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紛飛——22年最大初雪系人工催生
22年來最早、最大初雪11月1日突襲北京。同時,在11月1日夜間幾乎一夜的六七級大風后,11月凌晨,北京市的最低氣溫跌落到-4℃。截至11月1日14時,此次降雪才慢慢停止。氣象部門的統計顯示,包括京城城區、昌平、順義在內的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均達到了6毫米,為大雪級別,最大的石景山、門頭溝降水量為12毫米,最小的通州也達到了4毫米,這樣的降水量為20年來少見。 很少看到首場雪的雪量這么大,是不是人工增雪了? 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從北京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了解到,除了寒潮影響外,也有人工干預的原因。 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薔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進行了人工增雪作業,“初步估算大致增水1600萬方,相當于160萬噸水”。 由于北京一直處于干旱少雨的狀態,任何一次可能降水的天氣過程,人工影響部門都不會放過。張薔說,“我們從前天晚上8點開始陸續作業,一直作業到1日中午11點25分,共點燃了186......閱讀全文
大雪紛飛——22年最大初雪系人工催生
22年來最早、最大初雪11月1日突襲北京。同時,在11月1日夜間幾乎一夜的六七級大風后,11月凌晨,北京市的最低氣溫跌落到-4℃。截至11月1日14時,此次降雪才慢慢停止。氣象部門的統計顯示,包括京城城區、昌平、順義在內的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均達到了6毫米,為大雪級別,最大的石景山、門頭溝降水量為1
碘化銀的制備方法
碘化銀是一種無機物,常溫下為亮黃色無臭微晶形沉淀。碘化銀用作照相中的感光乳劑和藥品,尤其用作抗菌藥,碘化銀是一種很好的冷云內人工冰核,是國內、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中應用最廣泛、成效最明顯的成核劑。采用納米級超細顆粒的碘化銀粉體制作人工降雨催化劑,其效果更為突出。根據晶體學原理,晶體在形成過程中首先形成
上海光機所等首次實現飛秒強激光誘導人工降雪
2012年4月出版的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學》)雜志,在News & Views專欄中,專題報道了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至展、李儒新研究組首次利用飛秒強激光,在云室中非線性成絲誘導大面積降雪的重要科學發現[Nature Photonics
納米碘化銀粉體的制備方法
碘化銀是一種無機物,常溫下為亮黃色無臭微晶形沉淀。碘化銀用作照相中的感光乳劑和藥品,尤其用作抗菌藥,碘化銀是一種很好的冷云內人工冰核,是國內、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中應用最廣泛、成效最明顯的成核劑。采用納米級超細顆粒的碘化銀粉體制作人工降雨催化劑,其效果更為突出。根據晶體學原理,晶體在形成過程中首先形成
四問北方罕見降雪:為何4月還有如此強降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13.shtm中國天氣網訊 4月罕見降雪!近日,北方多地出現大范圍持續雨雪天氣,山西、陜西多地積雪深度破紀錄,部分地區創最晚積雪紀錄。降雪對設施農業、經濟林果和交通運輸等多方面產生了不利影響。此次降
專家深入論證:關注人工影響天氣同生態環境關系
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碘化銀等催化劑會造成環境污染嗎?最近,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科技咨詢評議委員會組織環境保護、相關高校、部隊、氣象等行業和領域的專家,進行了論證。 經過質詢和討論,專家組認為,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目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使用的碘化銀催化劑用量少、分布范圍廣,單位體積所產生的銀離子濃度
專家深入論證:關注人工影響天氣同生態環境關系
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碘化銀等催化劑會造成環境污染嗎?最近,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科技咨詢評議委員會組織環境保護、相關高校、部隊、氣象等行業和領域的專家,進行了論證。 經過質詢和討論,專家組認為,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目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使用的碘化銀催化劑用量少、分布范圍廣,單位體積所產生的銀離子濃
氣象局局長:人工降水催化劑對環境影響甚微
昨天上午,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表示,碘化銀、干冰、液氮等人工影響天氣催化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微不足道。 鄭國光說,每年全國人工影響天氣需要的碘化銀不到一噸,分布在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根據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對北京市降水的分析表明,碘化銀包括銀離子的含量
二月北方緣何頻頻降雪
14日,北方雪花飄飄,南方陰雨連綿,全國出現入冬以來范圍最大的雨雪天氣。 “十天之內,北京下了三場雪,終于把2018年沒見到雪的遺憾給補上了。”有網友在朋友圈感慨。2月,北方地區頻繁降雪的原因是什么,與歐洲、美國近期接二連三出現的暴雪天氣有無關聯? 兩次降雪冷空氣和水汽來源不同 自13日2
降雨彈是什么原理?
降雨彈是用碘化銀物質。降雨彈是用高射炮把炮彈打到高空爆炸,但是這些炮彈不是作戰用的殺傷炮彈,彈頭是改裝過的非金屬外殼彈頭,內部除了少量炸藥外還裝有碘化銀顆粒,是專門特制的特殊催雨炮彈。人工催雨的原理,其實就是把降雨原有的過程縮短:當觀測到云層有適合的厚度和程度時,就將裝有碘化銀粉末的炮彈打到云層中,
青藏高原降雪模擬研究獲進展
青藏高原氣候模擬普遍存在濕偏差。盡管復雜地形的動力過程和物理過程表達不足被認為是模擬誤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相關研究進展甚少。其難點在于青藏高原周邊地形極其復雜,引起地表湍流拖曳的地形起伏尺度小于當前的模擬網格尺度,即其影響表現為模式中的次網格效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三極觀測與大數
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人工影響天氣不污染環境
財政部和中國氣象局日前聯合發布《中央財政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央財政今年安排預算資金1.6億元,支持地方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眾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全國有6900多門高炮、7000多門火箭發射架,每年還租用50多架飛機,開展
人工干預能洗凈灰色天空?
1月12日~1月14日,北京市、河北省又遭遇了大范圍的霧霾天。就在2105年第一場霧霾發生之時,國家發改委和中國氣象局在1月12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 根據《規劃》,將在北京周邊建設國家級人工影響天氣云霧物理實驗室,有針
瑞士科學家欲用激光空中生成水滴人工降雨
北京時間9月1日消息,英國人對天氣特別癡迷,尤其是雨云。現在科學家打算利用強大的激光實現他們的降雨愿望。瑞士的研究人員已經利用激光在空中生成了水滴。 這項名叫激光輔助冷凝水的技術,有一天將會揭開天氣循環的秘密,并能讓人類自己決定在哪里降雨,以及何時降雨。雖然“人工降雨”早就有之
寒潮最冷時刻來臨-南方降雪迎最強時段
中國天氣網訊 今明天(12月26日至27日),寒潮影響持續,降溫重心主要在南方地區,各地陸續迎來本輪降溫最冷時刻。降水方面,今天,南方降雪進入最強時段,湖南、貴州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明天,我國雨雪減少、減弱。寒潮最冷時刻來臨 下周初各地氣溫陸續回歸正常昨天,寒潮繼續發力,截至昨天8時,北京、天津
新疆北部有降雪-湖北、湖南等地出現大霧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昨日8時至今日6時,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小到中雪;云南南部出現中雨,局地大雨。今5時較昨5時,東北地區、華北、黃淮、江淮、江南東北部等地出現4~8℃降溫,黑龍江北部、吉林東部、河南中部、山東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幅超過10℃。 今晨,湖北中東部、湖南西
極端降雪事件如何影響森林凋落物呼吸
凋落物是森林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重要組分與參與者,對森林土壤呼吸的調節作用顯著。凋落物的輸入對氣候變化尤其是強降雪事件的響應程度較高。極端降雪事件通過破壞林冠進而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進而影響凋落物的輸入與分解動態。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全球變化研究組副研究員周文君等探明了亞熱帶常綠闊葉
山西干旱日趨加劇民眾翹首企盼降雪天
時至冬日,山西土壤墑情逐漸下降,旱情越發加劇,當地民眾翹首企盼雨雪天氣盡快到來。 6日早間,行走在山西太原市區街頭,已明顯感到氣溫已在下降。在匆匆趕往上班途中的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今年冬天干燥的天氣。 一些人甚至懷念起2009年11月份初突然降臨的那場“雪災”,2009年11月9日至1
氣溫將觸底反彈-今日新疆西藏有降雪
北京2月1日電 (施麟)據中央氣象臺消息,昨日(1月31日)受冷空氣影響,陜西中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南部及浙江中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降溫6~10℃,今晨(2月1日)6時氣溫0℃線位于蘇皖中部、河南南部至陜西南部一帶。目前此冷空氣對我國中東部影響結束,今明兩天中東部大部
暴雪預警升級!大范圍強降雪進入最強階段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電 (記者 陳溯)中央氣象臺27日將暴雪預警升級至黃色,中國中東部本輪大范圍強降雪進入最強盛階段。據監測,26日,中國甘肅東部、陜西中部、河南中南部、湖北西部、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中到大雪或雨夾雪、雨轉雪,河南駐馬店和南陽局地暴雪,甘肅東部、陜西中部、河南中部等地部分地區新增
大霧、降雪,且看接下來全國天氣如何變化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預計,13日早晨至上午,津冀魯豫及黃渤海將有大霧。此外,受冷暖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3月13日至15日,內蒙古東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新疆北部和南疆西部山區等地將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昨日內蒙古及黑吉遼等地出現降雪,冀魯豫等地出現大霧 昨日08時至今日06時,內蒙古東部、
北方大范圍降雪降溫來襲-南方雨勢將增強
今天(2月11日)開始至13日,新一輪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此次過程具有降雪范圍廣、部分地區累計降雪量大等特點,受降水影響,北方氣溫將沖高回落,不少地方最高氣溫再度跌至冰點或以下,公眾需注意防范。 北方多地將現明顯降雪 南方陰雨雪難歇 最近幾天,北方持續晴朗升溫,南方
東北等地降雪增多南方陰雨持續-月底寒潮來襲
11月24日至25日,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等地降雪將增多,部分地區有大雪,南方陰雨持續,華南中東部和南部、江南南部的部分地區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氣溫方面,全國大部地區還將維持偏暖的格局,但隨著26日之后寒潮的到來,明顯降溫將逐步展開。 東北地區等地有降雪 南方大范圍陰雨持續 昨天
奧運開幕式人工消雨成功-賽時不再使用
??????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日電(記者 吳慶才 杜燕)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時,世界先進的人工消雨技術兩度成功化解了降雨可能,為開幕式成功立下汗馬功勞,而且這項技術對人體和環境不會造成任何危害。北京市氣象官員今天說,對于賽時出現的降水,不會再使用人工影響的手段。? 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常務副
中國氣象局長否認人工增雪會污染環境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接受記者專訪時,否認中國的人工增雨(雪)會污染環境和既不安全又不劃算的說法,稱中國人工增雨(雪)投入產出比最高可達1∶50。 3月干旱可能性較大 談到當前糧食主產區旱情時,鄭國光指出,冷空氣活動頻繁,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弱,水汽難以輸
未來三天西藏南部有較強降雪-局地大暴雪
中新網12月28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受南支槽影響,12月28至30日,青藏高原有一次較強降雪過程,青海南部、西藏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其中西藏南部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未來三天具體預報12月28日08時至29日08時,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吉林東部、西藏大部、青海西南部等地部分地
西北華北明日再迎降雪-周末前后冷空氣來襲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2月9日),我國較強降雪主要出現在東北地區和新疆等地。明天,西北、華北等地部分地區再迎降雪。氣溫方面,本周我國大部偏暖為主,10日至12日,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區,局地氣溫將下降10℃以上。 西北華北明日再迎降雪 局地有暴雪 昨天,新疆北部、華北中北部等地部分
寒潮影響趨于結束-東北地區強降雪持續
寒潮的影響將基本結束,不過東北地區的降雪還會持續,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部分地區仍會有大到暴雪出現。氣溫方面,今天,南方部分地區還會繼續降溫,除此之外,全國大部氣溫將緩慢回升,提醒公眾仍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東北地區降雪持續 吉林遼寧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 過去一天,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等地的降
中東部大部持續干冷-東北將迎大范圍降雪
隨著今冬第二波寒潮天氣影響結束,今天(12月19日)南方也將陸續加入升溫通道,但最低氣溫回升緩慢,未來三天中東部大部持續干冷。此外,明天開始在新一股冷空氣影響下,東北將出現大范圍降雪,局地暴雪,需注意防范。中東部大部天氣干冷 南方最低氣溫回升緩慢 過去幾天,寒潮影響全面展開,最低溫冰凍線一步步南
東北將迎今年下半年來最強降雪
夜間起,東北地區將迎今年下半年來持續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雨雪天氣過程,其中黑龍江東部和南部將有暴雪。當大范圍的降雪造成積雪,帶來房屋倒塌、道路受阻、牲畜死亡等影響,就會形成雪災。我國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雪災?雪災有哪些種類和危害?如何防御?這份雪災百科請收好。這三大區域最易發生雪災 局地整月可見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