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土衛八的圖片顯示了冰遷移電腦模型是如何解釋這顆衛星的大部分全球外表特征的。 這張偽色合成圖(false-color mosaic)展示了土衛八的整個半球,該圖是由“卡西尼”號獲得的。從圖片右側可以看到顏色較暗的反公轉半球和明亮的正轉半球之間的過渡區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4日消息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美國宇航局的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傳回的最新數據,有助于解釋土星的衛星土衛八奇怪的“陰陽臉”外觀,即一面很暗,另一面很亮。 “卡西尼”號收集到的這些圖片和數據對目前有關這顆衛星奇特外觀的最重要的一個理論提供了依據,該理論指出,遷移的冰使土衛八的一面因反射陽光而顯得特別明亮,另一側因被塵埃覆蓋,而顯得異常黑暗。 研究人員在12月10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兩篇論文中詳細介紹了這些最新發現。“卡西尼”號于1997年發射升空,自2004年以來,一直在圍繞土星運行。300多年來,這......閱讀全文
土星第八顆衛星——土衛八因其表面一半呈亮白色,另一半呈黑色而被戲稱為“陰陽臉”。這顆天體兩個半球亮度反差巨大的原因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美國“空間”網站10月9日報道,“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傳回的最新圖像已基本揭曉這一“陰陽臉”之謎,科學家此前作出的解釋有望得到證實,而主要原因可能緣自太陽光
整個8月份,全世界最令人興奮的科學新聞無疑屬于火星。2008年7月31日,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加熱土壤樣本時鑒別出有水蒸氣產生,從而確認火星上有水存在。 從19世紀70年代起,火星和它上面的水持續不斷地挑逗著公眾和科學家們的好奇心。隨著“鳳凰”號2008年
關于暗物質的電腦模擬圖。該圖演示了不可見暗物質是如何在光環中結合的。 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低溫暗物質搜尋計劃”項目組科學家近日發表聲明稱,他們已經在一個廢棄的地下鐵礦中捕獲到暗物質粒子。如果這一發現最終得到證實,它將成為近百年來物理學領域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近八十年來,暗物質一直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在奔流不息的時代浪潮中,科技成就始終扮演著“萬花筒”的角色——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不變的多彩紙片,稍加晃動,就能轉出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2014年,細胞遺傳學、大腦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仍然是熱門領域,航空航天作為大國實力較量的焦點從未停歇,科學倫理和危機應
科技是一種迷人的信仰。理論的改寫、技術的更迭,都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變世界。2015年的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有對基礎物理的求索,對宇宙深空的探測,對人腦功能的發掘,也有對爭議性技術的討論,對氣候變化的思考……而最讓我們欣喜的是,今年的國際“十大”,有了更多來自中國的消息。 1.中科大首
中國實現第一次太空行走入選 北京時間12月28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對太空飛行來說,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見證了很多重大的歷史性時刻:世界上最強大的伽馬射線望遠鏡、國際空間站上最大的太空艙、印度的第一顆月球探測器和正好是美國首位宇航員后代的太空游客都被成功送入太空。以下是20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2007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02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科研管理處提出。 &
美國宇航局發現火星生命新證據 北京時間4月30日消息,據英國《太陽報》報道,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想弄明白一個問題——地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美國宇航局27日晚公布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證據,證明火星上存在生命。 前往火星的一項特別探索任務發現了這顆紅色行星上可能存在一種綠藻類層的跡象,這種物質是生
封面故事: 南北極的極光可以不對稱 新的證據表明,通常認為北極光(發生在北半球)和南極光(發生在南半球)是互為鏡像的觀點并非總是正確的。極光的確往往同時在北極和南極區域出現,其出現的地點由地磁場線連接,這種聯系預計也許會將兩個極光的圖案、位置和時間關聯起來。2001年5月12日,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501超聲新技術在靶向介導FGF防治心肌病及心功能評估中的應用科學技術進步獎田新橋,朱好輝,袁建軍,張喜君,鄭磊,谷春紅,黑晶晶,馬玉磊,劉會芳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502一種內源性生物活性肽抗惡性實體腫瘤的基礎研發與應用推廣科學技術進步獎王家祥,趙偉,宋東建,張大,李娟,郭飛,秦攀,張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還在繼續產生著令人驚訝的發現,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架探測器已經在任務結束后于土星大氣中燒毀。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新數據表明,土星的宏偉光環正在將微小的塵埃顆粒注入到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且意想不到的化學混合物。 “卡西尼”號探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還在繼續產生著令人驚訝的發現,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架探測器已經在任務結束后于土星大氣中燒毀。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新數據表明,土星的宏偉光環正在將微小的塵埃顆粒注入到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且意想不到的化學混合物。 “卡西尼”號探測器上的
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教育部組織開展了2012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工作。 經評審,決定授予“軟界面電分析化學的若干問題研究”等36項成果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稀土生物效應的細胞無機化學研究”等6
附件3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梨優質早、中熟新品種選育與高效育種技術創新張紹鈴,施澤彬,王迎濤,李秀根,吳 俊,李 勇,
證書編號獎種獲獎等級項目名稱/獲獎人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工作單位2017-131技術發明獎1高超聲速飛行器高溫結構主動冷卻熱防護與熱測量技術姜培學,符泰然,湯龍生,祝銀海,彭威,程曉舫清華大學,北京空天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132技術發明獎1香辛料精油高效提取及品質提升關鍵技術創
基因剪刀 使用CRISPR基因調控技術直接操縱細胞基因組,研究人員將老鼠的皮膚細胞變成了誘導多能干細胞。曲面加速光束 美國和以色列科研團隊實現了光束軌跡偏移。此實驗可用于模擬廣義相對論現象。幽靈粒子 來自太空的一個高能中微子橫穿南極洲“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科學家認為其來源可能是耀變體。探訪“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已結束,共有149項申報項目通過形式審查。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申報項目基本信息公示10天,公示時間:2016年6月13日-6月22日。在公示期內,對項目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
從氣候變化到基因編輯倫理,研究人員在2015年解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他們還作出了重要發現,包括冥王星上的冰山、量子怪誕性的證據以及關于細胞內分子機制的細節。 通往巴黎之路 今年,全世界開始認真對待氣候變化。隨著12月聯合國氣候峰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首次承諾控制或減少溫室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嫦娥一號”拍攝的全球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圖將公布 在漆黑一片的太空深處,“嫦娥一號”正在圍繞月球按預定軌道繞月運行,與她做伴的是100公里外的日本發射的月球衛星“KAGUYA”(月亮女神)號,而一個好消息是,一艘“月船一號”將從他們的娘家——地球出發,來與她們做伴。 歐陽
我國已具備自主火星探測能力,有望在2013年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 這是記者從10月21日舉行的CAST空間技術論壇上獲悉的。當日,以火星探測為主題的CAST空間技術論壇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我國航天領域的主要專家聚集一堂,共同商討我國自主火星探測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認為:“
2015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授獎項目證書編號獎種獲獎等級項目名稱/獲獎人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工作單位2015-201科技進步獎1(內部公告)鮑文,崔濤,常軍濤,秦江,周偉星,于達仁,唐井峰,牛文玉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202科技進步獎1復雜高
301碳五碳九碳十低溫加氫制無萘環戊烷關鍵工藝技術科學技術進步獎張懷敏,張文生,楊晶宇,楊世坤,張啟,韓樂,魯少飛濮陽市聯眾興業化工有限公司濮陽市科學技術局302油氣資源氣驅效益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科學技術進步獎田巍,李中超,熊運斌,許尋,劉云華,賈瑞忠,王坤,戴厚柱,王振華,石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位于美國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的冰立方天文臺在朝霞中迎接破曉,這里是科學家們處理冰下傳感器數據的地方。①科學家正在標示一架粒子探測傳感器,它是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上的部分裝置,該天文臺于2010年12月份
信使號證實水星上存在冰。 (圖片提供:Nancy Chabot/JHU-APL) 盡管暴露在太陽炙熱的光芒下,作為太陽系最內側的行星,微小的水星卻很可能是大量冰原的家。 20年前,來自地球的雷達觀測顯示,在水星極地附近存在一些高反射的小型區域,這意味著冰的存在。
1959年12月,12個國家簽訂《南極條約》并于1961年生效,迄今各國在世界上最偏遠的大陸——南極洲已建有60多個觀測站和100多個考察基地。今年,29個國家在南極洲開展科學研究,這意味著從今年10月到明年3月,將有大約800名科學家和支持人員前往南極洲開展夏季考察,其中,僅僅美國就有100多
中國探月工程在線訪談實錄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等分系統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政府門戶網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國探月網 (www.clep.org.cn),圍繞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目標
——訪Restek中國區總經理朱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1985年,美國RESTEK公司誕生于賓州大學的孵化器項目,是全球第二大氣相色譜柱及色譜配件制造商,同時位列全球五大表面處理技術和分析技術公司之一,擁有氣相色譜柱、液相色譜柱、色譜前處理產品、環境采樣產品、色譜相關標準品等一系列著名的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