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落戶上海
中醫藥是中國文化的瑰寶,近年來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但一些國家卻“捷足先登”,通過相關國際標準的研究制訂,將中醫藥“去中國化”,如稱其為“東方醫學”、“東亞醫學”等。 加快中醫藥國際標準化進程已被列為國家戰略。日前,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正式落戶上海,標志著我國開始把握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的主導權,中醫藥從“國家標準”邁向“國際標準”獲得了可喜突破。 潛移默化提升文化認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總量躋身世界前列的同時,“軟實力”也日益增強。在中華文化提升全球影響力過程中,中醫藥堪稱一大法寶。 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主任沈遠東教授說,隨著人類疾病譜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識到現代醫學無法完全解決健康問題,傳統醫學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凸顯。2008年世衛組織北京宣言發布,呼吁各國政府將傳統醫學納入國家衛生體系。 作為傳統醫學的代表,中醫藥“簡、便、驗、廉”,廣......閱讀全文
中醫藥標準化國際研討會在滬召開
2010年1月25日-26日,中醫藥標準化國際研討會在滬召開。本次研討會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上海中醫藥研究院及上海中醫藥大學曙光醫院承辦。共有來自奧地利、瑞典、荷蘭、西班牙、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中國、越南、新加坡、泰國、突尼斯、加納等19個國家60余名中醫藥專家和
我國在中醫藥國際標準化領域又有突破
我國在中醫藥國際標準化領域又有突破天津市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為ISO/IEC聯合工作組依托單位 近日,經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249批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定,天津市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天津中心)成為ISO/IEC聯合工作組依托單位,同時,經過激烈角逐,該中心技術專家張海明
中國中醫藥標準化獲國際社會認可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日前在北京發布《中醫藥國際標準化進展報告》。報告指出,目前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的各種途徑已經暢通,中醫藥標準化工作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經發布了《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國際標準》《人參種子種苗第1部分:亞洲人參國際標準》《中醫藥學語言系統語義網絡框架技
中醫藥標準化工作亟待加強
當前,許多國家都在關注傳統醫藥的作用和價值,我國是傳統醫藥大國,中醫藥作為重要的衛生資源和醫藥科技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突出,但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否保持住優勢,全國政協委員、農工民主黨中央常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呼吁―― 于文明兩會期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
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落戶上海
中醫藥是中國文化的瑰寶,近年來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但一些國家卻“捷足先登”,通過相關國際標準的研究制訂,將中醫藥“去中國化”,如稱其為“東方醫學”、“東亞醫學”等。 加快中醫藥國際標準化進程已被列為國家戰略。日前,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正式落戶上海,標志著我國開
用標準化護航中醫藥健康服務
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服務資源。國務院日前發布的《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其中特別強調,要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規范和標準制修訂工作,發揮標準在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在規劃列出的中醫藥健康服務標準化
加強中醫藥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各類技術標準和規范在國際貿易和全球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國政府和有關社會團體十分注重標準戰略研究問題,以便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而標準化戰略研究的推進離不開人才的保障,因此,如何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
首屆北京中醫藥國際論壇舉辦
10月16日,以“開放的北京,發展的中醫”為主題的首屆北京中醫藥國際論壇在京舉辦。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等出席開幕式。論壇由北京市衛生局和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主辦,旨在構建北京與世界各地中醫藥學術交流的平臺,展示北京地區中醫藥的資源和地域優勢,擴大中醫藥在國際
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發布-將制定180項國內標準30項國際標準
7月3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通知。 《行動計劃》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提出了到2026年底,將基本建立適應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結構合理的標準體系。屆時,預計將完成180項中醫藥國內標準和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的制定
國際標準化比值是多少
國際標準化比值是多少國際標準化比值又稱INR,是從凝血酶原時間(PT)和測定試劑的國際敏感指數(ISI)推算出來的。采用INR使不同實驗室和不同試劑測定的PT具有可比性,便于統一用藥標準。要求各實驗室使用標有國際敏感度指數(ISI)的凝血活酶試劑,根據PT比值(PTR)和ISI值計算出每份質評血漿國
國際標準化比值時間縮短
凝血酶原國際標準化比值偏低可能是凝血功能出現障礙造成,其比值是從凝血酶原時間和測定試劑的國際敏感指數推算而來。如果沒有不適,全身沒有出血點或淤斑,可以視為正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受檢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正常人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的比值,參考值為0.82-1.15秒,血漿凝血酶原國際標準化比值在2.0-2
國際標準化比值時間縮短
凝血酶原國際標準化比值偏低可能是凝血功能出現障礙造成,其比值是從凝血酶原時間和測定試劑的國際敏感指數推算而來。如果沒有不適,全身沒有出血點或淤斑,可以視為正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受檢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正常人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的比值,參考值為0.82-1.15秒,血漿凝血酶原國際標準化比值在2.0-2
中醫藥國際化:為中醫藥“走得遠”注入強勁動力
近期的權威期刊《中草藥》透露:日本占據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前不久的美國流感,更是讓中醫藥止咳枇杷膏在當地狠狠的紅了一把……這些信號表明,越來越多的中醫藥已經“走出去”了,并且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接受。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
徐建華:中醫藥“走出去”需要標準化助力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好這一特色的傳統資源,做大做強我國的中醫藥產業,國務院近日專門印發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明
北京中醫藥國際論壇10月舉行
由北京市衛生局、北京市中醫局主辦的2010北京中醫藥國際論壇將于10月15日至10月17日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預計屆時將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齊聚北京,圍繞中醫藥與人類健康等議題進行探討。 據了解,此次論壇設一個主論壇和三個分論壇。主論壇以中醫藥(傳統醫藥)與人類健康
“中醫藥國際貢獻獎”在京頒獎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4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醫藥國際貢獻獎”頒獎儀式。?世界中聯去年七月啟動的二00七年度“中醫藥國際貢獻獎”,以表彰推動中醫藥學與世界其它醫藥學交流與合作中做出突出貢獻者為宗旨,由香港東華三院原主席王定一捐資百萬元人民幣,并以其名冠名;共設立六名中醫藥國際貢獻獎和十名中醫
我學者牽頭制定中醫藥國際規范
美國《內科學年鑒》于6月27日全文刊出《中藥復方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報告規范2017: CONSORT聲明的擴展、說明與詳述》(以下簡稱《規范》)的英文、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三種文字版本,并配發編者按,這是首次由我國學者牽頭制定的中醫藥臨床試驗報告國際規范。 牽頭制定此項規范將如何推動中藥復方的國際
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2010年11月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即日起正式發布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 社會責任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宗教、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自本世紀初開始,社會責任問題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標準化工作取得突破-中醫藥立法納入國家立法日程
本報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王君平)在今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說,《中醫藥法》列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立法規劃,標志著中醫藥立法納入國家立法日程。目前全國中醫藥地方性法規已增加到26個。發布了國家標準27項、行業標
國際標準化比值1.58正常嗎
正常。國際標準化比值1.58是在正常的范圍內的,所以其是非常的正常的,國際標準化是指在國際范圍內由眾多的國家或組織共同參與開展的標準化活動。該活動旨在研究、制定并推廣采用國際統一的標準。
國際標準化比率0.88正常嗎
國際標準化比率0點88正常。根據相關查詢公開信息顯示,國際標準化比值,是凝血功能檢測項目中的一項,國際標準化比值正常值范圍0點8到1點2,國際標準化比值高提示血液凝固所需時間延長,可以根據國際標準比值升高的程度來監測抗凝藥效果,指導用藥量。
35項中醫藥國際標準公布!中醫藥發展需解決哪些問題?
日前,據上海中醫藥大學消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正式發布由該校中藥學院王瑞教授團隊主導制定的《中醫藥——板藍根藥材》國際標準。至此,包括中藥材在內,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已發布35項中醫藥國際標準,還有41項正在制定中。 國際標準的公布對于我國中醫藥產業的國際化來說無疑是重要一步
首部國際中醫藥專病診療指南發布
記者從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中聯)獲悉:第十四屆世界中醫藥大會日前審議通過了第一部國際中醫藥專病診療指南《國際中醫藥糖尿病診療指南》,為中國在中醫專病治療領域掌握國際話語權走出堅實的一步。 世界中聯秘書長桑濱生說,這一指南的制定是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的具體行動。這是世界中聯自2003年成立
針灸標準化與國際化息息相關
針灸學是中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相傳伏羲“嘗百藥而制九針”。針灸治療方法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其學術思想也隨著臨床醫學經驗的積累漸漸完善。《黃帝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針灸大成》等著作彰顯著針灸學的輝煌成就。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發展中醫事業,使針灸
2023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召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95.shtm
我國首次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化組織服務認證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合格評定委員會(以下簡稱ISO/CASCO)2015年組建成立了負責制定《服務認證方案示例》國際標準的第45工作組(ISO/CASCO/WG45)。中國認證認可協會的牛東波同志經全國認證認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1)提名推薦,成功擔任ISO/CASCO/WG45工作組的
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國際大會在滬召開
10月12日至13日,“2013上海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國際大會”在上海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家科技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美國FDA、歐盟相關政府官員代表400余人參與本次會議。 本次大會特設“主題交流”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新生、劉昌孝,美國國家天然產
推進中醫藥國際化的5種途徑
中醫藥是我國的瑰寶,不僅一直發揮著治病救人的功效,而且傳承著祖國千年的文化。但自西方醫學興起之后,在理念上強調微觀、循證,這就在無形中影響了中醫藥的發展,制約了其國際化的進程。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進中醫藥國際化。 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 當今世界,誰掌握了標準,誰就在該領域取得了主動權
提升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層級
身后有一個強大祖國是多么重要。我不是唱高調,是切身體會。在日前召開的以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為主題的珠江會議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教授果德安用自己的經歷佐證同道們的共同感受,你在20年前,跟外國人談中醫藥合作,門都沒有。現在中國具備了條件,但是,政府間達成協議后,科學家一定要跟上。
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幫助測量海洋噪聲
人類利用海洋和其他航道產生的噪聲會對海洋環境產生危害。為了幫助量化噪聲,并建立水下聲音相應的產生、傳輸和接收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在技術委員會ISO/TC 43,聲學下設一個新的小組委員會SC3,專注于水下聲學領域。 該委員會已經制定了首份標準:公開規范ISO/PAS1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