒就能如入無人之境,攻擊血管壁細胞,使血管壁弱化甚至破洞。埃博拉病毒對人體任何其他組織后器官都一視同仁地加以侵蝕,像一場公平的游戲。首當其沖的是血細胞。當病毒將自身復制到血細胞中,血細胞便開始死亡并凝結在一起。凝塊阻塞血管,切斷全身的血液
埃博拉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的概述
包膜糖蛋白是埃博拉病毒包膜唯一的表面蛋白,具有2個閱讀框,分別編碼1個分泌型的小蛋白sGP(secreted GP)和1個全長的跨膜GP。sGP作為GP的早期產物被大量表達,以同型二聚體形式存在,包含C53-C53′和C306-C306′兩個二硫鍵,并且有6個N-連接糖基化位點,但只有5個始終保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發出現全新途徑
據英國《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來自一名埃博拉病毒人類幸存者的抗體的詳細信息。該研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中的一個新的脆弱位點,或可用于藥物和疫苗研發。 埃博拉病毒會引起嚴重的出血熱,死亡率高達90%。可在人群中暴發的三種不同的埃博拉病毒分別為:埃博拉
埃博拉告訴人類什么?-詳解“史上最致命病毒”
埃博拉的疫情還在擴大。10月23日晚,馬里宣布境內出現首例埃博拉確診病例,患者是一名2歲女童,近期曾隨家人赴幾內亞旅行。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在25日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病例數量已突破1萬關口,超過4500人死亡,疫情造成高達70%的實際死亡率。疫情升級,中國民眾對這個“非洲死神”愈發關
世衛組織批準埃博拉病毒快速檢測法
世界衛生組織20日批準一種新的埃博拉病毒快速檢測工具投入使用。 據介紹,這種由美國考格尼克斯醫療用品公司研制的檢測方法,15分鐘內即可以確定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操作時不需要電力,也不需要進行高水平的培訓,因此可以在偏遠地區進行推廣。 世衛組織建議將這種方法與通常使用的“聚合酶鏈反應”測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