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忙著為多家餐館送問題餐具
醫院急救車風馳電掣 忙著為多家餐館送問題餐具 前天,有市民反映說,在南京江寧東山街道,有一家衛生狀況差的消毒餐具公司,竟用一輛警燈齊全的急救車運送消毒餐具。而這些號稱高溫消毒的一次性餐具,連餐具檢測合格報告都沒有。對此,昨天記者與江寧區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一道展開了調查。 投訴:急救車運送問題餐具 家住南京江寧東山街道泥塘社區興業路附近的王先生,是一名有心人。他說,一天他突然發現一輛車身上噴有鮮紅的紅十字圖案,車頂上裝有急救警燈的急救車從家門口呼嘯而過,當時王先生還認為是誰家有人生重病了。然而隨后讓王先生感到疑惑的是,這輛車幾乎一天要從他家門口跑幾趟。王先生說,終于有一天,他發現這輛急救車進入興業路,沿著一條污水河邊開進一家名叫“天天餐具消毒公司”,王先生緊跟其后發現,這輛急救車并不是來救人的,而是來運送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急救車是用來急救生命的,本身資源有限,怎么有急救車來運送消毒餐具,真......閱讀全文
發泡餐具須符合兩食品安全標準
被禁14年的發泡餐具在今年5月1日重新合法回歸,但究竟如何監管,政府部門一直沒有明確說法。記者昨天獲悉,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食藥監總局已在近日聯合發通知,發泡餐具上市應符合兩個食品安全標準,三部門分工監管。 這份通知要求,發泡餐具生產企業應建立質量管理制度,發泡餐具的生產和出廠檢驗應符
警惕餐具消毒逐利沖動:只求低價催生“毒餐具”
每副餐具至少經過9雙手,工人上班前無需洗手,不用穿戴手套、帽子和工作服,直接徒手包裝消毒后的餐具,掉地的筷子撿起后繼續包裝,消毒兩三秒后仍有污跡的用抹布擦。當它們放到你面前時,看起來很干凈,包裝膜上還印有“衛餐消證號”,看似很正規。8月5日,記者成功應聘到溫州康潔餐具消毒服務部當包裝工人,打工3
消毒餐具車間臟水浸泡餐具 地污濁怪味刺鼻
青島市相關部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的舉報,依法取締了兩家無證經營消毒餐具的小作坊 地上污濁不堪、墻壁上長滿霉菌、碗筷在臟水里浸泡,消毒餐具清洗車間里彌漫著刺鼻氣味……昨天上午,青島市衛生監督局、城陽區衛生監督所、夏莊街道辦和工商局城陽分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
“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 餐具消毒企業被曝不規范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央視曝
央視曝餐具消毒企業不規范 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部分仿瓷餐具甲醛超標 仍有企業用“毒料”造餐具
仿瓷餐具,也叫密胺餐具,是一種在餐館、家庭廣泛使用的新型餐具。最近,國家權威機構在對仿瓷餐具的檢測中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甲醛超標等質量問題。央視記者深入調查發現,一些企業竟然在用禁用原料尿素甲醛樹脂生產仿瓷餐具。 ? 河北 仿瓷餐具合格率兩成不到 今年3月份,具有國家級檢測資質的
外出就餐最好自備餐具
塑料袋套碗無QS標志 一次性餐盒一燙就破 自打“臟筷子”、“地溝油”曝光后,就餐安全問題日益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雖然拿塑料袋套碗或打包熱食、用劣質餐盒盛飯菜等現象在一些路邊攤點和餐館依然存在,但已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熱衷于自備便攜式餐具就餐。近日,山東省煙臺市質監局的有關專家建議,人們
近半消毒餐具企業屬黑作坊 消毒餐具標準尚未出臺
有關人士昨天透露,北京上百家消毒餐具企業,至少有一半沒有辦照,屬于黑作坊性質。而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的多為中檔餐館。 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董金獅稱,據協會統計,北京目前有一百多家生產消毒餐具的企業,有衛生許可證的只有十幾家,一半以上甚至連工商營業
新餐具衛規出臺 一元餐具盼來監管法規
衛生部日前下發了《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試行)》,要求各地衛生部門遵照執行。天津市烹飪協會相關專家表示,這是首次明確了衛生部門為餐具消毒企業的監管機構,重點列出了九類不合格情形,消費者此前一直擔憂的消毒餐具衛生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 據了解,衛生部組織制定了《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
塑料餐具出口歐盟門檻提高
向歐盟出口塑料餐具的企業,今年將受到新規考驗。據國際商報得到的消息:歐盟食品安全及動物健康常任委員會近日投票通過一項立法議案,將加強對自中國進口的、由聚酰胺和三聚酰胺制成的塑料餐具的檢驗,歐盟將對來自中國所有批次的塑料餐具進行書面材料審查,并抽取10%進行實驗室分析。這項提案將于2011年7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