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剖析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2008》
該文件為美國制定科學政策的綱領和重要依據 1月15日,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B)發布了《科學與工程指標2008》(http://www.nsf.gov/statistics/indicators)。這份兩年一度的報告是建立在無數研究、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可謂美國制定科學政策綱領性文件。同時,它也為政治家和說客談論培養下一代科學家、高技術制造業的貿易平衡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報告陳述的諸多事實非常有趣,而且令人驚訝。 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列舉出如下5個例子: 1. tenure-track對美國新增的科學與工程博士而言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報告中提到,“近幾年來,新增博士中獲得tenure-track學術職位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新增博士獲得學術職位的比例自2001年的低谷后有大幅度的反彈。總體上而言,26%的科學與工程博士在畢業后4到6年......閱讀全文
《科學》剖析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2008》
該文件為美國制定科學政策的綱領和重要依據 1月15日,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B)發布了《科學與工程指標2008》(http://www.nsf.gov/statistics/indicators)。這份兩年一度的報告是建立在無數研究、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可謂美國制定科學政策綱領性文件。同時
Science:科學家闡述基因工程的新前沿
人類具有改變自然的能力,而這是幾千年來人類的一個特征,這使得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改變機體的遺傳特性此前僅被局限于那些馴化的生物,比如牲畜和莊稼等,然而如今這種改變已經可以擴展到整個生命圈了,當然這也包括我們人類自己。在行星范圍內進行基因工程,曾經被認為是科幻的東西,而如今我們卻
Science: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成果
北京時間1月17日,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以研究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了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樊雋軒教授、沈樹忠院士等的論文“A high-resolution summary of Cambrian to Early Triassic marine invertebrate bi
《自然》聚焦與災難應對政策最近的科學官
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套危機應對的有效機制。奧巴馬與科學顧問在一起。 作為一名種群生物學家,John Beddington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研究捕魚業,沒怎么考慮過火山問題。但是,2010年4月,時任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的Beddington發現自己不僅要學會冰島艾雅法拉火山的發音,還必須應
飲用水科學與工程中心正式成立
國際水協會主席David Garman等出席成立儀式 ?8月29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飲用水科學與工程中心正式成立。國際水協會主席David Garman、日本國立保健醫療科學園國包章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京津地區自來水集團領導以及眾多水處理設備公司領導出席了成立儀式。?生態環境中心黨委
Science:舌尖上的科學
科學家正在研究為什么我們會偏愛一些食物,討厭另外一些食物。不過真正開始研究工作之后他們才發現,這個問題要比他們最開始預計的復雜得多 丹麥食品科學家Per M?ller幾年前還在美國的時候嘗試過一款在美國非常著名的巧克力棒。可是據他回憶,那東西的味道太怪了,他當時差點沒吐出來。但M?ller的美國同
科技倫理:科學與技術的價值表達
胡志強鮑鷗胡志強蔣勁松 近年來,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涉及科技倫理的事件。食品安全領域基因技術的經濟效益與隱性威脅;醫學領域器官移植、人體器官商業化、安樂死、臨床試驗的倫理問題;生命科學領域的克隆技術,以及環境倫理、動物福利等問題,甚至當前網絡游戲的泛濫也可以視為技術帶來的社會
陳嘉庚科學獎和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5月30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京揭曉,共有6個項目獲獎,6名青年科學家獲2018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同日,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在京頒發,鋼鐵冶金專家、戰略科學家徐匡迪獲得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29位工程科技領域科學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其中包含3位香港科學家
科技雜談:讓科學評價回歸科學
近些年來,科學評價問題引發政府部門和學術群體的高度重視,呼吁改革之聲此起彼伏。那么,科學評價工作究竟應該怎樣改革? 科學研究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工作,其目的在于發現或者實現過去未發現或者未曾實現的事(包括規律、現象、特征、功能等),是對客觀存在物本質和功能的學科性研究。正是由于其高度專業性的特點
專家共議應急科學與工程知識體系建設與發展
日前,全國應急技術與管理本科專業高校聯盟第二屆年會暨太行應急高峰論壇舉行。 本屆論壇為時兩天,主題為“應急科學與工程知識體系建設與發展的新探索”,包括主旨報告和特色論壇等內容環節。論壇由全國應急技術與管理本科專業高校聯盟主辦,河南理工大學承辦,中國礦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大河應急管理研究院